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乳腺癌MR征象与中医证型关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MR征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31例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辨证分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正虚毒炽型,对各证型的MR征象与证型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肿块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在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正虚毒炽型患者中所占比率分别为63.5%、75.0%、100%;毛刺征在3型患者中所占比率分别为21.1%、37.5%、75.0%;各证型的Ⅱ型、Ⅲ型强化曲线所占比率较高,正虚毒炽型患者Ⅲ型强化曲线所占比率高达75.0%;正虚毒炽型转移率较高.结论:乳腺癌MR征象、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及转移率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不同中医证型的MRI表现,寻找股骨头坏死中医辩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方法:观察73例(117髋)股骨头坏死患者MR表现及中医证型,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117个坏死股骨头中,筋脉瘀滞型共66个,头内分离28个,占42.42%,塌陷31个,占46.97%。肝肾亏虚型共51个,头内分离33个,占64.71%,塌陷35个,占6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股骨头坏死不同中医证型的MRI表现有的差异,能为中医辨症分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将141例患者分为四组:A组(ERPR-,仅观察随访,15例),B组(ER-PR-,中药治疗,25例),C组(ER+和/或PR+,内分泌治疗,42例),D组(ER+和/或PR+,中药联合内分泌治疗,59例),治疗、随访2个月并记录相关指标。结果:各组中医证型构成基本一致,脾虚痰湿型(40.43%)和气阴两虚型(31.91%)所占比例最大。经中药辨证论治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附加关注等维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不同证型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维度不尽相同。而在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则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辨证论治乳腺癌,可从相应维度提高各证型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中医证型的MRI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7例按中医辨证分为3组,其中湿热证35例,督寒证20例,肝肾不足证22例。分别观察其MRI表现并进行SPARCC评分,同时分析患者外周血CRP及ESR水平。结果:MRI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面骨质囊变、侵蚀、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关节旁骨髓炎性水肿。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ARCC评分湿热证督寒证肝肾不足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证组与督寒证组患者ESR、CRP水平均高于肝肾不足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湿热证组与督寒证组患者ESR、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不同中医证型与其MRI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MRI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可为AS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X线征象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75例乳腺癌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乳腺癌X线征象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5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76岁,平均53岁;肿块1.5cm×1.5cm~8cm×10cm,平均2.5cm×3.0cm。所有病例均为手术治疗患者,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螺旋增强CT(SCT)表现、组织病理学与中医临床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性周围型肺癌(以下简称肺癌)螺旋增强CT表现、组织病理学类型及中医临床证型,按照中医辨证分组:分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四种证型,采用双盲法研究肺癌螺旋增强CT表现、组织病理学类型与各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种证型中以肺郁痰瘀型多见;分叶征和血管集束征在气阴两虚型中多于其它证型(P<0.05);胸膜凹陷征在肺郁痰瘀型中多于其它证型(P<0.05);胸腔积液在脾虚痰湿型中多见;增强60秒后CT值气阴两虚型高于肺郁痰瘀型和阴虚痰热型。不同中医证型的病理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肺郁痰瘀型以鳞癌多见;脾虚痰湿型以肺泡癌多见;阴虚痰热型以腺癌多见。结论:原发性周围型肺癌SCT表现、组织病理学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可以作为临床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X线征象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乳腺癌X线征象与中医证型关系分析梁小薏,彭晓惠,吴玉改,沈春自1991年8月~1994年2月,我们对75例乳腺癌患者的X线征象改变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及它们的临床实用价值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75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80岁...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因其“祛邪”作用的直接性、快速性以及“根治”性,已成为针对乳腺癌实体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中医药参与乳腺癌的治疗,已从古代重视乳岩的辨证,发展为现代重视乳腺癌术后的辨证,中医药在提高手术耐受性,改善手术、术后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防术后复发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是中医现代化的趋势,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医“证”及证候规范化的研究已成为中医界研究的热点。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型及证候标准化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了探索。广东省中医院林毅教授等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提出将乳腺癌分围手术期、围化疗期、围放疗期及巩固期的分期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10.
吴继萍  石朝玉  冯妮  李晓晨 《光明中医》2010,25(10):1755-1757
对10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型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设计表格观察纳入病例的分布情况,发现乳腺癌患者主要涉及脾肾肝三个脏器,中医辨证本虚多见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亏虚四种证型,其主要集中在脾肾气虚与气阴亏虚两个证型,在本虚的基础上兼夹有血瘀、气滞、痰湿、热毒;肝脾肾正气不足是本病主要发病的内在因素。分析认为辨证分型能够较好的反映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其演变规律。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进展的相关性,以此推断病情与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研究105例女性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四型,表实分为血瘀、气滞、痰湿、热毒。观察以上各证型与年龄,病程,有无放化疗,转移(淋巴、血行、骨转移),有无内分泌治疗,临床进展等的关系。结果 :显示105例女性患者中以脾肾气虚、气阴亏虚最为多见,兼以进行内分泌治疗为最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亏虚四种证型进行比较,显示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常见气阴两虚型,晚期患者气阴两虚常合并热毒证。结论 105例入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的共计31例,集中分布在气阴两虚型,显示其病机演变规律为气虚到气阴两虚,且随阴虚证的加重病情逐渐进展。分析认为辨证分型能够较好的反应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11.
盆腔包块超声表现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超声诊断为依据,探讨盆腔包块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所有50例病人均经超声检查诊断后,中医辨证.手术后病理切片分析。结果:50例病人,气滞型14例,血瘀型36例,手术病理符合者46例,不符合者4例。结论:妇女盆腔包块的中医证型与超声及手术病理结果的关系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证候与肿瘤微血管生成特点的关系。方法:对72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技术及肿瘤病理学指标检查,对不同证型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肿瘤血流级别正虚毒炽组与肝郁痰凝组、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郁痰凝组与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超声造影肿物增强形态正虚毒炽组与肝郁痰凝组、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郁痰凝组与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病理分级正虚毒炽组与肝郁痰凝组、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郁痰凝组与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正虚毒炽组微血管计数高于肝郁痰凝组和冲任失调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郁痰凝组和冲任失调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3个证型组间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强度和VEFG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微血管形态学指标与临床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根据肿瘤微血管形态特征可以对中医辨证提供客观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魏开建 《中医药导报》2002,8(10):619-620
选择 78例乳腺癌患者 ,中医辨证分肝郁痰凝、冲任失调、正虚毒炽 3个证型。TNM分期标准 ,分TNM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在TNMⅠ期的患者中大都辨证辨为实证 ,以肝郁痰凝证据为多 ;TNMⅡ期的患者中 ,虚证、实证大致相当 ,以肝郁痰凝、冲任失调为主 ;而TNMⅢ期和TNMⅣ期的患者 ,大多辨证辨为虚证 ,以冲任失调 ,正虚毒炽为主。作者对乳腺癌各期和各型的治疗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中医证型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术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术后进行临床分期,手术标本行病理检查,并检测ER、PR及C-erbB-2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三个证型间比较,ER、PR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肝郁痰凝型TNM分期早,病理组织学分级低,C-erbB-2表达阳性率低,而正虚毒炽型TNM分期晚,病理组织分级高,C-erbB-2表达阳性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中医证型与TNM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以及C-erbB-2蛋白表达等预后因素之间有相关性,三个证型中,肝郁痰凝型预后最好,正虚毒炽型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12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背景和习惯的调查,体质类型及中医症候的分析,探讨乳腺癌的可能危险因素,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中医四诊的方法,获得患者基本信息并判定中医体质类型和证型.结果:126例乳腺癌术后气虚质占51.6%,气郁质占41.3%,阴虚质占28.6%,血瘀质占21.4%,阳虚质占18.3%,痰湿质占17.5%,平和质占6.3%,湿热质占6.3%,特禀质占5.6%.中医证型中气虚型占58.7%,肝气郁结型占50.8%,阴虚型占36.5%,冲任失调型占27.8%,其他型占23.0%.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中各证型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中医体质以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和血瘀质为主,中医证型以气虚型、肝气郁结型、阴虚型和冲任失调型为主.中医体质对中医证型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预防、辨证施治及心身同治提供新的思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研究的方法,将符合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指导患者完成《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建立相关资料的数据库,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从参与调查的乳腺癌患者看,乳腺癌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是肝郁气滞证、冲任失调证。在人格心理特征方面,大多数处于中间型人格,但仍有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存在不稳定型人格、精神质人格。肝郁气滞证、肝肾阴虚证倾向于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冲任失调证、无证可辨型倾向于情绪稳定型人格,冲任失调证掩饰性更高。结论:乳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乳腺癌危险因素对乳腺增生病患者的致病危险性 ,以及研究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对 4 37例合并有危险因素的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和乳腺癌危险因素的调查 ,并计算各组因素的患癌概率 ,分析各证型组间各组因素患癌概率的不同。结果 :在肝郁气滞型、痰瘀凝结型、冲任失调型和其他型四种证型中冲任失调型的患癌概率最高 ,均P <0 0 5。情志、饮食、月经生育三种因素中情志因素组的患癌概率最高 ,与其他两组比较 ,P <0 0 5。表明乳腺增生病患者中 ,冲任失调型患癌危险性最高 ,可能与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耳穴降压与中医证型及性格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荣兴  张燕华 《中医杂志》1990,31(10):26-28
耳穴治疗全身疾病已被广泛运用,但耳穴治疗效果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尚未引起重视。此外,心理因素对于疾病及预后的影响,特别是不同性格类型患者对耳穴治疗的反应,报道极少。我们对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了耳穴治疗与中医证型及性格类型的观察分  相似文献   

19.
中央型肺癌螺旋CT表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风中医证型与颅脑CT表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洁  陈雁 《四川中医》2007,25(11):27-28
目的:探讨中风中医证型与CT表现关系。方法:对120例中风患者的辨证分型与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中经络型CT表现以腔隙性脑梗死居多,中脏腑型CT表现以脑出血居多。结论:中风中医证型与CT表现存在明显相关性,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