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单光子吸收法测量骨密度和数字图象分析仪进行骨组织形态定量,研究壮骨中药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并对两种方法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骨密度:对照组、氢化可的松组和中药治疗组大鼠胫骨近端的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骨组织形态定量:与对照组比较,氢化可的松组大鼠的骨吸收增加,骨小梁面积及骨形成减少。与氢化可的松组比较,治疗组骨吸收减少,骨形成增加。相关分析: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与骨密度之间无明显相关,但有相关的趋向。提示:测量骨密度,可作为抗骨质疏松药物研制时的药物初筛及诊治病人的简略方法,但要探讨药物对骨的作用机理和环节或了解病人的骨代谢情况,须做骨组织形态学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阿仑膦酸钠与雌激素对实验性骨质疏松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估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ALN组、己烯雌酚组和对照组。除正常组做假性手术外,其余各组均切除双侧卵巢。治疗3个月后,作组织形态计量、骨密度测定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形态学分析显示,ALN组的平均骨小梁宽度、骨形成表面和骨矿沉积率均比己烯雌酚组显著增加(P<0.001);两组的骨密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扫描电镜显示,ALN组及己烯雌酚组治疗后骨小梁宽度增加,断点减少,Howship陷窝变浅。结论ALN是一种值得选用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它不但抑制骨吸收,且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3.
尼尔雌醇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用3月龄雌SD大鼠,分基础对照组、年龄对照组、去卵巢组及去卵巢加尼尔雌醇治疗组(CEE1mg·kg-1,每周ig1次),12w后,对各组大鼠胫骨近端不脱钙骨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去卵巢大鼠骨形成和骨吸收均明显增加,但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尼尔雌醇通过明显抑制去卵巢大鼠的骨吸收和骨形成,阻止骨高转换,保持骨量的正常。  相似文献   

4.
糖皮质激素对ITP患者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方法检测3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观察组)激素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血清骨保护素(OPG)、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表达量及骨矿物质密度(BMD)等骨代谢指标水平,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OPG、sRANKL表达量及BM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3个月OPG及BMD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sRANKL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1。BMD与OPG呈正相关(r=0.75)、与sRANKL呈负相关(r=-0.59),P均〈0.05。结论 OPG降低、sRANKL升高可导致骨质吸收增加,成骨减少;促进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抗骨吸收药物与促进骨形成药物联合应用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观察单独用羟乙膦酸钠(1mg·kg-1·d-1)和氟钙剂(045ngF-+1356mgCa2+)·kg-1·d-1与两者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胫骨近端次级松质骨骨计量学指标和股骨中段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与去卵巢不处理组比较,去卵巢氟钙剂处理组、去卵巢羟乙膦酸钠处理组及两者联合用药组小梁骨面积百分比分别高出42%、109%、110%;小梁骨的数量分别多24%、94%、90%;小梁骨分离度分别低35%、148%、138%;吸收侵蚀表面分别少45%、50%、63%;刺激频率在后两组分别低61%、57%。与假手术组比较,上述三种处理使矿化延迟时间分别延长16%、42%、29%;联合用药组股骨干力学强度明显增加。上述诸参数的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羟乙膦酸钠能显著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其保护小梁骨显微结构作用优于单用氟钙剂处理,与氟钙剂合用明显增加股骨的力学强度。但三种处理均有潜在的抑制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椎骨骨密度与椎骨计量形态学指标的变化,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基础理论。方法对正常和老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椎骨使用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以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骨计量形态学指标。结果得出了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的椎骨骨小梁面积(TbAr)、骨小梁周长(Tb·Pm)、骨小梁相对体积(TBv)、骨小梁面积/(骨髓面积+小梁面积),骨小梁平均厚度(HTT),骨小梁两侧的平均距离。结论模型组椎骨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7.
作为抗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 活性维生素D主要通过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抑制甲状旁腺激素释放, 维持血钙和血磷水平正常, 进而保证骨骼健康。艾地骨化醇(eldecalcitol, ED-71)是活性维生素D的新型类似物, 于2011年正式用于日本骨质疏松患病人群的临床治疗。艾地骨化醇不仅能够促进肠道钙吸收、抑制破骨细胞数量和活性, 还可有效促进不依存于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局灶性骨形成—"mini-modeling"骨形成, 提升骨小梁连续性和增加骨小梁厚度, 从而修复骨组织微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钙调节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90例老年男性Ward三角区骨密度(BMD)。用放免法测定睾酮、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骨钙素,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随年龄增加,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患者逐渐增加;(2)睾酮、降钙索随年龄增加而逐步减少,甲状旁腺激索逐渐增加,而骨钙索无明显变化;(3)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组睾酮、降钙素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甲状旁腺激素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骨钙索在骨质疏松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骨量减少组则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结论增龄、钙调节激素异常是引致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降钙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转换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转换率骨质疏松以骨吸收显著增加为主,故降低骨转换率减少骨吸收是防治的关键。降钙素作为破骨细胞的抑制剂常被列为防治骨质疏松的一线药物。我们用切除双侧卵巢的大鼠分别施以降钙素(CT)和雌二醇(E2),探讨对不同部位骨丢失的防治作用。一、材料和方法1.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针灸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3月龄SD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切除双侧卵巢)和假手术组,3月造模成功后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雌激素组。干预治疗12周后,处死大鼠,取右侧股骨进行骨组织形态分析。结果去卵巢大鼠经电针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宽度、荧光标记百分率、矿化沉积率升高,矿化延迟时间显著升高,骨小梁分离度、骨吸收周长百分率降低(P<0.05或P<0.01),骨小梁数目、类骨质周长百分率及骨形成率无明显改变。结论电针能够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形态计量学指标,增加去卵巢大鼠股骨下段的骨量,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骨灵片对去卵巢(OVX)骨质疏松(OP)大鼠腰椎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以及生物力学影响,进一步探讨补肾中药治疗OP的机制。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OVX组、骨灵片低、中、高剂量组和雌激素组,每组各6只。试验4个月后采用骨形态计量学检测腰椎骨的动静态参数,生物力学凹入法检测腰椎的最大载荷和刚度。结果①与OVX组比较,骨灵片各剂量组和雌激素组的骨小梁分离度、骨形成率(BFR/BS、BFR/BV)、每mm破骨细胞数均有显著下降(P〈0.01);骨灵片中剂量组BFR/TV和中高剂量组的骨矿化沉积率(MAR)减少有显著差异(P〈0.01);骨灵片中高剂量组和雌激素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厚度和数量显著升高且中剂量组的骨小梁厚度比雌激素组有显著增加(P〈0.05);②生物力学上,与去卵巢组比较,雌激素组和骨灵片各剂量组的刚度以及骨灵片中高剂量组的最大载荷均有显著升高(P〈0.01)。骨灵片高剂量组在最大载荷上的提高较雌激素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中药骨灵片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降低骨转换,使骨结构得到改善,并明显增加骨生物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是一个解剖上的综合征,特点是骨小梁减少、骨皮质变薄,而无骨基质增多、钙化障碍的骨软化症表现,也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的骨吸收增加和骨纤维变性。骨质疏松是由于骨吸收轻度超过骨形成,可以是局限性或全身性。全身性骨质疏松(原发性或继发性)使骨脆性增加,常引起脊椎压缩性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正常骨结构形成的新概念在成人,骨组织层层形成,这些骨组织层(或板层)由成骨细胞形成。当板层形成时,每层中有许多成骨细胞,同时深入骨组织中转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骨质疏松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30例AS患者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及尿脱氧吡啶胶原交联(D-Pyr)。结果 AS早期腰椎及股骨颈BMD均较对照组低,而晚期椎体周围软组织骨化使腰椎BMD增加,但股骨颈BMD仍低于对照组,30例AS患者中,骨质疏松6例,骨量减少10例,AS的股骨颈BMD与病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X线分期呈负相关,绝经前女性BMD的变化不如男性明显,HLA-B27阳性与阴性患者BMD无明显差异。AS骨质疏松组,骨形成的指标(BGP,B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骨吸收的指标(D-Pyr)明显增高。结论 AS继发全身性骨质疏松不少见,其发生与病程,疾病活动性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AS骨质疏松主要与骨吸收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升高,个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增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被认为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其潜在的机制可能涉及:(1)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凋亡,使成骨细胞生成不足,骨形成减少。(2)增加破骨细胞的数目和活性,使骨吸收增强。(3)干扰骨胶原纤维的交联。如果血浆Hcy浓度增加与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hHcy就可能成为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一种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睾酮与雄性大鼠骨质疏松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睾酮在男性骨质疏松中所起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15 周龄雄性SD大鼠去睾后作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 组:正常对照组(N)、去睾模型组(OP) ,术后28 周统一处死,行血尿生化、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及病理检查。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P<0 .01),雌二醇水平增高,但无显著差异( P> 0.05)。生化检查结果示模型组大鼠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 P< 0 .05);骨吸收指标———24 小时尿羟脯氨酸浓度/肌酐与尿钙/ 肌酐显著增高( P<0 .05)。应用DEXA 与SPA法分别测定大鼠全身及股骨中点BMD,发现模型组大鼠均明显下降( P< 0.05) 。骨生物力学测定发现,反映模型组大鼠的股骨整骨强度的指标———最大受力负荷及反映股骨整骨能承受的最大形变的指标———最大挠度均显著下降( P< 0 .05) 。骨形态计量学测定发现模型组大鼠骨小梁体积、骨表面面积/ 体积比、平均骨小梁厚度显著下降(P<0 .01),说明模型组大鼠骨小梁普遍变薄变细甚至断裂穿孔。据此,雄性大鼠去势28 周后已经形成了雄激素缺乏而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由此推断雄激素在体内不仅可转换为雌  相似文献   

16.
测量37例健康中老年人的髂骨标本,并计算了有关髂骨形态计量的多项参数。其中,老年组骨小梁骨体积占全部骨髓腔体积的百分比为17.7土6.0%,中年组为27.4土5.0%(P<0.01);平均骨小梁板密度两组分别为1.3±0.4/mm和1.8±0.3/mm(P<0.01);平均骨小梁板间隙两组分别为680.7±217.4μm和420.0±88.7μm(P<0.01)。且在不同性别的中老年人比较中,以上参数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我们认为,上述三项指标是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重要的骨形态计量学参数。  相似文献   

17.
己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密质骨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7只3月龄SD雌大白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A)、年龄对照组(B)、去卵巢组(C)和去卵巢加己烯雌酚(DES)治疗组(D)。B组和C组用生理盐水5ml·kg-1/d.ig,D组用浓度为4.5mg/L的己烯雌酚按5ml·kg-1/d.ig,每周6次。12周后,对各组大鼠胫骨中段不脱钙骨片进行骨计量学分析。去卵巢大鼠由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密质骨变薄,骨髓腔扩大,出现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己烯雌酚能明显抑制去卵巢后的骨高转换,保持密质骨厚度,维持骨量的正常。  相似文献   

18.
氟化钠对去卵巢大鼠胫骨作用的骨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卵巢切作大鼠胫骨对氟化钠的治疗反应。方法 将2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单纯切卵巢组、对照组和氟化钠治疗组。对单纯切卵巢组和氟化钠治疗组大鼠行卵巢切除手术,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氟化钠治疗组于卵巢切除术后1个月予氟化钠,给药3个月后处死。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检测卵巢切除大鼠无后肢胫骨对氟化钠的治疗反应。结果 单纯卵巢切除组大鼠骨小梁体积,平均骨小梁密度较对照组显著较减少(P〈0.05),四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皮质变薄伴骨小梁数量减少,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包括骨量减少)占总人口6.6%,老年男性患病率为60.72%,女性为90.47%。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高铝高氟骨变形患者骨质改变的显微CT检查结果.方法 在贵州省水城县农村勺米乡与纸厂乡结合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以骨变形儿童、青年、中年氟骨症患者作为病例组观察对象,同时以病区非骨变形儿童、青年,以及非病区儿童作为对照.通过矫形手术和病因学检查获得髂前上棘和胫骨上段骨组织,进行不脱钙树脂包埋.采用显微CT检查扫描树脂包埋的骨组织,用ABA专用骨骼分析软件INVEON reseach workplace和Micview三维重建处理软件分析相关参数.结果 ①髂前上棘松质骨:病区骨变形儿童与病区非骨变形儿童比较,骨小梁相对体积(0.337%比0.229%)、绝对厚度(μm:139比133)、单位长度内骨小梁的数量(个/mm:2.44比1.72)、骨小梁密织度(个/mm:2.22比1.54)和骨矿密度(mg/cm3:1 033比918)均有增高趋势,而骨小梁相对骨面积(mm2/mm3:14.5比15.1)、空间间距(μm:0.274比0.567)有降低趋势.病区骨变形青年与病区非骨变形青年比较,骨小梁相对体积较低(0.217%比0.437%),相对面积增加(mm2/mm3:16.9比11.6),绝对厚度降低(μm:118比172),单位长度内的骨小梁数量减少(个/mm:1.83比2.54),空间间距增大(μm:0.427比0.222),但骨小梁密织度增加(个/mm:4.61比1.54),骨矿密度下降(mg/cm3:977比1 108),呈骨量减少、骨质疏松、骨矿减少,骨小梁交叉数量增多的细疏结构.②胫骨上段骨组织:病区骨变形儿童与非病区儿童比较,胫骨上段密质骨骨小梁相对体积增高(0.435%比0.206%),骨小梁相对面积(mm2/mm3:12.3比12.4)、绝对厚度(μm:188比161)改变不明显,单位长度内的骨小梁数量增加(个/mm:2.43比1.28),空间间距减小(μm:0.238比0.621),骨小梁密织度减少(个/mm:2.40比3.48),骨矿密度增加(mg/cm3:1 047比952),呈骨小梁增粗、数量增加和骨矿增多的粗密结构.病区中年氟骨症患者与非病区儿童比较,骨小梁相对体积(0.346%比0.206%)和面积(mm2/mm3:13.8比12.4)增加,绝对厚度减少(μm:144比161),单位长度内的骨小梁数量增加(个/mm:1.98比1.28),空间间距减小(μm:0.318比0.621),骨小梁密织度减少(个/mm:2.60比3.48).结论 铝氟联合作用在不同发育阶段人体骨组织的效应不同,高铝高氟负荷性作用于发育前的儿童,表现为骨小梁粗大密集,呈骨量增加和骨矿沉积增多的骨硬化影像;骨变形青年表现为骨量减少的骨质疏松、骨矿沉积减少.中年氟骨症患者骨量略增多、骨小梁数量增多、骨小梁呈细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