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讨渔区年龄人冠状动脉壁结构及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关系,揭示我国地区间人群差异,为流行病学研究冠心病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收集宁波渔区80例意外死亡年龄人的新鲜冠状动脉,用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与年轻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杨方,赵培真,张英珊,韩晓男,杨瑞彪,梁凤玲,武阳丰,赵红,张振声动脉壁蛋白聚糖(PG)主要由平滑肌细胞(SMC)和内皮细胞(EC)合成、分泌,为细胞外基质(ECM)的重要成分之一,PG在维持血管壁的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瘦素(LP)在冠状动脉病变严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95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纹痛组(UAP组)和稳定型心纹痛组(SAP组);根据Gensini评分标准分为A组(Gensini总积分≤30分),B组(Gensini总积分31~90),C组(Gensini总积分>90分);另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阴性者为对照组,血浆瘦素水平采用ELISA进行检测,C反应蛋白(CPR)和IL-6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瘦素和炎性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瘦素和炎性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5),AMI组瘦素和炎性水平显著高于UAP组(P<0.05);三组瘦素和炎性水平为C组>B组>A组;瘦素和CRP、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687、0.712,P<0.01)。结论:瘦素在冠状动脉粥样病变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血浆瘦素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患者的血浆APN、hs-CRP含量。结果:APN含量冠心病(CHD)组低于粥样硬化组(P〈0.05),粥样硬化组低于正常组(P〈0.05);hs-CRP含量和Gensini积分CHD组均高于粥样硬化组(均P〈0.05),粥样硬化组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APN含量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低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P〈0.05);hs-CRP含量和Gensini积分ACS组均高于SAP组(均P〈0.05)。APN含量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36,P〈0.05),hs-CRP含量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0,P〈0.05),APN含量与hs-CRP含量呈负相关(r=-0.52,P〈0.05)。结论:APN含量降低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标志,APN含量的高低与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有关,为临床无创性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下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检测心肌组织内melusin蛋白的水平,探讨melusin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筛选尸检取材的冠心病案例,分3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者(B组);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但无血栓形成、斑块破裂、斑块内出血等任一种继发病变者(C组);斑块不稳定且伴有上述任一种继发病变者(D组)。以无心脏疾病死亡者为对照组(A组)。分别收集冠状动脉和心肌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的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法检测心肌组织内melusin的表达分布,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melusin的表达改变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1)与A组比较,其余3组心肌呈现肥大、萎缩、坏死及脂肪浸润等病理改变;(2) B组心肌组织中的melusin表达较A组增高,C组和D组中melusin表达较A组显著降低(P<0.05);(3) melusin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呈负相关(OR=0.3; 95%CI:0.2~0.4;P<0.01)。结论:人心肌组织中melu...  相似文献   

6.
复方鱼油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糖尿病对照组(18只);复方鱼油治疗组(12只)。后两组静脉内注射链菌霉素导致DM,治疗组于注射STZ第3周末开始灌饲复方鱼油。结果表明:复方鱼油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心房肽基因表达的降低血压,抑制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形成。对糖尿病大鼠AS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8.
血管树突状细胞在人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中的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血管树突状细胞在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中的分布模式。方法:人主动脉标本15例主要取自尸检和外科手术,常规连续切片,分别行HE及S100/CD1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S100/CD1a阳性细胞分布情况。结果:15例HE染色标本中,2例正常,13例人动脉血管可见内膜的增厚及泡沫细胞等AS早期病理表现。9例S100/CD1a染色阳性,阳性率为69.2%。S100/CD1a阳性细胞分布在病变的内膜和外膜,外膜的S100/CD1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滋养血管的周围。结论:在AS早期病变部位有血管树突状细胞的聚集,主要分布在病变血管的内膜和外膜,提示血管树突状细胞可能参与了AS早期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微粒体是细胞活化、凋亡过程中形成的微小颗粒。微粒体目前被认为是炎症反应的主要介质,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随后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形成中起作用。微粒体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破裂、凝血的启动以及血栓的形成,通过对微粒体的研究,可以增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糖尿病患者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的4倍,近几年来提出的相关发病机制包括Amadori型糖基化合物作用、羧甲基赖氨酸形成、清道夫受体上调、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激活、内质网应激、精氨酸代谢异常、激活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途径、透明质烷代谢紊乱和瘦素水平改变等。这些机制的阐述,有利于指导临床对糖尿病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人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修饰脂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人粥样硬化病变主动脉中丙二醛(MDA)和4羟基壬烯醛(HNE)修饰载脂蛋白B(apoB)的分布特点、含量和理化特性,并与脂蛋白(a)[Lp(a)]和apoB的分布进行比较。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免疫电镜以及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结果MDA和HNE-apoB在细胞外基质中的分布与Lp(a)和apoB一致,但在泡沫细胞内则有不同。MDA-apoB和HNE-apoB在泡沫细胞内呈环状、孔状分布,与蜡样色素相似。病变动脉内膜低密度脂蛋白的超微结构、化学成分及电泳行为均与体外修饰脂蛋白相似,其醛类修饰apoB含量明显高于无病变者。结论脂蛋白的氧化性修饰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计算左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几何构型与局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粥样斑块几何构型对粥样病变发展的影响。方法 将CT冠状动脉造影数据进行图像分割重建,获取每一例模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粥样斑块的横断面偏心(cross-sectional eccentricity, CE)指数和纵向偏心(longitudinal eccentricity, LE)指数。对重建后的三维模型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数值模拟,得到时间平均壁面剪应力(time-averaged wall shear stress, TAWSS)、振荡剪切指数(oscillatory shear index, OSI)和相对保留时间(relative residence time, RRT)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将以上指标与CE指数和LE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E指数与TAWSS的倒数显著相关(P<0.001,r=0.97),与OSI显著相关(P=0.001,r=0.89),与RRT相关(P=0.011,r=0.76)。呈现近端偏心时,...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有免疫系统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大量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均提示CD40/CD40L系统与AS的发生、发展及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阻断CD40/CD40L的相互作用可能是抑制AS、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正>脂蛋白(lipoprotein)作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常客,目前已得到广泛研究。而脂蛋白a [lipo-protein (a), Lp(a)]是一种密度介于高密度和低密度之间的特殊脂蛋白,与遗传因素息息相关。它富含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 apoA),可与胆固醇相结合,沉积于血管壁,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Irbesartan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6只雄性ApoE-/- 小鼠给予高脂饮食(1.25%胆固醇,10%脂肪)构建冠心病模型。模型建立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Irbesartan,50 mg/(kg•d),4周]及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对照)。采用HE、ELISA、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疗效及机制。结果:治疗组小鼠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管内IL-1β、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小鼠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内PPAR-γ及Adiponectin水平显著升高,而Leptin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证实,Irbesartan显著抑制了治疗组小鼠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内的NF-κB信号通路。结论:Irbesartan通过调节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内PPAR-γ-NF-κb(p65)信号通路,调节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功能及炎症,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疗效。  相似文献   

16.
049 血清糖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MoriT…//AmHeart J.一1995,129(2).一234~238冠心病危险因素众多,包括蛋白酶抑制剂,凝集因子和补体。目前发现炎症因子如白细胞数、纤维蛋白原、唾液酸和脂蛋白(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肌桥(MB)存在及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法医尸解中发现的87例心肌桥的形态特点与AS的关系。 结果 MB检出率34.7%,并随年龄呈阶梯样增加,心肌桥主要出现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右主干, 单个MB最多,占90.8%(79例)。MB桥前段发生AS有43.7%(38例),管腔狭窄程度大多在Ⅲ级以上占86.8%(33例);桥后段有8%(7例)发生AS,管腔狭窄程度均在Ⅱ级以下,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桥下段无AS;存在AS的MB长度大多2.0cm以上。 结论 大多数MB是解剖变异,随着年龄增加可导致桥前段和桥后段AS,桥前段更易发生AS。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apoE-/-)小鼠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病灶的分布和组成;探讨病灶发生和发展的机理。方法:取60周龄和112周龄的apoE-/-小鼠心脏作连续切片,从冠状动脉在主动脉开口处连续追踪冠状动脉主干和心肌内冠状动脉小分支,行Movat特殊染色,寻找病灶。根据组织切片数计算病灶离冠状动脉开口处的距离和病灶的长度;根据病灶的长度将病灶分为大、中、小3类病灶;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血管口径;根据Movat染色结果观察病灶内组成成分。结果:在apoE-/-小鼠冠状动脉内发现从主动脉内直接延续的延伸病灶和在冠状动脉分支内形成的原位病灶;在60周龄和112周龄小鼠冠状动脉延伸病灶的发生率分别为60%和80%;有延伸病灶的冠状动脉外膜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每只apoE-/-小鼠均有原位病灶;原位病灶多发生在左室壁心肌内血管分支处和乳头肌附近;随着原位病灶增大,蛋白聚糖成分减少,细胞内外脂质成分增多;增大的原位病灶可堵塞小血管;在有原位病灶的冠状动脉外膜常可发现有增多的炎性细胞。112周龄apoE-/-小鼠大原位病灶多于60周龄小鼠 (P<0.05)。结论:apoE-/-小鼠冠状动脉主干和心肌小分支内分别存在着延伸和原位的粥样硬化病灶,随着小鼠周龄增加,病灶增大。动脉外膜炎症和心肌收缩对血管的挤压与病灶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陈玉媛  易爱姣  谭齐鸣  周波 《医学信息》2019,(2):175-176179
目的 探讨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HD)患者颈动脉超声特征。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我院170例患者分为CHD组105例和对照组65例,再将CHD组分为单支病变组32例、双支病变组34例和三支病变组39例。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下,全部受检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所检测的颈动脉声像图参数。结果 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60%为中低回声斑块。CHD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率及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三支病变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单支病变组,颈动脉IMT情况与  相似文献   

20.
倪明 《医学信息》2019,(15):54-57
心血管疾病是女性的头号死因,在美国,每分钟就有1名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绝大多数为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中国女性的死因排序中,心脏疾病已超过脑卒中和肿瘤,成为头号死因。多数女性甚至内科医生都认为,女性不易患冠心病,这是一个亟需纠正的误区。女性冠心病患者无论是吸烟患者或是被动吸烟患者,均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概率,而戒烟是冠心病患者容易进行控制的危险因素,有效戒烟可以降低患者心血管风险,延长患者生命周期,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综述烟草对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