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包头市社区居民不良生活方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的老龄化及与社会心理、行为因素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趋增多 ,使疾病的致死致残率逐年增加。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每天平均有 1 3万人死于慢性病 ,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 3 4 [1 ] 。而慢性病的发病往往与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 ,有研究显示 ,人类的疾病大约 5 0 %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2 ]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对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包钢医院于2 0 0 0年 4~ 1 0月对包头市 9个社区居民进行了随机…  相似文献   

2.
张崇玲 《中国保健》2007,15(7):45-46
慢性病的多病因素有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卫生服务等.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慢性病多致病因素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全区老年人群内科疾病情况,为制定其防治措施及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老年人群采取询问、调查和内科临床医学查体。[结果]全区共查体16572人,查出内科疾病40种疾病,常见病以代谢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为前3位,患病率分别为68.40%、55.03%和39.40%。5种主要慢性病为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患病率依次为54.76%、45.82%、29.65%、12.88%和8.78%,且皆女性高于男性。[结论]老年人群内科常见病的发生主要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应增强人们对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认识,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加强体育锻炼,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常州市武进区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为了解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农村慢性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4-2005年进行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慢性病患病率快速增长,未来30年将可能成为慢性病的“井喷”时期.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显示[1],2005年我国居民疾病经济负担为2.36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9%,其中慢性病所占比例为65%,相当于当年GDP的8.4%.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从2000年到2009年,慢性病死亡率上升了2%,原因与我国高危人群数量多,对危险因素控制率差直接相关,因此,只有控制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阻止或延迟发病以降低疾病发生率,才可达到慢性病的防控[1]。健康体检的目的是让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基本的了解,可早期发现和早期对疾病进行诊治,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2]。我们通过对社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有研究证明增加身体活动能够有效预防和延缓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发病,积极的身体活动对慢性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诸多益处,例如降低慢性病恶化、继发疾病及死亡的风险[1]。同时,身体活动能够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机体功能衰退,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精神健康及生活质量[2]。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制订相关策略帮助慢性病患者及慢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NCDs)主要包括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恶性肿瘤等[1]。2016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459.21/10万[2],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因其病程长、病因复杂,且治疗费用高、难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在慢性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中,除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疾病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改善效果外,非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9.
慢性病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脂血症等[1]。随着经济的不断陕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出现显著提高,社会老龄化现象也日趋加重,以糖尿病与高血压为主要代表的慢性病也逐渐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2、3]。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和不健康生活方式(如吸烟、不合理膳食等)的发生率及相关死亡率都不断提高[1]。预计到2030年,≥40岁慢性病患者数将增加2~3倍,生活方式和营养危险因素将使疾病负担增加50%,有效管理慢性病及其影响将成为卫生系统的首要任务[2]。疗养院作为医疗保健服务的职能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生活质量情况,为改善机构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QOL-BREF量表和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21所养老机构的700名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和健康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85.41%),患病种类较多,其中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随年龄的增加,机构内老年人的患病种数增加;患病与不患病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各个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2种以上慢性病老年人生活质量低于患1种慢性病老年人(P﹤0.01)。[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完善老年人的护理策略及有关事宜时,应重视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群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s,以下简称"慢性病")是起病隐匿、病情迁延、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不易治愈的一类疾病总称[1]。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饮食习惯及生活行为的急剧变化,慢性病已发展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报告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是一类与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密切相关的疾病,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自愈/极少治愈、健康损害、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天台县慢性病监测报告工作从2009年4月开始,使用统一的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为了解天台县各级医疗机构慢性病监测报告的工作现状,及时发现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王爱华  王广军 《预防医学论坛》2011,(12):1096-1097,1100
[目的]了解农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者疾病分布与相关情况,为制订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5月,在莘县观城镇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对部分有慢性病病史的25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结果]调查793人,吸烟者占35.06%,饮酒者占36.69%,喜食肉类的占58.13%,喜食多脂肪食物的占57.63%,喜食甜食的占47.54%,喜食较咸食物的占56.24%。调查的793人中,慢性病患者高血压占34.43%,糖尿病占5.93%,冠心病占3.03%,肺心病占0.50%,脑卒中占2.27%,高血脂症占57.76%。[结论]农村慢性病患者以高血压和高血脂症为主。患者多有不良的生活行为和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5.
影响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已呈现"井喷式"增长,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1]。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病(Chronic diseases)定义为那些病程长、通常进展缓慢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1],慢性病还涉及关节炎、癫痫、口腔疾病、精神疾病等[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慢性病成为全世界公共卫生问题,是低中等收入国家的主要健康问题[3-4]。世界卫生  相似文献   

17.
盘龙区809例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昆明市盘龙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治规划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个办事处15岁及以上常位居民809人入户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调查居民慢性病患病前6位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COPD和慢性胃肠道疾病、脑卒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居民慢性病惠病的主要因素有年龄、BMI、享受医疗保险、高血压家族史和脑卒中家族史。[结论]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该对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成都市成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为预防慢性疾病提高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成都市18岁以上常住居民8 324人, 填写调查问卷, 统计分析慢性疾病分布及其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相关性。结果 1 329例罹患慢性疾病, 患病率为16.0%;吸烟、被动吸烟、饮食不规律、烟熏腌制食品等食物摄入量大、饮食口味重和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与慢性病明显相关(P<0.05);其中饮食不规律、烟熏腌制食品等食物摄入量大、饮食口味重和缺乏体育锻炼是成年人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成都市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与其相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危险因素较多, 应加强健康生活的宣传力度,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降低慢性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现况,探索居民(特别是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1 201名社区居民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日常生活行为等情况调查,并使用中文版SF-36量表测试调查对象的生活质量。[结果]调查对象的慢性病患病率为54.6%,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居民。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睡眠质量等。[结论]慢性病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巨大,采取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干预、疏导、支持和认知疗法等干预措施,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资源配置和慢性病防制工作开展情况。[方法]2011年12月,对济南市及11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慢性病防制工作进行调查。[结果]济南市市级和11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有1名副主任分管慢性病防制工作;8个单位有独立的慢性病防制科;慢性病防制工作人员共34人,28人为专职人员,所学专业为预防医学的14人;12个单位全部配有微机、打印机,有专人负责日常死因监测上报工作;11个县(市、区)疾控中心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并选择性的开展了部分干预工作。[结论]济南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初步开展了慢性病防制工作,迫切需要各级政府给予关注和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