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突发性癔病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其产生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其临床表现属中医“脏躁”“郁证”“奔豚气”“梅核气”“气厥”“百合病”“失音”“暴聋”等范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突发性癔病8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一书,对神志病变的论述比较广泛,例如痉病、百合病、狐蜮病、虚劳病、奔豚气病、妇人脏躁、核核气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立法方药周密灵活,至今仍在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为医家师表。祖国医学认为,神志病变与心、肝、脾、肾的功能关系甚为密切,因心“主血脉”、“舍神明”、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血的  相似文献   

3.
<正>脏躁一证,符合现代医学之癔病。为祖国医学肝郁之重笃。其发病机制“七情之郁居多。如思伤脾,怒伤肝之类是也。其原总于心,因情志不遂,则郁而成病矣。其证心、脾、肝、胆为多”(《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按)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指手划脚,大哭大叫者;有倒地不起,双目微闭,言语骤涩者;有语无伦次,戏剧样动作者;亦有哭笑无常癫狂症状等。起病或发作多与精神刺激有关。临床以青壮年多见。其治疗方法,历代 医家各有不同。如《金匮·妇人杂病篇》云;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  相似文献   

4.
脏躁是中医的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书中描写其症状表现是:无故悲伤欲哭,或哭笑无常,不能自控,呵欠频作,似有“神灵附体”一般。可见脏躁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所以,现代大多认为脏躁应属于西医的癔病。但是,癔病在临床除表现有短暂的精神障碍外,还具有躯体机能(感觉运动)障碍的表现,症状纷纭复杂,可以类似多种疾病,在中医学方面,除脏躁外,也还包括“郁证”、“百合病”、“失音”、“暴聋”、“暴盲”、“梅核气”等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5.
四关穴为主治疗癔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癔病属于中医文献中记载的“脏躁”、“奔豚气”、“梅核气”等范畴。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引起的一类病症。四关穴首见《针灸大成》,其中曰:“四关四穴,合谷,太冲是也”。合谷为多气多血的手阳明经腧穴,属阳调气,太冲为少气多血的足厥阴肝经的腧穴,属阴调血。两者配伍,合谷调气中之血,太冲理血中之气。又因为合谷、太冲均为原穴,原穴概括了十二经脉全身三百六十多个穴位的气化功能,所以,四关穴可谓气化功能之关键,气血通畅之要塞。若再配以相应的腧穴,对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的癔病,可达到调理脏腑、平衡阴阳、通达气血,治愈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慢性盆腔炎是西医的病名,其病、脉、证、治散见于祖国医学著作的“带下”“症瘕”“痛经”不孕等篇章中。 《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瘀血留滞作症,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症矣。”《校注妇人良方》:“妇人带下,其名有五。因经行、产后,风邪入胞门,传于脏腑而致之。”  相似文献   

7.
治愈外伤性癔病截瘫一例诸方受李宁△黄佰灵△△(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扬州大学医学院225000△△南京市中医院210001)关键词外伤性癔病截瘫病例报告《金匮要略》载有妇人藏躁病,相当于今日之癔病。事实上,癔病并非为妇人所独有,年龄较轻...  相似文献   

8.
甘麦大枣汤(以下简称本方)首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治。脏躁发病多由情志抑郁或思虑过度致肝郁化火,脏阴受损,虚火内扰,心神不宁所致。其治疗大法,遵《内经》“肝若急,急食甘以缓之。”以及《难经》“损其肝者益其中。”本方以小麦养心液安心神,灸甘草、大枣甘润补中缓急。虽然药仅三味,但叶天土谓“本方药似平淡,可愈疑难大症。”谢氏认为是一张心、肝、脾三脏兼治之方。  相似文献   

9.
汉代名医张仲景著《金匱要略》,载有妇人藏躁病的症状:“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后世注家认为藏躁系七情所伤,心不得静,而神躁扰不宁所致。近代学者认为仲景所记述的病员情绪激动,悲伤欲绝,附带有若干奇特的举动,与今日之癔病约相吻合,反映了癔病的诊治在汉代已  相似文献   

10.
<正> 神经官能症是一种非器质性病变。属于祖国医学中“郁证”、“脏燥”、“梅核气”、“厥证”、“瘫痪”、“癫痫”、“奔豚”、“哑风”等范畴。其发病机制多由内伤七情,导致脏气失和,郁而生热化火;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热内蕴,形成痰火,侵扰气血,上犯神明,使各脏腑经络之功能紊乱,从而表现错综复杂的症候。由于症状不同,病理各殊,故命名亦繁。在治疗方面以精神治疗与辨证用药相结合,方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1.
欲生一个健康、聪慧、称心如意的小宝宝,孕后必须注意养胎、护胎。古医籍有关养胎、护胎的内容广博,方法众多,只要遵循行之,可令胎壮母安。一、调心神———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妇人妊娠之后,要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忌惊恐忧思郁怒等情志所伤,此为养胎、护胎的重要内容。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脏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孕期如喜怒无常,忧思过度,或猝受惊恐,就会造成气血紊乱,脏腑失调,直接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甚至有碍于胎儿的正常发育。《诸病源候论》提出:“端心正坐,清虚和一,无妄喜怒,无得思虑。”《达生篇》指出:“孕妇忌…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所论述的奔豚气病,是以“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为特征的病。它与《难经·五十六难》所载的肾积奔豚形似而实异:肾积奔豚素有积块,“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止后积块仍在;此奔豚气病素无积块,发作止后仍如常人。载奔豚气病的得病,先曰“皆从惊发得之”,后曰“皆从惊恐得之”,至其发病却有自觉“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愚反复思之,其得病是在体内脏腑阴阳失调的基础上,“惊则气乱’气机逆乱而发。现不揣浅陋试述之,谬误在所难免,请同道指正。 盖惊则气乱,心主神明,神气逆乱,是为心病;恐则气下,恐则伤肾,是为肾病。仲师言惊而不言心,是以惊代心病;言恐而不言肾,是以恐代肾病。  相似文献   

13.
奔豚,最早见于《灵枢》,此后《难经》亦有记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定义为:“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临床上奔豚病并不少见,症状典型者居多,多为肾脏寒气上冲,或肝脏气火上逆,方用奔豚汤、桂枝加桂汤等[1],而小柴胡汤治疗奔豚病临床上较少见,且本案病例特点与常见的奔豚病有所差别,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癔病的诊断与针刺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癔病”即指意识出现病证,中医称为“郁证”、“脏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官能症,也是一种易于识别但不易下定义的疾病。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精神创伤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临床表现复杂,既可有精神意识障碍,也可有运动、感觉的障碍,并可模拟各种疾病的表现。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仍停留在心理治疗水平上,且收效不大,而针刺疗法却能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临床上常遇见一种发作性的腹中冲逆作痛的疾患,乡间称为“肝肾气”,似属祖国医学之“诸疝”、“积气、奔豚”门类。初以本病仅限于西北偏寒地区,读方锦文同志的“奔豚病的病理和验例体察”一文(见《广东中医》1960年第三期),乃知位处亚热带地区的广东东莞县亦有类似本病的发生,为交流经验,现将我们近年积累的点滴资料和认识,加以论述。一、病情概况本病的发作,据民间反映多在“河冻”、“河开”、“草芽发生”的秋末或春初季节,每值阴雨冷天气,下肢受凉、饥饱失节、劳累过度以及惊恐忧怒等精神  相似文献   

16.
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小腹疼痛,甚至影响正常生话,且每随月经周期而发病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诸病源候论》说:“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二脉”,提出本已体虚而胞络又受邪犯,损伤冲任,发为痛经。《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凡妇人但遇经期则必作痛……是必素禀气血不足”,指出痛经发病与素禀虚弱有关。“张氏医通”认为:“经行之际,若遇郁怒则气逆……气逆则血滞……遇经行时则痛而重”,说明经期气血易受影响。前人的这些认识提示出痛经发病与素体因素、致痛病因、经期生理有密切关系,今  相似文献   

17.
治疗闭经46例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经是妇女常见的病患之一。祖国医学古典医籍中,对此证早有论述,如《内经》中提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病名血枯……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后世对此也多有阐发,诸如《金匮要略》中谓:“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傅青主女科》中也谓:“女子七七而天癸绝,有年未至七七而经水先断者,人以为血枯经闭也,谁知是心肝脾之气郁乎”。历代医家不仅从  相似文献   

18.
王本起 《海南医学》1997,(2):118-119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我国四十岁以上的人发病较多。冠心病是现代医学的名词,在祖国医学里无这样的病名,但在中医书籍中有关“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瘀血痛”的记载类似冠心病所出现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如《素向脏气法时论》:心痛者,胸中痛助支满胁下痛。《素向举痛论》有……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的记载,这些记载都与现代医学中所描述心绞痛的部位以及放射疼痛的部位很相似。同时汉代张仲景在《金匾要略》一书中有专门一节论述胸痹心痛,如“胸痹之痛,喘、息、咳,胸背痛,短气”,“胸痹…  相似文献   

19.
脏躁病语出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原文为"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因原文过于简略,仅有症状及方药,而无病因病机等具体解释,后世医家对脏躁的病因病机也颇具争议,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及吾师郑祖峰主任医师指导下,试从"脏静"来浅析脏躁的病因病机及其诊治,以期对脏躁的理解学习、临床诊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甘麦大枣汤源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云:“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甘麦大枣汤方: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此段文字描述了脏躁病是一种精神情志异常表现的疾病,并提出了相应的主治方剂,以及该方剂的药物组成、功用、煎煮和服用方法。甘麦大枣汤方虽简,且平淡,然却经久而不泯。它简单中寓奥旨,平凡中蕴神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