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治疗组采用双腔球囊乳胶管,用灌肠吊筒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气防止药液外溢,来进行保留灌肠,并进行腹部按摩。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液外溢,解除肠道平滑肌痉挛,扩张肠壁,加快药物吸附速度,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将在我院接受的改良后保留灌肠法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药液外溢,对照组药液外溢率10.5%,两组比较,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接受改良后保留灌肠法治疗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快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分析。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肛肠科治疗的10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效果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显著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灌肠药液肠内保留时间、灌肠后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次数成形时间等较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中效果显著,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快速改善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白瑞平 《包头医学》2009,33(2):111-112
目的:探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最佳灌肠剂量,为临床根据结肠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灌肠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签法将确诊为慢性结肠炎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Ⅱ、Ⅲ、Ⅳ组)各60例,每组均用添加染色剂(靛胭脂)的灌肠液进行保留灌肠,Ⅰ、Ⅱ、Ⅲ、Ⅳ组的灌肠剂量分别为100ml、200ml、300ml、400ml每晚保留灌肠1次,观察各组灌肠后药液的保留时间,治疗2周后行屯子结肠镜检查,灌肠药物到达的肠段及肠黏膜炎症改变情况。结果:各组灌肠后药液的保留时间、灌肠液到达的肠段情况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Ⅱ、Ⅲ组药液的保留时间、药液到达的结肠部位、治疗效果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灌肠剂量为100ml时药液到达的结肠部位较浅,治疗效果欠佳;剂量为400ml时患者耐受性差,肠道急惹现象强烈,药物保留时间较短,疗效不佳。药物保留灌肠最佳剂量为200~300ml,药液到达的部位最理想,患者耐受性好,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9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了解中药灌肠的疗效。方法:将事先煎好的中药灌肠液装入输液瓶内,温度适宜,瓶口插输液器,末端去掉针头接小号肛管后按常规灌肠法将药液灌入病人结肠内,嘱其平卧,臀部抬高30min,使药液充分吸收。结果: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90例,治愈率达95%以上。结论:中药煎剂保留灌肠较传统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疗效佳,无副作用,愈后好,不复发且容易被患者接受,适合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慢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体位改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全身治疗加保留灌肠,实验组采用旋转体位式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左侧卧位保留灌肠。结果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10.21±2.75)h、灌肠液外溢发生率7.5%(3/40),对照组分别为(6.73±1.37)h、40.0%(16/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转体位保留灌肠可以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闽,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接触,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郝春艳  刘芳  郑欣颖  崔明娟 《吉林医学》2008,29(24):2359-2360
溃疡性结肠炎,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小剂量药物保留灌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简便、有效的方法。应用传统灌肠方法在操作中会遇到患者不配合、灌肠完毕后药液很快排出等问题,达不到治疗效果。本研究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的最佳灌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药直肠滴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的改进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采用改进的中药直肠滴入法50例作为观察组、传统保留灌肠法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能延长中药液在肠腔内的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结论中药直肠滴入法药物对肠壁刺激小,保留时间长,治疗效果明显,操作简单,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理想高效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保留灌肠方法。方法选择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且无并发症的患者40倒,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灌肠)20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灌肠)20例。比较改良保留灌肠法和传统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根据灌肠后的便意感,灌肠药液保留时间,灌肠10min后的脉率,灌肠的依从性等评价指标,两组灌肠效果比较,经过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较传统的保留灌肠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邓兰芬  丁小红  赖碧莹 《中外医疗》2012,31(36):156+158-156,158
目的观察使用参榆结肠康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护理效果。方法使用该院制剂参榆结肠康100mL保留灌肠,保留2~4h,联合实施心理、饮食等护理干预,观察其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灌肠液对肠黏膜的刺激大大减少,肠蠕动减慢,护理干预后患者舒适度显著提高,灌肠后无便意,整体药效显著提高。治愈90例,好转56例,无效12例,显效率达92.4%。结论内服中西医药物加参榆结肠康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较单一的内服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好,且中药灌肠液在肠管内保留的时间越长,则发挥的药效越好。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饮食等护理干预,大大提高了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用于放射性肠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60例放射性肠炎且需保留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实验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观察两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是否外溢、临床疗效及灌肠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点滴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在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的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保留灌肠法改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梁池姜  唐娅  曾小群 《当代医学》2010,16(15):76-77
目的探讨改进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进的保留灌肠方法。结果延长实验组药液在肠道保留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论改良灌肠法优于传统灌肠法。  相似文献   

13.
保留灌肠是慢性结肠炎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按常规灌肠后立即放平臀部,病人常有便意,并很快将灌入的药液排出,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对46例慢性结肠炎病人采取在保留灌肠后继续抬高臀部,探讨药物在肠内保留的时间,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次性输液器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结肠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华  苏垂勇  何翠玲  刘璞 《华夏医学》2000,13(3):395-396
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而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是通过药液在肠粘膜直接吸收而发挥药效。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越长,肠粘膜吸收越充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就越好。为了提高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我科于1998年6月起改用一次性输液器行保留灌肠,同时与传统灌肠器灌肠法进行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住院患者80例,经电子结肠镜检查诊为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为两组,一次性输液器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7~72岁,病程6个月至12年;传统灌肠器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0~68岁,病程1~11年。两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点式中药保留灌肠法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中药保留灌肠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静点式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患者满意度及药液是否外溢和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5)、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5)。结论静点式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中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时,通常采取肠道给药的方法,保留灌肠被列为首选,但在行保留灌肠时,发现患者表情痛苦、药液外漏、保留时间不长即有排便感,因而不易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了用胃管代替肛管行保留灌肠,经观察与对比,收效甚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次性肠道冲洗袋和一次性吸痰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中药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无其他并发症的SAP患者,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传统法(常规灌肠法)和改良法(改进后方法)灌肠。结果:改良法肛管插入不适、注入药液时不适、灌肠后腹部不适、灌肠后明显便意感、药液保留时间〉2小时等评价指标与传统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肠道冲洗袋和一次性吸痰管改良后中药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痔疮患者浅插管保留灌肠与常规保留灌肠药物保留的时间、疗效及肛管对痔疮的刺激程度。方法将142例慢性结肠炎合并痔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80例,对照组62例,试验组采用浅插管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药物在肠内停留时间、疗效及肛管对痔疮刺激程度。结果 2组药物在肠内停留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肛管对痔疮的刺激度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痔疮患者采用浅插管保留灌肠法,既不影响药物在肠内停留时间及疗效,又能减轻或避免肛管移动对痔疮的损伤,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于每晚灌肠前先用开塞露排便,再用注射器接吸痰管(代肛管)方法,灌肠后不断改变体位,观察其疗效及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减少(P<0.01),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改良中药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结肠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100例湿热内蕴型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药物相同,疗程均为14d,观察组采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结果中药保留灌肠在肠内保留时间、肠腔环境、病变部位及灌后的体位,将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传统的保留灌肠,药物难以作用于病灶,而改良后的中药保留灌肠,延长药液在肠腔内的存留时间,达到药液最有效的吸收和利用,且缩短疗程,较快减轻病人痛苦。结论应用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湿热内蕴型结肠炎,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且较快减轻病人的痛苦,又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