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丽红 《中外医疗》2014,(32):176-177
目的探讨CTvision图像引导下直肠癌患者术后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 2012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患者57例行调强放疗过程中每周1次CTVision图像引导放疗,获得患者x(左右)、y(头脚)、z(方向)摆位误差可以接受的误差为±3 mm,超过范围重新摆位。结果 285次扫描后x、y、z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x(2.21±1.56),y(-0.40±3.89),z(2.41±1.59)。结论基于CTVision图像分析在线修正方法能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度,保证了肿瘤治疗的精确性,x、y、z个三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在±3 mm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引导分析16例肺癌患者精确放疗分次治疗间的误差,探讨临床靶区外放边界.方法选取采用图像引导放疗(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的16例肺癌患者,其中左肺癌9例,右肺癌5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热塑体模固定,每天行IGRT,根据锥形束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相匹配,选取每例患者扫描数据,研究其相对于计划CT左右(x)、头脚(y)、垂直(z)的摆位误差.结果 x、y、z轴的线性摆位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0.11±0.06)cm、(0.14±0.10)cm、(-0.04±0.06)cm,其旋转轴上的误差分别为0.57°±0.17°、0.05°±0.20°、-0.01°±0.33°.相对来说y方向的摆位误差较x、z方向大.结论锥形束CT的应用明显减少了肺癌患者放疗摆位误差,同时为减少摆位误差影响CTV外放PTV时,考虑x方向外扩0.62cm、y方向0.82cm、z方向0.49cm.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对头颈部放疗患者位置误差的修正效果。方法应用EPID对40例头颈部放疗患者的摆位误差进行测定分析。初次治疗前和以后每两周通过兆伏级EPID对患者治疗位置采集正交位射野验证影像,并与治疗计划中通过定位CT生成的数字重建射野(DRR)影像进行比对,医生认可比对结果后,记录下各方向摆位误差值。结果患者在x轴、y轴、z轴(x轴、y轴、z轴分别表示患者左右、前后和头脚方向)上的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0.7±1.33)mm,(0.28±1.74)mm,(0.13±1.29)mm;EPID验证结果和kV-CBCT验证结果在y轴、z轴方向无显著差异(P=0.859),在x轴方向有显著差异(P=0.000)。结论在头颈部放疗时,EPID系统可以修正患者的位置误差。  相似文献   

4.
张丙新  石祥礼  梁广立 《重庆医学》2022,51(10):1710-1713+1718
目的 比较三维床与六维床对中心型肺癌图像引导放疗摆位误差的校正能力,为肿瘤图像引导放疗选择合理的治疗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利用锥形束CT进行图像引导放疗的中心型肺癌患者4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利用三维床进行x、y、z三维平移误差的校正;试验组20例,利用六维床进行x、y、z、Rx、Ry、Rz六维平移和旋转摆位误差的校正;比较两组患者经两种治疗床校正前后的摆位误差。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锥形束CT扫描103次和105次,三维床校正前后对照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66±2.43)/(-0.11±0.62)、(-1.11±2.73)/(0.39±0.85)、(1.06±2.52)/(0.14±0.78)mm和(0.87±1.29)/(0.81±1.13)、(-0.45±1.39)/(-0.35±1.41)、(0.20±1.07)/(0.14±1.03)mm(P=0.001、0.013、0.000、0.064、0.209、0.140);六维床校正前后试验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82±2.05)/(0.07±0.41)、(-0.91±2.4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载影像系统(OBI)在分析盆腔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时摆位误差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盆腔部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Varian医用直线加速器对其进行治疗。每组治疗前获取锥形束CT(CBCT)图像,并与计划CT图像和靶中心区域匹配,计算摆位误差。结果盆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时摆放误差为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如下:x方向-0.4730±2.5821,y方向0.8791±5.4567,z方向0.1126±3.3328,旋转误差r为-0.2416±1.6754。结论 OBI系统能够提高摆位精度,减少误差,减少对周围组织的照射,对指导摆位误差的修正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比较不同图像引导方法对盆腔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精度的影响。方法应用瓦利安Trilogy直线加速器治疗盆腔部肿瘤30例,分为A、B、C 3组,分别采用不同CBCT图像引导方法进行比较,其中A组每天摆位后行CBCT扫描,B组隔天摆位后行CBCT扫描,C组每隔5 d摆位后行CBCT扫描,将获取的CBCT图像与CT模拟图像及其靶中心匹配,获取3组病例x轴(左右)、y轴(头脚)、z轴(腹背)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修正值并估算其相应的摆位外扩边界(MPTV)。结果每天方案在x轴、y轴、z轴的摆位误差修正值分别为:(1.21±0.14)mm、(-2.04±7.94)mm、(-1.62±3.15)mm,MPTV分别为:3.12 mm、10.66 mm、6.26 mm。隔天方案在x轴、y轴、z轴的摆位误差修正值分别为:(1.31±4.02)mm、(2.28±13.17)mm、(1.72±8.33)mm,MPTV分别为:6.09 mm、14.92 mm、10.13 mm。每隔5 d方案在x轴、y轴、z轴的摆位误差修正值分别为:(2.13±4.26)mm、(2.48±16.6)mm、(2.65±8.09)mm,MPTV分别为:8.31 mm、17.82 mm、12.29 mm。结论增加CBCT图像引导次数可以明显提高盆腔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黄敏霞  沙朝丰  史安娜 《浙江医学》2018,(18):2031-2033,2041
目的探讨千伏级锥形束CT(CBCT)与X线透视成像在鼻咽癌影像引导调强放疗中摆位校正时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选择35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实施前均行正侧位的千伏级X线透视成像、千伏级CBCT检查,分别将正侧位千伏级X线透视图像、CBCT图像与治疗计划数字重建射野图像进行手动配准与自动的骨性配准,得出左右(x)、上下(y)、前后(z)等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两种图像采集方法的相关性,Bland-Altman绘图法检验两者的一致性。结果CBCT、千伏级X线透视成像在x、y、z方向的CTV-PTV外放边界(M_ptv)推荐值分别为0.41、0.56、0.31cm和0.36、0.50、0.43cm。两种图像采集方法在x、y、z方向所得的平移摆位误差结果均呈正相关(rs=0.634、0.869和0.735,均P<0.05)。两种图像采集方法在x、y、z方向上的95%一致性限度分别为[0.26,-0.22]、[0.21,-0.23]、[0.21,-0.33]cm,提示两者所得的平移摆位误差缺乏足够的一致性。结论X线透视成像尚不能替代CBCT。考虑到千伏级X线透视成像的照射剂量较千伏级CBCT小一个数量级,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联合运用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摆位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其计划靶区的外扩边界(Margin of Planning Target Volume,MPTV)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鼻咽癌VMA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热塑膜固定,每周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进行图像扫描,并与计划CT图像匹配融合,获得患者左右(x轴)、头脚(y轴)、前后(z轴)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使用靶区边界外放公式,计算靶区理论外放边界。分别根据患者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进行分组(偏瘦组、正常组和超重组;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并分析各组间摆位误差和MPTV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三维方向(x轴、y轴、z轴)上总体摆位误差分别为(0.198±1.176)、(-0.409±1.607)、(-0.140±1.272)mm,靶区的理论MPTV分别为2.616、3.596、2.615 mm。偏瘦组患者在x轴、z轴方向上摆位误差大于正常组和超重组(P<0.05),其中x轴理论M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疗技术(IGRT)在直肠癌患者术前新辅助调强放疗(IMRT)中的应用,分析其对靶区勾画的指导意义。方法:67例临床分期为Ⅱ~Ⅲ期(T3-4N0M0或T1-4N1-2M0)的直肠癌患者行术前IMRT,放疗期间每周行1次IGRT,获得术前和术后的2组影像在三维空间的对比位置误差,计算系统误差(Σ)和随机误差(σ),按照Van Herk公式计算计划靶区扩边值(MPTV)。结果:389个CBCT扫描图像在x、y、z 3个轴位方向上的误差范围分别为(0.86~-1.13)、(1.94~-2.11)及(1.87~-1.81)cm。校正后y轴和z轴上的平移误差小于校正前(t=3.541,P=0.001;t=3.275,P=0.000);校正后x轴和y轴上的旋转误差小于校正前(t=1.260,P=0.000;t=2.797,P=0.000。校正前,x、y、z 3个轴位方向上的MPTV分别为2.00、3.25和2.88 cm,校正后为0.73、1.74和1.50 cm,分别减少了1.27、1.51及1.38 cm。结论:IGRT可减少直肠癌患者术前IMRT的系统误差和摆位误差,是精确放疗的有效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脑转移瘤伽玛刀放疗时应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和热塑膜联合负压垫两种固定方式治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20例我院收治的脑转移瘤伽玛刀放疗患者,随机分为A组(热塑膜联合发泡胶,n=10)和B组(热塑膜联合负压垫,n=10)。患者分别在核磁定位后及完成首次治疗后,进行Philips大孔径CT扫描,并将两次扫描得到的CT图像传输至大图医疗软件中进行融合配准,得到x(左右)、y(前后)、z(头脚)、Rx(前后旋转)、Ry(头脚旋转)、Rz(左右旋转)6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析A、B两组体位固定的差异。结果A组在x、y、z、Rx、Ry、R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7±0.04)cm、(0.08±0.05)cm、(0.08±0.04)cm、(0.46±0.39)°、(0.36±0.39)°、(0.42±0.50)°;B组在x、y、z、Rx、Ry、R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3±0.07)cm、(0.09±0.07)cm、(0.27±0.16)cm、(1.40±1.11)°、(0.91±0.34)°、(0.83±1.14)°,A、B两组在y、Rz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x、z、Rx、Ry方向的摆位误差小于B组(P<0.05)。结论脑转移瘤伽玛刀放疗中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技术较热塑膜联合负压垫减少了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超声图像与锥体束CT(CBCT)图像引导宫颈癌的放疗摆位误差,验证超声图像引导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宫颈癌初治的患者,实施图像引导放疗(IGRT),每次放疗前分别行B超与CBCT验证,并分别记录每次前后、左右和头脚方向上移位的偏差.结果 B超验证后移位在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头脚方向分别为(2.49±3.65)、(3.05±4.47)、(2.86±4.30)mm.CBCT验证后移位在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头脚方向分别为(2.55±3.09)、(2.68±3.80)、(3.57±4.61)mm,比较2种方法在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图像引导宫颈癌的放疗亦可应用于临床,其操作简便,无电离辐射、系统误差小、可实时纠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以及验证计划射野正确性。方法选取临床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患者30例,其中头颈部肿瘤12例,胸部肿瘤10例,腹部肿瘤8例。放疗前进行人工摆位后采取全锥形束CT(CBCT)图像采集并和大孔径CT平扫图像进行三维立体比较,从而得到摆位误差。结果头颈部肿瘤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0.72±1.36)、(-0.61±1.44)、(-0.51±1.57)mm,外扩边界分别是2.08、2.05、2.08mm。胸腹部肿瘤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2.62±3.46)、(-2.41±2.94)、(-2.31±3.67)mm,外扩边界分别是6.08、5.35、5.98mm。结论头颈部摆位误差最小,胸腹部摆位误差较大。计划靶区在临床靶区外扩要根据每个患者的部位不同而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CBCT HU值修正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患者调强剂量计算。方法取10例头颈计划,获取患者的计划CT和第一次治疗时的CBCT图像。利用Eclipse计划系统进行配准并将CT图像上勾画的轮廓结构拷贝至CBCT图像。统计CBCT和CT上各轮廓的平均HU值,建立HUCBCT-UCT关系曲线,从而获取CBCT对应的CT值-电子密度曲线。另外选取5例头颈病例对其CBCT图像进行修正前后剂量进行计算,并与计划CT的剂量分布进行Gamma一致性比较和DVH比较。结果修正后的CBCT剂量计算结果与CT剂量计算结果相一致,Gamma一致性验证结果提高约4.4%,PTV平均剂量差异小于0.56%。结论本文的CBCT HU值修正方法可应用于临床患者的头颈部肿瘤剂量计算。  相似文献   

14.
包婺安  胡福军  李斌  姜锋  秦卫丰  冯星来  陈晓钟 《浙江医学》2011,33(12):1769-1771,1774
目的 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HNS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1月至2010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26例晚期HNSCC患者,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西妥昔单抗静脉滴注给药,首剂400mg/m2,后续剂量250mg/m2,每周1次,连用5~12周.其中23例患者同时接受放疗,原发灶剂量为60~74.25Gy,转移淋巴结为60~72Gy.18例患者同时接受化疗,方案为PF或TPF.结果 评估患者近期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时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65.4%(17/26),部分缓解(PR)15.38%(4/26),稳定(SD)11.5%(3/26),进展(PD)3.8%(1/26),术后无法评价疗效1例.其中19例初治的HNSCC患者中,CR73.7%(14/19),PR15.7%(3/19),SD5.3%(1/19),PD5.3%(1/19);7例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中,CR42.8%(3/7),SD28.6%(2/7),PD28.6%(2/7).治疗中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口咽黏膜炎、舌黏膜炎和特异性痤疮样皮疹.26例患者均完成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随访中5例PD,疾病进展时间(TTP)为4~22个月,中位数为7个月,生存时间4~33个月,中位数为11个月.1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无一出现转移或复发.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HNSCC,近期疗效满意,痤疮样皮疹为药物特异性副作用,未出现影响治疗进行的严重特异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老年头颈部肿瘤行二程CT再计划对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入我院的中老年头颈部肿瘤行放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确诊中老年头颈部肿瘤行,都行调强放疗,共搜集患者12例:8例鼻咽癌,2例扁桃体癌,1例喉癌,1例舌根癌,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例,比较一程和二程放疗如下指标:靶区、危及器官剂量、腮腺体积、腮腺质心与体中线距离.结果:一程和二程放疗后,左右两侧腮腺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左右两侧腮腺质心与体中线距离均缩小(P<0.05);二程中GTV/PTV的D2、D50、D95、D98、D100小于一程,二程中GTV D95、D98、D100、PTV的D50、D95、D98、D100、HI、CI较一程低(P<0.05);二程中中双侧腮腺的V26、平均剂量及右侧腮腺V26、平均剂量均增加(P均<0.05).结论:中老年头颈部肿瘤二程CT再计划放疗剂量、双侧腮腺V26、平均剂量、PTV和GTV的D95、D98和D100及P TV剂量均出现较大差异.临床上应特别重视解剖结构有较大差异的患者,应在适宜时机修正治疗计划,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下真空垫固定乳腺癌术后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已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真空垫固定下接受CBCT图像引导放疗,获取摆位图像,输出三维方向纠正前后及放疗后摆位误差,并进行摆位误差分析。结果纠正后三维方向摆放误差均低于纠正前(P<0.05);纠正后与治疗后三维方向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真空垫固定乳腺癌术后放疗采用CBCT图像引导,可实现及时在线校正,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精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提出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软件的性能,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3757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临床医师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核实,以获得其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252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6.7%;感染例次274,例次感染率为7.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43.1%,下呼吸道感染占27.4%;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2.70%;送检标本率77%,其中无菌血液标本送检占41%;感染率居前三位的肿瘤分别为肾癌、头颈部癌及食管癌;感染病例中有白细胞数<4.0×109/L患者占88.5%;感染组病例住院时间明显高于没有感染组(P<0.05)。结论肾癌、头颈部癌及食管癌患者在进行放疗后易发生医院感染,应加强保护性隔离措施,监测并预防放疗反应的发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张海东 《医学综述》2012,18(2):272-274
放射性口干症是因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唾液腺受到照射后发生损伤,唾液分泌的数量、性质、成分改变所引起的,对其防治主要包括减少暴露体积、预防性使用药物。中草药在防治放射性口干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者们运用具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的中药辅助头颈部肿瘤的放疗对提高局部控制率、缓解放疗中口干疼痛的不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放疗病人的皮肤保护及放射性皮炎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对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在开始放射治疗前进行有关照射野皮肤的保护及护理常识宣教,对预防和减轻放射性皮炎的作用。方法对126例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病人在放疗前进行照射野内皮肤保护及放射性皮炎的防治知识宣教;在放射治疗期间对患者的放射性皮炎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治疗。结果经过放疗前健康教育,明显增加了患者对放疗相关健康常识和放射性皮炎防治知识的认知,降低了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论对患者进行放疗前皮肤保护及放射性皮炎防治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放疗顺利完成,能够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诱发第二恶性肿瘤的诊断、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18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诱发第二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4例分别于第二次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9个月、1年及3年死于肿瘤,1例正在行第二次治疗,其余13例至今健在,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最长1例第二次治疗后已存活7年零8个月。结论:放射诱发肿瘤是放射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提高这类患者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首选手术治疗,对不宜手术的头颈部诱发肿瘤还可采用再次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