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姜之炎主任分期辨治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经验。认为本病以“热、痰、瘀”为病机的中心环节;急性期以“热、痰、瘀”之实证为主,平稳期以肺脾失调为主。治疗上急性期通调肺络为要,平稳期调补肺脾为先,治以清肺通络汤加减。并附常用药对及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根据《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血不利则为水"的理论,以及水与血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数十余载的临证经验提出"颅脑水瘀"理论,对中风及多种疑难脑病的临床诊治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志钧教授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专家,悬壶近50载,博采众长,擅长心、脑、老年病的诊治,现将其从痰瘀相关理论研究辨治中风的经验归纳如下。中风属危急重病,临床极为常见。该病多为本虚标实,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尤以“痰”与“瘀  相似文献   

4.
总结从火热辨治中风病经验。中风急性期火热病邪与心、肝、胃三脏气化失常密切相关,中风恢复期火热内伏可伤津、损络、炼液成痰成瘀,扰神以致复中,此期尤重痰瘀痹阻在中风演化中的重要性,后遗症期痰热、痰火可使人体精血衰耗,出现阴虚。临床常用夏枯草、黄连、黄芩清泻中风急性期火热;金银花、天麻、葛根、羌活清散恢复期火热所致痰瘀;生地黄、珍珠母、肉苁蓉、人参清益后遗症期火热所致阴虚。  相似文献   

5.
谢健  黄明霞 《中医药学刊》2004,22(3):398-399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中医辨病与辨证结合诊断总属本虚标实,以肺、心、脾、肾等脏气虚损为其本.由虚而生痰、酿瘀、水湿停聚为其标,痰、瘀是贯穿病程始终的病理因素,且随病程延长而加重。认为。肺心病急性期复感外邪,痰邪郁肺(呼吸道感染)是发生咳喘、水肿(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故强调。治疗应按急则治标、标本兼治的原则,指出清肺化痰、清热解毒与加强抗感染密切配合是抢救呼吸衰竭的基本治法和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临床中一些具体中西疑难病例的辨治,通过分析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与周易卦图的关系,举例说明周易象数对现代中西临床的指导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象数理论启迪思维,拓展思路,指导实践。如慢性肾衰之脾肾阳虚与比卦;肺心病之心肾不交与未济卦;糖尿病“黎明现象”与泰卦等。  相似文献   

7.
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属中医四大难症之首。从古至今,临床上对于中风急性期风阳上扰证多采用清肝息风、育阴潜阳的治法。本文根据周仲瑛教授中风急性期“瘀热阻窍”中心病理说,探讨中风急性期风阳上扰证用凉血通瘀法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旨在为拓展治疗思路提供参考,为中医药治疗中风急性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沪上著名老中医顾丕荣主任医师行医七十多年,一生精研歧黄之术,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各类慢性肝病及疑难杂证,尤在晚年倾毕生所学和临床经验,悉心探研重用白术“塞因塞用”辨治“臌胀”顽疾,颇多心得,经验鲜活,疗效独特,救治了诸多晚期臌胀病人。  相似文献   

9.
总结王灵台教授从“当归活血,丹参和血”理论辨治慢性肝病经验。认为慢性肝病之发,始之于气,久则及血,终致气血瘀滞;慢性肝病之治,当扶正祛邪,调和气机,从瘀论治。活血化瘀力度之轻重当随病情辨证综合考虑,宜灵活运用活血之当归、和血之丹参,并强调因人而异,此为治疗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符为民教授从痰瘀水论治中风脑水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业师符为民教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急症专业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急症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成绩卓著。急性中风一直是业师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并在此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从痰瘀水论治中风脑水肿的理论,用之临床,疗效显著。1 “水毒”的形成是中风脑水肿病理演变的必然结果中风脑水肿的临床表现为一综合征。中医虽无“脑水肿”这一概念,但通过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理及症状的描述,可以看出其当属于祖国医学“中风”之范畴。中风之发生,历代医家立论不一,或主风、或主火、或…  相似文献   

11.
中风病痰瘀痹阻证治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101例中风病痰瘀痹阻证的分析,认为该证候可见于中风病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当辨痰瘀之有无与主次,而治痰治瘀须重调气。  相似文献   

12.
总结杨文明教授分期论治中风后脑水肿的临证经验。认为瘀、毒、水、痰是中风后脑水肿的主要病理因素,根据其不同发病时期、不同脑水肿程度,将其分为三期。早期、轻度脑水肿阶段,多以瘀、毒为主,治宜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方用通窍活血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极期、中度脑水肿阶段,多以瘀、毒、水为要,治宜化瘀解毒、通络利水,方用自拟化瘀解毒利水方;晚期、重度脑水肿阶段,多以瘀、毒、水、痰并见,治宜豁痰化瘀、通腑解毒,方用自拟加味星蒌承气汤。临证善用虫类药化瘀通络利水;强调整体观念,上病下取,二便分消;同时重视患者意识状态的动态观察和辨识,在病情未加重或恶化之前及时采取措施以截断病势。  相似文献   

13.
提高中风病辨治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成科 《新中医》2003,35(11):3-6
从中风病的定义、病机、临床分期、辨证施治等方面对提高中风病辨治水平进行探索。明确界定中风病为急性脑血管病,是气血逆乱、痰瘀内阻造成脑络破裂出血或脑络痹阻所致的局限性功能异常,其病机是脑络破裂血溢瘀血浸淫压迫脑髓,或脑络痹阻而致脑髓失荣所致的脑髓损害。临床分为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并将中风后昏迷超过24小时者定为中风重症,辨证首辨闭证与脱证,再辨闭证之顺与逆。强调中风病取效关键在于急性期和缓解期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而并发症应防重于治。  相似文献   

14.
吴颢昕教授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认为中风常发生于慢性潜隐性退变基础上,以血运不畅、瘀阻脑窍为基本病机,瘀阻脑络是中风的病理基础,瘀血在中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对中风的治疗吴颢昕教授首辨病期,急性期采用清毒活血化瘀法,以自拟双根清脑汤为主方加减;缓解期用益气活血化瘀法,以补阳还五汤加水蛭粉为主方化裁。另以泻肺补肾为特色,變理标本缓急。此外,认为对中风患者做好日常调护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期常表现为三焦壅塞,气、痰、水、瘀内停为主的本虚标实证.根据“辨证论治、整体治疗、复杂干预、动态调整”原则,将慢性心衰加重期以标实证分类,寒热分治(寒瘀水结、热瘀水结型),可迅速缓解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减少其发作.临证时将中医学“急则治其标”“治未病”等思想贯穿于慢性心衰论治的整个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曹世宏教授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选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重要内因是肺脾气虚、痰瘀滞肺,阻塞气道是COPD气流阻塞的病理基础,指出曹世宏教授在急性期治疗注重治肺,辨分寒热,治分六证,提出“宣、化、清、活”四法,迁延期治宜益气养阴,肃肺化痰。稳定期尤重脾肾二脏,认为补肾为治本之举。用药时要宣降同施,注重治痰;标本兼顾,重视治脾;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以反复发作并呈渐进性加重为特点。基于《金匮要略》“气血水”理论,本病病机可责之气虚、血瘀、痰饮水湿交互为患,治疗当气血水并调,可采取分期辨治。缓解期患者辨证多属气虚血瘀,治宜益气补虚、活血化瘀。急性加重期属痰瘀交阻证者,当治以化痰平喘、祛瘀通络;属阳虚水泛证者,当治以温肾逐寒、扶脾利水;属气血水失调并重导致的心力衰竭者,则治宜益气温阳治其本,活血利水治其标。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肺心病急发期从痰瘀辨治举隅高尚群,张小香福建省光泽县人民医院(光泽354100)上官钧福建省光泽县中医院肺心病,属中医“肺胀”范畴。《丹溪心法》云:“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故笔者以话血祛痰为主辨证施治每每获效,兹陈验案于次...  相似文献   

19.
赵淳教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经验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中医辨病与辨证结合诊断总属本虚标实,以肺、心、脾、肾等脏气虚损为其本,由虚而生痰、酿瘀、水湿停聚为其标,痰、瘀是贯穿病程始终的病理因素,且随病程延长而加重.认为,肺心病急性期复感外邪,痰邪郁肺(呼吸道感染)是发生咳喘、水肿(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故强调,治疗应按急则治标、标本兼治的原则,指出清肺化痰、清热解毒与加强抗感染密切配合是抢救呼吸衰竭的基本治法和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出血性中风(瘀热阻窍证)证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仲瑛 《中医药学刊》2002,20(6):709-711,723
指出,凉血通瘀法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治法,针对瘀热阻窍的基本病机,治宜凉血化瘀,通泄腑热认为,凉血清热折病势;通下瘀热,可以顺降气血;凉血化瘀能防瘀热动血;通脉散瘀可化蓄血,提示凉血逐瘀方药具有促进脑内血肿的吸收,减轻脑水肿,促进意识恢复等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