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早产的社会高危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住院分娩的早产和足月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2 230例中早产210例(9.4%),妊娠年龄小于18岁和大于35岁、产检次数少、存在孕期负性事件、经济收入低、体重指数异常(低于20 kg/m2或28 kg/m2)与早产有关.结论 影响早产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选择适当年龄妊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提高低收入层次群体的保健意识、加强孕期心理保健、孕期争取达到标准BMI等措施降低社会因素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早产的社会高危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住院分娩的早产和足月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2 230例中早产210例(9.4%),妊娠年龄小于18岁和大于35岁、产检次数少、存在孕期负性事件、经济收入低、体重指数异常(低于20 kg/m2或28 kg/m2)与早产有关.结论 影响早产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选择适当年龄妊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提高低收入层次群体的保健意识、加强孕期心理保健、孕期争取达到标准BMI等措施降低社会因素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早产的社会高危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住院分娩的早产和足月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2 230例中早产210例(9.4%),妊娠年龄小于18岁和大于35岁、产检次数少、存在孕期负性事件、经济收入低、体重指数异常(低于20 kg/m2或28 kg/m2)与早产有关.结论 影响早产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选择适当年龄妊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提高低收入层次群体的保健意识、加强孕期心理保健、孕期争取达到标准BMI等措施降低社会因素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早产的社会高危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住院分娩的早产和足月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2 230例中早产210例(9.4%),妊娠年龄小于18岁和大于35岁、产检次数少、存在孕期负性事件、经济收入低、体重指数异常(低于20 kg/m2或28 kg/m2)与早产有关.结论 影响早产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选择适当年龄妊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提高低收入层次群体的保健意识、加强孕期心理保健、孕期争取达到标准BMI等措施降低社会因素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早产的社会高危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住院分娩的早产和足月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2 230例中早产210例(9.4%),妊娠年龄小于18岁和大于35岁、产检次数少、存在孕期负性事件、经济收入低、体重指数异常(低于20 kg/m2或28 kg/m2)与早产有关.结论 影响早产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选择适当年龄妊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提高低收入层次群体的保健意识、加强孕期心理保健、孕期争取达到标准BMI等措施降低社会因素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早产的社会高危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住院分娩的早产和足月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2 230例中早产210例(9.4%),妊娠年龄小于18岁和大于35岁、产检次数少、存在孕期负性事件、经济收入低、体重指数异常(低于20 kg/m2或28 kg/m2)与早产有关.结论 影响早产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选择适当年龄妊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提高低收入层次群体的保健意识、加强孕期心理保健、孕期争取达到标准BMI等措施降低社会因素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早产的社会高危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住院分娩的早产和足月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2 230例中早产210例(9.4%),妊娠年龄小于18岁和大于35岁、产检次数少、存在孕期负性事件、经济收入低、体重指数异常(低于20 kg/m2或28 kg/m2)与早产有关.结论 影响早产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选择适当年龄妊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提高低收入层次群体的保健意识、加强孕期心理保健、孕期争取达到标准BMI等措施降低社会因素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早产的社会高危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住院分娩的早产和足月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2 230例中早产210例(9.4%),妊娠年龄小于18岁和大于35岁、产检次数少、存在孕期负性事件、经济收入低、体重指数异常(低于20 kg/m2或28 kg/m2)与早产有关.结论 影响早产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选择适当年龄妊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提高低收入层次群体的保健意识、加强孕期心理保健、孕期争取达到标准BMI等措施降低社会因素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早产的社会高危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性分析住院分娩的早产和足月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2 230例中早产210例(9.4%),妊娠年龄小于18岁和大于35岁、产检次数少、存在孕期负性事件、经济收入低、体重指数异常(低于20 kg/m2或28 kg/m2)与早产有关.结论 影响早产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选择适当年龄妊娠、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提高低收入层次群体的保健意识、加强孕期心理保健、孕期争取达到标准BMI等措施降低社会因素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的社会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随机选择的同期98例足月分娩的产妇相比较,对可能影响早产的社会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9个因素与早产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产检次数过少(产检次数少于该妊娠月份应作的检查次数3次以上者)、孕期负性事件、家庭收入低、体重指数异常(低于20或〉26kg/m^2)等四个社会因素与早产有关。结论早产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采取定期产前检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保健意识、加强孕期心理保健和合理营养等措施可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体质量增加变化与孕期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单胎妊娠并足月分娩的正常初孕妇女180例,根据孕前体质量指数( BMI )分为正常(20kg/m2<BMI <24kg/m2)、超重组(24kg/m2≤BMI<28kg/m2)及肥胖组(BMI≥28kg/m2)各60例,按孕前BMI分级后,将孕期增重分为增重不足(孕期增重<P15)、增重适宜(P15~P85)与增长过多(>P85)3个亚组各20例。孕晚期末孕妇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血清脑钠肽( BNP)检查。比较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不同体质量变化对孕期妇女心力衰竭发病率。结果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孕期增重变化均为妊娠期妇女心力衰竭患病率增加的危险因素。两因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孕前体质量指数超重及肥胖与孕期增重过多均显著影响妊娠期心力衰竭发病率。结论孕前肥胖及超重、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多孕妇心脏负荷增加,心力衰竭发病率高。保持孕妇孕期适宜体质量增加有助于控制孕期心力衰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长的适宜范围。方法选取2013年4~8月就诊的孕12周前的600例单胎初产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体重指数将孕妇分成4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2)121例,正常体重组(BMI 18.5~23.9 kg/m2)413例,超重组(BMI 24.0~27.9 kg/m2)59例和肥胖组(BMI≥28.0 kg/m2)7例。通过研究(1)了解孕前不同BMI组孕妇孕期体重变化的规律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2)从无不良妊娠结局的调查对象推演孕前不同BMI的女性孕期适宜的体重增长范围;(3)调查孕期不同阶段的膳食摄入及身体活动状况,分析影响孕期增重的关键因素,为孕期膳食指导及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孕前不同BMI组孕妇在孕早、中、晚各阶段体重增加值逐渐增大,不同阶段增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孕前不同BMI孕期增重不同,低体重组增加最多,肥胖组增加较少,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孕妇孕期增重过多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发病率均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 P <0.05),孕妇孕期增重不足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均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 P <0.05),孕期增重过多组和孕期增重不足组新生儿窒息等发病率均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 P <0.05),即孕期增重适宜组的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孕期增重过多组和孕期增重不足组;影响孕期增重的关键因素是膳食摄入的种类和能量以及身体体力活动,孕期增重过多组的能量摄入均超过推荐范围,孕期增重不足组的能量摄入均低于推荐范围。结论此研究支持2009年IOM新指南建议单胎孕妇孕期总增重范围是:低体重组12.5~18.0 kg,正常体重组11.5~16.0 kg,超重组7~11.5 kg,肥胖组5~9 kg。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孕早期体重指数(BMI)和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376例初产妇按孕早期BMI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正常组(18.5 kg/m2≤BMI≤23.5 kg/m2)和超重组(BMI>23.5 kg/m2);根据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分为过低组、正常组和过多组,分析各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孕早期超重组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多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或体重增加过低组)(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孕早期超重和孕期体重增加过多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桂云 《首都医药》2010,(14):32-32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早产的原因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胎膜早破、妊娠合并内科疾病、胎位异常、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前出血居早产病因的前五位。早产与孕期未规律地产检有关。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降低诱发早产的危险因素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调查3120例产妇临床资料,其中90例PIH产妇作为观察组 非PIH产妇30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年龄、职业、孕前BMI、PIH家族史、定期产前检查、孕期情绪状况差异等.结果 观察组平均年龄大[(28.9±3.2)岁]、BMI高[(27.93±1.16)kg/m2]、有PIH家族史者较多[23例(25.6%)]、定期产前检查少[44例(48.9%)]、孕期情绪不佳[27例(30.O%)],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相比[分别为:(26.27±3.45)岁、(26.13±1.02)kg/m2、245例(8.1%)、2387例(78.8%)、239例(7.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IH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上述因素采用相应的措施降低PIH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妊娠糖尿病患者积极开展系统化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到2022年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合计100例纳入观察样本对象,通过保健措施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对照组开展常规保健,实验组患者开展系统化的孕前和孕期保健,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评分、保健认知水平、血糖控制有效率、血糖指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依从评分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定义、危险因素、注意事项等保健认知评分、血糖控制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指标明显改善,妊高症、早产、巨大儿、羊水过多、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发生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积极开展系统化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措施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控制患者的血糖、优化妊娠结局、保障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孕前体重指数( BMI)、孕期体重增长与产妇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单胎产妇228例,依据美国IOM指南(2009年)的BMI标准,将61例BMI为18趑.5~24.9 kg/m2产妇作对照组,56例BMI<18.5 kg/m2产妇作研究A组,57例BMI为25.0~25.9 kg/m2产妇作研究B组,54例BMI≥30.0 kg/m2产妇作研究C组,分析4组产妇的妊娠合并症、产后并发症与新生儿异常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B、C组产妇与孕期增长正常产妇的妊娠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 P <0.05);研究C组产妇与孕期增长正常产妇的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 P <0.05);4组体重正常增长产妇的剖宫产率比体重过多增长低,研究B、C组体重正常增长产妇的剖宫产率比对照组高( P <0.05)。结论孕前BMI超重或肥胖与产妇出现妊娠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巨大儿之间有相关性,肥胖产妇患有妊娠糖尿病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相关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俐  唐红 《现代临床医学》2010,36(2):102-103
目的:探讨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收集94例重度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重度窒息的相关因素依次为胎儿宫内窘迫、脐带因素(缠绕、脱垂、过短)、早产、臀位、重度妊高征、妊娠晚期出血(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畸形。结论:加大对孕产妇分级管理的力度,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适时纠正臀位,尽量减少早产,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及早发现和处理畸形儿,制止非法接生,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按籍贯、分娩时间、年龄(±3岁)配对,共收集171例病例组和与病例组同期入院,年龄(±3岁)、户籍相同的足月分娩产妇对照组(171例)进行统一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产前检查大于或等于10次是早产保护因素(OR=0.037);居住在农村(OR=3.267)、产次(OR=3.008)、孕期前3个月体质量增加大于或等于2~4 kg(OR=6.209)或大于或等于4 kg(OR=4.387)、妊娠高血压综合征(OR=38.278)、胎盘异常(OR=13.047)、胎膜早破(OR=5.852)是早产主要危险因素;孕晚期生殖系统感染(OR=7.450)是早产可疑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婚育妇女的宣传教育。针对早产高危人群强调定期产前检查,积极治疗贫血、孕期生殖系统感染及妊娠并发症,尽量避免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早孕建册孕妇的高危因素,为孕妇孕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此文调查的资料是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单位负责建册(区内4个街道)的5030名孕妇,全区共建册10677名,其中,我单位早孕建册孕妇4000名,调查及分析早孕建册孕妇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早孕建册孕妇中,高危妊娠占据22.86%;早孕建册孕妇的相关高危因素中,早孕期体质量指数高于24 kg/m2或是低于18 kg/m2占据16.70%,存在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携带占据3.12%,年龄高于等于35岁占据1.71%,存在不良孕产史(3次及以上引流产史、死胎史、死产史、早产史)占据1.67%,存在卵巢囊肿占据1.23%,存在子宫肌瘤占据0.68%。结论本区早孕建册孕妇高危妊娠仍占较高比例,且高危因素比较多,需要加强早孕建册孕妇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