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国,大多数成年人都超重,最新数据显示,自1980年以来,英国患肥胖症的人数激增3倍,到2010年,肥胖症患者将占英国总人口的1/2左右,将令英国经济损失35亿英镑.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肥胖症还对人类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直接的伤害.肥胖症会引发大量并发症,从关节炎到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甚至还会引发多种癌症.从心理层面讲,肥胖症也会使患者自信心下降,甚至精神压抑.减肥是一项复杂的人体工程,由于导致肥胖的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不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表现不同,中医辨证施治也不尽相同,下面利用针刺对英国肥胖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从气候特点而言,秋季之性属燥,从人体脏腑而言、秋季肺旺肝弱、脾胃易受其影响,秋季为收藏季节,人体也宜收敛,祖国医学认为,燥易伤肺,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  相似文献   

3.
在英国,大多数成年人都超重,最新数据显示,自1980年以来,英国患肥胖症的人数激增3倍,到2010年,肥胖症患者将占英国总人口的1/2左右,将令英国经济损失35亿英镑。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肥胖症还对人类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直接的伤害。肥胖症会引发大量并发症,从关节炎到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甚至还会引发多种癌症。从心理层面讲,肥胖症也会使患者自信心下降,甚至精神压抑。减肥是一项复杂的人体工程,由于导致肥胖的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不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表现不同,中医辨证施治也不尽相同,下面利用针刺对英国肥胖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秋季,天干物燥,植物水分丧失,枝叶开始枯萎,人们也开始出现秋燥现象,口干舌燥,眼睛发干,鼻子发干,耳痒,尽管补水,也不能从根.,t--上改变“秋干”的症状,故此考虑,要补补阴,从机体内部调节阴阳,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应考虑在秋季注意补阴。补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食补。秋季对肺影响最大,最易损伤肺,所以,生活中我们应一边护肺,一边补肺。护肺的最好方法,是注意不过度用嗓,避免吸入粉尘,更要注意戒烟。  相似文献   

5.
王静敏 《养生月刊》2011,32(11):1024
秋季树木落叶、人落头发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其原因是秋季较干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皮脂腺分泌减少,引起毛发干枯及脱落。另外,夏季的过频洗头、紫外线照射等也会造成秋季脱  相似文献   

6.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诺桑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发现,令人振奋的音乐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专注度,让人工作能力提高数倍。研究者请14名年轻人听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维瓦尔第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同时完成一项挑战性很高的思维工作。通过测量这14个人大脑中的电活动,研究者发现:在听令人振奋的《春季篇章》时,他们能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工作;而在听忧郁的《秋季  相似文献   

7.
秋季是一个从炎夏向寒冬过渡的季节,是人们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时令。由於气候乾燥、冷暖多变.极易发生疾病和旧病复作,所以古人称秋季为“多事之秋”.不是没有道理的。为此,关注秋季的养生就显得十分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调养。  相似文献   

8.
<正>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也有所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中医认为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也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秋季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人们在度过夏季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缺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  相似文献   

9.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非常形象地描写了秋天的美景。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果实都在此时成熟。对于咱们人体也是一样,同样也是收获的季节。从春天的养生到夏天的养长到秋天的养收,人体内的阴阳同样经历了生长收这样一个过程。传统秋季是从立秋开始,  相似文献   

10.
秋季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寒热多变,易伤风感冒,旧病易卷土重来。"一夏无病三分虚,秋季进补正当时","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平补",秋季是进补好季节,同样要"辨证用补",分清寒热虚实。饮食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根据气候特点,从饮食、药膳、进补等方面,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调补,对健康大有裨益,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1.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诺桑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发现,令人振奋的音乐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专注度,让人工作能力提高数倍。研究者请14名年轻人听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维瓦尔第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同时完成一项挑战性很高的思维工作。通过测量这14个人大脑中的电活动,研究者发现:在听令人振奋的《春季篇章》时,他们能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工作;而在听忧郁的《秋季篇章》时,他们完成工作的速度会放缓、准确性下降。  相似文献   

12.
正秋高气爽,正是层林尽染五谷丰收的季节,但秋天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时段,善养生者在这个季节从饮食起居到情志、运动都应以"收敛"为主。学会"宁静致远",使情志安宁,是秋季养生之首选。秋季内应于肺,在志为悲(忧),而悲伤易伤肺;而乐观、豁达可以化忧伤为欢欣,化悲秋为欢乐的季节。秋季饮食宜少辛增酸,滋阴润肺。《素问·脏气法时论》载:"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以补酸,而辛辣将耗散肺气……"故秋季饮食应多选酸性蔬菜,如莲藕、菠菜、番茄、香菜等,少吃葱、蒜薹、韭菜、辣椒等。《饮食正要》载:"秋燥宜润、禁寒饮。"故秋季宜食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西兰花。这其中,芝麻、枇杷的功  相似文献   

13.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诺桑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发现,令人振奋的音乐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专注度,让人工作能力提高数倍。研究者请14名年轻人听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维瓦尔第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同时完成一项挑战性很高的思维工作。通过测量这14个人大脑中的电活动,研究者发现:在听令人振奋的《春季篇章》时,他们能更快、更准确地完成工作;而在听忧郁的《秋季篇章》时,他们完成工作的速度会放缓、准确  相似文献   

14.
奋斗 《家庭中医药》2007,14(11):52-52
从传统养生意义上讲,秋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燥"和"干"。秋季气温不定,早晚凉、白天仍较热,空气干燥,花木凋零、草叶枯落,难免使一些  相似文献   

15.
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也是阴气开始渐盛之时。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初秋初秋,盛夏暑气未消尽,秋阳肆虐。此时,提倡糖尿病患者每天喝养生粥,如  相似文献   

16.
正中医学理论认为,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秋季需要润燥、养阴、润肺。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秋季气候干燥、肺燥阴虚,常食膏滋类补肺养阴方,可补益肺肾、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现介绍几则润肺膏方供选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采收期蜈蚣商品质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克勤  沈树池 《中药材》1998,21(2):63-65
对我国现行的春季采收及传统秋季采收的蜈蚣商品初步理化分析及药理作用比较研究,表明秋季采收的商品质量较优,但捕捉难度大,商品不易干燥、贮藏。从商品收购、营销环节考虑,现行的春季采收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秋燥与便秘     
<正>秋季气候的最大特点是气温逐渐下降,空气湿度较低。传统中医将秋季气候的特点以及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概括为"秋燥"二字。秋燥对肺的伤害最大,《黄帝内经》记载:"西方白色,人通于肺。"这里的"西方白色"指的就是秋季天气。秋燥引发的许多症状(如口干、咽干、唇裂、鼻出血、咳嗽、咯血等),中医都认为是源于肺的变化。可见,秋燥最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的病症。不过,临床实践证明,秋季患便秘或症状加重的患者较多,其中不少也根源于秋燥。便秘可是消化排泄系统方面的病症,怎么也能由秋燥引发呢?  相似文献   

19.
王静敏 《气功》2011,(11):1024-1024
秋季树木落叶、人落头发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其原因是秋季较干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皮脂腺分泌减少,引起毛发干枯及脱落。另外,夏季的过频洗头、紫外线照射等也会造成秋季脱发。医生建议,在脱发相对增多的秋季,应注意头发的保养。 一、保持愉快,避免精神紧张。精神压抑、焦虑不安.会导致脱发。应经常进行深呼吸、散步,做松弛体操等,以消除精神疲劳。另外,应保证充足的睡眠。  相似文献   

20.
邢坤 《环球中医药》2009,2(2):155-156
1立法背景与立法回顾英国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宽松开明的环境,使其成为各种文化展示的舞台,这其中就包括各种医药文化。英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但从50年代始,英国社会自发引进了世界各地的民间医学和传统医学,如顺势疗法、印度草药医、瑜伽、日本汉方、日本按摩术、坐禅等。同时也引入了中国的针灸、中药、气功、推拿等医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