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静脉穿刺部位拔针止血新方法,防止穿刺血管及周围皮肤瘀斑发生,减轻疼痛,保护血管,利于血管的重复利用,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从1 200例中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0例,拔针后手放松迅速垂直举高上臂为实验组;采用消毒棉按压针口处为对照组.1.5 min后对比两组所得结果.结果:实验组拔针后,针口处无渗血及皮下瘀血发生.结论:实验组拔针止血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后拔针是经常性的工作,尤其是血液科病人,由于长期反复静脉输液,加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对静脉穿刺技术要求相当高。人们普遍认为拔针则很容易,其实不然。经过多年观察许多老护士拔针方法也欠妥当,造成病人皮下出血、淤血及疼痛。为此我们于2004年5月-2005 年6月对血液科178例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进行了分组观察比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为静脉输液的病人拔针时,总是将棉棒横压在静脉穿刺皮肤表面针眼处用来止血,但血管针眼出仍然会有皮下渗血、鼓包现象,甚至皮肤局部出现青紫,给血管条件差的病人造成下次静脉穿刺的困难,笔者通过运用拔针时,棉棒沿血管方向纵压止血的新手术,不但保护了病人的血管,而且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病人血管的使用率,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护士在拔针时由于按压不当,常常导致皮下出血,曾有护士对拔针按压方法进行探讨,我们借鉴了这些经验,探讨棉签与血管平行按压法的止血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穿刺非正常拔针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提高正常拔针率,减少护患纠纷。方法对门诊2011年1~6月发生小儿静脉穿刺非正常拔针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非正常拔针占较大比例,穿刺部位的选择、患儿及家属心理状况、操作者个体因素及周围环境因素均影响穿刺的成功。结论小儿静脉穿刺难度大,应从多方面将静脉穿刺的影响因素降至最低,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对三种类型手背的静脉血管充盈方法、进针穿刺,以及拔针的技巧的详细阐述,分享老年患者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时的点滴经验。  相似文献   

7.
总结180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包括穿刺方法、心理护理、血管选择、置管时和置管期间的护理、拔针注意事项等。本人认为:良好的护理可提高患者使用留置针的效果,减少使用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方法,因病人营养和治疗都要通过静脉补充液体和抗生素,是治疗疾病中一种常用手段。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之一。因静脉输液从血管内直接滴入药液,起效快、作用迅速。而受到临床医生欢迎。但因穿刺和拔针而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是避免不了的。又给病人心理带来压力。为了减轻病人因拔针带来的痛苦,我先在自己身上做过实验,再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对照对比之后得出经验:慢慢拔针比快速拔针疼痛减少许多。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操作,通常技术上对静脉穿刺一针见血非常重视,而对于静脉输液拔针的问题却重视不够,造成的出血与皮下淤斑,不仅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紧张和疼痛,而且也影响了血管的清晰度,给下一次静脉穿刺带来困难。为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最佳的按压止血方法,我们于2009年8月~9月在输液拔针后采用握式4指按压法止血,实践证明效果好于以往的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加压包扎按压法减轻小儿静脉穿刺部位拔针后皮下淤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门诊输液的患儿4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0例。拔针后,对照组采用拇指按压法,干预组则采用加压包扎按压法,比较两组的皮下淤血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皮下淤血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干预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3.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静脉穿刺拔针后,采用加压包扎按压法能有效减轻小儿静脉穿刺部位皮下淤血,保护小儿血管,提高再次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鲍泽 《现代保健》2009,(2):51-52
目的提高静脉穿刺水平,施行人性化护理。方法采用不同的进针角度、针头进血管的长度、针柄固定方法、拔针按压时间等保证患者达到无痛输液。结果开展无痛静脉输液技术,提高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水平,锻炼了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结论使无痛静脉输液技术向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方向发展,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静脉穿刺拔针后抬高体位按压对局部皮肤及血管的影响。方法将静脉输液的6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穿刺后立即抬高穿刺肢体进行按压的方法,按压时间≥5min;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按压时间≥5min.结果静脉穿刺拔针后抬高体位按压与皮下淤血、局部疼痛程度之间存在关连,P〈0.01,与局部肿胀发生有关,P〈0.0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抬高体住按压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及出血面积,减轻局部疼痛及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芝 《工企医刊》2008,21(4):53-55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静脉给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如何拔针是保护患者的血管及保证下一次穿刺顺利的前提。不当的拔针会造成血管出血、瘀血和静脉闭塞等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紧张、疼痛和表浅静脉的缺失,而且也影响了血管的清晰度,给下一次静脉穿刺带来困难。为此,许多护理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探讨和改进,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凤菊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988-1989
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输液质量。本文针对穿刺前准备-手臂下垂、静脉血管的选择、扎止血带的技巧、非握拳式穿刺法、进针的技巧、针柄固定、拔针的技巧等操作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杨月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449-6449
从对患者及操作者的心理干预、输液器具的准备、选择穿刺部位及穿刺方法、无痛拔针等方面综述了减轻静脉穿刺疼痛技术的相关问题,为临床护理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静脉拔针后局部瘀血原因分析和预防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钟秀英 《中国校医》2001,15(6):457-45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 ,液体输完后 ,传统的拔针方法是用干棉签按压皮肤穿刺点迅速拔针 ,我们改良的方法是依据穿刺顺序内外两穿刺点同时按压 ,而且 ,出针前不能用力按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在 2 0 0 0年 5月间 ,笔者对本校 2 30例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后的拔针方法 ,分为两种进行实验。棉签组 110例 ,为普遍常用的基础护理传统拔针方法 ,改良方法为纱布组 ,12 0例。1.2 方法1.2 .1 棉签组 关闭输液开关 ,撕掉固定针头的胶布及纱布 ,以干棉签按压皮肤穿刺点迅速拔针 ,棉签与针头方向垂直 ,持续按压 2min。1.2 .2 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扣眼法穿刺与锐针穿刺技术在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02-08月在我科尿毒症终末期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透患者40例,采用选择已形成皮下固定隧道的动静脉内瘘患者20例为观察组,采用常规锐针穿刺血液透析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各观察20次内瘘穿刺情况。结果:钝针穿刺组在疼痛评分、穿刺点出血、拔针后止血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常规锐针穿刺组。结论:钝针穿刺法能明显减轻穿刺带来的疼痛感,穿刺点渗血情况减少,拔针后按压止血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8.
亓敏  李秀霞 《工企医刊》2012,25(1):85-85
若静脉输液拔针方法不当,会使患者感到穿刺点疼痛甚至出血,从而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护患关系.现将静脉输液拔针疼痛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1 分析及护理1.1拔针时因患者过分紧张而致血管痉挛,易产生疼痛.拔针前我们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护理,说明拔针注意事项,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身心放松.1.2揭胶布时,引起针头移位使患者疼痛,拔针前应彻底清理固定针头的胶布,揭胶布时应与针柄放置方向一致,针柄一般在右侧,揭胶布时宜从左侧向右侧方向.1.3拔针后按压不到位引起淤血产生疼痛,拔针前一定向患者讲明拔针时及拔针后的注意事项,以减少淤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婴幼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拔针后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82例桡动脉穿刺拔针后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拔针后采用常规消毒棉签按压止血;观察组拔针后采用5×5cm无菌纱带按压止血,观察止血效果和穿刺部位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按压2分钟针眼止血,无出现皮肤淤斑,对照组12例未止血,6例出现皮肤淤斑,两组均无出现局部血肿,两组止血效果有显著差异(X=14.06,P〈0.05),结论婴幼儿桡动脉穿刺拔针后用无菌纱布按压止血,有利于针眼止血,防止出现皮肤淤斑和局部血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真空静脉采血针头拔出方式对患者及操作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护理部进行真空静脉采血的患者1 0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0例。采血完成后,试验组采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握针翼下针梗拔针,并增加左手握真空管顺延采血针中间软管螺旋状帮助复位的动作。对照组仅采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握针翼拔针的拔出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两种拔针方案下拔针后针头滴血情况、污染操作者的手的次数、拔针时操作者手指触碰穿刺部位的次数、3 d后电话随访患者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拔针后出现的针头滴血2例、污染操作者的手3次、拔针时操作者手指触碰穿刺部位7次、3 d后电话随访穿刺部位皮下瘀血5次,均较对照组少,试验组患者出现疼痛反应26次,较对照组112次少,试验组患者血液反流7次,较对照组41次少,试验组患者使用其拔针方案拔针时护士职业暴露3次,较对照组17次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握针翼下针梗拔针,左手握真空管顺延采血针中间软管螺旋状复位,右手中指和拇指拔出真空管针头的拔出方案可以降低患者针头滴血情况,皮下瘀血、血液反流情况得到改善,护士职业暴露比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