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深低温停循环下的脑保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0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与脑保护液组(B组),经体外循环降温至18℃并停止全身循环2小时。B组于停循环即刻通过颈总动脉向头部灌注4℃充氧不含钾晶体液(50ml/kg),随后每30分钟再灌注一次(10ml/kg),至停循环末,复温至37℃,继续观察6小时。A组处理同B组但不灌注脑保护液。分别于五个时相取脑皮层测三磷酸腺苷(ATP)与丙二醛(MDA),并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动态记录脑电图。结果表 相似文献
2.
3.
为评价上腔静脉逆行性灌注对脑保护的效果,对1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上腔静脉逆行性灌注是深低温停循环环脑保护的辅助手段,已证明在低温状态下,它为脑部提供低流量血流,维持脑部低温状态;提供部分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代谢产物;减少气栓及栓塞的发生,从而延长了深低温度循环脑保护的安全时限,而脑水肿的危险性限制了该方法在临床应用。在脑保护液中加入脑保护药物已取得一定进展,而上腔静脉逆行性灌注中束闭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4.
白凯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8,19(3):151-154
有关先心病深低温停循环(OHCA)术中脑保护方法主要是改进停循环方法,如深低温低流量,pH-稳态血气管理,脑麻痹液灌注,NO拮抗剂或底物添加剂以及NMDA受体拮抗剂,术中脑灌注等。 相似文献
5.
白凯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98,(3)
有关先心病深低温停循环(DHCA)术中脑保护方法主要是改进停循环方法,如深低温低流量,pH-稳态血气管理,脑麻痹液灌注,NO拮抗剂或底物添加剂以及NMDA受体拮抗剂,术中脑灌注等。 相似文献
6.
邵新立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6,17(3):154-156
深低温停循环有利于复杂心血管畸形的纠治,但有关其术后脑部并发症的报道近年来也渐增多。本文对脑损伤发生的机制与脑保护的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并分析39例急性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期间选择性脑灌注对脑保护的效果。方法经右锁骨下动脉或升主动脉插灌注管,右心房插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全身降温至鼻咽温28℃时阻断并切开升主动脉,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冷血心脏停跳液15—20ml/kg,完成近心端处理。鼻咽温18℃,肛温20℃时停体外循环,头部戴冰帽,取20°-30°头低位,阻断主动脉弓三大分支,右锁骨下动脉脑灌注5例,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插管脑灌注34例,灌注流量5—8ml/(kg·min)。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206~256min,平均(230±3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5—155min,平均(118±23)min;选择性脑保护灌注时间39—59min,平均(53±14)min。手术死亡3例(7.69%)。一过性精神障碍2例(5.13%)。结论选择性脑灌注能显著降低深低温停循环手术的脑部并发症,有助于改善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8.
深低温停循环间断灌注脑保护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间断灌注充氧脑保护液的脑保护效果及机制。方法 健康杂种犬10条,A组单纯DHCA120min,B组DHCA后经双侧颈动脉间断灌注充氧脑保护液。两组动物于不同时相取皮层组织测定其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生,并作透射电镜(TE)检查。结果 DHCA120min及恢复循环45min后,B组皮层组织ATP的含量均明显高于A组。A组皮层组织还原型 相似文献
9.
不同脑保护方法对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手术后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脑保护方法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主动脉手术后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ND)的影响。方法对78例行DHCA主动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逆行性脑灌注(RCP)和选择性顺行脑灌注(SCP)两种不同脑保护方法术后TND的发生情况,同时考察DHCA时程对TND发生率的影响。结果RCP组TND的发生率为34。9%(15/43),SCP组则为11.4%(4/3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长DHCA时程(〉50min)的TND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短DHCA时程(〈50min)的TND发生率(P〈0.05)。结论采用SCP作为脑保护方法和缩短DHCA时程可以降低TND的发生率,能够更好的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心肺转流(CPB)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 C)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CPB下心血管手术患者60例,ASA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年龄23~64岁,体重48~85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缓慢泵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继之以0.2~0.7μg·kg-1·h-1持续泵注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1d(T0)和CPB开始后6h(T1)、12h(T2)、24h(T3)、48h(T4)和72h(T5)时测定血清和尿的NGAL和Cys C的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T2、T3时血清NGAL和Cys C浓度、T1~T3时尿NGAL和Cys C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2、T3时血清NGAL和Cys C浓度、T1~T3时尿NGAL浓度、T1、T2时尿Cys C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心血管手术CPB患者NGAL和Cys C水平,减轻CPB诱发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诱导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对体外循环(CPB)后肺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体外实验中,Percoll细胞分离液梯度密度离心得PMN,培养48 h,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克拉霉素 (5、10、20μg/ml)。台盼蓝染色,镜下观察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观察 PMN凋亡相关基因蛋白Fas和bcl-2的表达情况。在体内实验中,将12只绵羊随机分为低分子右旋糖酐肺动脉灌注组(对照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克拉霉素肺动脉灌注组(实验组)。建立CPB后经肺动脉灌注肺保护液,CPB 90min后撤离CPB。观察呼吸功能,检测细胞因子浓度,并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肺内PMN凋亡情况。结果克拉霉素明显缩短PMN的生存期。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实验组24 h凋亡率 1、5、10和20μg/ml浓度组分别为(33.7±4.9)%、(48.0±4.9)%、(52.0±5.4)%和(53.0±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3.5)%(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Fas的表达较对照组高,而bcl-2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肺血管阻力[(10.22±1.44)kPa·s·L-1]低于对照组 [(20.26±4.71)kPa·s·L-1,P<0.01],而动脉血氧指数[(188±48)mm Hg]较对照组[(123±62)mm Hg, P<0.05]高。实验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细胞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 0.05)。形态学观察表明实验组肺损伤较对照组轻。对照组肺内中性白细胞凋亡率为29%,实验组凋亡率达73%(P<0.01)。结论克拉霉素能诱导PMN凋亡,减轻CPB所造成的肺脏损伤。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阻断期间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的肺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期间应用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杂种上海犬(上海农科院犬养殖厂)12只,体重7~12 kg.随机分成应用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体外循环前、结束即刻、结束后1 h的肺功能,体外循环术后2组左、右心房内血白细胞记数以及肺水含量的变化.体外循环转流前、后分别在右肺门处随机切取肺组织(3 cm×3 cm大小)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实验组的肺功能明显改善,左、右心房血白细胞记数差异无显著性,肺水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对照组显示肺泡间质明显水肿,肺泡内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渗出,实验组保留了正常的肺组织结构.结论含氧血持续肺动脉灌注可减轻主动脉阻断期间肺组损伤,保护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含乌司他丁(UTI)的低温肺保护液对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体外循环肺内炎性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行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病婴,随机分为肺保护组和对照组,各15例.术前有感染征象(白细胞>12×109/L、体温>38℃,C-反应蛋白>8 mg/L)、有过敏史者除外.肺保护组心脏停跳同时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对照组常规行TOF根治术.围术期监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同时监测血气、肺功能及临床指标.结果 血清TNF-α水平肺保护组较对照组低,关胸后0、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5±2.47)pg/ml对(14.21±5.55)pg/ml、(12.01±2.69)pg/ml对(15.94±4.86)pg/ml.肺保护组新鲜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的CD11b平均荧光强度(MFI)水平关胸后3、6 h显著低于对照组,(126.23±36.05)对(156.98±48.34)、(137.27±38.85)对(173.27±67.43).肺保护组MPO水平关胸后3、6、24 h显著低于对照组,(156.52±17.57)U/L对(178.45±35.68)U/L、(178.28±23.63)U/L对(224.66±49.66)U/L、(130.52±57.50)U/L对(96.50±14.49)U/L.肺保护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17.60±6.39)h对(23.70±8.51)h.肺保护组肺泡-动脉氧阶差(A-aDO2)在关胸后3、6 h显著低于对照组(120.92±33.08)mm Hg(1 mm Hg=0.133 kPa)对(145.52±39.38)mm Hg、(74.76±40.16)mm Hg对(112.50±44.16)mm Hg.肺动态顺应性(Cdyn)在关胸后3、6 h肺保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59±0.11)ml·cmH2O-1·kg-1对(0.46±0.17)ml·cmH2O-1·kg-1、(0.67±0.09)ml·cmH2O-1·kg-1对(0.53±0.18)ml·cmH2O-1·kg-1.结论 肺动脉灌注含乌司他丁的低温肺保护液明显减轻体外循环术后肺的炎性反应,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红蛋白(Ngb)mRNA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建立DHCA犬模型,分别于体外循环即刻、停循环即刻、停循环60min、复温再灌注45 min,取实验犬脑皮质迅速冻存,待实验结束后统一行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Ngb mRNA的表达.结果 体外循环后,特别是降温后Ngb,mRNA的拷贝均升高,至停循环60min达最高值(5.7±2.2)×108拷贝数/μl,复温再灌注后轻微下降.不同时间点Ngb mRNA的拷贝浓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65,P=0.1703).停循环60min时以及复温再灌注45 min后Ngb mRNA的拷贝数均显著高于体外循环即刻时(P<0.048).结论 DHCA中缺氧可诱导Ngb mRNA的表达,随着DHCA时间的延长,Ngb mRNA表达升高,复灌后表达下降.说明缺氧是决定Ngb mRNA表达高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鼠后肢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对脊髓腰膨大前角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内在关系。方法 采用无损伤动脉夹暂时阻断大鼠一侧髂总、髂内、髂外及股动脉的大鼠周围神经缺血的实验模型,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脊髓腰膨大灰质前角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对照组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形态正常,缺血6h,8h,12h3组均出现暗神经元改变。缺血8h组,除暗神经元改变外,还出现明确的细胞坏死。缺血12h组,神经元暗细胞变与大片神经组织坏死并存,血脑屏障严重破坏。在缺血6h,8h,12h各组内,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60h以内),神经元的损害明显逐渐加重。结论 大鼠后肢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可相应地引起脊髓腰膨大前角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可引起神经元的暗细胞变和坏死。在同一缺血组内,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神经元的损害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超氧化物岐化酶(黔SOD)脂质体在乳猪体外循环中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2-3周龄乳猪3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PS组、SOD组、PS+SOD组、PS-SOD脂质体组5组。常规建体外循环,转流150min,主动脉阻断60min。分别在气管插管后、主动脉开放前2个时点经气管插管向肺内均匀注入生理盐水、PS、SOD、PS+SOD、PS-SOD脂质体。于术前、术毕、术后2,6和12h5个时点检测乳猪肺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测定术后肺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的含量,并行肺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PS-SOD脂质体组术后Cdyn与PS组及PS+SOD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与SOD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与术前比较,PS组SOD组和PS+SOD组氧合指数均明显下降且回升不明显,而PS-SOD组下降不明显且术后迅速回升。PS+SOD组与SOD组比较,MPO、MDA无明显下降,GSH-PX无明显升高(P〉0.05)。PS-SOD脂质体组与SOD、PS+SOD组比较,MPO、MDA明显下降,GSH-PX明显升高(P〈0.01)。PS+SOD组肺病理形态学定量评估与PS组及SOD组比较无明显减轻(P〉0.05)。PS-SOD脂质体组肺病理形态学定量评估与PS、SOD、PS+SOD相比较则明显减轻(P〈0.05)。结论 单纯应用PS或SOD均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但二者混合应用并未提高作用效果,PS-SOD脂质体表现出更良好的肺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关系和规律,为临床防治此类神经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无损伤动脉夹暂时夹闭大鼠髂总、髂内、髂外及股动脉,不同时间段开放恢复血流再灌注的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模型,取脊髓腰骶膨大处脊髓灰质组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进行分析.结果 各实验组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但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有所不同.各缺血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缺血4 h组神经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与2、12 h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最高出现在缺血4 h再灌注6 h组,缺血4、6、8 h组再灌注72 h后出现细胞凋亡率的下降,甚至低于未灌注组.结论 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引起神经元的凋亡.不同缺血与再灌注时间,神经细胞的凋亡率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对小鼠海马神经元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小鼠100只,2月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20):正常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20 min再灌注组(I/R1组)、肝缺血30min再灌注组(I/R2组)和肝缺血40min再灌注组(I/R3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S组作腹部正中切口,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I/R1组、I/R2组和I/R3组采用夹闭肝左动脉及门静脉的方法制备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缺血时间分别为20、30、40 min.各组分别于术后4、18 d时取10只小鼠,进行避暗实验,持续6d,然后处死,取脑组织,测定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I/R1组和I/R2组术后4~7d时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I/R3组术后4~9d时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I/R1组、I/R2组和I/R3组术后9d时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下调(P<0.05或0.01),术后18 ~23 d时潜伏期、错误次数及术后23 d时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1组比较,I/R2组术后4、5d时错误次数增加,I/R3组术后4~6d时潜伏期缩短,术后4~9d时错误次数增加,I/R2组和I/R3组术后9d时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下调(P<0.05或0.01),术后18~23 d时潜伏期、错误次数及术后23 d时海马CA3区神经元ChAT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小鼠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与下调海马神经元ChA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未成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用新西兰成熟和幼白兔各24只,随机分为成熟对照组、成熟缺血再灌注组、幼兔对照组、幼兔缺血再灌注组.建立Sakuma模型,肺门阻断1h后,开放再灌注4h.设定阻断1h、开放1、2和4h4个时间点,收集血样.ELISA法检测血液中IL-1β、TNF-α水平;术毕收集肺组织分别进行MDA、ROS-HR浓度及SOD、GSH-PX活性测定;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MyD88和NF-κB水平;光镜和电镜观察损伤后的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幼兔组肺组织损伤性变化明显.光镜观察有更多的粒细胞浸润,组织肿胀、肺泡腔渗液、肺泡腔塌陷明显;电镜观察可见部分肺泡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脱落,线粒体肿胀明显,嵴破裂,甚至消失.MDA、ROS-HR浓度升高,SOD、GSH-PX活性下降;各时间点的IL-1β、TNF-α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特别是再灌注后的2、4 h(P<0.01);再灌注后肺组织中MyD88和NF-κB表达也显著升高.结论 幼兔未成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可能与其相对低的抗氧化能力和产生更多的ROS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