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调查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Operative Incision of Healing,OIH)的危险因素,总结其规律性.方法:2001年2月~2008年2月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1495例患者填写了"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调查表".结果:住院期间发生OIH 52例,发生率3.48%.OIH患者的平均年龄、女性、平均体重指数、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使用电刀和糖尿病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年龄、女性、肥胖、手术时间和切口过长、使用电刀、患有糖尿病都是腹部手术患者发生OIH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学军  黄驰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0):2366-2367
目的:调查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Operative Incision of Healing,OIH)的危险因素,总结其规律性。方法:2001年2月~2008年2月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1 495例患者填写了“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调查表”。结果:住院期间发生OIH 52例,发生率3.48%。OIH患者的平均年龄、女性、平均体重指数、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使用电刀和糖尿病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年龄、女性、肥胖、手术时间和切口过长、使用电刀、患有糖尿病都是腹部手术患者发生OIH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总结切口脂肪液化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我院2010-07~2014-06间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与体重指数( BMI)、应用高频电刀、手术时间、术后是否应用红外线理疗等因素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切口长度及手术切口类别无关(P>0.05)。结论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素的分析总结,有助于降低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5年间腹部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例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实验组,同时、同期手术未发生脂肪液化的腹部手术病例中随机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综合性、易感性诱发因素均可造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素中除基础疾病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体型、体质、使用电刀、切口类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类型、年龄、性别、有无合并症等危险因素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重视和加强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是预防和治疗切口脂肪液化的关键所在,而加强病房及手术室管理等综合措施可减少或避免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及护理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肥胖、糖尿病、高频电刀和传统缝合术与切口液化产生有关(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研究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1.5±1.4)d和(8.5±0.8)d,后者高于前者(P>0.05),但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100.0%,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及时有效处理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可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效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周崇英 《当代医学》2016,(13):44-4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手术患者700例,术后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患者15例,对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发生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结果 15例患者中,肥胖者4例,滞产者2例,使用电刀者4例,贫血者2例,试产失败后改为剖宫产手术者1例,羊水污染严重者2例,15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肥胖、滞产、贫血、羊水污染及剖宫产术中操作不当均是导致术后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应进行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6月至2011年6月1 711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其中切口脂肪液化患者165作为病例组,无切口脂肪液化者1 54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总结治疗经验及预防措施.结果年龄>60岁(χ2=12.44,P=0.0004)、肥胖(身体指数BMI>24)(χ2=6.59,P=0.01)、糖尿病(χ2=7.69,P=0.005)和Ⅲ类切口(χ2=25.94,P<0.0001)是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糖尿病年龄大于60岁且超重的Ⅲ类切口患者是术后脂肪液化的危险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治疗体会.方法: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3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糖尿病、贫血、咳嗽、滞产、高频电刀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2011年1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32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肥胖、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术中机械刺激、自身愈合能力低下者、瘢痕体质及过敏体质者等均为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结论:规范应用电刀、多源频谱仪理疗、提高手术技巧、局部加压包扎等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涂爱风 《基层医学论坛》2013,(35):4761-4761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产科24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经过合理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妇产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与患者皮下脂肪含量过多、电刀的使用、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止血不彻底、自身愈合能力下降等有关。结论针对相关高危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对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罗君花 《中外医疗》2013,(18):24-25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行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60例行腹部手术后切口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出现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经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中由于肥胖引起的切口感染所占比例为35%,由于手术时间过长引起的比例为21.67%,由于消毒不到位引起的比例为13.33%,由于基础性疾病未预防用药引起的比例为16.67%,由于病室污染引起的比例为8.33%,由于换药拖延引起的比例为5%。通过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60例感染患者伤口全部愈合。结论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有肥胖、手术时间、消毒、预防用药、病室污染、换药拖延等,应当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这样才能提高手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大黄混合芒硝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酒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治愈率100%,切口愈合时间(3.5±0.8)d。对照组显效16例,占53.3%;有效13例,占43.3%;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96.7%;切口愈合时间(7.2±1.3)d。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黄混合芒硝外敷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巧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5):807-808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产科1948例腹部手术患者中脂肪液化28例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对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采取积极的抗感染、支持治疗,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滞产、缝合技术、切口暴露时间长短、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促进切口的愈合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波疗法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法,观察组给予新型微波治疗.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新型的微波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的脂肪液化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07年3月~2011年6月19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对其诱因、治疗过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及最佳处理方法.结果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咳嗽、肥胖、缝合、术后并发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因素密切相关,对19例患者行营养支持及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采用II期缝合,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切口感染.结论 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需要医护人员在整个围手术期提起高度重视,避免高危因素的影响,提升整体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通辽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产科1948例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抗感染、支持治疗,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滞产、缝合技术、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以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的愈合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我院12例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回顾住分析。结果与结论12例病人中,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糖尿病、贫血、咳嗽、滞产、使用电刀等因素有关,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王志华 《当代医学》2014,(18):92-92
目的:探讨诱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西北机器有限公司职工医院近年进行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发生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探究依据,探寻引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风险因素,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营养不良、肥胖、术中机械性刺激、自愈能力低等均为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40例患者接受切口脂肪液化的对症治疗后均已痊愈出院,其中1例接受Ⅱ期缝合,1周后拆线出院,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对引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诱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应对引发腹部切口的风险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处理,尽量避免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