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12例CT扫描,4例MRI扫描。结果:肿瘤最长径3.5—15cm。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4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0例。8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在其强化程度上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10例有钙化。4例MRI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结论: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黏液性囊性瘤或癌、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或癌等鉴别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CT影像表现有—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鉴别诊断及影像学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有关临床料;结果CT极MRI瘤体可表现为境界清楚、边缘规则的圆形实性、囊实混合性或囊性团块,其中实性1例,囊、实混合性3例,囊性1例;瘤体均具有包膜,其完整者3例,局部呈浸润性生长2例。依据该肿瘤的影像学特点结合有关文献,将其分为实性均质型、囊实混合型和类囊肿型三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CT及MRI检查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发生于幕上脑室外室管膜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脑实质内不典型室管膜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发生于幕上脑实质的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18例患者均接受CT和MRI平扫检查,15例接受MRI增强扫描,1例接受CT增强扫描.结果 18例肿瘤均发生于幕上脑实质,好发于侧脑室旁及颞顶枕叶交界区,其中侧脑室旁8例.18例肿瘤中6例为实性,10例为囊实性,2例为囊性.瘤内出血6例,钙化2例,瘤周Ⅱ~Ⅲ度水肿12例,Ⅰ度水肿4例,2例无明显水肿表现.CT和MRI增强扫描均表现为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强化,其中MRI增强扫描常可见条索状血管影.结论 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与病理有一定相关性.大囊小结节、大囊大结节、多囊变及瘤内出血、钙化是瘤体的常见征象,肿瘤实质内出现条索状血管影,也是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MR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特征,并与临床、病理对照,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例SPTP患者的CT表现,其中女4例,男1例,年龄10~29岁,平均年龄(16.20±7.49)岁.术前5例患者均行CT检查及增强扫描检查.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部肿瘤切除术.结果 肿瘤位于胰头和颈部者4例,胰体和尾部者1例,肿块边界均清晰,肿块直径3.0~9.0 em,平均5.2 cm.2例以囊性成分为主,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例囊、实性成分比例相仿.CT增强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呈逐渐强化,但始终低于正常胰腺组织.1例肿块边缘可见不连续环形钙化,1例合并轻度胰管扩张,无一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 SPTP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CT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资料,1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CT平扫表现为胰腺区的圆形或类圆形混杂密度的囊实性肿块,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及包膜可见强化,且持续性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无胰管、胆管的扩张及周围淋巴结的肿大。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 11例病灶中,囊性结构为主7例,囊、实结构比例相仿3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CT平扫病灶呈类圆形低密度团块影;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对其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于畅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810-4811
目的观察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CT检查方法及表现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胰头7例,胰尾5例,胰体1例,胰体尾2例。肿瘤大小在3.2cm×4.cm0-8.7cm×12.4cm之间,动脉增强期、静脉增强期实质部分出现明显强化,囊性部位始终处于低密度影,无强化。12例患者包膜完整,3例患者存在侵袭性包膜不完整情况。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较为明显,诊断价值重要,诊断时英语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囊性假囊肿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实性假乳头状瘤螺旋CT影像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0例中,女9例,男1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颈1例,胰体尾部7例;4例肿块内可见钙化,1例内可见出血;10例肿瘤实质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胰腺实质期均呈渐进性强化;10例均未见胰、胆管的扩张,肿瘤边界清晰,均有纤维包膜。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有一定的特征性变现,其中的实质渐进性强化、病灶内的出血、囊变、纤维包膜边缘及边缘的钙化,结合临床可以与胰腺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肠及肠系膜囊性淋巴管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及肠系膜囊性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肠及肠系膜囊性淋巴管瘤CT资料。4例肠系膜囊性淋巴管瘤中,2例肠粘膜下囊性淋巴管瘤,均进行平扫,其中3例进行增强扫描;1例结肠粘膜下囊性淋巴管瘤进行保留灌肠CT平扫。结果 单房囊肿2例,多房囊肿4例,囊壁菲薄、光滑,有分隔4例,密度均匀5例,其中1例结肠粘膜下囊性淋巴管瘤并肠套叠,呈典型多房性囊肿,并见同心圆征及肠系膜血管进入征。手术病理证实空肠系膜2例,网肠系膜及结肠系膜各1例,十二指肠及结肠粘膜下各1例。结论 肠及肠系膜囊性淋巴管瘤是腹部少见囊性病变,多呈分叶状、多房性薄壁囊肿,CT能够准确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并能够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帮助与其他囊性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恶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分析在我院行盆腔及或全腹部CT检查的6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对这些病例的CT影像进行分析总结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卵巢原发恶性肿瘤的CT表现有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囊实性,也可呈囊性或实性,增强实性肿块、囊壁及壁结节可见强化,囊性或者囊实性内分隔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结论:CT检查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肿瘤分期诊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CT、MRI表现。结果 6例均为单侧卵巢肿块,大小约5.9cm×6.4 cm~24.6 cm×26.1cm,为类圆形或分叶状,分为实性肿块型、囊实性肿块型、囊性肿块型三类。4例CT检查卵泡膜细胞瘤中3例为囊实性肿块型,实性部分平扫密度与子宫相仿,增强扫描2例呈轻度强化,其中1例实性部分可见数条纤细、迂曲的肿瘤血管影,2例实性部分呈不均匀性结节、云絮状延迟强化;1例为囊性肿块型,囊壁薄而光整,平扫CT值16HU,增强扫描未见强化。2例MRI检查卵泡膜细胞瘤为实性肿块型。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伴有等信号成分,且伴有腹水,增强扫描肿块呈欠均匀中高度强化,内见不规则相对低强化区,与子宫肌壁强化程度相仿。结论 充分认识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加强鉴别诊断,将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apillary glioneuronal tumor,PGNT)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例PGNT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3例同时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仅行MRI增强扫描,对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性质、信号特点、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及病理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4例PGNT均位于幕上,颞叶皮质区、额叶脑室周围白质区、三脑室及鞍区各1例。肿瘤最大径1.7~5.0 cm,3例病变边界较清楚、1例边界不清,肿瘤可呈囊实性(3例)、囊性伴壁结节样(1例)2种形态。平扫病变实性部分以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为主,囊性区内可见线条状T2WI低信号分隔及T1WI、T2WI低信号斑,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壁结节明显强化,线样分隔呈轻度强化,囊壁可呈无强化、环状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1例有轻度占位效应,2例瘤周轻度水肿,2例幕上脑室扩张。病理光镜下均可见特征性假乳头样结构。结论:PGN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在PGNT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确诊还需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对卵巢囊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91卵巢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诊断确诊,根据肿瘤性质分为恶性组20例和良性组71例,分析两组MSCT诊断结果,比较两组MSCT参数中瘤体形态、瘤体边缘、增强密度、肿瘤钙化、肿瘤分隔、肿瘤分隔强化、肿瘤内乳头状凸起、肿瘤内乳头状凸起强化、腹腔积液、腹膜或大网膜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脏器受侵等征象,探讨MSCT鉴别诊断卵巢囊腺肿瘤良恶性的价值。结果恶性组患者肿瘤直径和CT值均大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多房、瘤体边缘凸起、肿瘤钙化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组患者瘤体形态不规则、实性、增强密度不均匀、肿瘤分隔、肿瘤内乳头状凸起、腹腔积液、腹膜或大网膜转移占比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MSCT征象中瘤体形态不规则、实性、增强密度不均匀、肿瘤分隔、肿瘤内乳头状凸起、腹腔积液、腹膜或大网膜转移与卵巢囊腺肿瘤良恶性相关(均P0.05)。结论 MSCT征象与卵巢囊腺肿瘤良恶性相关,MSCT对卵巢囊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中胚层肾瘤(CMN)的CT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CMN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和病理特征。结果 8例均为单侧发病,呈膨胀性生长,与肾脏边界欠清晰;8例肿块均呈囊实性,密度混杂,内见坏死及囊变;4例见斑片状出血灶。增强扫描8例肿块均呈不均匀强化,内见囊性不强化区,6例瘤体内见迂曲、强化血管影,8例肿块均可见延迟强化及肿瘤周边环形强化。8例均未见钙化灶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发生于小儿的CMN具有特定的影像学征象,总结其影像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有助于本病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对小儿睾丸肿瘤精确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7例睾丸肿瘤的超声特征(物理性质、有无钙化、Alder血流分级)及AFP水平,进一步将肿瘤按照两种方式分组: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卵黄囊瘤组和非卵黄囊瘤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超声特征及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在CT图像上,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测量病灶增强前后的CT值。结果醛固酮腺瘤9例,体积较小且密度低,增强后轻度增强;皮质醇腺瘤5例,瘤体较大,边界清,密度略低于正常肾上腺组织;无功腺瘤1例;结节增生5例,为等或稍低密度影,增强后强化较明显;嗜铬细胞瘤4例,体积较大,密度不均,可见多个囊变坏死区;皮质腺癌2例,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易发生大片坏死及点状钙化;转移瘤3例;神经纤维瘤、神经节瘤及髓性脂肪瘤各1例。结论CT表现与肾上腺肿瘤的病理基础有关,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真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睾丸肿块的超声特征,提高对睾丸肿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87例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睾丸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本组87例睾丸肿瘤的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3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1例,胚胎癌9例,卵黄囊瘤5例,内胚窦瘤3例,良性畸胎瘤5例,恶性畸胎瘤2例,横纹肌肉瘤1例,乳头状腺瘤1例,肌内粘液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其共同声像图表现为:睾丸形态失常,体积长大,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实性团块回声;不同病理类型的睾丸肿瘤有其各自的一些声像图特点。[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睾丸肿物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睾丸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15例(均经免疫组化确诊)和平滑肌源性肿瘤7例(其中2例经免疫组化确诊)的CT表现.结果 CT下可见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软组织肿块发生在粘膜下,其中良性肿瘤密度均匀、边缘光整,而恶性肿瘤可有囊变、边界不清、累及周围组织;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在发生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密度、边缘、CT强化后表现以及囊变、气液平等方面无明显区别.结论 ①CT对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②从CT表现上无法区分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最后确诊还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的64排CT、核磁共振(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患者31例,均行CT和MRI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时间。结果MRI诊断及CT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时间较CT诊断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CT及MRI诊断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MRI诊断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卵巢实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卵巢实性肿瘤临床病例。36例均行CT扫描,术前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志物。结果:①恶性卵巢实性肿瘤19例,CT表现:14例为双侧卵巢病变,直径3 cm~15 cm不等,肿瘤边缘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实性成分呈不规则,增强后囊性成分不强化,而实性成分呈不规则、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可见周围脏器受压移位或直接侵犯征象,伴有胸腹水,少数病例见明显增粗弯曲的肿瘤血管;恶性组织肿瘤标志物检测指标比良性组织明显升高。②良性肿瘤17例,CT表现:肿瘤多为单侧附件区中等大小、形态多规则、边界清楚,密度较低且强化不明显,部分病例见钙化灶,伴少量的腹水,对周围组织无侵犯征象;良性组织中仅3例肿瘤标志物检测指标升高。③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对卵巢实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是62.24%,螺旋CT检查对卵巢实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是69.12%,螺旋CT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的敏感性为76.23%。结论:螺旋CT扫描对大多数卵巢实性肿瘤具有定位和定性的诊断价值,少数肿块缺乏CT特征表现,CT定性诊断困难,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卵巢实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