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下腺导管巨大涎石伴颌下腺炎1例报告宁夏中卫县医院口腔科徐中华,沈海滨涎石病中颌下腺的涎石最常见。腺体和导管内都可发生。尤以导管内多见。该病主要发生在青壮年,且男性多于女性。涎石的体积大小差别较大,一般可由数毫米至2厘米,甚至更大不等。我科于199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颌下腺炎、颌下腺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运用高频超声探头对76例颌下腺肿大或伴疼痛的患者行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急性颌下腺炎4例;慢性颌下腺炎72例,其中合并颌下腺导管内或腺体内结石14例;合并患侧颌下腺区淋巴结肿大68例。结论高频超声不仅对颌下腺炎、颌下腺结石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确定结石的数目、大小并定位。同时,能清晰显示患侧淋巴结肿大情况,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3.
颌下腺导管结石及其所引起的颌下腺炎,临床上较为常见。口外医生为避免颌下切口摘除颌下腺作了大量工作。Nahlieli等用微型内窥镜(Mini-endoscopes)对96例颌下腺结石检查及镜下取石,成功率达82%,其术前无特殊准备,术后无并发症。常规手术切口在体表,影响美观。Smith,Elahi等提出经口内摘除颌下腺的方法,既达到了切除颌下腺的目的,又不影响美观。  相似文献   

4.
颌下腺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是由于异物、导管涎石继发感染引起。由于头发误入颌下导管而引起颌下腺炎实为罕见,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21岁,大学生。主诉:约3天前不明病因自觉右侧舌下肿痛,张口轻度困难,吞咽时恶心,伴发热,曾自用消炎药无效,于1996年4月13日来我院就诊。口腔检查:口外下颌正中口底偏右浸润性红肿,触压质软而有痛感;口内舌下肉阜水肿,右侧肿甚,舌体稍抬高,颌下双合诊,右侧颌下腺导管口略红肿,压痛明显,以棉棒轻压导管口时,有少量粘稠的脓性分泌物流出,拟诊为右侧颌下腺导管阻…  相似文献   

5.
涎石病常与慢性炎症相伴 ,与无机盐代谢紊乱有关 ,多发生在 2 0~ 40岁的中青年人 ,以下颌下腺常见。涎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但涎石之间以类似关节面相接触者未见报道 ,现报道如下。病人男性 ,43岁 ,体健 ,右颌下区不适 1 0余年 ,近两年进餐后右颌下区肿大、酸胀 ,有时酸痛。检查 :全身情况良好。右颌下区肿大 ,压痛不明显 ,挤压右侧下颌下腺时导管口无异常分泌物溢出 ,未触及涎石。其导管及左侧下颌下腺均无异常。T:36.7℃ ,WBC:6.4× 1 0 9/L。诊断 :右慢性下颌下腺炎。治疗 :局麻下行右侧下颌下腺摘除术。术中见腺体与导管结合部有 2…  相似文献   

6.
涎腺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已在临床诊治中受到高度重视,但由于颌下区肿块大多为慢性颌下腺炎,相对使恶性肿瘤比率低而易被忽视,这给颌下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笔者对3例颌下腺恶性肿瘤误诊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Kuttner瘤):腺体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9mTc动态显像方法对10例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进行了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时,腺体核素浓度聚明显降低,功能曲线呈与本底平行 平曲线,功能降低或丧失。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的核素检查对临床颌下腺炎症的治疗与肿瘤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99mTc动态显像方法对10例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进行了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时,腺体核素浓聚明显降低,功能曲线呈与本底平行的低平曲线,功能降低或丧失。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的核素检查对临床颌下腺炎症的治疗与肿瘤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醋酸铅自由饮服地,制备小鼠铅中毒模型,观察铅中毒对小鼠颌下腺的毒性作用,光镜结果表明,铅中毒可使小鼠颌下腺间质血管扩张,纤维增生,腺导管上皮细胞粘液增多;整个颌下腺腺叶萎缩,细胞数量减少,腺间隙增加,腺导管上皮变薄,电镜结果显示,铅中毒小鼠颌下粗面内织肉明显扩张,线粒体肿胀。  相似文献   

10.
<正> 最近本院遇到一例颌下腺巨大涎石,现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男患,39岁。主诉吞咽时左侧舌根部疼痛伴颌下肿物2周,1年前曾两次发生上述症状,分别按扁桃腺炎、颌下腺炎治疗。就诊时左侧颌下腺肿胀压痛明显。口腔检查:咽部充血,双侧扁桃腺轻度肿大,牙周结石较厚,舌体上翻见左侧颌下腺充血肿大,腺管口扩张。触诊发现腺管中有一球型物可活动,用血管钳探入腺管取出2.0cm×1.5cm×1.0cm灰白色涎石一块,呈桑椹状,表面粗糙坚硬,重2.7g。涎石取出后病人顿觉症状减轻。讨论涎石常发生在一侧颌下腺导管中,腮腺、  相似文献   

11.
姚声  周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17-117
目的分析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情况,为该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因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就诊的病人176例,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7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病人中选择保守治疗36例,选择经口内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60例,选择下颌下腺摘除术75例,5例在经口结石取出术后再次手术摘除下颌下腺。结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阻塞性下颌下腺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经口导管结石取出术、下颌下腺摘除术。需依据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难易程度及腺体功能损害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又称K櫣ttner瘤,是1896年首先由K櫣ttner描述的一种颌下腺病变,为口腔涎腺组织病变中较常见的一种。本文对我科近5年收治的16例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男9例,女7例,年龄19~74岁,平均446岁,以30~60岁为高发年龄。12 病程和症状 本组病程最短为1周,最长为12年。病期多在3个月~2年内,平均为15年。单侧发病12例,双侧发病4例。初期症状较轻,常不为患者发觉,以后在颌下区有不适或轻微疼痛,导管口有咸味分泌物流出,挤压颌下腺可有粘液脓性分泌物,较粘稠。有6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在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GABA与腺体合成和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技术,检测GABA、GABA-A和GABA-B受体在SD大鼠颌下腺中的表达,并比较GABA和受体在腺泡和导管系统中的表达强度和细胞分布特征。结果:GABA、γ-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基(GABA-A α1)、GABA—BR1和GABA-BR2在SD大鼠颌下腺中均有阳性表达。GABA主要分布在颌下腺腺泡和闰管、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导管上皮强度大于腺泡上皮,且以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表达强度更明显,而分布特征比较一致,均位于细胞基底部。GABA-A α1表达于颌下腺小叶间导管、纹状管和部分腺泡上皮;GABA—BR1仅在纹状管上皮有散在表达。结论:大鼠颌下腺腺泡和导管上皮细胞中存在GABA及其受体,GABA系统可能通过GABA受体参与颌下腺分泌和排泄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邹文权  王文革 《当代医学》2012,18(22):103-103
目的 探讨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特征、评价手术方式、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对近四年23例舌下腺囊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23例舌下腺囊肿中,口内型16例、口外型4例、哑铃型3例,术后复发2例,术后出现颌下腺炎1例,术后出现颌下腺导管断裂3例.结论 完全摘除舌下腺是根治舌下腺囊肿的关键,舌下腺手术治疗存在颌下腺炎、颌下腺导管误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颌下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17例颌下腺炎患者的双侧颌下腺,测量腺体厚度,观察腺体回声及彩色血流信号的多少,测量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结果腺体增大13例;腺体回声均匀性减低7例,不均匀性减低5例,不均匀性回声增强5例;腺管扩张6例,合并腺管结石4例;血流信号增多10例。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提供多方面的诊断信息,对诊断颌下腺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唾液腺中溶菌酶及sIgA分泌部分免疫组化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用抗溶菌酶抗体及抗sIgA分泌部分抗体作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例正常唾液腺中溶菌酶及sIgA分泌部分(Sc)的分布情况。观察到Sc可见于腮腺及颌下腺的浆液腺泡及小唾液腺的粘液腺泡之中,但颌下腺 粘液腺泡则为阴性;闫管及纹管亦有部分阳性细胞。溶菌酶仅见于腮腺及颌下腺的浆液腺泡;各导管的腺管上皮及颌下腺、小唾液腺的粘液腺泡均为阴性。结论:腮腺、颌下腺及小唾液腺均可产生Sc,溶菌酶由大唾液腺  相似文献   

17.
<正>颌下腺炎是涎腺疾病中较多见的一种病变,应用实时线阵高频探头检查,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是颌下腺的首选检查方法[1],现对临床疑有颌下腺炎的患者进行检查,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1月至10月来我院就诊的颌下腺炎患者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男性略多于女性,年  相似文献   

18.
涎腺炎     
人体有3对大涎腺: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在腭部、颊部、口底粘膜下尚有较多的小腺泡群分布,但位置较表浅,主要分泌唾液、湿润口腔粘膜、溶解食物和帮助消化。涎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腮腺的腺体分泌唾液是通过腮腺导管由导管排出到口腔内,导管口位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进颌下腺摘除的传统术式。方法:在患者站立平视的状态下确定手术切口,切口设计在颌下区最隐蔽处。将颌下腺导管内手入探针或细软型塑料导管,深约3~5cm。术中在游离颌下腺时,通过解摸可判断颌下腺导管的位置。凡未穿颌下腺的颌外动脉、面前静脉只结扎腺支,将动、静脉与腺体分离,予以保留。结果:28例颌下腺摘除术中,18例颌外动脉、26例面前静脉予以保留。人体正常结构的完整性也得到保存。结论:改进的颌下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颌下腺炎是一种较少见的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与流行性腮腺炎相同,仅部位在颌下腺。腮腺炎病毒借唾液飞沫传播,经血流到达各种腺体或中枢神经系统。腮腺最易受累,也有仅表现在颌下腺或舌下腺者。本文3例均累及颌下腺而无腮腺肿大,故为流行性颌下腺炎,现报道如下: [例1] 王××,男性,22岁,住院号:83—2266,因颌下肿胀伴发热3天,于1983年3月23日来院就诊。2周前有流行性腮腺炎病人接触史。局部检查:两侧颌下腺肿大,边界不清,有弹性感,表面皮肤无明显充血,轻微压痛,口腔内口底部未见肿胀,颌下腺导管口未见异常分泌。两侧腮腺部未见肿胀。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4700,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