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院1997年9月至2004年9月,共施行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术3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子宫切除是常见的妇科手术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筋膜外(普通 )子宫全切除、子宫次全切除和筋膜内子宫全切除等。各种手术方式的优劣比较及一些手术方式的改良报道较多[1,2 ] 。近年来 ,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术逐渐推广 ,有取代传统的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和次全切术之趋势[3 ] 。但对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具体操作过程 ,术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文献涉及较少。现将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施行的 96例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经常规宫颈细胞涂片检查诊断为良性病变的 96例妇女均具有子宫切除指征 …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术损伤性大 ,术后并发症多。行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患者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缩短 ,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 2 0 0 1年 1~ 6月开展了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并进行了改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4例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功血合并中度宫颈糜烂的患者 ,年龄 37~ 5 8岁。子宫大小约孕8~ 12周 ,术前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无恶性病变。根据不同术式 ,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改良式手术组 6 4例 ,采用改良式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对照组 6 0例 ,采用传统式经腹全…  相似文献   

4.
谭广萍 《医学文选》2003,22(4):489-490
经腹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的术式。我院 1 999年元月开始用经腹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切口长度在 6cm以内 ,为传统手术长度的 1 /2 ,且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取普通子宫全切 (即筋膜外子宫全切 )和子宫次全切之优点 ,达到防止宫颈残端癌 ,保持盆底、阴道完整性和部分子宫颈的目的。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各种良性病变有子宫切除指征 ,子宫大小约为妊娠 8~ 1 2周 ,无炎症 ,要求保留宫颈和阴道完整 ,宫颈无恶性倾向者可施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根据术式不同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组 68例 ,行小切口改良…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9年 5月至 2 0 0 0年 10月共施行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5 8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 ,年龄 31~ 5 5岁 ,无生育要求。其中子宫肌瘤 5 1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 2例 ,子宫腺肌症 5例。 5 8例患者中宫颈正常者 38例 ,Ⅰ度糜烂者 7例 ,轻度肥大者 13例 ,均无恶性肿瘤征象。并随机抽取传统式子宫全切术 5 0例为对照组 ,两组病例年龄、疾病类型、子宫大小、宫颈情况均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例均在术前 3天行常规肠道准备和阴道擦洗 ,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2 筋膜内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莫洁平 《广东医学》2001,22(9):780-780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常施行的手术 ,经腹子宫全切术有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我们采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Aldridge法 ) [1 ] 并进行了改良作了 70例临床研究 ,报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子宫良性病而需子宫全表 2 术后情况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阴道出血住院时间(>38℃ ) (h) (例 ) (d)筋膜内组 2 831 .2± 1 .83 9± 1 .1 4筋膜外组 37 40 .5± 1 .4 1 6 1 3± 1 .58P值 <0 .0 5 <0 .0 5 <0 .0 5 <0 .0 5切除治疗的患者 140例 ,年龄 32~ 6 7岁 ,分为两组 …  相似文献   

7.
38例经阴道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彩霞 《中原医刊》2006,33(12):49-50
目的探讨经阴道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子宫体积小于12孕周,活动良好,排除生殖道恶性病变,有阴道足月分娩史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及功能性子宫出血38例行经阴道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研究组),与同期指征相似的经腹子宫全切术62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排气早、损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性生活满意度高。结论经阴道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2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全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以及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术,对比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与传统经腹子宫全切术相比,手术创面小,出血少,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施行的手术。全子宫及次全子宫切除术各有利弊[1] 。为提高受术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和术后生活质量 ,我院自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共施行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5 6例 ,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5 6例为研究组 ,年龄 2 8~ 4 8岁 ,平均 4 2岁。其中子宫肌瘤 36例 ,子宫腺肌病 15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5例。随机选择同期行传统子宫全切术 5 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病种、子宫大小及盆腔有无粘连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术前两组病例均行阴道镜…  相似文献   

10.
肖豪 《中国医学创新》2006,3(8):145-146
目的 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而需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以及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术.对比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较传统方法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中出血较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结论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安全、实用,可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于子宫良性病变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仍以经腹手术为主。本文用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采用腹式筋膜内全切除术52例,用经典式子宫全切除术75例。2组均排除术前腰骨骶部  相似文献   

12.
罗莉 《广西医学》2000,22(5):1074-1075
我院于1999年1~12月,开展了筋膜内子宫全切术30例并进行了改良,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筋膜内组:选择30例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年龄38~48岁,其中子宫肌瘤17例(合并卵巢囊肿2例),子宫腺肌瘤1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例.传统组;选择同期住院,手术指征相同的经腹子宫全切术50例进行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全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以及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术,对比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手术创面小,出血少,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子宫切除术的开展 ,已有近 16 0年历史。经腹小切口子宫颈筋膜内子宫切除 ,既能达到全子宫切除的目的 ,又能兼次全切的优点。 1998~ 1999年 10月我们对确认的 6 0例子宫良性病变施经腹小切口宫颈筋膜内切除子宫。此术式切口美观 ,手术时间短 ,病人恢复快 ,术后定期随访 ,病人满意率达 10 0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共 92例。其中子宫肌瘤 79例 ,子宫腺肌症 13例。患者年龄 40~ 5 4岁 ,平均 44岁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观察组 6 0例均施行经腹小切口宫颈筋膜内子宫切除 ;对照组 32人行常规子宫全…  相似文献   

15.
子宫切除是妇科最常用的手术 ,其术式的发展变化与妇科学理论发展密切相关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式既取筋膜外子宫全切和次全切之优点 ,又达到了防止宫颈残端癌 ,保持盆底组织及阴道完整性的目的。我院 1998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1月共行此术 2 8例 ,与同期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术 30例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2 8例均为子宫良性病变有子宫切除指征者 ,子宫大小约为妊娠 8~ 12周 ,诊断明确 ,无恶性肿瘤倾向。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 ,手术组 2 8例 ,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对照组 30例 ,行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吴雪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043-2044
目的 探讨经腹改良式半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优点及可行性.方法 对2008年1月-2014年12月所做经腹半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进行传统子宫切除术98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式半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子宫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出血量少(P<0.05),肛门排气早(P<0.05),术后并发症少(P<0.05)及术后性生活满意度高(P<0.05).结论 半筋膜内子宫切术既克服了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长度变短,盆底结构改变、韧带松弛、张力下降的弊端,同时也克服了次全切除术后残留宫颈若发生病变时需要再次手术的麻烦;不但能达到筋膜内切除子宫的目的,又能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保持了盆底的张力及阴道完整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杨晓冬 《当代医学》2013,(34):61-62
目的:探讨经腹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2例需要进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腹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排气时间、术后发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一切术的优越性。方法:对70例患子宫良性病变的病人施行经腹横切口,处理圆韧带,附件及子宫血管,采取一侧连续操作及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并选择同期采用传统子宫全切术的类似病人70例作对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均有明显减少;伤口愈合好。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美观、病人康复快,亿于传统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19.
总结报告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40例子宫全切术进行了改进,采用下腹横切口钝性拉开腹壁,常规法处理子宫韧带,筋膜内脱袖切除子宫,不处理主、骶韧带,附件残端荷包包埋,筋膜残端腹膜化间断缝合2—3针。结果:该术式简便、快速、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伤口美观,对术后性生活及体力劳动影响小,深受患者欢迎。结论: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敏  叶嫦娥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2):603-604
子宫全切术是子宫疾病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数量等将对治疗效果和预后产生直接影响。我院自 2 0 0 0年 5月以来 ,对传统的子宫全切术进行了改进和简化 ,开展了小切口经腹子宫全切术。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 2 0 0 0年 5~ 10月期间患各种子宫良性病变有子宫全切术指征者 43例 ,施行小切口经腹子宫全切术 (研究组 ) ,患者年龄 33~ 5 3岁 ,平均年龄 45 .3岁 ;其中子宫肌瘤 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 12例、子宫肥大症 1例 ;子宫略大如孕 12周左右。选择同期采用传统筋膜外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