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46例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尿路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占总体的67.8%,大肠埃希菌占56.1%,革兰阳性菌中,肠球菌占14.4%,葡萄球菌占13.7%,药敏显示,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阿米卡星、二三代头孢敏感;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替考拉定、万古霉素最高。结论尿路感染应及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慎重应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40例,其尿流动力学检查前尿液分析白细胞≤18个/μl且中段尿培养阴性;检查完成后24~48 h内收集尿液行尿液分析及尿培养,尿液分析白细胞>18个/μl及中段尿培养阳性代表发生尿路感染。对入选患者的特征及相关尿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5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其中45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8.33%,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膀胱出口梗阻、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和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及肠球菌(51%,20%)。 结论患者合并糖尿病、膀胱出口梗阻、残余尿量越多、前列腺体积越大、最大尿流率越低、平均尿流率越低尿流动力学检查后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这部分患者适当接受抗生素治疗可能获益,。  相似文献   

3.
潜力  李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5):493-494,517
目的 探讨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以及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2010~2011年我院因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住院患者215例行尿液细菌培养,对培养结果阳性46例患者进行病原菌及对主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尿培养病原菌分布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8.7%)、铜绿假单孢菌(10.9%)、肠球菌(8.7%)等;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77.8%;头孢哌酮耐药率为62.9%.结论 目前肾结石并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仍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逐渐增高,治疗上应以病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结果为依据,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性肾积水患儿术后尿路感染的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98例输尿管连接部(UPJ)成形术患儿术前术后均行尿常规、尿细菌培养检查,分析总结术后尿路感染率、病原体分布及药敏结果、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或门诊治疗率。结果:肾积水术后尿常规阳性率为71.1%,尿培养阳性率为30.1%,尿路感染率为31.7%。从150份尿培养阳性患儿尿液中共检出168份菌株,其中杆菌占80.4%,球菌占15.5%,真菌占4.2%。大肠杆菌(45.8%)、铜绿假单孢菌(13.7%)、肺炎克雷伯杆菌(9.52%)是肾积水术后尿路感染最常见的三大病原体。耐药菌感染占26.8%,机会致病菌感染占40.4%。非限制使用级抗生素使用率90.2%,限制使用级抗生素使用率为12.2%,特殊使用级抗生素使用率为13.5%。因尿路感染住院治疗率为9.64%,门诊治疗率20.9%。结论:肾积水术后尿路感染较为复杂,发生率高,耐药菌及机会致病菌感染比例高。一、二代头孢耐药率高,怀疑有感染和存在感染的高危因素应果断选用高级别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24h内拔除尿管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4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剜除法治疗BPH患者60例,均于术后24h内停止持续膀胱冲洗并拔除尿管。拔管后观察患者排尿情况,次日行中段尿细菌培养,出院前测定尿流率。出院后随访3个月。结果:60例术后因急性尿潴留而需再次留置尿管者3例,2例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随访期间前尿道狭窄和球膜交界处尿道狭窄各1例。其余患者排尿通畅,感觉满意。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早期拔除尿管风险小、收益大、临床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对治疗影响并探讨治疗对策。方法:86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分析其尿细菌培养及药敏情况,并把患者分成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对治疗的影响。采用分期长疗程治疗及根据尿细菌培养及敏感试验和临床验证选用抗生素,并观察其疗效。结果:86例患者中30例(34.9%)尿细菌培养阳性,其中大肠埃希菌24例(80%)。总治愈率为89.5%(77/86),治愈的26例细菌培养阳性组和51例细菌培养阴性组在治疗期、巩固期、维持期和总疗程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进行药敏试验587药次,能用于门诊作长疗程的口服药计137药次。口服药中敏感和中介的68药次中,临床表现敏感的仅58药次(9.88%)。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尿细菌检验对指导长疗程治疗有局限性,应采用分期治疗方法、并根据药敏试验及临床验证方法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μm连续波激光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使用2.μm连续波激光治疗22例尿道狭窄和闭锁.激光切割镜直视下进入尿道狭窄处,2μm连续波激光对狭窄处尿道进行切开,切开满意后使用尿道探子从细到粗逐号扩张尿道,然后留置尿管1根.结果 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4~56min,平均32min.术中出血量5~30mL,平均8mL.留置导尿管1~2周,所有患者拔除尿管后全部排尿通畅.22例随访2 ~ 36个月,平均12个月,5例拔管后逐渐出现尿线变细,经定期尿道扩张后好转.结论 2μm连续波激光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安全有效,可在基层医院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体积分数为0.05%稀碘伏术中尿道灌注预防前列腺气化电切(TUVP)术后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00例前列腺增生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才交流中心A组)在手术开始前经尿道灌注0.05%碘伏50ml,对照组(B组)灌注生理盐水50ml。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拔除尿管后1天行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 A组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21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拔除尿管后1天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A组5例,B组14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TUVP术开始前经尿道灌注0.05%稀碘伏能有效的预防术后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Bipolar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RP)联合2 μm激光汽化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别用PKRP及PKRP联合2 μm激光汽化治疗80 g以上BPH患者各148例和136例,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量、术后血红蛋白变化、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疗效.结果PKRP联合2μm激光汽化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较PKRP组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继发性出血、输血及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降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切除组织量、术后尿道狭窄、暂时性尿失禁及逆行射精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两组患者术后残余尿量、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最大尿流率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联合2μm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充分发挥了PKRP和2μm激光汽化的优势,出血更少,速度更快,效果较好,是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较为理想的微创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耻骨上膀胱造瘘细菌谱及其药敏分析以及尿路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后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尿常规检查及尿细菌培养,对阳性结果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尿路相关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1本组患者53例,共100例次送检,尿培养阳性患者86例次,阳性率86%。共培养出23种86株病原菌,其中球菌25例(29%),杆菌56例(65%),真菌5例(6%);大肠埃希菌占27%,肺炎克雷伯杆菌7%,铜绿假单胞菌占6%,奇异变形杆菌5%;表皮葡萄球菌占10%,溶血葡萄球菌占5%,粪肠球菌10%。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例17例(占大肠埃希菌7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6例(占肺炎克雷伯菌100%)。2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药敏结果;呋喃妥因、利福平、万古霉素等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3未发现对美洛培南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菌株,而常用抗生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和四环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未发现对呋喃妥因、利福平等药物耐药革兰阳性球菌,而克林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庆大霉素、苯唑西林和复方新诺明普遍耐药,耐药比例均在70%以上。4本组发热患者17例,发热与尿常规白细胞阳性正相关(r=0.2,P=0.045)。细菌数与留置导尿管时间长短呈正相关(r=0.4,P=0.01),尿常规白细胞阳性与是否有细菌呈显著相关(r=0.4,P0.01),革兰氏阳性球菌与革兰氏阴性球菌相比两者引起尿常规异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耻骨上膀胱造瘘患者菌种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差异较大,对常用抗生素喹诺酮类及头孢类大部分不敏感,应根据药敏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11.
慢性前列腺炎细菌及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79,自引:5,他引:79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情况 ,提高治疗水平。 方法 对 13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尿及前列腺液细菌五步培养法、药物敏感试验及前列腺液免疫球蛋白IgA和lgG测定 ,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部分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 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者 74例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32例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5例 ) ,表皮葡萄球菌 17例 ,大肠杆菌 10例 ,其它细菌 15例 ;细菌培养阴性者 5 8例。细菌培养阳性者前列腺液中IgG和IgA分别平均为 1.12 g/L和 0 .32 g/L(n =34 ) ,显著高于细菌培养阴性者 (0 .2 3g/L和 0 .0 2 g/L ,n =37;P =0 .0 31和P =0 .0 36 )。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 (5 6 .1% ) ,以革兰阳性菌多见 (6 6 .2 % ) ,细菌可能来源于女性生殖道。下尿路细菌定位诊断可简化为“两杯法”。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者的前列腺液中免疫球蛋白IgG和IgA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 μm激光汽化切除技术联合2 μm激光膀胱颈内切开治疗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5例体积≤40 mLBPH患者,采用经尿道2 μm激光汽化切除增生前列腺联合2μm激光膀胱颈切开.观察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手术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等指标差异.结果 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输血2例;手术前后血电解质及血红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80±15)min;术后留置尿管4~6d.术后随访2~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尿道狭窄,1例术后排尿困难改善不明显者给予留置导尿管1月后成功拔除尿管.IPSS评分及QOL评分分别从(24.2±5.4)分和(4.9±0.2)分降至(7.5±1.6)分和(2.3±0.3)分;Qmax由术前(7.1±0.5)mL/s升至(18.2±1.6)mL/s;PVR由术前(82 ± 1.2)mL下降至术后(15.3±3.4)m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 μm激光汽化切除技术联合2 μm激光膀胱颈内切开治疗小体积BPH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同期切除膀胱肿瘤和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187例老年男性膀胱肿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第1组119例单纯行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第2组68例在行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同时行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切除术。分别比较了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尿流率,剩余尿的变化情况,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数量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术后病理分级也无统计学差异,第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尿管留置时间上均较第1组长。两组随访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5.3个月(第1组)和32.5个月(第2组),第2组的尿流率较术前及第1组显著升高,同时剩余尿较第1组明显降低,第2组复发率为29.41%,较第1组的36.97%有显著差异,比较发现单发的或小于3cm的肿瘤患者其肿瘤复发率低于多发的或肿瘤3cm的患者。同时两组均未在膀胱颈部及尿道前列腺部发现有肿瘤复发。结论:对于伴有下尿路梗阻症状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2μm激光同时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和BPH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增加膀胱颈部和前列腺尿道部肿瘤种植的风险。同时在解除膀胱颈部的梗阻后,能降低或延缓膀胱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及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1~2013年间79例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前列腺体积>80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45例,前列腺电切术34例,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切除的腺体组织重量、术中出血量、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U)、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QOL)情况。结果 79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所切除的前列腺体组织重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泌尿系感染、二次出血的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两组患者Qmax、PVRU、IPSS及QOL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前列腺体积>80mL的大体积BPH患者,在做好围手术期准备、术者经验丰富的情况下,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和TURP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特别是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更具有术中出血少、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应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联合围术期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9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85例BPH合并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TVRP治疗,术前给予抗生素、受体阻滞剂,术后给予胆碱能受体阻滞剂,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本组8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平均时间(45.2±10.3)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8.5±11.2)mL,切除前列腺组织净重平均(36.2±9.8)g.术后尿液转清时间为4 ~31h,平均(12.4±3.5)h.术后拔管平均时间为(2.3±0.8)d.对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尿频、尿不尽等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无复发病例.(2)85例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IPSS、QOL及MFR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出现尿道出血2例,尿路感染1例,无膀胱痉挛、尿失禁、尿道狭窄病例.结论 应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联合围术期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分割式汽化切除术治疗BPH的手术方法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应用70 W RevoLix 2μm连续激光行分割式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110例.前列腺体积为(59.9±22.8)ml.术中首先条样分割前列腺腺体,然后块状切除前列腺组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收集到的腺体组织质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后PSA、残余尿量(PVR)、Q_(max)、IPSS及QOL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10例手术均在硬膜外或骶管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时间(46.6±16.8)min,腺体组织质量(11.0±3.5)g.平均术中失血量(38±8)ml,无输血病例.术后留置尿管时间(2.3±1.3)d,拔管后排尿均通畅.术后平均住院(4.2±1.6)d.随访6~12个月,血清PSA和PVR分别由术前的(3.8±0.9)ng/ml、(115.3±35.2)ml降至术后的(2.6±1.3)ng/ml、(41.6±12.7)ml;Qmax由术前(4.3±1.8)ml/s提高至术后的(14.5±3.6)ml/s.IPSS及QOL评分分别由术前的27.9±6.5、5.2±0.5降至术后的9.6±2.3、2.5±0.6;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8、30 d出现继发性出血,均经保守治疗后停止.继发尿道外口狭窄2例,经扩张治疗后恢复通畅排尿.继发尿失禁1例,经保守治疗于术后6个月恢复.结论 分割式经尿道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BPH术中解剖标志清晰,组织汽化效率高,利于分块切除,能够提高手术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PH的经尿道激光手术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应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联合围术期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5例BPH合并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TUVP治疗,术前给予抗生素、受体阻滞剂,术后给予胆碱能受体阻滞剂,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本组8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平均时间(45.2±10.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8.5±11.2)mL,切除前列腺组织净重平均(36.2±9.8)g.术后尿液转清时间为4 ~31h,平均(12.4±3.5)h.术后拔管平均时间为(2.3±0.8)d.对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尿频、尿不尽等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无复发病例.(2)85例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IPSS、QOL及MFR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术后出现尿道出血2例,尿路感染1例,无膀胱痉挛、尿失禁、尿道狭窄病例.结论 应用TUVP联合围术期用药治疗BPH合并CP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增生前列腺组织细菌感染与前列腺摘除术细菌感染的关系。 方法:对75 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例作前列腺摘除术的前列腺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同时作血液和尿液细菌培养。 结果:75 例中,前列腺组织细菌培养阳性 30 例(40% )。术前置管导尿的病例前列腺细菌感染率较高,为54.5% ;术前未行导尿的病例前列腺细菌感染率较低,为19.4% 。术前有菌尿症的病例,87.5% 有前列腺细菌感染;术前无菌尿症的病例,仅21.3% 有前列腺细菌感染。术中或术后菌血症占10.7% 。前列腺有细菌感染的病例,术后菌尿症发病率较高,为40% ;前列腺未发现细菌的病例,术后菌尿症发病率较低,为11.1% 。 结论:留置导尿管和菌尿症的病人前列腺细菌感染率较高,有前列腺细菌感染的病例发生术中、术后菌血症和术后菌尿症的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感染性疾病之一,临床往往首先给予经验性抗菌治疗。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多种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耐药率不断增加。为进一步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我们对门诊尿路感染病原菌进行药敏结果分析,以指导临床用药。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门诊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150例,其中男29例,女121例,平均年龄为(46.83±18.4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85年第二届肾脏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尿路感染诊断标准[1]。2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尿标本分离株用梅埃里公司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后按照KB法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80 ml以上BPH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治疗80 ml以上BPH 46例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86~176(112.0±20.0)min。术中出血50~200(77.9±25.9)ml。术后7 d拔除尿管,出现暂时性尿失禁6例,继发性出血2例。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无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6个月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26.3±1.8)分降至(11.6±1.7)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为由术前(5.3±0.7)分降至术后(1.3±1.1)分(P0.05),最大尿流率由术前(4.1±2.6)ml/s升至术后(16.2±1.7)ml/s(P0.05),残余尿量由术前(115.5±55.6)ml降至术后(19.9±11.6)ml(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2μm激光汽化切除术是治疗80 ml以上BPH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