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高压氧和神经妥乐平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41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20例,只以神经妥乐平治疗,治疗组21例,给予高压氧与神经妥乐平联合治疗,共8周.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的有效率也有明显的提高(P<0.01).结论 高压氧和神经妥乐平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神经妥乐平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并发痛性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联合神经妥乐平组(研究组)和单用神经妥乐平组(对照组)各50例,前者给予度洛西汀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后者单用神经妥乐平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8周后进行疼痛强度简易评述量表(VRS)、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焦虑和抑郁状态,于治疗2周、8周后测定正中神经及腓肠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2、4、8周后,两组VRS、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PDPN的效果和安全性可能优于单用神经妥乐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7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分治疗组38例和照组36例。2组入院后均1次/d静滴前列地尔针20μg,治疗组1次/d静滴神经妥乐平针剂7.2 U,共3周。观察2组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给予神经妥乐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89.5%,P<0.05)、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好于单用前列地尔(P<0.01)。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进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和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80例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神经妥乐平和甲钴胺静滴,给药前及给药4周后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和四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给药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对照组为5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SNCV),2组治疗前后均有一定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治疗中重度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确诊为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27例,所有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并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治疗,起始剂量0.1g,3次/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4周各测评1次。结果 加巴喷丁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为55.6%,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81.5%。与用药前VAS相比,加巴喷丁用药后第1周及4周VAS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用于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应用外周神经减压术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减压术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应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三处外周神经减压术治疗28例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疼痛的痛性糖尿病神经病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1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61%(17例)患者症状缓解,3%(1例)患者症状无变化。结论应用外周神经减压术,可有效帮助痛性糖尿病神经病患者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581例,随机分为2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治疗无效患者中年龄≥70岁、FBG6.1mmol/L、HbA1c≥8.2%、单纯口服药物治疗以及治疗前疼痛程度为轻中度者明显多于治疗显效或有效的患者(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70岁、FBG6.1mmol/L、HbA1c≥8.2%、单纯口服药物治疗是影响老年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老年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治疗方法的选择、年龄、血糖控制情况等,临床工作中应给予高龄患者更多关注,同时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选择适宜治疗方法,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指导患者正确认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治疗腔隙性梗死患者纯感觉性卒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腔隙性梗死纯感觉性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入院后给予神经妥乐平加甲钴胺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均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感觉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感觉障碍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神经妥乐平对腔隙性梗死纯感觉性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其中有肢体疼痛、感觉异常等多种表现,其中以疼痛最痛苦、最显著,临床多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常表现为远端肢体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性疼痛(如烧灼感、蚁走感或针刺感)等,夜间明显,同时患者常合并抑郁、失眠,且治疗困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5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神经妥乐平组和卡马西平组,应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评价2组治疗后疼痛的改善情况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周、2周、3周、4周后神经妥乐平组VA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总有效率为83.3 %,明显优于卡马西平组(60.7%).结论 神经妥乐平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10μg/20μg)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40)给予控血糖、血脂以及营养周围神经药基础治疗,低剂量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加10μg前列地尔静滴,高剂量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加20μg前列地尔静滴;比较3组治疗3周后的效果。结果高、低剂量组的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与SCV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高剂量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其余2组(P0.05);3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0μg与20μg两种剂量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均有较好疗效,但20μg较大剂量疗效更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情绪障碍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35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糖尿病控制情况,对照组常规给予降糖药、神经营养药、止痛药、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20mg,1次/d,共14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的变化,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PIS)评估疼痛改善情况,同时记录镇痛药物的等级,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评价糖尿病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情况、HbA1c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第14天HAMD评分(17.69±7.45)显著低于治疗前(26.82±9.66)及同期对照组(24.71±8.92)(P<0.05),抑郁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第14天NPIS评分(2.5±0.8)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4.8±1.1)和治疗前(6.0±2.2)(分别为P<0.05,P<0.01),镇痛药物的等级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抑郁治疗不仅可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还有益于疼痛的缓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普瑞博思和竹林安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6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普瑞博思和竹林胺联合治疗组15例,普瑞博思组26例和酚妥拉明组15例,三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联合组疗效优于酚妥拉明组(P<0.01)和普瑞博思组(P<0.05),普瑞博思组与酚妥拉明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普瑞博思和竹林胺联合应用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理想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神经妥乐平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58例老年PHN患者随机分为神经妥乐平组和卡马西平组,应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治疗后疼痛的改善情况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周、4周、6周后神经妥乐平组VA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总有效率为80%,明显优于卡马西平组(46.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妥乐平治疗老年PHN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硫酸锌联合神经妥乐平对Ⅱ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妥乐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α-硫酸锌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血清GGT、MDA及GSH-Px水平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GGT、MDA及GSH-Px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GT、MDA水平均显著降低,GSH-Px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酸锌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血清GGT、MDA水平,并提高GSH-Px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把多元醇通路异常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联系起来。此外似乎还有神经再生和钠钙通道异常 ,转运金属等在发病中起作用。在动物模型中 ,早期并且足疗程地使用醛糖还原酶显示了逆转神经病变的希望 ,然而迄今为止在人体实验中这些被使用的药物似乎没有足够的效力。神经营养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也显示了可能的逆转作用。对神经病性疼痛的治疗将会有更多选择。本综述将关注在糖尿病神经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在西方国家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残废的重要原因。一项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眩晕的疗效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神经妥乐平对入选的50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眩晕患者进行治疗,10d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及对皮肤交感反射的影响。结果患者治疗后眩晕很快缓解,皮肤交感反射潜伏期缩短。结论神经妥乐平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分析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07—2014-07收治的12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肌酐、丙氨酸转氨酶、空腹血糖等血液生化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的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双开门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疗效。方法将2012‐06—2014‐06我院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且经颈后路双开门手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神经症状的1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使用神经妥乐平针静滴;对照组使用甲钴胺针静滴;疗程均为10 d。1个疗程前后对比疗效,观察疼痛和麻木感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后颈部轴性疼痛均明显改善,显效率分别为76.00%、32.50%,有效率分别为30.00%、6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麻木感均减轻,显效率分别为51.25%、23.75%,有效率分别为48.75%、2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能显著改善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双开门术后残留的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与甲钴胺比较能更有效地改善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10—2014‐10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甲钴胺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实验组不良症状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使用甲钴胺治疗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