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逼尿肌的功能状态,确定排尿功能障碍的原因。结果:202例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BOO)162例,可疑28例,无膀胱出口梗阻12例。不稳定膀胱(DI)61例,逼尿肌功能受损(DUA)52例,逼尿肌低顺应性45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金标准,尿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与否及术后疗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写在前面     
2000年11月,《当代医学》杂志社邀请北京地区部分专家,召开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研讨会。会议由著名的抗生素专家李家泰教授主持。会后,侯芳副主任医师总结并向读者介绍会议的主要内容。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并非少见,主要漏诊,误诊原因是病人和医生对其不熟悉。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但常规尿动力学检查亦足以满足诊断要求。压力一流率测定梗阻分级标准应较男性降低Ⅰ级。闵志廉,瞿创予医师介绍了女性膀胱出口梗阻尿动力学论断方法及应用。脑、脊髓、膀胱逼尿肌及粘膜的传出及传入神经的异常均  相似文献   

3.
探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尿动力学表现.方法 采用莱博瑞尿动力检测仪对200例诊断为III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压力―流率测定、尿流率、充盈性膀胱测压、尿道测压及肌电图检查.结果 膀胱出口梗阻92例(46%),不稳定性膀胱66例(33%),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56例(28%),低顺应性膀胱例23例(11.5%),其中不稳定膀胱合并膀胱出口梗阻27例,不稳定膀胱合并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19例,低顺应性膀胱合并膀胱出口梗阻17例.结论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动力学表现依次为膀胱出口梗阻、不稳定性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及低顺应性膀胱,考虑患者尿频症状与上述改变有关,建议对治疗效果差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可达到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尿动力学检查作为一种准确可靠的工具和方法 ,可以提供一个客观的标准 ,从而提高治疗的针对性。现就尿动力学检查在膀胱尿道功能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1 不稳定膀胱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形成不稳定膀胱的原因主要有 :①膀胱出口梗阻 ;②膀胱颈周围术后 ;③特发性的不稳定膀胱。从病史和体征可以获得许多诊断信息 ,但更准确的诊断依靠尿动力学检查。ICS诊断标准为 :做膀胱压力图 (CMG)时如有高于 15cmH2 O时逼尿肌不自主的收缩 ,即为不稳定膀胱 ;另外 ,逼尿肌压低于 15cmH2 O…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2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的诊治情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行B超检查,5例行IVU检查,5例行尿动力学检查,22例均行膀胱尿道镜检查,结果:8例行非手术治疗,6例效果满意,14例经行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无剩余尿,结论:膀胱尿道镜和尿动力学检查是该病可靠的诊断手段,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和经尿道电切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作尿动力学和膀胱镜等检查,采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加钩状电极切开颈口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结果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30例基本无残余尿(RU),7例少量RU。最大尿流率(Qmax)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24例随访6-27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女性膀胱颈梗阻的主要方法,也是评价治疗效果最有用的客观指标,TURBn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首选方法,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痛苦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以排尿困难为主诉的产后女性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女性患者,年龄22~37岁,临床表现为排尿费力,采用尿动力学方法检查尿流率、同步膀胱压力容积流率及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测定。结果非神经原性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占53.7%,膀胱颈梗阻占29.6%,外括约肌痉挛症占14.8%;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占1.8%。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了解膀胱的功能状况和膀胱出口梗阻的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前列腺增生所致的下尿路症候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尿动力学检查仪常规行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及尿道测压,并测尿道外括约肌电图及残余尿量。对膀胱逼尿肌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在掌握膀胱顺应性和尿道外括约肌的协调情况的基础上对Boo作出诊断。结果本组患者427例,340例患者被诊断为Boo,5例被确诊为无Boo,82例属于Boo可疑者。其中137例患者同时存在膀胱低顺应性,70例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功能已经受到损害,113例患者属于不稳定膀胱者。随着Boo程度加重,膀胱顺应性呈下降趋势。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前列腺增生中极其重要,是下尿路症候群不可缺少的检查仪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导致Boo(膀胱出口梗阻)的主要原因。而Boo的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极其重要。目前为止尿流动力学检查已被公认为是诊断Boo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手术前后的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探讨尿动力学检查(UDS)对BPH诊断、术前评估、术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357例BPH患者术前均有严重的排尿梗阻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27.8±3.5)分,UDS检查均提示BPH诊断.其中17例患者UDS检查发现伴有膀胱尿道功能性疾患(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异常与不稳定收缩、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强度过高等),包括低顺应性膀胱5例、逼尿肌收缩无力6例、逼尿肌反射亢进1例、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8例、不稳定膀胱7例、逼尿肌排尿后持续低幅度收缩1例、尿道外括约肌痉挛2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及UDS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随访,340例术前UDS检查无膀胱尿道功能性疾患患者排尿通畅,无梗阻症状,I-PSS (2.3±1.5)分,UDS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间、总尿流时间、尿量及尿流曲线改善等);17例术前存在膀胱尿道功能疾患患者,术后排尿仍不满意,I-PSS(26.8±2.1)分,UDS示膀胱尿道功能疾患仍存在,膀胱与尿道外括约肌的异常收缩无显著改变,但尿道膀胱镜检查未发现机械性梗阻.结论:手术治疗能解除大部分BPH患者的机械性梗阻症状,但对功能性梗阻患者效果可能不明显,手术前后有必要进行UDS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选择手术时机并对术后疗效进行正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女性膀胱颈梗阻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勇  张建华  赵涛 《重庆医学》2005,34(7):1077-1078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5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7例非手术治疗者定期尿道扩张及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尿动力学检查与膀胱镜检查是诊断的可靠方法,压力-流率检查是诊断膀胱颈梗阻的最有价值的手段,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4例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24例患者尿动力学和膀胱镜检查显示最大尿流率低,膀胱颈后唇明显抬高,膀胱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小梁增生。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治疗后,22例临床症状消失,剩余尿明显减少;2例症状改善。提示尿动力学检查是客观评价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有效指标;TURBn具有手术痛苦小和住院时间短优点,是治疗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29例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9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行经尿道膀胱颈后唇电切术,术后无残余尿,临床症状消失效果满意,无尿失禁及尿痿发生.结论 膀胱尿道镜结合尿动力学检查是该病可靠的诊断手段,经尿道膀胱颈部后唇电切术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尿动力学检查是泌尿外科一项高科技检查手段.是诊断膀胱出口梗阻的金标准。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可协助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病人对检查不了解以及检查中仪器和各种测量管道所包围,常常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进而影响对疾病的诊断。为了减少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现笔者将2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对30例女性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行B超检查,7例行IVU检查,13例行尿动力学检查,25例行膀胱尿道镜检查。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9例。结果:保守治疗9例,7例效果满意,21例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19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无剩余尿,2例症状改善。结论:膀胱尿道镜和尿动力学检查是该病可靠的诊断方法,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TuRBn)是治疗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探讨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女性膀胱颈梗阻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9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行经尿道膀胱颈后唇电切术,术后无残余尿,临床症状消失效果满意,无尿失禁及尿痿发生.结论 膀胱尿道镜结合尿动力学检查是该病可靠的诊断手段,经尿道膀胱颈部后唇电切术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增生术后下尿路症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彤宇  武玉东 《中原医刊》2006,33(19):34-35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存在下尿路症状的主要原因。方法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存在下尿路症状者35例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并分析。结果35例中有逼尿肌功能障碍者32例,其中逼尿肌反射低下8例,逼尿肌不稳定24例;膀胱出口梗阻者10例,其中逼尿肌-外括约肌不协调(DSD)3例。结论逼尿肌功能障碍、膀胱颈梗阻是前列腺术后下尿路症状的主要原因,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并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诊断中的意义。方法:42例有下尿路症状的老年男性患者,年龄54—85岁,平均67岁,均行尿动力学全项检查。结果膀胱逼尿肌收缩减低15例(35.7%);膀胱逼尿肌反射消失4例(9.5%);42例患者中34例获满意压力一流率测定结果,其中膀胱出口梗阻16例,可疑梗阻8例,无梗阻8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有下尿路症状的老年男性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分析研究154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根据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有明确膀胱出口梗阻者采取前列腺手术治疗;有逼尿肌功能异常者,应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结论尿动力学检查用于判断前列腺增生症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而且是选择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指征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汽化切除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效果。方法应用电汽化切割技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62例并随访。结果术后3天拔尿管,55例(88.71%)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16ml/s。随访58例,除5例炎症外,其余疗效满意。结论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治疗膀胱颈部梗阻是安全有效的。尿动力学和膀胱镜检查是诊断疾病及随访治疗效果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0.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存在的下尿路症状,结合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其原因。方法:采用丹迪尿流测定仪对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尿流率、充盈性膀胱侧压、压力—流率测定、尿道侧压及肌电图检查。结果:不稳定性膀胱9例(45%),低顺应性膀胱5例(25%),膀胱出口梗阻11例(55%),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7例(35%),其中不稳定膀胱合并膀胱出口梗阻6例,低顺应性膀胱合并膀胱出口梗阻4例,不稳定膀胱合并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2例。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下尿路症状与不稳定性膀胱、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出口梗阻及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有关,了解这些相关因素对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