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松果体囊肿的MRI与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松果体囊肿的MRI表现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收集31例经MRI诊断的松果体囊肿病例及相应的临床症状。1例经手术证实,其余经临床证实。结果:31例松果体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0.6-2.0mc,边界清楚,T1WI上30例为低信号,1例为等信号。18例有壁,为等信号,T2WI上为高于脑脊液信号。4例增强均示包膜强化。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昏,睡眠障碍。MRI显示囊肿不同程度压迫中脑导水管,1例致重度脑积水。结论:松果体囊肿的发病机理是先天性异常或退行性病变所致。MRI表现T2WI上高于脑室信号,增强见囊肿壁强化,临床症状与囊肿不同程度压迫中脑导水管有关,松果体囊肿不影响其功能。  相似文献   

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 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和B超征象。结果 30例囊肿中,MRI检出率100%(30/30),定性诊断准确率93.3%(28/30)。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主要征象:囊肿在T1WI和AT2WI均呈高信号,囊内有分隔,囊周纤维包膜形成,囊肿与周围结构界限不清。结论 MRI是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提高对先天性主动脉缩穿表现,特别是MRI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例主动脉缩窄的X线平片,主动脉造影和MRI所见,并作文献复习,结果 X线平片和主动脉造影有特征性改变,但MRI即能显示主动脉缩窄的部位、范围、程度及并发症,又能反应压力差的功能学变化。结论 MRI是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穿无创性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MRI对鼻窦部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鼻窦炎部性病变共100例,回顾性分析共MRI表现。结果:病变分为窦腔粘膜炎症、窦腔积液,粘膜下囊肿、息肉、鼻甲把大与萎缩,均具有特征性MRI表现。结论:MRI能清楚显示鼻窦部炎性病变,MRI是诊断鼻窦部炎性病变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颅内皮样囊肿的影像诊断(附1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颅内皮样囊肿是罕见肿瘤。作者报告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颅内皮样囊肿。并对其影像表现,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9例因突发性头痛,呕吐收入院。6例MRI、3例CT、1例CT和MRI检查。结果:鞍旁4例,鞍上3例,三室后,前颅窝底和后颅窝各1例。10例MRI表现为脂肪信号,CT表现为脂肪密度影。其中9例CT和MRI在蛛网膜下腔脑沟内和双侧脑室内散布有脂肪滴。结论:颅内皮样囊肿破裂后有影像学和临床特征性表现。MRI优于CT诊断。  相似文献   

6.
脉络裂蛛网膜囊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复习脉络裂的解剖结构,增强对脉络裂蛛网膜囊肿MRI表现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结合文献研究脉络裂在不同MRI断面上的位置、走行及毗邻结构,对32例脉络裂蛛网膜囊肿的大小、形态、好发侧别及对周围结构的影响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并与海马周围其它囊性改变作鉴别对照。结果32例脉络裂囊肿于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MRI扫描像均可明确显示,而以冠状位显示最佳,其中26例(813%)位于右侧,发生率显著高于左侧(P<0.05)。结论冠状位扫描能清晰显示脉络裂的解剖结构,有利于脉络裂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最大程度地避免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7.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CT与病理对照分析(附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分析了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和CT表现,认为:表皮样囊肿为内层覆扁平细胞的囊性肿物,其生长方式决定了其形态特点依其所在部位而定。位于脑实质内的为球形,位于脑池的为扁圆形,位于蛛网膜下腔并长入脑实质内的为不规则形。其MRI信号变化较多,这主要取决于瘤内的成份。本文报道的其中合并出血一例,信号表现更为复杂。在诊断中强调要注意与脑膜瘤和蛛网膜囊肿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脊髓肠源性囊肿(附2例报告)方绍明,李坤成,韩小涛,杜建新,张国君脊髓肠源性囊肿甚为少见,约占椎管内肿瘤的0.4%[1],既往临床医师对此病缺少认识,随着脊髓MRI广泛应用,使本病术前诊断已成可能。1994年我们经MRI、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例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9.
中场MRCP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中场MRCP对诊断胆胰疾病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采用0.5T中场磁共振机,对28例胆胰疾病患临床治疗前行MRI及MRCP检查。其中9例为胆系术后且B超或CT检查可疑胆胰疾病患,把MRCP检查结果与临床治疗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场MRCP可清晰显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胆管胰管扩张程度和范围,对胆总管结石、胆管肿瘤、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原发性硬一胆管炎及胰腺癌、转移淋巴结等胆管外压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但亦有假阳性与假阴性存在,如1例胆总管死蛔虫及1例肝左叶胆管癌均误诊为结石、2例胆总管较小结石漏诊等,2例急性胰腺炎MRCP周边均可见散与腹膜后积液“雪花”征存在,MRI可弥补MBCP不能显示胆管外信息资料的不足。结论 结合MRI的MRCP对胆管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指导价值。尤其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附MRI诊断10例沈阳铁路局总医院(110032)磁共振室张宇随着MRI的临床应用,逐渐认识到MRI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有独到之处。本院经MRI检查诊断10例,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M...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特点及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男15例,女12例)椎管内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重点分析其X线表现及MRI特点。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无力或肌力减退。病变部位为骶尾段13、腰骶椎交界区4例,腰段7例,胸腰椎交界区3例。位于髓外硬膜下23例,脊髓内4例。病变长度2.7~9.0 cm不等,长轴与椎管方向一致。T1WI示8例呈均匀低信号,14例呈等低混杂信号,5例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 6例呈均匀高信号,21例呈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4例病变周围见不规则环形或线状强化。16例患者合并发育性骨质异常。结论椎管内表皮样囊肿以先天性多见,多伴有其它先天性发育畸形;X线检查可以发现并存的骨质异常,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对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其河  杨焱  文倩倩  蔡庆勇 《新医学》2022,53(7):533-536
支气管源性囊肿为一种先天性病变,发生于膈肌罕见。该文报道1例膈肌支气管源性囊肿被误诊为肺囊肿的患者。其为46岁女性,因行胸部CT检查发现胸腔内肿块入院,结合MRI结果,术前诊断为右下肺囊肿,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胸腔镜下切除囊肿,术中发现囊肿发生于膈肌,与右下肺组织分界清晰,最终病理诊断为膈肌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后随访半年,患者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颅内畸胎类肿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颅内畸胎类肿瘤CT与MRI的特征性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与材料:着重对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畸胎类肿瘤CT、MRI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0例中皮样囊肿5例,畸胎瘤5例。病变位于松果体区4例,鞍区2例,前颅凹脑实质内1例,第三脑室及第四脑室各1例,小脑1例。结论:CT与MRI对颅内畸胎瘤的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CT对钙化与骨骼的显示优于MRI,而MRI多轴位成像对显示肿瘤大小范围、脂肪组织及周围邻界组织的解剖关系较CT有明显优势。两者结合术前正确诊断率90%(9/10),能准确定位、定性,对临床拟定正确的手术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超声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7例胆总管囊肿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胆总管囊肿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26例(26/27)。结论 胆总管囊肿的声像图表现较有特征性,超声显像诊断价值较大,可作为临床诊断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与MRI对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分型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并已被确诊为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36例胎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参照组(18例)和研究组(18例)。参照组行产前MRI诊断,研究组行产前超声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囊肿体积大小以及异常和病灶位置的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胎儿接受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4.44%,高于参照组胎儿接受MRI诊断的83.33%,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胎儿的误诊率为5.56%,高于研究组的0.00%,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囊肿体积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中,胎儿异常发生率为33.33%(6/18),双侧病灶1例、单侧病灶17例;产前超声检查中,胎儿异常发生率为22.22%(4/18),双侧病灶2例、单侧病灶16例,两组胎儿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与产前MRI均可对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作出准确的观察及诊断,对疾病的分型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产前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价格实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脑膨出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近12年来收治的20例儿童先天性脑膨出,回顾性分析了他们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同时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对照。结果:枕部脑膨出14例,顶部脑膨出3例,额筛部脑膨出2例,蝶骨部脑膨出1例。在14例枕部脑膨出中,10例为单纯脑膜膨出,1例为Dandy-Walker囊肿膨出,3例为脑膜脑膨出。2例额筛部脑膨出均为脑膜脑膨出。结论:脑膨出能通过MRI或CT作出诊断,前者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17例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儿中16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囊肿外引流术。术后出现胆漏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儿均随访2—12个月,未出现胆道感染、胰腺炎及肝功能异常。结论B超检查简单方便、无创伤,对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应尽早手术.手术方式首选胆总管囊肿切除及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对交叉韧带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资料完整的交叉韧带囊肿MRI表现并与关节镜手术对照。结果12例中发生于前交叉韧带内3例;后交叉韧带内1例;紧贴后交叉韧带后方1例;前后交叉韧带之间7例。MRI诊断交叉韧带囊肿与关节镜手术符合率100%。结论MRI能清晰显示交叉韧带囊肿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是唯一能够确立诊断、指导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MRI及MRCP在先天性胆管囊肿及合并症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PCP)对先天性胆管囊肿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的MRI及MRCP影像表现。结果29例先天性胆管囊肿,10例Ib型,7例Ic型表现为仅限于胆总管局限性扩张,MRCP示扩张胆总管与胆管树相通。10例IV型,2例V型表现为肝外和/或肝内及仅限于肝内多发胆管扩张,MRCP示胆管树呈多发大小不等囊柱状。合并结石7例,Ib型4例,IV型3例,表现为胆管内单发和/或多发边界清楚无强化灶。合并肿瘤3例,IV型及V型合并胆管癌各1例,表现为扩张胆管壁内强化结节;1例Ib型合并胆囊癌伴肝内多发转移。1例V型合并闭锁表现为扩张胆总管远端中断。1例VI型合并胰腺炎。MRI及MRCP能准确地做出胆管囊肿的诊断并能进行准确的分型,定位,定位准确率达100%,并能清楚显示胆管囊肿的合并症。结论MRI及MRCP检查在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及显示其合并症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囊肿的X线、CT影像分析(附1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及X线、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X线和CT资料。结果 位于纵隔3例,位于肺内8例。其中液囊肿9例,气液囊肿和气囊肿各1例。结论 中、老年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以肿块样表现为特殊,“块中囊”可提示本病的诊断,CT检查可对本病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