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鼻咽粘膜异常与鼻咽癌相关的前瞻性观察黄腾波,陈德林,黄惠明,李景廉,凌启南,黄启洪鼻咽粘膜异常是在间接鼻咽镜检查下鼻咽粘膜,呈异常表现,常见有增生性结节、成年人腺样体增殖(包括残留)、滤泡增生、疱状隆起、膨隆增厚、粘膜溃疡及出血等。1987~1992...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组织端粒酶各组分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各组分基因在鼻咽癌(nasopharynegal carcinoma,NPC)组织及鼻咽慢性炎症粘膜(chronic inflammation of nasopharyngeal epithelium,CINE)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及鼻咽慢性炎症粘膜组织端粒酶各组分基因(hTR、TP1mRNA和h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及鼻咽慢性炎症粘膜组织端粒酶各组分基因(hTR、TP1mRNA和hTERTmRNA)的表达。结果:43例NPC组织中,hTR、TP1mRNA和hTERT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7%、88.4%和16例CINE组织中,hTR、TP1 RNA和hTERTmRNAmRNA表达阳性率为87.5%、87.5%和0%;仅hTERT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鼻咽慢性炎症粘膜组织中的表达,而hTR或TP1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和鼻咽慢性炎症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论:hTERTmRNA可能在端粒酶活性调节中起重工作用;hTERTmRNA的表达水平,可作为鼻咽癌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定量和定位检测EB病毒在鼻咽癌组织中的感染状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Jiang WH  Zhao SP  Yin ZH  Li F  Chen ZH  Xiao JY 《癌症》2005,24(7):796-800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与鼻咽癌密切相关,但EBV是鼻咽癌的致瘤因素还是仅仅是伴随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EBV在鼻咽癌发生过程中的潜伏状态也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EBV在不同鼻咽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阐明EBV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提供线索。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定量检测47例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癌、癌旁及相对正常鼻咽粘膜组织中的平均EBV拷贝数;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地高辛标记的EBER-1探针)对鼻咽癌、癌旁、对侧正常鼻咽粘膜中的EBV进行定位检测。以10例正常人鼻咽粘膜组织作对照。结果正常人鼻咽粘膜EBV检出率为80%(8/10),平均拷贝数为6.7×102/滋gDNA;100%(47/47)鼻咽癌和癌旁组织以及72.3%(34/47)的对侧正常鼻咽粘膜组织检出EBV,平均拷贝数分别为6.9×105/滋gDNA、1.5×105/滋gDNA、9.8×103/滋gDNA。正常人鼻咽粘膜、鼻咽癌患者对侧正常鼻咽粘膜之间感染EBV的几率、潜伏感染EBV的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鼻咽癌及其癌旁、对侧正常粘膜组织三者之间,鼻咽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癌旁和对侧正常粘膜组织之间EBV拷贝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EBER-1原位分子杂交发现,对侧正常粘膜上皮细胞未检测到EBER-1的表达信号,癌旁靠近癌一侧的部分不典型增生细胞检测到EBER-1弱阳性信号,而在癌组织中的所有癌细胞均有EBER-1强阳性信号。结论无论是鼻咽癌患者还是健康人,EBV在鼻咽组织中的潜伏感染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从鼻咽癌患者对侧正常鼻咽粘膜到癌旁再到癌组织EBV感染的量发生了改变,说明鼻咽上皮细胞中EBV感染量和表达信号的改变很可能是EBV致鼻咽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莪术对硫酸镍诱发大鼠鼻咽癌前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莪术对硫酸镍诱发大鼠鼻咽癌前病变的影响李应东,李啸红,魏道武,徐厚谦,周语平,赵俊生甘肃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兰州·730000)镍是致癌性很强的元素[1],区宝祥等的实验证明,硫酸镍在诱发大鼠鼻咽癌过程中的辅助促癌作用[2,3]。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腔冲洗加局部用药,防治放射性鼻咽粘膜反应的疗效。方法:1997年1月-1998年3月,将复查的54例放疗后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鼻咽腔冲洗组(简称冲洗组)和对照组组各27例。冲洗组经鼻咽腔冲洗加局部用抗生素,对照组局部用抗生素同冲洗组,另用盐水漱口,观察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鼻咽部情况,结果:冲洗组66.67%无鼻咽腔分泌物,鼻咽粘膜Ⅰ度反应为77.78%;对照组为148.81%无鼻咽腔分泌物;鼻咽粘膜Ⅰ度反应37.04%。结论:鼻咽腔冲洗加局部用抗生素药有利于鼻咽腔清洁和鼻咽粘膜修复。  相似文献   

6.
纤维光束内镜下美蓝染色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目前看法尚不一致。自1991年2月~1996年4月,我们随机选择80例鼻咽癌患者行纤维鼻咽镜下美蓝染色,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鼻咽癌35例,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为17~70岁,平均48岁。鼻咽粘膜炎症45例,慢性鼻咽炎42例,鼻咽结核3例。另选鼻咽癌40例行常规镜检,作为对照,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诊断证实。二、方法令患者取仰卧垂头位,常规经鼻腔插入纤维鼻咽镜,观察粘膜病变情况,然后对病变、可疑病变和正常粘膜区进行染色。以5%碳酸氢钠sml~10ml和a一糜蛋白酶5ms冲洗…  相似文献   

7.
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在多种体外及动物试验系统中均已证实具有抗致癌作用。本研究在亚硝基哌嗪(DNP)诱导大鼠鼻咽癌癌前增生病变(Ⅱ级)模型中,再次证实了Ge-132这类作用。所用DNP剂量为30mg/kg,皮下注入每wk2次,共6wk,分别在实验的第120、220、270及300d杀鼠作病理形态及组化检查,随着时间加长,DNP引起鼻咽部非典型加重。由柱状上皮转化为圆形储备细胞出现多层增生及鳞状化生,部分细胞大核肥大,深染及空泡形成。核内染色质增加.基底膜嗜银纤维变细,以至成颗沥状。粘液减少或消失。饲料拌入Ge-132,按150mg/kg/d及30Omg/kg/d饲养大鼠,直至实验结束。见不典型增生明显下降,表明Ge-132确有对抗DNP诱导大鼠鼻咽癌癌前增生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若能在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时期加以阻断,则可以防止其发生。多年来,病理学家发现局部粘膜异型增生和异型化生有演变为癌的可能性,临床上鼻咽粘膜某些病变也需要和癌鉴別。癌前状态系指未发生癌症前的生理状态或概括在正常范围内的状态,癌前病变则指可能演变为鼻咽癌的鼻咽部疾病。  相似文献   

9.
Zhang NH  Zhang XS  Li J  Zhang RH  Gao YF  Zeng MS 《癌症》2006,25(5):566-569
背景与目的:Epstein-Barr病毒在华南地区鼻咽癌细胞中表达核抗原1(EBNA1)、潜伏膜蛋白1(LMP1)和潜伏膜蛋白2(LMP2)等病毒蛋白质。LMP2 mRNA不仅几乎100%表达于鼻咽肿瘤细胞,而且LMP2蛋白还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是一个较理想的免疫治疗靶点。本研究分析广州地区来源鼻咽癌组织的LMP2基因跨膜区的CTL表位序列,为设计以LMP2抗原为靶点的鼻咽癌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地区鼻咽癌患者鼻咽活检组织20例和正常鼻咽粘膜活检组织3例,提取DNA,半巢式PCR扩增LMP2基因跨膜区.直接测序.分析CTL表位序列。结果:与标准株B95.8相比.鼻咽癌和正常鼻咽粘膜活检组织来源的LMP2基因跨膜区存在14处碱基替换,形成6处氨基酸替换.导致4处CTL表位序列变异(SSC、TYG、CLG和VMS),其中VMS多态性为初次报道。由于从鼻咽癌组织扩增的LMP2序列与从正常鼻咽粘膜扩增的LMP2序列相同,表明这些变化是地域相关的病毒多态性而非鼻咽癌相关的病毒变异。结论:广州地区来源的Epstein-Barr病毒LMP2基因存在多态性.产生4处CTL表位序列变化。在设计以LMP2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时,应充分考虑病毒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对放射治疗有中等敏感,鼻咽组织能耐受较高的放射量,鼻咽癌容易沿粘膜下淋巴管扩散至鼻咽邻近结构,如鼻咽旁间隙,翼腭窝,颅底、颈椎前软组织,且常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故适合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1.
鼻咽原发性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He JH  Zong YS  Luo RZ  Liang XM  Wu QL  Liang YJ 《癌症》2003,22(7):753-757
背景与目的:鼻咽原发性腺癌非常少见,少有大宗病例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原发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24年鼻咽部癌活检资料;收集有较详细临床资料及蜡块保存较好的鼻咽部原发性腺癌标本39例,进行HE、PAS及Alcian蓝染色,光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收集177例鼻咽癌(WHO所定义的鼻咽癌,包括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和非角化性癌)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结果:(1)24年间鼻咽部癌活检病例共31791例,其中鼻咽腺癌153例,占0.48%。(2)39例鼻咽原发性腺癌患者中位年龄为46岁,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0~49岁。(343.5%(17/39)的鼻咽原发性腺癌为女性。(4)39例鼻咽原发性腺癌中,就诊时局部病变超出鼻咽腔(T3)或/和侵犯破坏颅骨或/和颅神经(T4)者占60.53%,但颈淋巴结肿大者仅7例(占17.95%,7/39),与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率(76.84%,136/17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5)39例鼻咽原发性腺癌中有普通型腺癌16例和涎腺型腺癌23例,前者包括低度恶性者9例和高度恶性者7例,后者包括腺样囊性癌17例,粘液表皮样癌6例。(6)其中7例普通型腺癌(包括所有5例乳头状腺癌)见到癌组织与鼻咽粘膜表面上皮直接过渡;4例粘液表皮样癌见到癌组织与鼻咽粘膜表面鳞化上皮直接过渡;2例腺样囊性癌见癌旁的小涎腺导管上皮增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BV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50例鼻咽癌石蜡切片组织中EBER1的表达及分布状况。结果:正常鼻咽粘膜上皮及其单纯性增生、鳞状化生上皮EBER1表达均阴性,鼻咽癌组织中表达率为98%(49/50),且在转移灶中不丢失。鼻咽异型增生上皮亦可表达EBER1阳性信号(16/20),结论:EBV与鼻咽癌关系密切,EBV可能在鼻咽上皮的恶性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鼻咽上皮的异型性改变尤其是EBER1阳性者可认为是癌前病变,随访监测可能有利于早期发现鼻咽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对鼻咽癌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和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LMP1在鼻咽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LMP1、E-cadherin和ICAM-1蛋白在31例鼻咽粘膜慢性炎、32例鼻咽癌和24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结果LMP1和ICAM-1蛋白在鼻咽癌和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鼻咽粘膜慢性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E-cadherin蛋白在鼻咽癌和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则显著低于在鼻咽粘膜慢性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鼻咽癌组织和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中,LMP1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而与ICAM-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在鼻咽癌和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LMP1可能通过抑制E-cadherin的表达和促进ICAM-1的表达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黏附性,促进鼻咽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对鼻咽癌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和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LMP1在鼻咽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LMP1、E-cadherin和ICAM-1蛋白在31例鼻咽粘膜慢性炎、32例鼻咽癌和24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结果LMP1和ICAM-1蛋白在鼻咽癌和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鼻咽粘膜慢性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E-cadherin蛋白在鼻咽癌和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则显著低于在鼻咽粘膜慢性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鼻咽癌组织和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中,LMP1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而与ICAM-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在鼻咽癌和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LMP1可能通过抑制E-cadherin的表达和促进ICAM-1的表达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黏附性,促进鼻咽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5.
硫酸镍在诱发大鼠鼻咽癌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我们再次应用一次低剂量的二亚硝基哌嗪作为起动因子,用硫酸镍作为促动因子,进行诱发大鼠鼻咽癌的实验。将90只成年大鼠分为四组,即:二亚硝基哌嗪 镍胶组,二亚硝基哌嗪 镍水组,镍胶组和二亚硝基哌啼组。实验进行270天以后,将全部大鼠处死作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在二亚硝基哌嗪 镍胶组的22只大鼠中,有5例发生恶性肿瘤(鼻咽原位鳞癌和早期鳞癌各1例,鼻腔未分化癌和鳞癌各1例,硬腭鳞癌1例),其它组则未见肿瘤发生。这再次表明,微量元素镍在诱发大鼠鼻咽癌中有促癌作用。 本实验还表明,肿瘤不仅发生在鼻咽,而且也发生在鼻腔和硬腭,因此,二亚硝基哌嗪不仅对鼻咽有亲合力,对鼻腔和硬腭也是有亲合力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应用30mg的二亚硝基哌嗪作为始动因子,用对EB病毒有漱活作用的黄芜花作为促进因子,进行诱发大鼠鼻咽癌的实验。将89只二月龄大鼠分为四组:A、二亚硝基哌嗪+黄芫花组;B、黄花芫组;C、二亚硝基哌嗪组;D、空白对照组。分别给药,停药后连续观察257~330天,处死、取完整鼻咽连续切片检查。结果表明:在二亚基哌嗪+黄芫花组存活的22只大鼠中,有三例鼻咽粘膜发生癌变(一例为原位癌,二例为早期浸润癌),发癌率达13.6%。其余三组均未见癌发生。因此,黄芫花在此诱癌过程中很可能起促癌因子的作用。临床上对黄芫花似宜慎用。  相似文献   

17.
p53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抑癌基因p53蛋白与鼻咽癌的关系。方法:本文采用Wwsterm blot结合非放射性免疫沉淀技术,对鼻咽癌细胞株、鼻咽癌活检组织和鼻咽粘膜慢性炎症组织进行了p53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7株鼻咽癌细胞株均发现p53蛋白表达异常条带。104例鼻咽癌活检组织中有12例出现p53蛋白表达异常,检出率为11.54%。8例鼻咽慢性炎症活检组织中p53蛋白表达未见异常。12例p53蛋白表达异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在不同高发区人群中的发病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在广东省不同鼻咽癌高发区人群中发病差异,探讨相关病因发病因素。方法:1986~1995年对广东省四会市、广州市近6万人前瞻性研究,通过对两地人群鼻咽癌检出率,EBVVCA/IgA阳性率,阳性人群癌前病变,癌变检出率,并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差异。结果:发现四会地区人群与广州地区人群相比:①高鼻咽癌检出率;②EBVVCA/IgA阳性人群高合并鼻咽粘膜癌前病变;③EBVVCA/IgA阳性人群高鼻咽癌检出率;④鼻咽粘膜癌前病变高癌变率。结论:EBV感染与肿瘤遗传易感性在鼻咽癌发病上是否起着协同或加强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56例临床间接鼻咽镜检查阴性或可疑鼻咽新生物的患者,经造影检查均有阳性发现后作鼻咽活检确诊为鼻咽癌,从而归纳出鼻咽癌原发灶四点早期x线征。另一组讨论了鼻咽癌与鼻咽部其他疾病(148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56例临床间接鼻咽镜检查阴性或可疑鼻咽新生物的患者,经造影检查均有阳性发现后作鼻咽活检确诊为鼻咽癌,从而归纳出鼻咽癌原发灶四点早期x线征。另一组讨论了鼻咽癌与鼻咽部其他疾病(148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