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比经股动脉、桡动脉两种途径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均经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经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两种途径介入治疗的观察对比,经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途径插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07年2月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19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穿刺途径随机分为桡动脉组(n=94)和股动脉组(n=102),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患者不适反应发生率及X线曝光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术后患者不适反应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能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相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院冠心病患者共299例,进行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例.结果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与经股动脉途径相同,手术时间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如无禁忌证PCI手术宜常规采用经桡动脉途径.  相似文献   

4.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并与经股动脉途径行相似病变治疗作比较.方法 209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桡动脉组),187例有相似病变特征的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股动脉组),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6.7%,与股动脉组(98.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组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也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而桡动脉组从穿刺开始至指引导管放置成功所需的时间长于经股动脉组(P<0.05).结论 经选择的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桡动脉途径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所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行PCI治疗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给予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记录两种介入途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以及住院时间,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2.5%,手术成功率为97.5%;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手术成功率达9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的穿刺时间明显长于经股动脉途径,但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途径,P0.05。结论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比较,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虽穿刺时间较长,手术难度略大,但手术效果类似,且术后并发症低,易于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伍远雄 《当代医学》2016,(30):56-5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桡动脉组40例采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股动脉组40例采用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比分析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桡动脉组治疗成功率为92.5%,股动脉组治疗成功率为97.5%,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明显少于股动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动脉组穿刺时间明显少于桡动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具有穿刺较易,便于掌握的有点,而桡动脉具有不影响患者活动,术后便于止血,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应当掌握两种手术的适应证,合理采用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90例需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穿刺途径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不适反应、X线曝光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血管并发症、不适反应及住院时间方面显著少于股动脉组,穿刺时间长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都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良好方法,经桡动脉术后并发症及不适反应少,且住院时间短,相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与传统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优缺点.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行桡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组) 的300例患者及行股动脉介入治疗300例(股动脉组)的冠心病患者,比较二者的优缺点.结果 两组在动脉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桡动脉组在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日短等方面优于股动脉组.  相似文献   

9.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行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股动脉途径78例,桡动脉途径3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术后血管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躯体不适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经股动脉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优越性。方法随机选取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桡动脉途径32例,股动脉途径78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术后血管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躯体不适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经股动脉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的优缺点。方法将我院2005年5月~2006年5月住院的16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按其血管途径分为股动脉组80例和桡动脉组80例,分别行冠脉支架置入术,观察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置入支架数目、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和手术成功率经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股动脉组的并发症明显多于桡动脉组。结论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普遍开展,对桡动脉途径优点的认识和技术上的提高,桡动脉途径会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随机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桡动脉途径20例,股动脉途径4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术后血管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躯体不适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经股动脉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的护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健 《吉林医学》2008,29(12):1012-101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我院广泛开展了冠脉介入检查和治疗。与传统经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具有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将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的护理比较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优越性。方法随机选取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桡动脉途径32例,股动脉途径78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术后血管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躯体不适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股动脉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途径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特点.方法:100例患者分别经桡动脉(50例,A组)或经股动脉(50例,B组)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组并发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股动脉穿刺组患者术后出血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桡动脉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行介入治疗的145例冠心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路径PCI成功率(95.95%)与经股动脉路径成功率(92.8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桡动脉路径术后卧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股动脉路径(P<0.05);经桡动脉路径的穿刺点血肿、尿潴留及患者不适应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股动脉路径(P<0.05)。结论经桡动脉路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经该路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股动脉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60经桡动脉(桡动脉组)和240例经股动脉(股动脉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总结护理特点。结果:桡动脉组术后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P0.05~P0.01)。2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闭塞发生率为2.3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可减轻术后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股动脉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60经桡动脉(桡动脉组)和240例经股动脉(股动脉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总结护理特点。结果:桡动脉组术后迷走神经亢进、尿潴留和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P0.05~P0.01)。2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血管闭塞发生率为2.3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可减轻术后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将61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Allen’s试验成阴性且桡动脉搏动良好的290例患者进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即经桡动脉组,其他患者为经股动脉组.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经桡动脉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及并发症要明显低于经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具有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势,但不是初学者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瑛 《黑龙江医学》2008,32(4):247-248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脉支架置入的优缺点。方法 将我院2000—05—2005-05住院的16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按其血管途径分为股动脉组80例和桡动脉组80例,分别行冠脉支架置入术,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置入支架数目、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和手术成功率,经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但股动脉组的并发症明显多于桡动脉组。结论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普遍开展,对桡动脉途径优点的认识和技术上的不断提高,桡动脉途径将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