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蒲健  晏婷  蒯晴叶  王爱民  郑林  李勇军  黄勇 《中国药房》2020,(14):1695-1699
目的:比较透骨香根和茎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透骨香根和茎叶的挥发油,并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使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2011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选择匹配度高于80的色谱峰,结合相关文献进行鉴定,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透骨香根挥发油中分析检测出95个色谱峰,鉴定出54种化学成分,占根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82.35%,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水杨酸甲酯(20.30%)、棕榈酸(19.86%)、亚油酸(9.26%)、菲(4.37%)等;从透骨香茎叶挥发油中分析检测出69个色谱峰,鉴定出46种化学成分,占茎叶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97.10%,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水杨酸甲酯(86.72%)、棕榈酸(2.60%)、亚麻酸(1.25%)等。两者均含有烯烃类、酯类、酸类等共有成分16个。结论:透骨香根和茎叶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酯类和酸类,二者成分种类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根中酸类成分含量较高、茎叶中酯类成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酸藤子脂肪酸类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酸藤子的脂肪酸类成分。方法:酸藤子根部以95%乙醇提取,用石油醚对提取物进行萃取,所得萃取部位经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酸藤子枝叶用石油醚提取,所得提取物也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再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酸藤子根部共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28个,占流出峰总面积的73.48%,主要脂肪酸成分为8,11-亚油酸(19.10%)、8-油酸(13.01%)与棕榈酸(12.29%)。酸藤子枝叶共分离出30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12个,占流出峰总面积的91.60%,主要脂肪酸成分为棕榈酸(52.16%)。结论:酸藤子根部和枝叶的脂肪酸类成分有差异。本试验结果可为酸藤子的深入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伏康树籽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伏康树籽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鉴定,同时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分离出32种物质,鉴定出22个化合物,占总馏出组分的97.85%,其中脂肪酸类百分含量为80.93%。结论:伏康树籽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油酸(30.46%),棕榈酸(28.65%),亚油酸(12.31%)等。通过对伏康树籽挥发油成分的分析鉴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苏合香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宇  彭颖  夏厚林  周颖  王建  曾南 《中国药房》2012,(15):1393-1394
目的:研究苏合香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苏合香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苏合香28种成分,占总色谱峰面积的90.72%,其中α-蒎烯(15.97%)、莰烯(13.28%)和β-蒎烯(12.82%)的含量较高。结论:本方法简便、高效,可为芳香辛味含挥发性成分药物的成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板蓝根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徐红颖  禹晓梅  梁逸曾  易伦朝 《中国药房》2007,18(16):1249-1250
目的:建立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板蓝根挥发油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板蓝根中提取挥发油,色谱柱为OV-1柱,流速为1.0mL.min-1,质谱采用EI离子源;通过NIS107数据系统分析鉴定板蓝根挥发油成分。结果:共分离得到22个色谱峰,鉴定出19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0.51%,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十六酸,约占总量的38.52%。结论:本试验为板蓝根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初步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砂仁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柳萍  梁晓乐  罗跃  辛宁 《医药导报》2013,32(6):782-784
目的分析砂仁的挥发油成分,鉴定砂仁质量。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砂仁挥发油,分别得到不同样品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与标准图谱对照,确定化合物成分,经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市售砂仁中乙酸龙脑酯的含量为25.14%(越南砂仁)~69.32%(广东春砂仁)。结论乙酸龙脑酯含量最高为广东春砂仁,进一步证实砂仁以广东春砂仁为道地品种。  相似文献   

7.
吴彩霞  常星  康文艺 《中国药房》2010,(23):2164-2166
目的:定性分析多枝柽柳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多枝柽柳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法鉴定。结果:共分离出34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5个,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质量分数,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89.50%。其主要成分是十五烷(16.83%)、壬醛(12.45%)、十六烷(8.20%)、十四烷(8.08%)和己醛(7.37%)。多枝柽柳挥发性成分主要含有烃、醛、酮和醇4类化合物,其中烃类的含量最高,为37.11%;其后依次为醛类(占27.56%)、酮类(占8.89%)、醇类(8.04%)。结论: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红柳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赤松与长白赤松松针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GC-MS分析赤松与长白赤松松针挥发油的成分。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赤松与长白赤松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进样口温度230℃,色谱柱为HP-5(0.25 mm×30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柱流速为1 mL.min-1,进样量0.5μL,分流比40∶1,程序升温[50℃(5℃.min-1),120℃(8℃.min-1),180℃(5℃.min-1),200℃]。质谱条件:离子源为EI源,电子能量为70 eV,离子源温度230℃,接口温度280℃,质量扫描范围为20~500 amu。结果:从赤松松针挥发油共分离出36个成分,经谱图检索确认了其中的30个成分,已鉴定的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8.37%,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β-水芹烯(20.964%)、α-蒎烯(16.081%)、莰烯(11.529%)、檀香三烯(16.471%);从长白赤松松针挥发油中共分离出34个成分,经谱图检索确认了其中的31个成分,已鉴定的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9.24%,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1-R-α-蒎烯(17.592%)、石竹烯(15.398%)、β-水芹烯(...  相似文献   

9.
丹参地上部分脂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丹参地上部分脂溶性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收集丹参地上部分的脂溶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分析鉴定组分.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鉴定了其中的31个化合物,占检出物的89.90%,丹参地上部分脂溶性成分主要为γ-谷甾醇(10.55%)、4,4,6a,6b,8a,11,11,...  相似文献   

10.
海南产山柰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海南产山柰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柰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测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海南产山柰挥发油中分离出21个色谱峰,鉴定出19种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和相对含量分别为: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49.118%)、肉桂酸乙酯(19.323%)、十五烷(15.018%)、δ-蒈烯(5.270%)。结论:本方法为山柰挥发油生理活性和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资料,同时也为其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谢彬  顾健  谭睿  曹雨虹 《中国药房》2014,(3):260-261
目的:研究藏药打箭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打箭菊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从打箭菊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0个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1.137%。主要成分有棕榈酸(41.530%)、亚麻油酸(13.659%)、顺式-β-合金欢烯(6.250%)、正二十三烷(4.899%)、肉豆蔻酸(3.465%)、二十九烷(2.783%)、正十五烷酸(1.460%)、植酮(1.218%)等。结论:藏药打箭菊挥发油中含有多种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成分,该试验可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江香薷籽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江香薷籽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其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共检出20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1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06%。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荆芥酚(57.01%)、百里香酚(30.72%)、乙酸百里酚(2.56%)、乙酸香荆芥酚(2.14%)、α-石竹烯(1.62%)。结论: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江香薷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江香薷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郑相勇  赵江林  曾晞  牟兰 《中国药房》2010,(35):3322-3323
目的:对中华羽苔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中华羽苔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各成分并鉴定其结构,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经工作站数据处理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中华羽苔挥发油中分离检测出73个组分,鉴定出其中4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组分的80.92%。其主要成分为分药花醇(27.20%),其次是β-桉油醇(6.02%)、(+)-匙叶桉油烯醇(5.54%)和9,10-脱二氢异构长叶烯(5.08%)。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羽苔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青叶药材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大青叶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从大青叶中鉴定了35个化合物,占大青叶挥发性成分的89.95%,大青叶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32%)、壬醛(5.99%)、苯乙基异硫氰酸酯(5.79%)和棕榈酸(5.62%)。结论:棕榈酸和苯甲醇可能是大青叶药材中的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青叶药材的脂溶性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大青叶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对大青叶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大青叶中鉴定了34个化合物,占大青叶脂溶性成分的73.98%,大青叶主要的脂溶性成分是α-亚麻酸(12.02%),γ-谷甾醇(5.93%),棕榈酸(5.6%),7,10,13-二十碳三烯酸(4.82%)和油酸(3.78%).结论:亚麻酸、棕榈酸和油酸是大青叶药材中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柿蒂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柿蒂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83个化学成分,鉴别出62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704%,其主要成分为己醛(6.465%)、植酮(4.647%)、氧化芳樟醇(4.361%)、壬醛(3.879%)、α-松油醇(3.768%)、2-茨酮(3.519%)、芳樟醇(2.966%)、水菖蒲烯(2.930%)等。结论:GC-MS联用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别柿蒂的挥发油成分,可为柿蒂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蒺藜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蒺藜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64个化学成分,鉴别出其中5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6.920%。主要成分有(E,E)-2,4-癸二烯醛(9.156%)、香芹烯(7.951%)、反式-茴香烯(7.625%)、肉桂酸乙酯(6.687%)、己醛(5.846%)、α-松油醇(4.457%)、科绕魏素(4.050%)、2-戊烷基-呋喃(3.529%)、(E)-2-庚烯醛(3.507%)、芳樟醇(3.312%)、2,4-癸二烯醛(3.058%)。结论:该试验可为蒺藜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柽柳花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彩霞  刘广河  康文艺 《中国药房》2010,(15):1406-1407
目的:定性分析柽柳花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柽柳花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保留指数法鉴定其成分。结果:从柽柳花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6个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十五烷(9.80%),其次为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7.61%)、5,6-二氢-6-戊基-2H-吡喃-2-酮(6.83%)、十六烷(6.25%)和二氢猕猴桃内酯(5.13%)。结论: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柽柳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