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原穴三说探     
目前为中医界所公认的十二原穴是肺之原太渊、心包之原大陵、心之原神门、牌之原太白、肝之原太冲、肾之原大溪、大肠之原合谷、三焦之原阳池、小肠之原腕骨、胃之原冲阳、胆之原丘墟和膀胱之原京骨。但在古代人们对原穴的认识不尽相同,概而言之,共有三说,即《灵枢》说、《难经》说和《千金》说。现就其内容和特点做如下研讨。  相似文献   

2.
三才,生命演化之大则,中医理论潜在之主线。宇宙之演,生命之化,三才为之纲,五行为之目。三才、五行,一体两制,统一于一体之精元、之太极,大则有三,细化成五。三才、五行,生命演化之两大模式。解读三才,洞察中医理论之奥秘。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临床常能谨察秋毫之症、思辨精微之处,其所运用的辨证思维为后世辨证论治思维树立了典范。张仲景临床常用小便作为辨证的依据,其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思辨小便者多达一百三十余处,可见小便之思辨对辨证论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仲景常以小便而见微知著,识常人之所未识,辨常人之所未辨,其辨小便有八思,常借小便做类病之鉴别、辨所伤之病因(辨水、饮、湿停之因;辨误治伤津之因)、定所患之病位(定病位在水分或血分;定在表、在里之病位;定上中下三焦之病位;定经络、脏腑之病位)、识虚实寒热之病性、察反常之病机、立利下之治法、断成败之预后(察邪气去路之预后;断津液存亡之预后;观病情转化之预后;知痊愈时日之预后)、明汗下之禁忌,辨小便之思辨贯穿辨病、辨证、治疗、禁忌、预后之始终,堪称仲景临床辨证思辨之典范。  相似文献   

4.
论甘草之缓     
甘草味甘性平,在中药中有"国老"之誉,五行为土,借甘以缓肝之急、缓中健脾、缓肺气之急、缓心之急、缓肾之急、缓百药辛烈之性,作用广泛又不失平和之性。但临床仍需辨证论治为基础,以求熟用其甘缓之功。  相似文献   

5.
石柱国 《养生月刊》2013,34(2):179-183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生性豁达、志存高远,不仅能诗善画,而且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享有"茶仙"之誉。他认为茶能助诗兴、驱瞌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苏东坡养生有术、饮茶有道,常常以茶诗为趣、以饮茶会友、以品茶为乐。他一生爱茶成癖,浪迹南北西东,从峨眉之巅到钱塘之滨,从岭南海南到西子湖畔,品尝过无数名茶。如:川之蒙顶、豫之毛尖、徽之猴魁、湘之君山、闽之观音、浙之龙井、滇之普洱、粤之水仙、海南之大叶  相似文献   

6.
"火郁发之"始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为邪气遏伏不得透发。后世常以情志不遂、火邪郁滞立论。《伤寒论》中"火郁"非独指火邪郁滞,其以六经统百病,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涵"火郁"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中。除见气机郁滞外,兼有伤阴、耗气、化瘀、成痰之象,遂立汗而开之、宣而清之、和而解之、寒热调之、行而散之、补而升之、泻而逐之诸法,体现了张仲景"随证治之"之义。从治法角度探析《伤寒论》"发之"诸法,丰富了"火郁发之"内涵。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举要痢疾一症,治法多端;治痢之法,不外郁热者清之、寒滞者温之、湿胜者化之、宿食者消之、积滞者导之、腹痛者和之、气陷下者举之、气滞者疎之、虚滑者摄之、脂液涸者润之、痢久不止者固之、痢后则调之,此为治痢的一般准则。掌握了辨证施治的主要关键与用药法则,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兹将本人临床经验体会分述于后,希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8.
消渴之病因,乃过食肥甘、嗜酒过度、情志失调、久服金石和久病阴亏。病机为“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甚”。故治疗消渴病的原则为“补肾水阴寒之虚,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胃肠燥热之甚,济身中津液之衰。”  相似文献   

9.
积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多因郁热、痰水、痰湿、瘀血、食积等邪实久滞于里,相互凝结而成。大黄既能攻有形之积滞,又能泻无形之邪热,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各科实证疾病,其中尤以用于治疗各种积证较为常见,概括起来,不外燥屎之积、饮食之积、瘀血之积、饮邪之积、顽痰之积、邪毒之积、湿热之积、热邪之积、癥瘕积聚及胆石之积等十种积证。十种积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使大黄主治实证疾病的范围更加具体化,为广大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风药者,取象春季生发之气也,兼轻巧活泼、芳香辛散、轻扬升浮、通达宣散之性,此药可调肝宣肺运脾、斡旋气机升降,辅有承转机体脏腑气机以交通各脏之功,配伍风药医脾胃之疾,每获良效。张声生教授巧用风药于脾胃之疾,配伍敛阴、补气、活血、降气之药以取风药之长兼制风药之弊,其虽属佐使之品,然组方配伍之术于诊疗临床脾胃之疾常为点睛之笔,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医藏象学说和“象思维”理论,结合脏腑解剖、生理功能、病理特点探讨脾之具象、外象、意象、原象、病象的属性与特点。考脾之名“脾”“裨”“散膏”“膵”等,辨脾之实为胰腺与现代医学脾之总提;考脾之形态与解剖“扁似马蹄”“形如刀镰”“脾与胃以膜相连”,辨脾之原始特征;考脾之五色、五液、五志、五神,辨脾之现象特征;考脾之“牝藏”“至阴”“孤脏”五行“谏议之官”,辨脾之本源实体;考脾之静兼、运化、燥湿,辨脾之物用整体;考脾病、脾急,脾经之病,探讨脾之病变规律,辨胰腺肿瘤“积聚”“痞气”“伏梁”之病变部位。依据“候之所使,道之所生”的内经思维方式,五维一体阐释脾(中医学)、胰腺(Pancreas)、脾(Spleen)的区别联系,并考辨脾之藏象。  相似文献   

12.
痞气丸一方是李东垣所制,主治脾积。症见胸膈痞满,腹胀腹痛,肝脾肿大等。笔者运用该方治疗肝脾肿大、早期肝硬化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以就正于同道。一、方剂组成与分析该方由黄连、黄芩、枳实、厚朴、半夏、干姜、党参、白术、茯苓、泽泻、茵陈、吴茱萸、砂仁、桂枝、巴豆霜等15味药组成。方中用黄连、黄芩、枳实之苦以泄之,厚朴、半夏、干姜之辛以散之,党参、白术之甘温以补之,茯苓、泽泻之淡以渗之。黄连泻热燥湿,姜桂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又能去瘀生新。痞多血病,黄连、枳实皆血分药,巴豆霜能消有形之积滞,为斩关夺命之将,藉之以为先驱。加参术者以  相似文献   

13.
<正> “火郁者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的形成,刘守真氏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丹溪翁提出:“气有余便是火”。明·孙一奎认为令气之火与病机之火有别,论火只有内外之分,邪正之别,最为中肯。前人对火的认识,虽有少火、壮火、天火、人火、君火、相火、龙火、雷火、阴火之不同,但总括起来不外生理之火、病理之火。生理之火即人的元阳,人之生气,“不可一日而无”。病理之火即邪火、贼火,与人之元气不两立。“火郁者发之”当指病理之火而言。  相似文献   

14.
【释义】中药治疗肝气郁结首选香附。香附辛、苦,平,且气香,主入肝、脾经以及三焦之经,为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妇科病之不可或缺的药。香附长于治气病,能开三焦之气郁,疏肝经之郁结,宽脾胃之滞气。  相似文献   

15.
辨析《金匮要略》渴或不渴症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匮要略》“渴”或“不渴”症状的辨析,有助于探明病位之深浅、病邪之寒热、津液之存耗、水饮之留去、用药之轻重、治疗之难易、预后之善恶,对确定病位,鉴别病证,揭示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鞠通氏曰:“上焦之血,责之肺气,或心气;中焦之血,责之胃气,或脾气;下焦之血,责之肝气、肾气、八脉之气。”吴氏以三焦分治血证,其理通而其法效。在其医案中凡治上焦之血,以清降肺气为主,着重用沙参、杏仁、桑叶之属;其清心气者常用山栀、连翘入心清火,茅根甘润止血;佐以莲  相似文献   

17.
天麻为治疗眩晕头痛的要药。大凡眩晕头痛有虚、实之分,然天麻所治眩晕头痛多属肝阳上充、痰浊上蒙之范畴,用之有虚实之虑、寒热之忌、体质之分、剂量之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服天麻的人日益  相似文献   

18.
生大黄味苦性寒,走而不守,能清阳明蕴热、荡涤宿食、推陈致新,故以其攻积导滞、泻火解毒之效常用于治疗热积便秘、热毒壅盛之证。大黄药用酒蒸后,可借酒之升提之性引药上行,由沉降之药变为升浮之药,而性变微寒,泻下之力变弱,清热化湿之力增强,故多用于治疗温邪化热、湿热内阻等证。酒炒大黄味苦、性微寒,并借酒之大热大辛之性使大黄微辛,可增强善走血分、活血化瘀之功效,故多用于治  相似文献   

19.
从人类认识事物发展过程的角度,中医象思维之"象"的含义可分为物态之象、功能之象、共性之象、规律之象等;从人类思维要素的构成角度,可分为客体之象、工具之象、认知之象。象是客体整体信息及其在人大脑中的反映与创造,总体上可分为自然物象与人工意象,后者包括符号意象与观念意象。  相似文献   

20.
精室当属男子奇恒之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恒之腑形态似腑 ,功能似脏 ,多为中空的管腔性器官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总称为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有“六”者。而从古代的医著看男子奇恒之腑为“五”者 ,其实 ,男子的精室无论从形态上或是从功能上均可列为奇恒之腑 ,从而与女子的“六”数相对应。1 精室有奇恒之腑之形态精室位于小腹部 ,为男子的生殖器官之一。《医经精义》指出“女子之胞 ,名血海 ,名子宫 ,以其行经孕子也 ;男子之胞 ,名丹田 ,名气海 ,名精室 ,藏精之所也”。也就是说精室为男子之胞 ,子宫为女子之胞。从现代解剖学上概之 ,精室应包括精囊、输精管、前列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