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寒热并用法,是张仲景对方剂学的一大创举,其科学价值极高,值得继承与发扬。立足《伤寒论》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附子泻心汤、麻黄升麻汤等典型寒热并用方剂,进行病机及方药配伍规律之分析,从中审悟仲景治疗各种寒热杂证,既恪守和解寒热,调和阴阳的治法准则,又运筹帷幄,同中求异地把握各自个证特点,而随证施治的治学典范。  相似文献   

2.
3.
《伤寒论》寒热并用相反相成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国医论坛》1996,11(3):6-7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相反相成之方计有10余首,一是外寒内热,当外散其寒、内清其热,如大青龙汤、附子泻心汤、桂枝加大黄汤;二是上热下寒,则清上温下,如栀子干姜汤、黄连汤;三是寒热格拒,须寒热并投、交通阴阳,如通脉四猪胆汁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四是寒热互结中焦,必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五是寒热错杂致厥,宜寒热同施,或和胃安蛔、或发越郁阳,如乌梅丸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寒热并用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伤寒论》寒热并用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寒热并用的机制,在于平寒热之失衡,理气机之失序,以协阴阳之失调。提出调整阴阳,恢复平衡,使气机调畅,阴阳平秘,即为"和"。  相似文献   

5.
朱太平  朱彦昭  蒋丽娜 《光明中医》2010,25(8):1335-1336
<正>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乃为纯寒证和纯热证之治疗法则。若为寒热并存之证,治当寒热并治。仲师《伤寒论》一书,可谓是寒热并治之典范。无论表寒里热,下寒上热,寒热互结,寒热错杂等证,其医理之精  相似文献   

6.
马作峰 《四川中医》2003,21(4):15-17
通过对《伤寒论》寒热并用用药方法的探讨,为临床医生选方用药提供参考,对分析促景组方规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谈《伤寒论》中寒热药并用组方汤国祥(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伤寒论》,寒热辨证,中药配伍《伤寒论》为仲景所著之不朽之作.其方剂组成严谨,配伍精当,特别是将寒热药同伍一方,不仅治疗各种寒热并见之证,亦用于热闭于肺及阴盛格阳等证。其寒热并用组...  相似文献   

8.
伴景组方,随证制宜.寒热并投,乃一变法,千百年来,临床不乏运用,笔者就此略述梗概.一、温表散寒清里泄热温表清里,用于表寒里热证.表有寒当以辛温散之,里有热,又需寒凉清之.单用寒凉清污里热则助其表寒,表证不解;独以辛温解表,里热得温易炽,故立此表里双解之法.若见“脉浮数,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是寒客于表,卫闭营郁,当以辛温发之.而烦躁一症,已示有化热入里,欲传阳明之象.此时治疗,虽必用辛温以散其表寒,但里热之症亦不得不除.仲景设大青龙汤一方,外用麻、桂、姜等发散表寒,另入辛甘大寒之石膏,除其里热之烦,以断其内传阳明之势.而仲师独能于证中见证、变中测变,又用一味石  相似文献   

9.
10.
寒热并用的药物配伍方法在《伤寒论》中有充分的体现。主张依据辨证而寒热并用及因格拒而寒热并用,体现了仲景紧扣病机、辨证用药之造诣。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内外、上下寒热夹杂及寒热真假方剂的讨论,认为《伤寒论》中对寒热夹杂病证的阐述全面而系统。因此,如能认真学习《伤寒论》中有关寒热夹杂病证的辨证、治疗:用药,领会其精意,临床上认识寒热夹杂疾病,正确辨证和治疗用药,对提高寒热夹杂疾病及其它疑难病证的辨证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寒热并用"之法,始载于《黄帝内经》,弘扬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仲景方中寓意"寒热并用"之方多达百余[1-2].而同一时代的《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对于"寒热并用"理论的贡献,则无人论及.观《神农本草经》在总结药物配伍关系时,首提七情之说,并指出中药有四气五味、君臣佐使,强调阴阳配合、辨证用药的基本思想,全面总结了汉以前的药性理论和经验来看,应有"寒热并用"的内容.近来,笔者再研读《神农本草经》,细究回味之下,始觉"寒热并用"已于《神农本草经》中.现浅析于下.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法初探李怀生山东省阳谷县人民医院定水镇分院(253228)关键词:伤寒论/辛开苦降法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法是仲景在《伤寒论》中运用较多的一种重要治疗法则。主要适用于寒热不调一类病证。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伍灵活,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不仅记载了经典的理、法、方、药理论,还在书中记载了大量的针灸和针药并用的内容,尤其是针药并用的巧妙使用,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文章旨在通过对《伤寒论》的针药并用的条文分析,探求针药并用的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寒热并见证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良斌  侯中华 《河北中医》2009,31(2):287-288
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伤寒论》辨证寓八纲,论治创八法,确立随证立法、依法组方的原则,其组方严谨,配伍精当,主次分明,用法巧妙,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临证立法处方用药的基本原则。《伤寒论》针对外感病复杂的病因病机而采用不同的治法,除了热证用清法,寒证用温法,还有寒热并用,其运用自如,见解独到。  相似文献   

16.
王棣洲 《陕西中医》2002,23(7):670-671
在一个方剂中 ,针对所治的病证特点及配伍用药的需求 ,同时选用寒性和热性的药物的配伍方法 ,就是寒热并用。历代医家在此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张仲景对寒热并用是早有成就的 ,《药治通义》曰 :“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 ,治中焦冷热不调 ;栀子干姜汤、黄连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治上热下冷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水热相并之类 ,是寒热同用也。此皆所病之证 ,本属错杂 ,故药之攻补寒热 ,各有相对者也。又有病但寒但热 ,而寒热并行者 ,如大青龙汤、桂枝加大黄汤、大黄附子汤、备急丸之类 ,是其药一取其性 ,一取其用 ,性用相…  相似文献   

17.
汪昂在《医方集解·序》中说:"方之祖始于仲景,后人解类扩而充之,不可计殚."笔者试从方药配伍角度对《伤寒论》相反用药规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对寒热错杂的证治以六经辨证体系做了系统阐述。现以疾病部位为根据,就寒热错杂证病因病机、证候表现、选方用药规律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9.
寒热作为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与阴阳、表里、虚实辨证纲领相辅相成。寒热既为症状,又为证名。张仲景继承和创新了《内经》的寒热证治理论,《伤寒论》六经辨寒热,能够判断疾病的病性、正气的强弱并指导临床用药。在六经病中,三阳病多热证,三阴病多寒证,但也有变例。  相似文献   

20.
浅析《伤寒论》运用毒性药物之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津慧 《四川中医》2006,24(11):32-33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毒性药物运用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张仲景运用毒性药物的规律:活用炮制之法,慎用汤剂之量,善用煎煮之异,选用配伍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