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目的评价自制的三维超声重建系统测量颈动脉狭窄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用二维超声对塑料试管制作的8个颈动脉狭窄模型进行采集、后处理、三维重建并测量.结果本方法能正确显示颈动脉狭窄模型的三维立体图像,同时能准确测量其狭窄比(r>0.99,P<0.001).结论自行研制的三维超声重建系统设计合理、方法可行、测量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A技术在颈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疑有颈动脉疾病患者,行3DCE.MRA扫描,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获得整体血管图像,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采用3DCE—MRA成像技术,能获得高质量的颈动脉图像。诊断动脉狭窄、闭塞14例,其中10例行DSA检查,结果一致。结论3DCE-MRA对颈动脉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易行的检查手段,能基本替代DSA  相似文献   

3.
么刚  刘影  任秀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478-747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联合造影(CTA)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脑梗死的住院患者67例行64排螺旋CT头颈动脉成像检查,采用VR、MIP、SSD和VE技术重建三维头颈动脉图像。结果 65例头颈动脉CTA图像达到诊断要求,头颈动脉狭窄者58例,正常9例。单纯颈动脉狭窄24例,单纯脑动脉狭窄18例,头颈动脉狭窄并存16例。结论 64排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头颈部血管狭窄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在医疗诊断、实验分析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其中目标图像的分割是首要且重要的一步。目的:探索对颈动脉MR图像的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方法,并探讨三维模型在颈动脉斑块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DTOF序列图像对其进行基于最大熵原理的阈值分割,并与普通方法的结果做比较;进一步用数学形态学分割方法提取出颈动脉;进行三维重建,利用三维模型进行斑块的初步定位。结果与结论:基于最大熵原理的阈值分割适于对颈动脉3DTOF序列图像的分割,用数学形态学分割方法进行后续分割可得到目标图像。三维重建后的模型对于斑块定位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制三维超声重建系统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上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三维超声重建系统在人体血管重建中的准确性、可行性。方法 对 15例颈动脉狭窄病人进行三维重建 ,测定狭窄程度及狭窄比 ,再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并将两种方法测得的狭窄比作相关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所测狭窄比经统计学处理证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两种方法测值呈高度正相关 (r =0 .977)。结论 自行研制的三维超声重建系统用于人体可行 ,测值准确 ;可以动态观察动脉硬化斑块的进程及转归 ;为内外科室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低管电压双源CT扫描应用于颈部血管造影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35例可疑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头颈部DSCTA扫描.扫描完成后取得3组数据,其中融合图像重建函数为反投影滤过重建算法(D26),80-kVp数据重建函数分别为D26和迭代重建算法(I26).于颈动脉分叉区及胸廓人口区测定颈动脉血管的噪声、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动脉影像质量评级评分.结果 80-kVp(I26)重建图像与融合图像的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kVp(D26)重建图像的噪声高于融合图像和80-kVp(I26)重建图像(P均<0.05).80-kVp(I26)和80-kVp(D26)重建图像的CT值均高于融合图像(P均<0.05).80-kVp(D26)重建图像与融合图像的SNR和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0-kVp(I26)重建图像的SNR和CNR高于80-kVp(D26)重建图像和融合图像(P均<0.05).80-kVp(I26)重建图像、融合图像的图像质量均为优,满足诊断率达100%;80-kVp(D26)重建图像的图像质量及满足诊断率低于80-kVp(I26)重建图像和融合图像(P均<0.05).结论 DSCT低管电压扫描观察颈动脉病变是可行的,所得图像可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7.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是利用二维图像序列重建出三维模型,提供直观的视觉信息,供医务工作者参考.大多数重建都是利用CT图像序列进行重建,对超声图像的重建研究很少.文章首先介绍ITK(Insight Segmentation and Registration Toolkit)和VTK(The Visualization Toolkit),接着利用ITK和VTK进行了超声图像的三维重建,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重建结果表明,利用ITK、VTK和改进的Herman插值法,超声血管图像可以获得很好的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超声造影三维成像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定量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61例存在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脑梗死分为两组:脑梗死组27例,34例无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低回声斑块行超声造影三维成像,并对三维图像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处理,计算并记录斑块的体积和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条数,计算血管指数,所有参数进行两组间的对比分析. 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低回声斑块的血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斑块体积、最大厚度、横截面积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三维成像不仅能显示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的空间立体分布,还可以通过血管指数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定量评价,这为进一步研究斑块内微血管灌注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肝内血管结构的三维超声成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实质性脏器内血管结构的三维超声重建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10例正常肝脏和9例异常肝脏的肝内血管进行三维超声重建,所用仪器为韩国Medison公司的KretzVoluson530D三维超声成像系统,探头为三维容积探头,频率3.5~5.0MHz。重建模式选用透明成像最小回声模式、表面成像模式及混合模式。结果用透明成像最小回声模式重建的肝内血管三维图像,其血管树连续性好,无中断现象;可显示末端细小的分支或属支;血管形态规整,边缘平滑;血管间空间关系明确;能整体显示肝内大血管,类似其真实解剖关系。透明成像模式与其它成像模式如与X线模式或表面模式组合,能同时识别肝内血管结构与周围病变组织的空间毗邻关系。用表面成像模式重建的血管三维图像,可清晰显示血管的内腔及其内壁结构特征,并可显示血管分叉处的开口。结论肝内血管的三维重建将对肝内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颈部血管造影(CTA)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颈内动脉支配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行16排螺旋CT颈动脉成像检查,采用VR、MIP、SSD和VE技术重建三维颈动脉图像。结果正常4例,异常30例,共观察颈动脉68支,其中正常血管25支,狭窄血管43支。16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颈部血管,对绝大部分的颈部血管狭窄能迅速、准确的诊断。结论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颈部血管狭窄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更安全,相对颈部血管造影更具有价格低、无创伤的优点。对怀疑颈动脉狭窄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活人体宫颈癌患者女性盆腔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女性盆腔CT薄层扫描数据,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将重建模型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m平台进行平滑、上色、透明化、旋转等操作,获得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成功重建出宫颈癌患者女性盆腔的三维图像,包括盆腔主要脏器、血管、宫颈癌肿块、肿瘤供血血管等,并可从任意角度观察子宫与毗邻主要脏器空间立体位置关系。结论:通过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重建的宫颈癌女性盆腔数字化模型,能够辅助判断宫颈癌患者分期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进一步的仿真手术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32-2033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0例。均给予双侧颈动脉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颈动脉DSA为金标准,将CT血管造影(CTA)诊断结果与DS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CT检查轴位图像、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虚拟内镜(CTVE)对颈动脉管壁钙化显示情况。结果 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91.3%,准确度为91.7%,CTA和DSA检查颈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轴位图像比较,MIP图像出现1支颈动脉管壁钙化未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图像和CTVE图像检查分别出现6支和10支颈动脉管壁钙化未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有助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并能很好的显示血管钙化情况,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颈部血管疾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三维颈动脉超声成像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的一致性,并分析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2例(共54条血管),首先行DSA检查及常规颈动脉超声,再利用三维颈动脉超声扫描系统进行扫查,并进行颈动脉三维重建,测量斑块数目及管腔狭窄率,与DSA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致性.结果 三维颈动脉超声对颅外段颈动脉的斑块检出率高于DSA.对于颈动脉直径狭窄率超过70%的重度狭窄,三维超声与DSA检查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08,提示三维超声结果可靠.结论 三维颈动脉超声无创、无放射性,可直观显示颈动脉颅外段详细的三维解剖结构,斑块形态及位置,并能较准确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有望成为评价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维超声成像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本文利用不同的三维超声重建模式重建部分肝胆疾病的三维图像,旨在探讨三维超声的重建方法及其在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描述了部分肝胆疾病的三维超声图像特征。所用仪器为Volu-son530D三维超声成像系统,探头为三维容积探头,频率3.5/5MHz,重建模式选用表面成像模式及透明成像模式。结果表明:(1)用表面成像模式,可清晰反映病变组织的外观形态、轮廓大小及表面细微结构特征,如肝硬化、肝癌、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2)用透明成像最小回声模式重建的肝内血管及扩张的胆管的三维图像,其血管树或胆管树连续性好,管道间空间关系明确,可显示末端细小的分支或属支,并可显示肝内血管或胆管的异常走行及异常通道。该模式与X线模式组合,能显示肝内血管或扩张胆管与病变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可显示引起胆管扩张病理因素的位置及其与远端胆管的空间关系。因此,三维超声重建可为肝胆疾病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为丰富的信息,对全面了解病情、明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64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血管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先天性血管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先天性血管环患者的CT资料,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及图像融合技术,评价图像质量能否满足诊断要求以及图像重组的可行性.结果 32例患者的扫描图像均能够进行三维重组,重组图像能够很好地显示心血管解剖.MPR、VR重建图像直观显示血管环的组成及空间关系,MinIP及气管VR重建图像清晰显示气道形态及发育状况,图像融合技术可直观显示血管环与气管、食管的空间关系.结论 64层螺旋CT轴位扫描结合多种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可直观、清晰显示血管环的组成及与气管、食管间的毗邻关系,是检查血管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三维超声成像特征及其价值。方法:健康志愿者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0例,均经二维超声证有1处以上的粥样斑块形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三维彩色多普勒超成像系统,三维图像采集方法选用自由臂方式,扫描过程包括血管长轴扇形扫描和血管短轴平行扫描,脱机进行血管壁,管腔血流的三维重与显示。结果:正常颈动脉的三维重图像能够连续,完整地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空间走行,可见其管壁内膜面光滑平整,管腔通畅,血流充填完满,粥样斑块形成的颈动脉三维重建图像可直观显示斑块的立体形状,表面特征,确切部位,血管腔大小及血流的空间走行情况,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诊断具有 临床价值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肺结节CT三维血管重建的技术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肺结节性病变CT三维血管成像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23例肺结节性病变患者,增强后35 s时间段螺旋扫描并行三维血管重建,观察结节处血管情况及与定性的关系.结果 23例三维血管重建图像中,质量良好19例,其中14例恶性结节中,13例可见结节处异常血管,良性结节5例,结节处血管未见异常.结论①层厚3~5 mm,螺距1.2~1.5可获得良好的三维血管重建图像,且层数不会过多;②位于肺野外带的结节成像更加清晰,扫描时可适当增加层厚;③肺结节CT三维血管成像对病灶的定性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能谱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斑块影像学特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行颈动脉能谱CT血管成像的患者56例,运用能谱后处理软件GSI Viewer 4.4对扫描数据及颈动脉斑块进行分析,获得单能量图像和斑块的能谱曲线。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对颈动脉的显示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比最佳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的图像质量。通过能谱分析得到不同斑块的能谱曲线并分析曲线形态。结果:运用最佳单能量图像重建的颈动脉图像质量优于混合能量图像,前者显示颈动脉血管的对比更好,血管细节更清晰。颈动脉斑块的能谱曲线形态及斜率各不相同,其中上升型曲线是脂质斑块较有特征性的表现。结论:颈动脉能谱CT血管成像可获得比传统混合能量图像质量更高的最佳单能量图像,有助于斑块的显示。能谱曲线可帮助诊断者更准确的评价患者的斑块性质,更好的发现不稳定斑块中的脂质成分,为临床提供积极干预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血流的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血流立体成像及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流显像方面的特征。方法 健康志愿者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0例。选用仪器为Acuson X/P 12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5/7MHz线阵探头;TomTec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Ecohscan 4.2)。三维图像采集方法选用自由臂方式。脱机进行血流的三维重建与显示。结果 颈动脉血流的三维彩色多普勒图像能够连续、完整地显示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内的血流空间走行。粥样斑块形成的颈动脉三维图像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出管腔内血流束的立体变化特征。结论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是一项新的无创性的血流立体成像技术,对于颈动脉血流观察及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关于静态结构三维超声成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三维图像重建技术是一项新近发展起来的学科,本文就其成像原理、分类命名、图像切割与旋转的作用、利用彩色多普勒建立三维血管树样图像的方法与三维超声成像的适应症等问题作了讨论,并对其发展前景与技术改进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