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蒋妙华 《全科护理》2008,6(33):3019-30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癌症病人69例,对病人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及行为干预。在干预后第5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效果。[结果]综合干预后病人家属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综合干预能减轻癌症病人家属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住院癌症病人的情绪状况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3例住院癌症病人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情绪状况,并对其进行为期4周8次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病人在心理干预前后SAS、SDS和SCL-90评分结果.[结果]住院癌症病人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心理干预后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阳性项目数评定显著低于干预前(P均<0.01).[结论]癌症病人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身状况较差,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癌症病人情绪.  相似文献   

3.
程金敏  周娟  但德莉 《全科护理》2014,(12):1089-1090
[目的]对白血病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其对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白血病病人及家属的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对白血病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其对白血病病人抑郁及焦虑情况的影响。[结果]白血病病人及家属的SAS及SDS评分较常模明显增加(均P0.01),其中病人的SAS评分较家属明显增加(P0.01),白血病病人及家属的SAS、SD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心理干预后家属的SAS、SDS评分明显下降(P0.01),同时病人的SAS、SDS评分较入院时亦明显下降(P0.01)。[结论]白血病家属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对家属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可使病人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改善,促进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相似文献   

4.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癌症病人情绪状况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住院癌症病人的情绪状况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3例住院癌症病人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情绪状况,并对其进行为期4周8次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病人在心理干预前后SAS、SDS和SCL-90评分结果。[结果]住院癌症病人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O.01);心理干预后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阳性项目数评定显著低于干预前(P均〈0.01)。[结论]癌症病人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身状况较差,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癌症病人情绪。  相似文献   

5.
郭彩治  刘晓瑞  林惠端 《全科护理》2012,10(25):2322-232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孕症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对100例不孕症病人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状态评定,分别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病人SAS、SDS评分。[结果]病人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P〈0.05),焦虑、抑郁发生率下降。[结论]焦虑、抑郁是不孕症病人常见的情绪障碍,心理干预可缓解不孕症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病人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尿毒症病人家属103人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干预组(n=53),对照组给予一般指导,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尿毒症病人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社区心理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社区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居家进行自我调理,观察组进行社区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病人情绪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社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程度,有助于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病人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将66例恶性肿瘤伴焦虑、抑郁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SDS、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心理护理后恶性肿瘤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护理干预对肝癌病人家属身心压力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肝癌病人家属身心压力的效果。[方法]将首次住院的肝癌病人家属100人随机分为研究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在入院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研究组由护士给予肝癌相关知识、家庭护理常识等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对照组按医院例行方式与家属接触,干预3d、10d对两组家属再次进行SAS和SDS评分。[结果]干预10d后研究组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病人入院时(P<0.01),且焦虑减轻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肝癌病人家属焦虑症状,提高他们对肝癌的认识和家庭照料水平,有利于家属的身心健康和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家属的心理状况,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9名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家属进行心理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本组39名病人家属中有抑郁倾向30名,焦虑倾向18名;SAS评分为40.38分±10.76分,SDS评分为47.97分±11.47分;护理干预后,病人家属焦虑、抑郁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能主动配合病人的医疗护理活动.[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家属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或)抑郁等负性情绪,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病人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病人及家属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老年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6名老年癌症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将患者家属的SAS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 老年癌症患者家属焦虑发生率为52.63%,抑郁发生率为46.05%,老年癌症患者家属SAS和SDS标准分均值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家属性别、医疗费支付方式、疼痛程度、病情的不同,其SAS和SDS标准分均值均有显著不同.结论 老年癌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与多种因素有关,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还要重视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同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减轻或消除家属的心理障碍,有利于减少患者家属焦虑与抑郁状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老年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6名老年癌症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将患者家属的SAS和SDS评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老年癌症患者家属焦虑发生率为52.63%,抑郁发生率为46.05%,老年癌症患者家属SAS和SDS标准分均值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家属性别、医疗费支付方式、疼痛程度、病情的不同,其SAS和SDS标准分均值均有显著不同。结论老年癌症患者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与多种因素有关,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还要重视癌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同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减轻或消除家属的心理障碍,有利于减少患者家属焦虑与抑郁状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家属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 )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前,患者家属 SDS 及 SAS评分分别为(39.81±5.34),(34.67±4.61)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71,8.9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61,2.85;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属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状况,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狂犬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与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后的心理进行比较。结果狂犬病患者家属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狂犬病患者家属的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狂犬病患者家属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行宫颈癌手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及配偶干预后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术后1周、6个月的功能量表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与其配偶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其配偶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家庭适应度评分及家庭亲密度评分高于术后1周且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SAS评分与其配偶的SAS,SDS评分相关(P<0.05),SDS评分与配偶的SAS,SDS评分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与其配偶心理应激反应存在密切关系,应用配偶同步心理认知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96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SDS、SAS和SCL-90再次进行评测.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三明市台江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8)。对照组家属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增加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干预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家属干预后S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积极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120例脑肿瘤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干预组予以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结果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减轻宫颈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宫颈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确诊为宫颈癌并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认知治疗、心理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并对2组干预前后焦虑恐惧、抑郁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综合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增加手术耐受能力,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