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李春凤  韦欢 《中国药师》2007,10(8):838-839
目的:通过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销量异常的药品进行监控,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99~2005年药品收入占总医疗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每月使用金额位于前50位西药及前20位中成药使用情况、抗茵药物应用比例及门诊医师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医院总收入逐年上升的情况下,我院药品使用金额位于前50位的西药及前20位的中成药占药品消耗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抗茼药使用比例由2002年的36.5%降至2005年的28.46%,且使用金额无超过8万元的品种,药物构成比由2003年49.86%下降至2005的41.73%。结论:医院开展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工作,对促进药品合理应用,降低药品收入比例有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
张洁璟  张延伟 《安徽医药》2012,16(3):394-396
目的了解该院2010年临床药品使用动态监测结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每月销售金额前20位的药品记录,对药品种类、出现频次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药品涉及9大类62个品种,抗微生物药物累计出现频次最高(123次);其次是中药制剂(45次);每月用药排名前2位药品销售金额波动幅度平稳。结论医院开展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工作,显示出药品销售金额监测效益,但存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国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数据库Excel表格汇总我院2007~2010年上报不良反应507例ADR,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07例患者中,男266例,女241例;〉65岁患者32例,〈18岁患者180例;涉及药品145种;怀疑单药462例,怀疑联合用药45例。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居首位,占68.52%;皮肤及软组织损害最多,占54.56%;静脉给药是发生ADR的主要途径。结论:加强ADR监测,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6年~2007年2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晓燕 《海峡药学》2009,21(6):221-223
对我院2006-2007年上报的205例ADR分别从引发ADR报告人、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引发ADR前20位的药品、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5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66.3%(136例),中药制剂占总例敷的11.7%(24例);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3.9%(90例),其次是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损害;而较严重的ADR有8例(3.9%);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7.8%(139例)。  相似文献   

5.
胡钧 《海峡药学》2008,20(11):128-129
对我院2007年收集到的218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按ADR呈报情况、按患者性别、年龄及合并用药、给药途径情况、ADR临床表现、ADR因果关系评价、ADR涉及的药品品种等进行统计分析.218例ADR报告中,主要由护士和临床药师呈报,占87.16%;涉及的药物共有7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37种居首位,占48.68%;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报告例数居首位,占73.4%;静脉用药引起的ADR111例,占51%;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9.45%;较严重的ADR有6例,占2.7%.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常规、有效的医院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模式.方法 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进行二次开发,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HIS系统数据资源,并发挥药学人员在临床合理用药调研分析中的专业特长,实现临床合理用药的动态监测.结果 监测实践显示在药品使用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药品使用评价,筛选出使用异常品种,采用多种手段干预,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结论 该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对全院药品使用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具有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胡巧雨  张婷  张晓乐 《中国药房》2011,(34):3193-319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使用情况与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3-2010年销售金额排序列前20位药品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我院销售金额排序列前20位药品中,激素及相关药物构成比和金额比最高,分别占35.00%和67.20%;抗感染药构成比从35%降至15%,金额比从32%降至10%;用药频度排序列前3位的分别为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注射剂种类构成比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我院药品种类分布及变化趋势基本符合临床治疗需求。《抗感染药使用分级管理办法》等政策的制定对药品合理使用具有显著影响,用药知识宣教对促进医护人员合理用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急救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君  卢彬 《中国药师》2011,14(3):405-407
目的:了解我院急救药品的使用情况,为提高我院急救药品种的合理采购及急救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急救药的品种、销售金额和出库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最高的前3位药属于止血类药。心血管系统类药用药频度较高。销售金额前3位的种类分别是抗凝药、血浆及代用品、止血药。结论:止血类药品及心血管类药品在我院急救药品中占主导地位,应该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合理采购。  相似文献   

9.
马宏伟 《北方药学》2015,(8):156-157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总结经验,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2014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涉药品种以抗菌药物为主(40%),其次是中药制剂与循环系统用药。 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级别判断为“重度ADR”有14例(13.33%)。结论:应加强基层医院ADR报告与监测工作,促进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等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ADR的重复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杰  王儒强  张士勇  韩一萱 《安徽医药》2013,17(6):1079-1080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10年收集到的806份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806份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39.1%(316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3%(749例);抗菌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0.69%(328例);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39.2%(316例)。结论继续做好并加强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院药品使用动态监控工作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英  杨青 《中国药房》2008,19(32):2559-2560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住院及门诊用药情况进行监控分析。结果:我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控制在38%左右,临床用药更趋合理化。结论:药品使用动态监控工作对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干预作用,有效地控制了药品的使用比例。  相似文献   

12.
我院病区2005~2007年麻醉药品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防止滥用药现象,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住院部患者2005-2007年期间麻醉处方为依据,进行统计、汇总,对我院麻醉药品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院病区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逐年增加。用于手术镇痛、麻醉辅助用药和癌症止痛的麻醉药品用药频度(DDDs)居前3位的分别是芬太尼注射液0.1 mg、瑞芬太尼针1 mg、芬太尼贴2.5 mg。结论:病区使用麻醉药品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我院药品采购管理及使用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小斌  黄振光 《中国药房》2010,(21):1934-1936
目的:介绍我院药品采购管理及使用监控办法,为各医院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推行"新药引进阳光工程"和采用严谨的中标药品筛选办法,严把药品入院关口,对药品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结果:2005年以来我院新药共采购82个品种;每年我院使用的约1500个品种全部由随机抽取专家记名投票选定;我院药品销售金额控制在5亿元以内,药品使用较为合理。结论:我院药品采购及使用控制方法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6~2007年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抽查本院2006年和2007年具有代表性的10~12月的所有门诊处方共计44862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不合格处方有3957张,2007年不合格处方有2223张。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2007年门诊处方质量较2006年好,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同时临床医师与药师需共同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我院临床药师开展药品监控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一波 《中国药房》2007,18(25):1997-1998
目的:加强医院药品监控,促进合理用药以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从多方面、多途径入手,设立重点监控药品、重点监控科室和对医师开具的处方和病历等进行回顾性监控、实时监控、阶段监控以及总量监控等各个环节的医院药品监控。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品监控能规范药品使用,减少大处方、滥用药,是药事管理新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徐文彤  林海  皮瑶 《中国药房》2012,(4):338-341
目的: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我院2010年1-4月住院患者的用药医嘱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1.82%,其中药物相互作用占31.08%,重复给药占33.54%,配伍问题占14.15%,其他占21.23%。结论:我院不合理用药在临床普遍存在,尤其是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严重;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可有效监测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但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展门诊药物咨询服务,促进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3年1—6月期间临床药师登记完整的432例门诊药物咨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药物咨询人群中以儿童家长居多,其次是孕妇;咨询内容以用法用量居多,其次是注意事项与孕妇用药安全,另外一些特殊剂型使用药物的咨询逐渐增多。结论:通过开展药物咨询服务,逐步提高门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依从性,同时不断提高临床药师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5.12”地震期间我院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抗震期间我院用药状况,为类似灾害发生时急备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12日-19日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输液剂金额排列首位,15大类药品中,居于前3位的依次是消毒/皮肤/五官类、抗感染类、局麻/中枢神经系统类。结论:此次地震期间我院用药状况能为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药品储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动态监测的综合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规范医师合理应用抗茵药物,提高治疗水平。方法: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依据,从2006年和2009年全年住院总病历中,随机抽取干预前、后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前后抗茵药物的用药合理性、使用率、ADR、住院天数、抗菌药费、病原菌送检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的动态合理干预,对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遏制作用明显,有效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