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2005年间我们用膈神经阻滞术治疗膈肌痉挛3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62-165+169+封三
目的肌电图观察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SCBPB)对膈神经传导(phrenic nerve conduction,PNC)和膈肌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择期行前臂骨折取内固定装置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0.375%罗哌卡因20 mL)、B组(0.5%罗哌卡因20 mL)和C组(0.75%罗哌卡因20 mL),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SCBPB,应用肌电图测量PNC数据,对阻滞前、阻滞后5、10、15、30 min的PNC潜伏期及膈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测量三次记录平均值。测试阻滞后5、10、15、30 min阻滞情况,观察并记录三组的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阻滞维持时间及术后24 h阻滞相关并发症。结果 A组阻滞后CMAP波幅小于阻滞前50%的概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比B、C组阻滞起效时间慢,阻滞维持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臂丛阻滞后PNC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30 min阻滞效果、术后24 h阻滞相关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0.375%、0.5%和0.75%罗哌卡因20 mL在超声引导下行SCBPB在注药后30 min均可以达到满意的阻滞效果,0.375%罗哌卡因20 mL比0.5%、0.75%罗哌卡因20 mL行SCBPB对CMAP波幅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1968年,山田宗里氏于人体发现一源起肩胛上神经的皮支,定名为“肩峰下皮神经”。1976年,Murakami 等于61具尸体中见之2例(四侧)。1977年至1978年,堀口正治另在60具日本人尸体中见到4例(均单侧)具有这一皮支,他改称之为“肩胛上神经  相似文献   

4.
膈神经手术是治疗肺结核的一种压缩疗法。目前普遍采用暂时性的膈神经压碎术,是在颈部膈神经的径路中以特制的膈神经压碎钳(或血管钳)压碎它的主枝,并用剪刀剪断它的副枝。如此手术侧的膈神经在6—9个月内,可暂时发生麻痹。膈神经麻痹后,膈膜升高,运动减弱或消失,同侧肺脏自肺尖到肺底,将平均的得到压缩和张力松弛,使结核病灶容易治愈。必要时也可并用人工气胸术或人工气腹术。  相似文献   

5.
一种改进的膈神经—膈肌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改进的膈神经-膈肌实验方法,将传统的标本垂直放置改为卧置,神经纤维置于刺激电极上,浸盖液体石蜡,大大增加了有效刺激强度,且使刺激强度恒定,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而且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6.
在人子宫壁浆膜下的神经束和分支之间有不同大小的三类神经节:疏松型、密集型和混合型。前两者分别是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在神经束和肌内偶见有单个神经元,可能属于内脏中间神经元。神经伴随血管走行,分别形成浆膜下丛,肌内丛,血管周围丛和上皮下神经,其中胆碱能神经分布于血管壁、肌肉和内膜腺体,而肾上腺素能神经见于血管壁中膜,肌内和粘膜皱襞内。止于肌束表面的神经终末呈结状和环状,子宫内感觉神经在肌内和内膜层有不同形态的神经末梢。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4例无痛性双侧孤立膈神经病变综合征患者。电生理检查证实活化的去神经支配限制了膈肌,患者的远期恢复较差。因此,双侧孤立膈神经病变是导致无痛性膈肌麻痹的一个原因,并且可以将其与免疫性臂丛神经病变和其他临床症状相似的神经肌肉病变相鉴别。导致无痛性双侧膈肌麻痹的双侧孤立膈神经病变@Andersson P.-B. @Distad B.J. @陈海  相似文献   

8.
膈神经阻滞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膈神经阻滞结合穴位注射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5例,仅采用1%利多卡因10ml行膈神经阻滞,结合中脘、内关及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25例,仅采用上述3穴位注射。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2%(23/2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0%(15/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神经阻滞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是一确切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膈神经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供有关国人膈神经的解剖学资料,为膈神经移位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32具已固定尸体(男22具,女10具)的膈神经并测量其长度及宽度。结果:①膈神经总长度:男性左侧(28.16±1.92)cm,右侧(23.80±1.57)cm;女性左侧(26.08±1.46)cm,右侧(22.30±1.56)cm;②自胸骨旁第二肋上缘至入肌点长度:男性左侧(18.73±1.59)cm,右侧(14.44±1.48)cm;女性左侧(16.66±1.41)cm,右侧(12.70±1.18)cm;③膈神经宽度:男性左上(1.89±0.32)mm,右上(1.82±0.33)mm,左下(2.50±0.46)mm,右下(2.31±0.39)mm。女性左上(1.85±0.29)mm,右上(1.78±0.27)mm,左下(2.36±0.40)mm,右下(2.17±0.18)mm;④膈神经自第二肋上缘至入肌点长度(Y)与身高(X)的回归方程:男性左侧:Y=0.106X+0.881,右侧:Y=0.083X+0.253;女性左侧:Y=0.101X+0.833,右侧:Y=0.078X+0.314。结论:左右膈神经长度及上下端宽度均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0.
前言 膈神經的成分在一般教科書中認爲含有運動性,感覺性及交感性神經纖維,但對交感性纖維的來源說法不一。認爲交感性纖維可來自交感幹頸下及頸中神經節。認爲可來自交感幹頸下神經節及膈肌的交感叢,随膈神經的分支而至腹腔有關臓器,Gray認爲多數來自頸中節,偶爾可自頸學(舌下神經學)。此外,Morris及Cunningham均認爲可來自交感幹的頸部、膈叢及舌下神經學。進一步証實在膈神經幹中,含有无髓交感神經纖維及其細胞。自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膈神经在一定冷冻温度下(-65℃)的变化及其特征,并探讨冷冻时间与神经损伤和修复的关系,以确定膈神经冷冻术的安全性。方法:冷冻治疗机温度设定为-65℃。实验动物为山羊,实验中取右侧8肋间切口入右胸,在下腔静脉外侧游离膈神经,分别行30 s、60 s、90 s及120 s膈神经冷冻术。术后60 d再次开右胸,在不同时间再分别行膈神经冷冻术,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冷冻当天镜下可见:冷冻90 s和120 s组出现明显神经变性和神经纤维断裂;30 s和60 s组表现为神经外膜、束膜及髓鞘轻度水肿;术后60 d标本不同冷冻时间肉眼观察与正常膈神经均无明显区别,镜下神经基本恢复正常,但仍有增生性改变。结论:膈神经在-65℃下,随冷冻时间延长,神经损伤逐渐加重。冷冻90 s以上,神经损伤明显。冷冻120 s仍可修复,证明膈神经冷冻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应用冷冻复型法对人胎隔腹膜间皮细胞作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间皮细胞内拥有大量小泡,可单个或成簇存在;后者常融合成大泡,开口于细胞游离面,形成分泌颗粒。(2)在其核膜和细胞质膜不同的劈裂面,膜微粒的数目不同。细胞质膜的PF面有外排小孔,直径43nm,最集中处达26个/μm~2。(3)相邻细胞以指状胞质突起相连,形成立体镶嵌。(4)间皮细胞微绒毛有3种形态,即分叉状微绒毛,鼓槌状微绒毛和棒状微绒毛。此外,同一样本的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也支持以上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尝试新的解剖制作鼓索标本的方法,制备出无损伤的鼓索标本;理清其走行特点,为临床上进行相关手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配置脱钙液并进行标本头部脱钙处理,使头骨骨质软化后,从颞骨周边开始向鼓室进行除骨质解剖操作,暴露鼓室找到鼓室段鼓索神经后,依次向面神经管部,鼓索出岩鼓缝部进行除骨质操作,从而暴露全段鼓索。结果:鼓索由面神经发出后走行于颞骨骨质内,走行复杂;鼓索走行可分为四段:后岩鼓缝段、鼓室段、前岩鼓缝段、颅底段。结论:用本实验方法制备鼓索可行性很强。  相似文献   

14.
韦宏文  黄式环 《广西医学》2007,29(8):1310-1311
神经移位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主要方法,其中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是目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常用术式之一,有效率达84.62%[1,2].笔者对8例行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治疗臂丛神经的患者进行了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膈构筑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膈形态和构筑学特征.方法对8具成人尸体(男4,女4)膈采用大体解剖法和肌构筑法研究.结果膈为穹隆形阔肌,表面积男性为908.25±75.77cm2;女性为676.06±44.28cm2.肌重男性为185.00±20.91g;女性为131.75±20.69g.肌性部的表面积和重量分别占整个膈的84.80%和87.58%,其中,胸骨部分别占1.75%和1.40%;肋部分别占57.40%和56.94%;腰部分别占25.65%和29.24%.胸骨部肌束长4.43±1.12cm,肋部肌束长9.54±0.87cm,外侧束肌束长8.48±1.02cm,膈脚肌束长11.55±1.91cm.结论①男性膈的表面积和肌重均大于女性膈.②膈肋部的运动幅度大于腰部和胸骨部.  相似文献   

16.
东莨菪碱对兔膈神经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2只清醒、肌松、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家兔,记录膈神经放电,观察小脑延髓池注射不同剂量的东莨菪碱对其影响。东莨菪碱0.1mg/kg无明显作用。0.5和5.0mg/kg可使膈神经放电脉冲计数减少,幅度变小。结果提示东莨菪碱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膈神经的电生理改变特征.方法测定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膈神经传导速度(PNC)、波幅(AMP) ,分析其与血糖、病程、呼吸困难的关系.并选择3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糖尿病患者的PNC、AM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病程越长,临床伴有呼吸困难者,其PNC、AMP异常率越高,但与血糖无关系.结论测定膈神经电生理特征有助于了解糖尿病的病情及病程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膈肌神经鞘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膈肌肿瘤极为少见,我院发现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4岁.42天前因劳累后自觉胸部闷胀不适,软弱无力,在矿区医院就诊.经X线检查拟诊为胸腔肿瘤,心包囊肿.2000年11月28日入我院治疗.查体:血压140/100mmHg,脉搏90次/min,血沉12mm/h,颜面轻度浮肿,尤以眼睑明显,心电图示左室劳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33例被确诊为先天性膈神经病变患者的病历记录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17例患者有神经痛性肌萎缩的临床特征。因此,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和电反应诊断评估,提示神经痛性肌萎缩也许是导致患者出现典型孤立膈神经病变的原因性疾病神经痛性肌萎缩所致膈神经病变@Tsao B.E.$Clev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