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血液与脾胃的关系从生理病理、治则治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将血液病临床常用的调理脾胃法归纳为健脾益气、健脾摄血、升脾益气、温补脾阳、健脾渗湿、滋养脾阴、健脾和胃、清胃泻火八法,并按其在红细胞疾病、出凝血疾病、白细胞疾病中的应用分别进行了论述,提出辨病辨征结合、遣方用药灵活、注意脏腑相关三条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薛己主要著作,尤其是《内科摘要》、《外科枢要》、《女科摄要》等研究分析,总结其运用四君子汤的经验,探讨其运用益气健脾法的思路.薛己拓宽了益气健脾法的应用范围;立足顾护胃气,益气健脾;在重视脾胃的基础上灵活加减,兼顾肝肾,偏于温补,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后世脾胃病运用益气健脾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薛己主要著作,尤其是《内科摘要》、《外科枢要》、《女科摄要》等的研究分析,总结其运用四君子汤的经验,探讨其运用益气健脾法的思路.薛己拓宽了益气健脾的应用范围;立足顾护胃气,益气健脾;在重视脾胃的基础上灵活加减,兼顾肝肾,偏于温补,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后世脾胃病运用益气健脾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医调理脾胃在老年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爱红 《陕西中医》2004,25(1):79-80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诊治老年病 ,以西医西药治疗急重症 ,以中医中药调理脾胃 ,相辅相成 ,收到良好的效果。调理脾胃之法有益气健脾法、理气健脾法、燥湿健脾法、温阳健脾法、滋阴健脾法 ,辨证施治。脾胃为后天之本。早在 80 0多年前 ,李东垣就创立了脾胃学说 ,提出“人以脾胃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和胃法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脾胃和气煎(黄芪、西党、白术、云苓、砂仁等药物)治疗胃脘痛患者98例。结果:治愈84例,治愈率达85.7%;好转12例,占12%;总有效率98%。结论:益气健脾和胃法治疗胃脘痛疾病有疏肝健脾、降逆助消化、除湿和胃的显著功效。  相似文献   

6.
白兆芝为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中医内科疑难杂病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临床擅长运用补脾益气法治疗疑难杂病,其补中益气升清法,补脾胃泻阴火法,健脾益气法,健脾升阳除湿法,补脾益气、化痰祛饮法,益气健脾、温阳散寒法等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学中 《江苏中医药》2016,48(12):42-45
益气健脾和胃法是根据恶性肿瘤病机特点总结的重要治法。中医学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日久成积,治疗强调培补脾胃,以固根本。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与脾胃亏虚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的改变也与脾虚证相关,益气健脾法可改善肿瘤证候和肿瘤患者抑郁表现,益气健脾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我们在临床中发现,益气健脾和胃法与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联合运用可起到增效减毒作用,在消化道肿瘤及其他肿瘤、血液病辨证论治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8.
谢瑞丰 《新中医》1995,27(1):61-62
健脾益气法在耳鼻喉科的应用体会谢瑞丰健脾益气法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多种内科疾病。然笔者就多年临床观察所得,很多慢性耳鼻喉科疾患在某一病变阶段也可出现脾胃虚弱的证候,运用此法治疗同样收到良效。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主升。五官九窍得其充养...  相似文献   

9.
从补脾助运、益气生血,升阳益脾、固摄冲任,健脾助运、水湿自化,调理脾胃、中和肝舒四方面论述了调理脾胃法在妇科的应用。指出调理脾胃法是治疗妇科杂病的大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升清降浊法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广泛,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脾主升清,胃主和降.升清降浊的基础当从脾胃出发.耳、鼻、咽喉皆属清空之窍,依靠清阳之气濡养,清阳既升,浊阴亦降,官窍才能正常通利.治疗耳鼻喉科疾病当从脾胃论治,培养后天之本,在辨病和辨证的基础上,益气健脾,升阳通窍.耳鸣耳聋则补中益气,盈其耳窍;咽炎喉炎则补益脾气,水至金充;鼻炎口疮则健脾通窍,化浊清道.另外,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可适当添加升提之品引药上行,以助药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脾气虚在肿瘤发病中的重要地位,肿瘤使用健脾益气法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主张治疗肿瘤以健脾益气为主,兼顾他脏,强调以食为先,健脾得食则胃气生,健脾益气法在放化疗中的应用可起到减毒增效作用,并对健脾益气法在手术后的应用,健脾益气法在防治肿瘤复发或转移中的应用,健脾益气法在癌前病变中的应用,健脾益气法在康复期中的应用进行了祥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吴新欲主任医师业医执教四十余载,对脾胃学说颇有研究。认为五脏相关,应当重视脾胃。论治脾胃疾病强调健脾益气、甘寒养阴、燥湿运脾、理气和胃、辛开苦降、苦寒泻火六法。同时要求运用补泻,勿伤脾胃。  相似文献   

13.
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健脾法广泛用于各种疾病之中,本文就《滇南本草》健脾以益气生血、延年益寿、消食开胃、除湿止泻、生肌、益智、消疳及在妇科病等方面的运用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唐汉钧教授在疏肝基础上,从脾论治甲状腺疾病,攻补兼施,临证每获良效。如疏肝健脾、化痰散结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益气健脾、扶正清瘿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益气健脾、化痰解毒治疗甲状腺癌等。唐教授治疗甲状腺疾病,始终贯穿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观点,突出其从脾论治甲状腺疾病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5.
笔者跟随王教授门诊发现益气健脾法治疗气虚痰瘀型高血压病效果显著,故认为广东地区高血压病应从脾论治,顾护脾胃,三因制宜,健脾益气,化痰祛瘀,必取良效。  相似文献   

16.
培土健脾法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干燥综合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燥证"范畴,从中医角度讲,和脾胃关系很大,尤其是和脾的关系,多表现为脾胃功能失调,因此通过益气健脾、燥湿健脾、补脾益阴等培土健脾法达到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目的。认为培土健脾法不失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病科杨惠民教授根据其临床经验,指出脾胃气虚、胃气不和、气机阻滞是其主要病机,治疗应从健脾和胃、调理气机出发,提出以理气健脾和胃法为基本治疗原则,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上根据辨证所得,常以香苏散及四君子丸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施治。在理气药的应用上,提出以紫苏梗、荷梗、青皮、陈皮、香附、木香六药合用,形成药对,使脾、胃、肝兼顾,气血双调,疗效显著,突出了"以和为贵"的核心思想,颇具特色。同时强调脾胃气虚是老年人脾胃系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重视健脾益气以和胃。  相似文献   

18.
李丽 《河南中医》2004,24(12):63-63
补中益气汤出自于李东垣《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用,主治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诸证,在鼻科方面是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鼻科疾病最常用的有效方剂。本方以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配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升麻、柴胡升举下陷清阳。综观全方配伍大意,一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一是升提下陷阳气,使湿浊降而清阳升,脾胃和调,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可愈。  相似文献   

19.
分型辨治抗生素所致小儿脾胃功能下降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四川中医》2002,20(3):58-59
用中医温阳健脾,养阴益气,健脾利湿等法。分三型治疗小儿因抗生素所致脾胃功能下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脾胃疾病病变复杂,病因病机有虚实寒热的不同,病久又易见虚实夹杂,使之论治也十分复杂。闵范忠教授辨治脾胃病常采用辨证辨病相互结合的方法,多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为基本治法,并随疾病和病症进行加减,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