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定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跃  郝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1244-124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静脉置管技术.对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应该放置在什么位置以及如何在X线下进行定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的最适位置、X线定位的影像学标志及导管末端的移动性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恶性肿瘤患者80例,均施行了PICC置管术。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用新型固定方法进行导管固定的患者40例,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876岁,平均60.0±2.8岁,对照组为传统的缝合固定方法进行导管固定的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076岁,平均60.0±2.8岁,对照组为传统的缝合固定方法进行导管固定的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082岁,平均62.0±3.1岁。两组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 d~1年)[1~3].PICC的应用,一般有如下好处.①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率;②全疗程"一针治疗";③减少穿刺次数,给患者减少痛苦;④给危重患者赢得抢救时间;⑤降低了护士的劳动强度;⑥操作简单,可由专业护士穿刺,床旁完成;⑦是可靠的静脉通路,维护简单,节约时间,降低总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新型静脉内心电图(NVECG)的波形变化辅助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准确定位的效果.方法 60例ICU接受PICC置管的成年患者,采用NVECG法引导PICC置管,通过特征性的P波变化,辅助PICC准确定位,并与穿刺后X线胸片检查结果比较,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60例患者中58例穿刺后床旁X线胸片证实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2例导管尖端易位于颈内静脉.以X线胸片结果为“金标准”,NVECG法辅助PICC尖端定位的敏感度为98.3%,特异度为100%.结论 NVECG用于辅助PICC尖端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可作为X线胸片的替代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其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喜爱,尤其需长期输液的肿瘤患者。近年来,我科使用PICC较好地解决了患者化疗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但也有少数患者因各种原因未完成治疗而拔管。现对我科3年来发生的42例PICC患者非正常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l central catheter,PICA),是指从周围静脉导入,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内的方法。穿刺点在外周浅静脉,直观下置管,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单,可由护士单独操作。具有操作程序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对病人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正常生活,心理压力小,容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两种导管维护方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选择合适的维护方式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住院的217例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按照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n=136)和观察组(n=81)。对照组常规返院进行导管维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患者家属进行导管维护(冲管及封管、敷料的更换、肝素帽或无针接头的更换)。比较两组患者置管至拔管期间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张力性水泡、导管脱出、过敏性皮炎、穿刺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发生情况。结果 剔除脱落患者,最终对照组127例、观察组75例完成研究。置管至研究结束,对照组张力性水泡、导管脱出发生情况好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过敏性皮炎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前3次导管维护中,两组均未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深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对照组张力性水泡、导管脱出、穿刺口感染发生情况好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第4次导管维护至拔管期间过敏性皮炎发生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由家属对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进行导管维护可以降低导管相关的过敏性皮炎发生率,且不增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深静脉血栓、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但家属进行导管维护的方式需进一步完善,尤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前期培训及考核,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经左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临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常规采用右肘部静脉进行穿刺,而根据解剖特点,左侧静脉路径较长、较弯曲,插管时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等因而极少使用。自2006年10月~2008年1月我院根据病人病情及穿刺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采用经左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经左外周组),取得良好效果;并与经右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经右外周组)进行了临床应用比较,现将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粉无菌手套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行PICC置管的首次化疗患者126例,将置管时未使用无粉手套者6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无粉手套者6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程度:0级56例,2级2例,3级2例,4级6例;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程度:0级56例,3级2例,4级2例。两组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u=-2.017,P=0.04)结论使用无粉无菌手套可有效减少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王敏 《黑龙江医学》2010,34(11):879-880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起着“人工胃肠”作用的治疗措施。胃肠外营养支持在临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如消化道瘘、急性重症胰腺炎等,以禁食、水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疾病。建立1条有效的静脉通路是实施TPN的首要条件。传统的方法有外周静脉营养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营养,两者均有一些不足,如并发症多、易破坏静脉、输入困难等,而影响TPN的实施。我科应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简称PICC)进行TPN,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侯小娟  李琳  宋茜  文君 《医学争鸣》2002,23(6):567-567
1 对象和方法  1999- 0 6 / 1999-~ 12采用美国 BD公司生产的导管对 10例患者行 PICC. 1物品准备 :穿刺包 1个 ,手套2付 ,10 0 m L 肝素盐水 1瓶 . 2穿刺部位 :常选择肘部头静脉 ,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为插管部位 . 3操作步骤 :按 Abi-Nader介绍的方法 [1 ] ,在预先选择好的部位 ,先测量置入导管的长度 ,上臂外展角度 90°,由穿刺点至锁骨头距离 ,消毒范围由上臂中段到前臂中段 ,据测得的静脉长度剪去多余导管 ,扎止血带 ,插入引导套管 ,拔出针芯后插入选择好的导管 ,插至预定的长度 ,拔出引导套管和金属导丝 ,抽回血 ,再用肝素盐水 10…  相似文献   

13.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观察及其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116例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116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并发症40例,其中导管堵塞10例,管腔内返血8例,穿刺点渗血8例,机械性静脉炎6例,导管脱出4例,穿刺点感染4例。经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后,继续留置PICC管32例,拔管8例。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措施的掌握,可有效减少PICC临床应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发兰 《当代医学》2010,16(1):121-122
目的探索肿瘤患者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长期留置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3月放置PICC的169例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进行观察和处理。结果145例顺利完成化疗,24例发生相关并发症导致提前拔管。结论合理的换药时间、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严格遵守自我防护是避免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预防气管切开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4年11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超声引导行PICC置管的气管切开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在PICC置管过程中,对照组采用指压法,观察组采用B超探头压迫法。观察两组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后X线检查PICC尖端位置正确率。结果 置管过程中,观察组PICC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为4.7%(2/43),低于对照组的34.9%(15/43)(χ2=12.904,P=0.005)。观察组置管时间为(14.7±3.1)s,短于对照组的(22.4±14.0)s(t=-3.512,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9.3%(4/43)(χ2=4.195,P=0.041)。置管后两组X线检查PICC尖端位置正确率均为100%。结论 B超探头压迫法较指压法能降低气管切开患者PICC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且具有置管时间短、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related venous thrombosis, PICC-VT)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原发性肝癌患者261例,根据是否发生PICC-VT分为血栓组(24例)和对照组(237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ICC-VT形成的影响因素,以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PICC-VT的预测价值。结果 2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男179例,女82例,年龄21~93岁,平均(60.8±11.4)岁。24例肝癌患者发生PICC-VT,发生率为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中心静脉穿刺次数越多(OR=1.886,95%CI:1.108~3.211,P=0.019)、有冠心病史(OR=4.170,95%CI:1.264~13.760,P=0.018)的肝癌患者,PICC-VT形成的风险越高。既往中心静脉穿刺次数和冠心病史构建的联合指标对PICC-VT预测的A...  相似文献   

17.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u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1]。从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为降低其导管堵管率、感染率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2],我科对PICC置管患者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覃艾新 《微创医学》2006,1(5):399-40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指经外周肘部浅静脉穿刺,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置管新方法。1929年德国医生Forss manm在自己身上将一根长65cm的导管由肘部静脉插入右心房,即为中心静脉量管(PICC)的开端。1992年德国医生在X线辅助下定位首次成功完成[1]。20世纪90年代后期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ICC相关感染的类型、主要病原菌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应用PICC治疗的新生儿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构成。对CRBSI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导管定植的发生率为3.0%,1.2/1000导管日。局部感染(出口部位感染+隧道感染)率为7.4%,2.8/1000导管日。CRBSI发生率为9.0%,3.6/1000导管日。CRBSI病原菌G+菌占57%,主要为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G-菌占18%,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真菌占25%,主要为念珠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置管时间为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8(1.12~1.73)]。结论 PICC相关感染以CRBSI最常见,CRBSI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也较常见。置管时间是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采用引导针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的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并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中下1/3段的导管置入术。PICC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输液、营养支持治疗以及输血等,也可用于血液样本采集;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能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伤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组织坏死,解决了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输液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