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Copines蛋白家族(CPNEs)在肾透明细胞癌(KIRC)中的潜在预后价值。方法 在GEPIA、HPA、Kapian-Meier Plotter、cBioPortal GeneMANIA、STRING、TIMER2.0等数据库中对KIRC患者的CPNEs表达差异、生存预后、临床分期、基因突变、蛋白互作、免疫浸润等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整理。结果 CPNE1、CPNE2、CPNE5、CPNE7、CPNE8在KIRC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PNE3、CPNE4、CPNE6在KIRC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PNE1、CPNE3、CPNE7的mRNA的表达水平与KIRC的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高表达CPNE1、CPNE7的KIR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明显低于低表达的患者(P<0.05),低表达CPNE3、CPNE6的KIRC患者的OS明显低于高表达的患者(P<0.05)。此外,差异表达的CPNEs的功能主要依赖于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参与的信号通路的跨膜运输和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CPNEs在KI...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肾透明细胞癌中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的表达,分析SATB1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进展及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以RT-PCR法检测30例成对肾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5例非癌肾组织、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株中SATB1 mRNA的表达,分析SATB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SATB1在肾透明细胞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癌组织中SATB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SATB1在非癌肾组织中有微弱表达,SATB1 mRNA的表达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并且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 SATB1 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肾透明细胞癌PDCD5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PDCD5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巾的作用及与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6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PDCD5表达进行研究,对患者存活率进行回顾性随访:结果癌旁。肾组织中PDCD5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肾癌组织。PDCD5阳性表达率随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上升而下降,染色强度也减弱。PDCD5阳性表达组3年及5年存活率高于阴性表达组:结论PDCD5为肾透明细胞癌的负性调节因子,对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的恶性转化和进展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在预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CCRCC)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300例非转移性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比较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肿瘤特异性生存(CSS)和无复发生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RCCC的HMGB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二步免疫法,当DAB开始显色后,进行复染以及脱水,完成脱水之后,即可以进行封片。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则应保证每1例患者的标本具有五张切片;在染色的过程中,阴性对照为PBS,阳性对照为已知切片。结果Ⅱ期患者以及Ⅰ期患者的HMGB1阳性水平明显低于Ⅳ期患者以及Ⅲ期患者,P<0.05。结论在估计RCCC患者预后状态以及病情恶变程度时,可以将HMGB1作为分子指标;以便能够正确评估患者预后状况,或者是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于2009年2月25日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时行B超检查发现右侧肾囊实性混合性团块,考虑为囊肿.行双肾CT平扫加增强扫描示:双肾不均匀强化囊实性占位,考虑为恶性病变,以转移性肿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7.
肾透明细胞癌具有很强的转移倾向,转移到胆囊极为罕见。现报道1例肾透明细胞癌切除术后9年发生胆囊转移的病例,以提高对肾透明细胞癌胆囊转移影像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分析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癌CT、MRI的影像学差异,以探讨两者对两种肾细胞癌的鉴别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肾透明细胞癌及乳头状癌患者34例,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两组,肾透明细胞癌组25例,肾乳头状癌组9例,均行CT、MRI扫描,对比其影像学差异。结果肾乳头状癌组平扫CT值明显高于肾透明细胞癌组(P<0.01);肾透明细胞癌组在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三期增强扫描时的CT值明显高于肾乳头状癌组(P<0.01)。肾透明细胞癌组在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三期增强扫描时增强相对强度明显高于肾乳头状癌组(P<0.01)。MRI检查显示:肾透明细胞癌组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以边缘强化为主,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其中14例皮质期出现明显强化,8例轻中度强化。肾乳头状癌组T1WI呈低~中等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MRI动态强化特征与CT结果一致。其中6例均匀强化,1例欠均匀强化,2例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CT、MRI对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T增强扫描最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左肾透明细胞癌左眼脉络膜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患,男,63岁。因左眼视物不见20天收住院。查体:左瞳孔光反应迟钝,晶体前囊见色素颗粒沉着,玻璃体混浊 ,眼底视不见,眼压7.5/3.5:4.40kPa,右眼正常。心肺无异常,左肾区轻叩痛。B超示左眼球壁实性肿块,左眼视网膜剥离,左肾下极实性肿块。进一步检查MRI:左眼球壁内轴位9-10点、冠状位7.8点处见一短T1长T2异常信号灶,  相似文献   

11.
2016年WHO正式将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作为一种肾细胞癌新类型。该肿瘤可以为散发性也可以发生于终末期肾病或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HL综合征),具有相对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诊断时应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以及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相鉴别。鉴于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或低度恶性,因此准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4岁,因体检发现左肾肿块,于2006年11月来笔者所在科治疗.病程中无腰痛,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明显消瘦.查体:神志清,精神好,无贫血貌,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双肾区无饱满及隆起,无扣击痛,双侧输尿管行径区无压痛,膀胱区不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SETD2)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讨论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从肿瘤基因组计划数据库(TCGA)中下载ccRCC患者的基因突变数据、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使用R软件v 4.0.3对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用Kaplan-Meier绘图仪研究并比较不同免疫浸润情况及对应SETD2表达情况与患者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无病生存期(DFS)等方面预后的关系,结合临床数据进行验证,揭示SETD2突变调控ccRCC进展的潜在机制。结果 TIMER2分析结果显示,SETD2表达在ccRCC中显著下调且与免疫浸润相关,ccRCC基因突变景观图显示SETD2突变频率达12.5%,位列体细胞突变频率第4。ccRCC患者中,SETD2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预后更佳,高免疫浸润组患者较低免疫浸润组患者预后更佳。结论 SETD2高表达可增加ccRCC患者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及其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从而对患者预后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及正常肾组织中SMO 的表达,探讨RCCC中SMO 的异常激活与肾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RCCC 及正常肾组织中SMO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肾组织中SMO 轻微表达,而在RCCC中SMO 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均无关.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中SMO 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RCC的发病,其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WIF-1)在正常肾组织及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并探讨WIF-1与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80例。对照组为正常肾组织2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IF-1的表达水平。结果 IOD值在肾癌的不同临床分期为:I期为89.257±20.061,II期为62.731±17.455,III期为45.453±18.413,IV期为21.029±19.947。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r=-0.543。在肾癌不同分化组织中:高分化为90.067±19.058,中分化为67.482±16.602,低分化为31.354±18.35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r=0.498。结论 WIF-1的表达水平与RC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相关,对于肾癌在基因水平上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治疗方向。可能为RCC的早期筛选诊断提供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王跃  周文生  李建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53-1355
目的: 探讨黏蛋白1(MUC1)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例肾透明细胞癌(RCCC组)和21例肾癌旁组织(对照组)中MUC1的表达.应用Image-Pro Plus 6.0型图像分析软件定量测定阳性染色区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 MUC1定位表达于细胞质中,肾癌细胞和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RCCC组平均吸光度值为0.4295±0.0939,对照组为0.3371±0.0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UC1表达与肾癌的临床分期及有无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1和P<0.05).结论: MUC1 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增强,可能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肾癌免疫治疗的靶抗原.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or 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中的表达情况,对FGFR2的表达与ccR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进行分析,并研究FGFR2的表达与其他分子之间作用关系,探讨其在cc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从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及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下载ccRCC患者的基因表达及临床信息资料,进行转化及整理,并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104例临床ccRCC样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对染色结果进行评分,从而比较ccRC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FGFR2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f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正常的肾上皮细胞系(293)和肾细胞癌细胞系(786-O、769-P、OSRC-2、Caki-1、ACHN、A498)中FGFR2的mRNA表达水平;对数据库中的ccRCC患者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FGFR2表达与ccR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TNM分期和病理分级)以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分析ccRCC患者中FGFR2表达与B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关系,并使用生物交互数据集通用存储库(Biological General Repository for Interactionh Datasets,BioGRID)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网络研究与FGFR2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结果: 在TCGA数据库中,相较于正常组织样本,FGFR2在ccRCC组织样本中表达下调,在GEO数据库中的表达也呈现出这一差异,并且FGFR2在ccRCC临床样本及ccRCC细胞系中表达下调,此外,FGFR2表达水平与ccRCC高分级分期相关,与ccRCC患者较好的预后相关,并且FGFR2表达与B细胞、T细胞、NK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无明显相关关系。PPI网络显示FGFR2蛋白与某些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FGFR2与ccRCC发生发展的潜在作用关系,提示FGFR2可能作为ccRCC患者的预后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心室区表达PH域的蛋白质同源物1 (ventricular zone-expressed P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homolog 1,VEPH1)在肾透明细胞癌(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KIRC数据集,下载VEPH1基因表达谱资料及临床信息资料。人类蛋白质图集数据库下载VEPH1免疫组化结果,比较肿瘤和正常组织中VEPH1蛋白表达。分析VEPH1表达与KIRC患者预后的关系。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VEPH1表达降低的原因。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方法预测KIRC组织中VEPH1 mRNA表达高低相关的通路。结果: KIRC肿瘤组织中VEPH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且表达越低,患者总生存期越短。VEPH1 mRNA在KIRC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降低,不是由基因的错译或者突变引起。高表达VEPH1的KIRC样本,在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VEPH1在多种氨基酸、糖以及脂肪代谢相关的通路上显著富集。结论: VEPH1在KIRC肿瘤组织中低表达,可能是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多种代谢通路,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姚秀娟  陈祥义  张如意  于亚威 《浙江医学》2017,39(20):1803-1805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CCPRCC的石蜡标本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其中3例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随访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结果肿块最大径1.5~4.2cm,切面呈囊实性或实性。镜下观察,肿瘤包膜完整,瘤细胞排列成腺管状、乳头状、腺泡状、囊状、巢状或缎带状结构,囊内或腺腔内见分泌性蛋白。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具有丰富的透明胞质。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较为一致,远离基底膜呈线状排列,Fuhrman核级低,其中4例为1级,2例大部分区域为1级、局灶为2级。2例肿瘤间质内见局灶平滑肌成分。6例均未见核分裂象及肿瘤性坏死,未见血管侵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6例肿瘤细胞均弥漫强表达CK7、CAⅨ、缺氧诱导因子-1α、高分子角蛋白、PAX-2、PAX-8及波形蛋白;不表达CD10、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及TFE3;Ki-67阳性指数约1%~5%。3例FISH检测显示均无第7和17号染色体的获得,也无Y染色体及3p的缺失。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6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CCPRCC是一种新分类的惰性肿瘤,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需与具有透明细胞和乳头状结构的肾癌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