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润岐  张冠军  田蓉 《医学争鸣》2006,27(8):706-708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 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 结果: 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 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 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 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 结论: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结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2003年WHO乳腺肿瘤新分类中,将其列为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07年10月以来确诊的7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宁佩芳  蒋冰  蔡存伟 《吉林医学》2011,32(12):2392-2392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387例乳腺癌病理标本,筛选出符合IMPC形态学和免疫标记标准的病例12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2病例ER、PR、HER-2进行检测,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发病年龄51~69岁,平均(57.7±12.6岁),IMPC发生率占同期乳腺癌的3.1%,形态学均具有典型IMPC的表现,免疫组化结果ER阳性率为58.3%,PR阳性率为50%,HER-2阳性率为16.7%。结论:IMPC是一类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乳腺癌,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IMPC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存档的乳腺癌病理切片,根据WHO分类标准,结合HE形态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断浸润性微乳头状癌6例,结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淋巴结转移率为91.5%(86/94)?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不良的生物学行为,无论肿瘤中IMPC结构比例占多少都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李振芬  付茹俊 《中原医刊》2009,(13):F0004-F0004
目的观察乳腺微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学资料,分析其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不同。结果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检出率、淋巴管侵犯率、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个数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P〈0.01)。结论淋巴管侵犯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是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显著生物学特点。  相似文献   

7.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infiltrating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乳腺浸润性癌中的少见类型。1993年Siriaunkgul和Tavassoti[1]首次提出IMPC的概念,并描述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性,55岁,已婚,因发现右乳肿块2个月余入院.入院查体:右侧乳房外上象限皮肤稍红,呈橘皮样改变,乳头轻度内陷,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8 cm×6 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尚可推动,与皮肤及基底无明显粘连.右侧乳腺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质硬.左侧乳腺未及异常.行乳腺肿块细胞学穿刺结果为:右乳腺癌.遂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病理检查:肿瘤组织排列成实性微乳头状,小灶性浸润性生长,周边有空隙,癌细胞圆形、卵圆形,核深染、异型,间质中纤维组织增生,透明变性,乳头和基底未见肿瘤,腋窝淋巴结(59/60)及另送"锁骨下淋巴结"(3/3)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IMPC患者的病理学资料,分析肿瘤T分期(肿瘤大小)、IMPC成分比例、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IMPC淋巴管浸润率为73.8%(45/61),淋巴结转移率为75.4%(46/61)。不同T分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不同IMPC成分比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IMPC间质淋巴细胞浸润阴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间质淋巴细胞浸润阳性者(54.2%vs62.2%)(P<0.05)。淋巴结转移灶为纯IMPC成分或以IMPC成分为主(39/43,90.7%)。结论淋巴管侵袭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是IMPC的生物学特征;IMPC的生物学行为并不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及肿瘤中IMPC成分的多少,而可能与IMPC成分本身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IMPC患者的病理学资料,分析肿瘤T分期(肿瘤大小)、IMPC成分比例、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IMPC淋巴管浸润率为73.8%(45/61),淋巴结转移率为75.4%(46/61)。不同T分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不同IMPC成分比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IMPC间质淋巴细胞浸润阴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间质淋巴细胞浸润阳性者(54.2% vs 62.2%)(P<0.05)。淋巴结转移灶为纯IMPC成分或以IMPC成分为主(39/43,90.7%)。结论 淋巴管侵袭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是IMPC的生物学特征;IMPC的生物学行为并不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及肿瘤中IMPC成分的多少,而可能与IMPC成分本身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1.
25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5例IMPC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对该组病例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并分析其与预后关系。结果 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22例( 22/25, 88% ),平均淋巴结转移率为46.82%;肿瘤组织中IMPC成分大于> 51%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IMPC成分小于<50%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肿瘤最大径大于等于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最大径小于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ER、PR、cerbB2、Ki67、P53的表达情况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和生存预后没有显著性关系(P>0.05)。 结论 IMPC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增殖、高转移潜能的浸润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12.
熊晓林 《海南医学》2013,24(15):2318-232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MPC)的病理特征与其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MPC患者病理资料,对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病理变化、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情况。结果 47例MPC患者中,单纯的MPC占44.68%,伴有浸润性导管癌占34.04%,伴有导管原位癌及粘液癌分别占10.64%;MPC在肿瘤中所占比例<50%者占46.81%,≥50%者占53.19%;免疫组化显示雌激素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抑癌基因(p53)、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癌基因cerbB2(cerbB2)阳性率分别为85.11%、80.85%、82.98%、55.32%,Ki67对肿瘤细胞生长指数进行标记显示指数为5%~95%;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93.62%,不同的MPC成分患者及肿瘤直径不同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个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68%、87.80%、82.93%和73.17%、78.05%、70.73%;不同的MPC成分患者及肿瘤直径不同患者3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具有淋巴转移能力强及转移阳性率高、预后相对较差的特点,高侵袭能力及淋巴结转移、预后与肿瘤自身的大小和MPC成分多少无直接相关性,但对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影响,提示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要对这一特征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资料,探讨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分子分型及预后(生存曲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2例IMPC患者(IMPC组)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及分子分型特点,抽取同期乳腺癌中的136例IDC患者(IDC组)作为对照。结果与IDC组比较,IMPC组在生育状态、乳腺良性病史、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软组织侵犯、乳头侵犯、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表达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民族、月经状况、肿瘤家族史、临床表现、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分子分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ER阴性和病理分期Ⅲ期的患者2年预后较差。结论既往有乳腺良性病史与未育女性中IMPC组发病危险性较高,其2年无瘤生存情况可能与淋巴结转移、ER和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组织学和免疫表型观察并复习文献,阐述该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肉眼观察肿瘤质硬、边界不清,直径5.0 cm,肿瘤组织切面呈灰白粘液样,呈浸润性生长。镜检显示明显扩张的管腔内见微小乳头状或桑葚状的癌细胞簇,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细胞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外缘呈锯齿状,部分间隙内可见少量粘液。癌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呈柱状形或立方形,边界不清,无明显坏死和炎细胞反应。胞质多少不均,淡伊红至强伊红染。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较深,有不同程度异型,核分裂少见。同侧腋窝淋巴结见癌转移,淋巴结内见相同形态学改变,淋巴管内见癌栓。免疫组化瘤细胞CK7和EMA表达阳性,ER、PR弱阳性表达,c-erbB-2强阳性表达,E-cadherin表达在癌细胞连接面的胞膜,而在间质面弱阳性表达。结论:I MP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导管癌,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和高度的淋巴侵袭性。  相似文献   

15.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是2003年WHO乳腺肿瘤新分类在乳腺上皮性肿瘤项下增加的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占乳腺癌的3%~6%[1].IMPC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其高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已被公认,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临床及病理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IMPC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瞿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2,(33):97-98,F0003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对24例IMPC进行观察,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其激素受体、Cerbb-2和细胞增殖表达。结果 24例IMPC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或小腺管状排列,细胞团外缘毛糙呈锯齿状,表面细胞质微绒毛样改变,缺乏纤维血管轴心,胞质伊红染,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较深,不同程度异型。免疫组化ER、PR、CerbB-2阳性率分别为75%、62.5%、54.2%;Ki-67阳性率70.8%,生长指数10%~80%,平均30%。结论 IMPC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表现的少见乳腺癌类型,易转移,高淋巴结侵袭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1例IM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观察分析,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这组病例ER、PR、Her-2、EMA、E-Cadherin、CD31、p53、Ki-67的表达。结果:11例IMPC患者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或腺样排列,细胞呈里面朝外(inside-out)的排列方式;肿瘤细胞团由纤细的纤维组织分隔,形成主间质分离。印片细胞特征性形态学表现为桑葚体样细胞球表面细胞质呈微绒毛样改变。11例中7例有血管淋巴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率63.64%。免疫组化EMA线状表达于微乳头和腺样结构的外侧缘;E-Cadherin肿瘤细胞间连接面的细胞膜强表达,而间质面的细胞膜表达减弱。Ki-67表达率平均30.3%。ER阳性率81.81%,PR阳性率72.73%。Her-2阳性率(+++)18.18%。结论:IMPC为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增殖、高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特征性组织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E-Cadherin、EMA等检测有助于IMP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3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3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每个微乳头细胞团和周边的纤维组织均存在无细胞的间隙样结构;瘤细胞CerbB-2、CgA和EMA( ).结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4例IMPC临床病理资料、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结果:14例IMPC无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发生率为4.8%;其淋巴结转移阳性率78.6%及转移个数(平均7.6个)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41.0%,平均3.5个)(P〈0.05);组织病理学特征性表现为:癌巢呈假乳头状,由位于人工间隙内呈中空簇状/腺管状排列的瘤细胞构成;瘤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胞质细颗粒状;核卵圆形,深染,有轻度异型性,分裂象较少。免疫表型:上皮膜抗原(EMA)在瘤细胞中有独特的阳性表达——"反极"染色现象,部分瘤细胞可表达ER、PR、c-erbB-2。结论:IMPC是乳腺癌中的少见类型,癌巢呈假乳头状,生物学行为恶性度较高,诊断时应与浸润性乳头状癌、黏液腺癌、转移性乳头状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