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山东省猩红热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8-2017年山东省猩红热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山东省2008-2017年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40920例,年均发病率为4.21/10万;2008-2017年猩红热发病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10960.22,P<0.05);4-6月份和11月份-次年1月份为发病高峰,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35.85%和34.55%;各市均有发病,以莱芜市(11.79/10万)、济南市(11.69/10万)、青岛市(8.98/10万)、东营市(7.64/10万)和泰安市(5.49/10万)年均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5.23/10万)高于女性(3.20/10万)(χ2=2359.01,P<0.05);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年龄组为主,尤其以3~9岁高发,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7.79%;幼托儿童、学生和散居儿童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8.57%。结论 2008-2017年山东省猩红热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冬春季是猩红热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是发病的高危场所,应加强冬春季学校和托幼机构猩红热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控制猩红热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流行特征和空间自相关性,为制定猩红热防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模块获取2016—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疫情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累计报告病例2 08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67/10万;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呈双峰表现,4—6月的春季高峰(785例,37.70%)和11—次年1月(847例,40.68%)的冬季高峰;男性报告病例1 239例(59.1%),女性843例(40.49%),男女性别比1.47∶1;发病年龄中位数6岁,最大39岁,最小10个月,集中在3~<10岁儿童(占91.45%);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99.81%)。2016—2020年松江区猩红热病例数全局Moran’s I指数依次为0.538、0.546、0.540、0.416和0.597(均P<0.05),提示松江区猩红热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九亭镇,与累计报告病例分布一致;“低-低”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新浜镇、泖港镇和石湖荡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3—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水痘的发病状况和趋势,评估上海市水痘疫苗免疫策略,并为完善水痘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1年松江区12 417例水痘病例基本资料,描述水痘病例的三间分布,比较不同户籍、性别、年龄、职业各年份的发病情况。【结果】松江区2013—2021年累计报告水痘病例12 41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7.03/10万,2013—2017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趋势2=19.39,P<0.001),2017—2021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趋势2=758.62,P<0.001)。发病呈季节性变化,高峰为4—5月和11月—次年1月。发病人群中本市居民发病率高于外来人员(χ2=2 935.58,P<0.001);职业以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38.59%;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9岁儿童,占总病例数的23.45%,但病例年龄分布历年间存在差异(χ2=615.57,P<0.001),该年龄段发病占比自2...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安徽省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实施期间法定传染病发病变化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1年安徽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7—2021年安徽省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13.72/10万,年均死亡率为0.69/10万。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31.10/10万,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趋势=1 073.284,P<0.001);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82.62/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38 886.191,P<0.001)。2021年与2020年及2017—2019年均值比较,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及发病率呈现大幅下降。2021年报告发病率较高的地市为黄山市、宣城市和马鞍山市,报告发病率较高的病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手足口病。2020年暴发疫情报告事件以新冠肺炎为主,占45.61%,2017—2019及2021年暴发疫情以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5—2020年上海市普陀区猩红热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上海市普陀区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猩红热病例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上海市普陀区猩红热病例在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5—2020年上海市普陀区共报告猩红热病例58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39/10万,平均发病年龄为(6.2±1.8)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6∶1。2020年猩红热发病率出现明显的下降,比2015—2020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低5.44/10万。发病高峰在每年的4—6月、11—次年1月,呈春、冬两季高发特点;病例的年龄集中分布在4~9岁,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报告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为万里街道、长征镇、桃浦镇和长风新村街道。【结论】上海市普陀区猩红热发病高峰在每年的4—6月、11—次年1月,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发病的重点人群。应在猩红热高发季节前,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应疫情监测和防控指导,以有效预防疾病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空间自相关性和时空聚集性分布特征,探讨松江区猩红热高发地区和聚集时间,为猩红热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聚集性分析方法对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猩红热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3 32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5.03/10万。猩红热发病季节性显著,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两个发病高峰。病例集中在4~10岁,占总发病人数的89.12%,学生、幼托儿童为猩红热高发人群。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松江区猩红热发病呈空间正相关,且P<0.05;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猩红热分布主要呈现“高-高”“低-低”“低-高”模式;分析显示热点区域集中在松江区东北部的九亭镇,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逐年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14—2020年均存在高风险聚集区域,聚集区域为中心城区和东北部,聚集时段多为4—6月或11月至次年1月,与发病高峰基本一致。结论 2014—2020年松江区猩红热发病存在显著季节性和空间聚集性,中心城区和东北部街道/镇是猩红热防控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2020年初实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前后眉山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季节分布及流行高峰变化,为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7—2021年眉山市细菌性痢疾发病数据,运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计算,χ2检验、Watson-William检验及Raleigh′s-test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2021年眉山市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率为4.946/10万,2017—2019年报告发病率逐年缓升,2020年报告发病率迅速下降,2021年降低至2.474/10万;有一定的季节性(M=0.423),集中度M值逐年变小,6月14日为发病高峰日,各年的高峰日期不全相同(P<0.05);在4月4日—8月28日流行,流行跨度有延长趋势。结论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实施以来,眉山市细菌性痢疾年发病率逐年降低,在夏秋季高发,集中程度逐弱,发病高峰月份仍相对集中(6—7月),发病高峰日及流行时间跨度有后延及扩大趋势,提示菌痢的季节性流行仍会存在,防控力度强化后季节性逐渐模糊。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2 - 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幼托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趋势。方法 根据2012 - 2016年松江区幼托儿童传染病疫情资料,对传染病的发病顺位、主要传染病的三间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 - 2016年全区幼托儿童共报告传染病11种10 714例,年均发病率55.11‰,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死亡病例,发病占同时期全人群发病的20.36%。5年间传染病主要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6.98%;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23.00%;其他传播途径传染病占0.02%。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为发病率前3位的传染病,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5.64%、9.66%、4.90%;发病病例月份分布以5、6 月(32.42%) 和11、12、1月( 27.09%) 为高峰,呈季节性双峰分布;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较多的九亭镇、新桥镇、泗泾镇。结论 2012 - 2016年松江区幼托儿童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现阶段应根据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的不同流行特征采取监测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巧英  陈雷  陆元英  朱祺  张晓 《华南预防医学》2023,(10):1335-1338+1342
目的 了解2017—2022年上海市松江区水痘流行特点及空间分布特征,为水痘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发病日期在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及现住址为上海市松江区的水痘病例,对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GeoDa 1.20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7—2022年上海市松江区水痘累计报告7 030例,年均发病率为61.51/10万,历年发病率总体呈递减趋势(P<0.01);水痘发病呈现双峰分布特征,每年10—12月为发病主高峰,5—7月为发病次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9岁和10~19岁,各占发病总数的38.49%和23.00%,发病年龄中位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是高发人群,占总病例的61.88%;2022年上海市松江区水痘发病数空间自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高聚集主要出现在九里亭街道、九亭镇。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报告的水痘病例以儿童青少年为主,水痘高发区域为岳阳街道、方松街道、九里亭街道、九亭镇;防控工作应重点关注水痘高发区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05—2014年传染病发病流行变化趋势,掌握其流行特征及流行规律,为有效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调整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淀区2005—2014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海淀区法定传染病累计报告病例176 444例,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近年发病率维持在460/10万的水平。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显著逐步下降趋势,发病率由2005年的255.04/10万下降至2014年的55.22/10万;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下降趋势不明显,其2014年构成比上升为第1位;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呈明显逐步下降趋势,2014年发病率降至27/10万的低水平。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主要病种是痢疾、肺结核、梅毒、乙型肝炎、猩红热、麻疹。发病地区集中在人口基数大及流动人口多的街道。结论 10年间海淀区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痢疾、肺结核、梅毒为乙类传染病的前3位,近年应加强重点传染病、重点地区、流动人口聚居地、学校疫情、暴发疫情的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郑州市近年来猩红热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订猩红热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2004-2017年猩红热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7年郑州市猩红热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69/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性别比为1.70∶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71/10万,女性为3.59/10万;3~6月、11~次年1月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44.32%、34.21%;发病年龄以3~7岁为主,占75.76%;幼托儿童、学生、散居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48.42%、33.63%、17.07%。结论 2004-2017年郑州市猩红热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应在高发的冬春季,针对托幼机构和小学等防控重点场所,采取防控措施,防止暴发流行,并做好猩红热的监测和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上海市肺结核病例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肺结核防控和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从概况、时间分布、地区分布、性别和职业分布等方面对2006—2017年上海市报告的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2006—2017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例84 90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7/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 216.958,P<0.001);全市16个区均有肺结核病例报告,杨浦区、徐汇区和松江区2006—2017年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男女性别比为2.17∶1;65岁及以上年龄组报告发病率最高,为49.51/10万;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和工人占比最多,分别为18.89%、14.61%、12.87%。【结论】2006—2017年上海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老年组发病率较高,应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老年肺结核的防控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上海市郊松江区新桥镇最近10年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态势。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利用上海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网络直报信息系统,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松江区新桥镇2007—2016年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007—2016年间,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法定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1 592例(27.82%,92.61/10万)。其中2007年(71.41/10万)至2010年(45.55/10万)间发病率逐年降低,此后呈上升趋势,至2015年达到137.58/10万。丙类法定传染病累计报告4 131例(72.18%,240.32/10万),其中2007年发病率最低(26.53/10万),此后逐年升高,2013年下降明显,2014年再次升至最高(421.93/10万),此后略有下降。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近10年来传染病总体发病率呈曲折上升趋势,乙类传染病发病率较为平稳,传染病的死亡主要集中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发病数开始增多对丙类传染病构成比例及传染病总发病率产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7—2022年河南省鲁山县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变化,为肺结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鲁山县肺结核流行特征,比较新冠疫情前(2017—2019年)与新冠疫情期间(2020—2022年)鲁山县肺结核流行特征的变化。结果 2017-2022年共报告肺结核1 876例,年均发病率为39.51/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42.951,P<0.05),从2017年46.95/10万下降至2022年30.95/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3.03∶1,男性报告发病率57.56/10万高于女性20.1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483,P<0.05);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64.23%,其次是学生,占7.14%;年龄以≥60岁为主(605例,发病率79.66/10万)。新冠疫情期间肺结核平均发病率低于疫情前(χ2=42.761,P<0.05),农民及学生发病数均下降,除<10岁组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青岛市猩红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聚集性,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数据保障和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0-2018年青岛市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特征和聚集性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8年,青岛市猩红热发病率在1.72/10万~15.74/10万之间波动,疫情呈明显季节分布,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4月至6月为次高峰,年平均发病率超过全市年均发病率(10.96/10万)的区市有市南区(20.83/10万)、市北区(28.05/10万)、崂山区(16.66/10万)、李沧区(23.43/10万)和城阳区 (11.50/10万);猩红热聚集发生有明显季节分布,聚集发生前三位的区市是市北区(136起,46.74%),市南区(61起,20.96%),城阳区(28起,9.62%)。 结论 青岛市猩红热疫情流行强度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疫情高低与人口密度大小、适龄儿童多少、学校和托幼机构密集程度以及跨社区流动性强弱等因素有关,需完善综合防范措施控制疫情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庄华  颜晓今 《中国校医》2023,(2):100-102+107
目的 了解灌云县猩红热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猩红热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9—2021年灌云县猩红热报告病例进行趋势和特征分析。结果 2019—2021年,灌云县共计报告猩红热178例,发病率分别为6.59/10万、4.19/10万、6.57/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78/10万,三年猩红热报告发病情况经卡方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5,P=0.0534)。病例报告呈双峰型分布,集中在10—12月和4—6月,占比分别为33.71%(60例)、29.78%(55例)。男性、女性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33/10万、5.17/10万,男女报告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7,P=0.181)。病例集中在10岁以下人群,4~6岁年龄组为高发年龄组(56.74%)。职业构成以幼托儿童(46.07%)和学生(34.83%)为主。13个镇街除燕尾港镇外,均有猩红热病例报告,病例主要其中在城关镇(伊山镇)及周边2个镇街(东王集镇、侍庄街道),占比达77.53%。结论 灌云县猩红热报告发病率总体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4—2021年上海市虹桥社区肺结核流行趋势及特征,为社区肺结核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归纳2014—2021年虹桥社区肺结核发病数据,分析其流行趋势及特征。结果:2014—2021年虹桥社区共登记新发肺结核310例,非沪籍169例,占54.52%。沪籍年均发病率23.01/10万,发病率年百分比变化(APC)为-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沪籍年发病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379,P<0.01)。男女发病数构成比为1.46∶1。主要发病人群为上海市离退休人员、外来家务及待业的青年人,且该病在春夏季高发。结论:近年来,虹桥社区肺结核发病率呈不稳定下降趋势,未来应在春、夏高发季节重点加强男性、离退休人员、外来家务及待业青年人群的肺结核防控。  相似文献   

18.
王娟  何舒青  张晓文 《中国校医》2019,33(6):418-420
目的了解西城区托幼园所儿童传染病发病状况和流行趋势,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对2013—2017年西城区托幼园所上报的儿童传染病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托幼园所上报传染病累计1529例,年均发病率为1.85%,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手足口病除2014年发病率较高外,呈逐年下降趋势,水痘下降趋势不明显,而猩红热呈上升趋势;同一年度,2~3岁组儿童发病率较高,各年龄组年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西城区托幼园所儿童传染病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2~3岁儿童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手足口病和猩红热是重点防控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5-2018年张家港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预防猩红热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5-2018年张家港市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猩红热病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流行控制图法预测2019年2-6月份猩红热发病趋势。结果 2005-2018年张家港市累积报告猩红热病例为584例,年均发病率为2.64/10万,无死亡病例。2005-2010年报告发病率处在慢速平稳期,年均发病率为1.04/10万;2011-2018年报告发病率处在震荡上升期,年均发病率为3.85/10万,报告病例明显增多。男女发病率比为1.58:1。其中3~12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占95.21%(556/584)。猩红热诊断报告单位以三级医疗机构为主,占85.96%(502/584)。猩红热疫情季节分布明显,每年4-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发时间段,预测2019年2-6月猩红热发病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张家港市猩红热发病率在2011-2018年有上升趋势,其中以3~12岁年龄组病例为主。根据2011-2018年发病趋势,预测2019年2-6月是张家港市猩红热的流行高峰阶段,该阶段应加强幼托机构、学校及人群密集场所的猩红热防控措施,提高医疗机构诊断的灵敏性,预防猩红热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11 - 2017年猩红热流行特征,为猩红热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1 - 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猩红热发病资料,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海淀区2011 - 2017年共计报告猩红热4 542例,年均发病率18.2/10万,5 - 6月和11 - 12月是猩红热的发病高峰,病例数最多的3个街道分别为清河街道(388例,占8.5%)、学院路街道(331例,占7.3%)和万寿路街道(310例,占6.8%),病例以3~10岁的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22.5/10万)大于女性(13.7/10万)。结论 近几年海淀区猩红热发病均呈散发状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学生和托幼儿童是重点防控人群,应做好猩红热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