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儿童内分泌常见疾病,近年来呈逐年增加趋势,依据青春期发育进程可分为快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RP-CPP)和缓慢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SP-CPP)。RP-CPP具有极大危害,其与SP-CPP在早期临床鉴别中存在困难,主要依靠随访中青春期发育进程及骨龄进展情况进行判断,目前缺乏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来预测RP-CPP。 目的 探讨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比值对RP-CPP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10岁CPP女童(n=380),依据青春期发育进程等指标分为RP-CPP组(n=130)及SP-CPP组(n=250),对两组间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行RP-CPP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LH/FSH比值对RP-CPP预测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结果 RP-CPP组女童的身高、体质量、BM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双侧卵巢体积、LH基础值、雌二醇水平、LH基础值/FSH基础值、LH峰值/FSH峰值均高于SP-CP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H基础值(OR=0.882,95%CI=0.686~0.986,P=0.035)及LH峰值/FSH峰值(OR=0.492,95%CI=0.336~0.723,P<0.001)是CPP患者进展为RP-CPP的影响因素。LH基础值/FSH基础值、LH峰值/FSH峰值均与身高、IGF-1、LH基础值、雌二醇水平、LH峰值、卵巢容积及骨龄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LH基础值/FSH基础值、LH峰值/FSH峰值较其他指标对RP-CPP的预测价值更高,LH基础值/FSH基础值为0.63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258[灵敏度为43.1%,特异度为82.7%,ROC曲线下面积(AUC)=0.644],LH峰值/FSH峰值为1.39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276(灵敏度为74.6%,特异度53.0%,AUC=0.655),二者联合的预测模型优于单一指标预测模型(AUC=0.668)。对未进行临床干预患儿随访6个月后的基础促性腺激素水平进行分析,随访6个月后RP-CPP组的身高增长、ΔLH、ΔFSH、骨龄增长及卵巢容积增长均多于SP-CPP组(P<0.05)。 结论 LH基础值/FSH基础值及LH峰值/FSH峰值是RP-CPP的早期预测指标,当LH/FSH基础值≥0.63或LH峰值/FSH峰值≥1.39时,需考虑RP-CPP的可能性,并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可作为临床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体生成素( LH)与促卵泡激素( FSH)检测在不孕症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为观察组,行超声卵泡监测、口服促性腺激素( Gn)等常规治疗方案,同期募集100例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对比2组卵泡期、排卵期以及黄体期LH及FSH含量;按卵泡期FSH/LH大小将女性不孕不育患者划分为A组(FSH/LH<1,共51例)、B组(FSH/LH≥1,共71例),对比2组患者Gn总用量、获卵数、成熟卵泡数。结果:观察组卵泡期及黄体期LH含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而排卵期LH含量显著性低于对照组;且卵泡期、排卵期及黄体期FSH含量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A组Gn总用量27.5±5.5支,显著性少于B组32.2±7.0支;获卵数18.5±8.2个,显著性多于B组13.4±6.2个;成熟卵泡数12.5±5.2个,显著性多于 B组9.7±3.2个,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检测LH及FSH有助于早期诊断不孕症,且FHS/LH大小与药物用量及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关系,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20例正常女性,195例妇科疾病患者的FSH及LH水平。垂体性闭经及下丘脑性闭经患者的血清FSH及LH均处于正常范围以下;而卵巢性闭经患者的FSH及LH则明显升高。故测定血中FSH及LH含量,有助于鉴别某些妇科疾病的病变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5.
作者测定了41例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的肾脏疾病患者(男22,女19)血清PRL水平,同时测定了男性患者的FSH,LH、T水平,并与20例同龄男性正常人PRL、LH、FSH、T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肾脏疾病患者PRL水平升高,其中尿毒症期患者PRL升高显著。男性尿毒症患者除PRL水平明显升高外,LH也有升高,T水平则明显降低,且与肾功能损害程度有关。PRL水平与T水平呈负相关。5例男性尿毒症患者CAPD后未发现PRL、LH、FSH、T水平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黄体生成素(LH)为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促性腺激素,本文从生理、病理、人为干预条件下等方面,对其在不同条件下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观察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小剂量脉冲给药前、后下丘脑性闭经妇女黄体生成激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脉冲分泌形态的变化。给药前的LH与FSH均不呈脉冲式分泌,经过小剂量脉冲式注入人工合成LHRH后,LH均值明显上升,由3.7±2.6u/L至1206±3.1u/L(<0.01),并呈脉冲式释放,FSH均值增加不明显。静脉给药4例中2例有排卵,2例卵泡发育至10~15mm直径,皮下给药4例中3例卵泡发育至10~14mm直径,1例无反应。卵泡发育受挫的原因可能与剂量,脉冲投药频率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女性闭经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催乳素(PRL)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女性闭经患者52例,以及同期该院门诊体检的月经正常女性52例,2016年1月‐2018年1月为研究时段,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LH、FSH及PRL指标,并对女性闭经患者闭经时间在6个月以上和6个月以内患者的血清LH、FSH及PRL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血清LH、FSH及PRL水平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经时间6个月以上患者的血清LH、FSH及PRL水平显著高于闭经时间在6个月以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闭经患者进行血清LH、FSH及PRL检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大鼠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压氧对照组、CFS模型组、CFS高压氧组及CFS休息组,每组各10只。采用负重力竭游泳的方法建立CFS动物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促性腺激素(FSH、LH)水平。结果 CFS模型组FSH[(0.104 00±0.049 69)U/L]、LH[(0.153 00±0.050 56)U/L]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0.248 00±0.089 29)、(0.257 00±0.073 3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FS高压氧组FSH[(0.221 00±0.061 73)U/L]、LH[(0.226 00±0.060 59)U/L]水平高于CFS模型组[(0.104 00±0.049 69)、(0.153 00±0.050 56)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FS高压氧组FSH[(0.221 00±0.061 73)U/L]、LH[(0.226 00±0.060 59)U/L]水平与空白对照组[(0.248 00±0.089 29)、(0.257 00±0.073 34)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S休息组FSH[(0.137 00±0.041 38)U/L]、LH[(0.134 00±0.041 15)U/L]水平与CFS模型组[(0.104 00±0.049 69)、(0.153 00±0.050 56)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对照组FSH[(0.198 00±0.074 06)U/L]、LH[(0.244 00±0.043 26)U/L]与空白对照组[(0.248 00±0.089 29)、(0.257 00±0.073 34)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S大鼠FSH、LH水平下降,经高压氧治疗后FSH、LH水平较前明显恢复,正常动物行高压氧治疗对FSH、LH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血清促性腺激素基础值去探讨其在诊断女童性早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80 例性早熟的女童(平均7.9±1.7 岁)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中枢性性早熟(CPP)50 例,单纯性乳房早发育(IPT)30 例.按照性早熟的分类分为观察组(CPP)和对照组(IPT).主要对两组女童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基础值以及LH/FSH 的比值进行检测、对照.性早熟诊断的金标准以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的结果作为准.结果观察组女童的LH 值、FSH 值以及LH/FSH的比值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 试验中,两组女童的LH 峰值呈正相关;血清LH 基础值是0.62 IU/L 时,诊断的敏感度为0.779,特异度为0.906,但血清LH 基础值是1.5 IU/L 时,敏感度降至0.312,特异度却为1.0.结论 血清LH 基础值在诊断CPP 方面存在较优的价值,可在儿童性早熟的初步诊断方面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12.
3例下丘脑闭经(HA)妇女及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采用脉冲式静脉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诱导排卵,在LH—RH治疗后10天左右加用小剂量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3例HA病人的3个治疗周期均排卵,其中1例妊娠并足月分娩一男孩。另一周期未加hMG亦排卵。2例PCOS病人经4个周期治疗均失败。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LH—RH与小剂量hMG联合疗法对恢复下丘脑闭经妇女的生殖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脉冲式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是生理过程关键,情景激素的释放异常与临床多种疾病相关[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的频率幅度促进垂体前叶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2]。Gn-RH脉冲的频率和幅度决定促性腺激素子单位基因的表达和LH和FSH的分泌,主要是由于促性腺激素细胞对GnRH输入模式的译解能力存在差异性[3]。最近研究发现,在促性腺激素细胞系(αT3- 相似文献
14.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主要肿瘤。而上皮性卵巢癌(OSE)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5%,其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25%-30%,难以提高。OSE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尤其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妇女,而此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本文就FSH、LH与OSE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睾酮及泌乳素水平与无精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的无精症男性患者27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情况分为无障碍组158例与障碍组120例.2组均行血清FSH、LH、雌二醇、睾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且均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106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血清AMH、FSH、E2和LH水平。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不同年龄、不同囊肿类型、不同囊肿大小和不同r-AFS分期患者的AMH、FSH、E2和LH水平。随访18个月,比较妊娠成功和妊娠失败患者的AMH、FSH、E2和LH水平。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卵巢标志物对患者妊娠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MH水平分别为(1.90±0.36) ng/m L、(2.39±0.44) ng/m L和(2.86±0.51) ng/m L,明显低于术前的(3.82±0.29) 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患者的FSH为(8.75±1.63) m IU/mL,明显高于术前的(6.... 相似文献
17.
观察正常月经周期妇女卵泡早期、卵泡晚期与黄体早期各5例的血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的脉冲分泌型态。正常妇女LH脉冲分泌释放的频率、振幅与均值从卵泡早期至卵泡晚期呈显著增加,到黄体早期又明显下降。FSH的脉冲分泌释放频率、振幅与均值无论在卵泡早期、卵泡晚期与黄体早期均不明显显示。唯从卵泡早期到卵泡晚期LH/FSH的比值增加极显著(p<0.01),黄体期明显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外周血中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与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为EPs组,选择同期同院健康体检且既往无EPs病史的绝经后女性100例为对照组,同时根据是否存在异常子宫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收集各组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FSH及LH水平,比较各组患者的FSH、LH水平。结果 EPs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s组血清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症状EPs组患者血清FSH水平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0.05);两组血清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血清高水平FSH可能参与EPs的发病,且血清FSH水平可能与EPs患者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症状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女性性早熟与性激素含量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53例2~8岁性早熟女童血清中性激素的含量。结果显示:53例患儿中,19倒真性性早熟血清E2含量为54.59±19.81μg/L;PRL含量为2.25±17.08μg/L,FSH含量为15.17±4.36μg/L,LH对含量为11.93±4.13μg/L,均已达到青春期水平。其余34例假性性早熟女童仅有E2含量升高。为此,作者认为:性激素的测定有助于鉴别各类性早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