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十二指肠溃疡 (DU)患者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 (DGM)关系的研究 ,进一步阐明DU的发病机制。方法 检测 12 1例患者的内镜、病理、Hp感染和DGM情况。结果 胃内、十二指肠球部的Hp检出率在DU组分别为 90 4%、40 4% ,非DU组分别为 60 9%、2 9% ,P 均 <0 0 0 1;DGM的检出率在DU组为 92 3 % ,非DU组为 42 0 % ( P <0 0 0 1) ,且前者的DGM程度更重 (P <0 0 0 1) ;胃部Hp阳性者DGM的发生率 ( 73 0 % )显著高于胃部Hp阴性者 ( 3 7 5 % ,P <0 0 0 1) ,DGM( ++)及以上者在Hp阳性组发生率 ( 4 7 2 % )也高于Hp阴性组 ( 2 1 9% ,P <0 0 5 ) ;在十二指肠 ,Hp多定植于DGM区 ,且随着DGM程度的加重 ,Hp检出率呈递增趋势。结论 Hp感染特别是十二指肠Hp定植及DGM是影响DU发生发展的两大危险因素 ;Hp感染与DGM的发生及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愈合质量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78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除菌组和非除菌组,除菌组给予泮托拉唑40mg+克拉霉素0.5g+呋喃唑酮0.1g口眼,2次/d,1周后泮托拉唑改为40mg,1次,d,共治疗6周。非除菌组单独给予泮托拉唑,剂赶方法同上。分别于6周及1年后复查胃镜。结果除菌组和非除菌组比较,6周后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7.6%和91.7%,P〉0.05)。6周后溃疡愈合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后两组溃疡复发率比较,除菌组低于非除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7%和59.3%,P〈0.01),Hp根除率除菌组高于非除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6.7%和3.7%,P〈0.01)。结论Hp感染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存在相关性,根除Hp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和基因型(cagA、iceA、vacA、dupA、oipA及luxS)的检出率,探讨Hp基因型与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20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320例,胃镜检查取胃黏膜活检,分离Hp进行培养,采用...  相似文献   

4.
对31例Du患者及31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HP检测及血清胃泌素测定,并对其中23例HP阳性Du患者抗HP治疗后的血清胃泌素及HP进行测定。结果显示HP检出率Du组为74.19%(23/31),较慢性胃炎组48.39%(15/31)高(P〈0.05);DuHP阳性组的血清胃泌素较DuHP阴性组、慢性胃炎HP阳性组及慢性胃炎HP阴性组明显增高(P均〈0.05),而DuHP阴性组的血清胃泌素与慢性胃炎HP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吗李子旭,杨海涛,张万岱,周殿元自从1983年重新发现幽门螺杆菌(Hp)并指出与慢性胃炎的关系以来,短短10年间,各国学者从基础到临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进展,现已证实Hp是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的致病菌,该菌与...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p)经治疗根除后,其再感染机会高低,将直接影响到Hp根除之的临床应用价值。Hp根除后年再感染率国外已有报道,但在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很大。我国尚无大宗病例系统研究的报道。下面就我院近2年收治的128例病人定期随访的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经胃镜确诊的Hp感染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接受Hp根治疗法(铋剂三联、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等)并于停药1个月后经内镜复查证实Hp阴性且溃疡已愈合,再于停药后3个月行14C-尿素呼气试验阴性,患者自愿加入2年随访观察。妊娠、哺乳及生育期末节育者、需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7.
对31 例Du 患者及31 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HP 检测及血清胃泌素测定,并对其中23 例HP阳性Du 患者抗HP 治疗后的血清胃泌素及HP 进行测定。结果显示HP 检出率Du 组为74 .19 % (23/31) ,较慢性胃炎组48 .39 % (15/31) 高( P< 0 .05) ;DuHP 阳性组的血清胃泌素较DuHP 阴性组、慢性胃炎HP 阳性组及慢性胃炎HP 阴性组明显增高( P 均< 0 .05) ,而DuHP 阴性组的血清胃泌素与慢性胃炎HP 阳性组及慢性胃炎HP 阴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5) ,23 例DuHP 阳性者抗HP 治疗后,HP转阴者的血清胃泌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 ,HP 未转阴者的血清胃泌素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P>0.5) 。提示Du 血清胃泌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愈合质量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78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除菌组和非除菌组,除菌组给予泮托拉唑40 mg+克拉霉素0.5 g+呋喃唑酮0.1 g口服,2次/d,1周后泮托拉唑改为40mg,1次/d,共治疗6周.非除菌组单独给予泮托拉唑,剂量方法同上.分别于6周及1年后复查胃镜.结果 除菌组和非除菌组比较,6周后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7.6%和91.7%,P>0.05).6周后溃疡愈合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后两组溃疡复发率比较,除菌组低于非除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7%和59.3%,P<0.01),Hp根除率除菌组高于非除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6.7%和3.7%,P<0.01).结论 Hp感染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存在相关性,根除Hp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阴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诊断方法,为Hp阴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Hp阴性检查确诊.结果 140例患者中,Hp阳性90例(64.3%,90/140),Hp阴性50例(35.7%,50/140).病理学染色检查Hp阴性30例(21.4%,30/140),13C呼气试验检查Hp阴性35例(25.0%,35/140),基于侵入性的检查方法(病理学染色检查)及13C呼气试验两种检查均为Hp阴性的有40例(28.6%,40/140).结论 Hp阴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诊断复杂,需要综合各种检查手段和考虑其他因素,并排除各种假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的重要毒力因子vacA,cagA,iceA及插入序列IS在中国香港地区分离菌株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Southern blot方法,对72例证实为Hp感染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黏膜标本直接进行检测。结果:72例患者中,69例(95.8%)感染的Hp菌株为vacA sIc型,3例(4.2%)为sIa型;23例(31.9%)为vacAm1b型,46例(63.9%)为vacAm2型;6例(8.3%)为混合型。63.9%(46/72)的患者感染菌株为iceA1型,29.2%(21/72)为iceA2型。CagA的阳性率为88.9%(64/72)。结论:Hp毒力因子vacA,cagA和iceA在香港菌株中的分布有自己的特点;未发现特定cagA,vacA和iceA基因型别与DU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在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法将101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慢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8例采用一般性抑制胃酸和胃黏膜保护治疗,观察组53例联合应用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和溃疡消失时间明显提前,用药周期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可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降低临床复发率,值得继续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以便提高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胃镜等检查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护胃等对症治疗,观察组予以根治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6、12、18、24个月复发率对照组分别为5.7%、11.4%、22.9%、34.3%,观察组分别为0、2.9%、8.6%、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显效率为45.7%、总有效率为82.9%、Hp清除率为65.7%;观察组显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7.1%、Hp清除率为9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8.6%、观察组为1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提高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减少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儿童消化道溃疡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儿童消化道溃疡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儿内镜技术现日趋成熟,不仅检出率高,同时可检查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指导治疗。尿ELISA能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快速诊断,阳性率及特异性高。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的首选仍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但由于小儿生理特点,在药物选用上应更加谨慎。现国内外较为推荐的方案是奥美拉唑 替硝唑 羟氨苄青霉素三联1周疗法。  相似文献   

14.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道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消化道溃疡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儿童消化道溃疡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儿内镜技术现日趋成熟,不仅检出率高,同时可检查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指导治疗。尿ELISA能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快速诊断,阳性率及特异性高。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的首选仍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但由于小儿生理特点,在药物选用上应更加谨慎。现国内外较为推荐的方案是奥美拉唑+替硝唑+羟氨苄青霉素三联1周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含呋喃唑酮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根除效果,以降低Hp感染率。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含呋喃唑酮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不含呋喃唑酮的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临床缓解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89.88%,高于对照组的77.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呋喃唑酮方案可以提高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Hp根除率,增强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是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病因之一。Hp的致病性强弱与其是否产生毒素相关蛋白 (CagA)有关。CagA阳性株比阴性株更有致病性和感染性。用抗CagA -IgG的血清学检测 ,反映CagA阳性株的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 ( 96 2 % )和特异性( 96 6% ) [1] 。我们应用酶联免疫法 ,对 10 7例十二指肠溃疡 (DU)和慢性胃炎 (CG)病人进行了CagA -IgG等检查。探讨CagA阳性株Hp在两种疾病中的感染率的差异。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0 7例为本科住院病人 ,经胃镜检查确诊有单纯慢性胃炎或慢性胃炎伴十二…  相似文献   

17.
国外研究已证实[1] ,质子泵抑制剂 (PPI)联用两种抗生素 (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中任何两种 )组成“新三联” ,具有较好的根治幽门螺杆菌 (HP)及十二指肠溃疡愈合作用 ,但费用较高 ,副作用较多 ,还存在耐药性的问题。为此 ,笔者采用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与克拉霉素及呋喃唑酮合用 ,构成一种新的短程三联方案 ,以探索根除率较高、经济、安全、实用的溃疡病治疗和HP根治方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9月 ,经胃镜确诊的 2 5 4例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 (DU)并经尿素酶及聚合酶链反应 (PCR…  相似文献   

18.
刘畅  刘建平 《中国校医》1997,11(3):236-236
作为少年儿童消化系统的常见病,胃十二指肠疾病病因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一种称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ri,Hp)的细菌被发现是潜在性的致病因子,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造成感染,已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现就该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Hp的生物学特性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螺旋杆菌属。长2一3微米,呈S形成弧型,有鞭毛。寄居于人体的胃粘膜,以胃小凹、上皮皱折的内析及腺腔内为多。在扫描电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和食物特异性IgG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88例为调查对象,同时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的检测和Hp感染的检测,并对Hp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的IgG水平与Hp感染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 388例患者中Hp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30.15%,Hp阴性组与阳性组食物特异性IgG水平阳性率分别为23.25%、89.74%,Hp阳性组的食物特异性IgG水平阳性率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化性溃疡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与Hp的感染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采取饮食结构的调整降低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抗Hp三联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根治Hp治疗并阻断Hp的传播,以达到治愈消化性溃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应用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Hp感染诱导的十二指肠溃疡100例,均为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采用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方案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p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临床收治的H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应用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方案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效果,促进Hp转阴,缩短病程,且可降低复发事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