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级临床专业共86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人,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期末分别采用理论、实践技能、问卷调查等考核方式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在理论、技能考核评价上,试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对神经病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神经病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理论及临床操作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临床医学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2018级教改班,共132名)作为对象.依据教学模式差异分为教改组(67名)与对照组(65名);教改组予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则予以传统讲授教学模式授课.评估比对两组学员学习满意度和理论成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临床医学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共计121名。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0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另一组为教改组,61人,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调查问卷和成绩测试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调查问卷显示,教改组学生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灵活、自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有助于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教改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为皮肤性病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革传统的机能实验课灌输式教学模式,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方法实施课前预习、课上探究、课后总结三部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课前上传学习资料,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预习,课上结合形成式评价模式,全方位多角度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结果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度及课上学生操作参与度提高,课后报告书写质量提高。结论基于微课的三部曲翻转课堂模式,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优化实验课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基于云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学校2018年1月—2019年1月护理专业的98名女学生,将98名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基于云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评估学生学期末平均成绩、自我导向能力评分和学习效果。结果研究组学期末平均成绩和自我导向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另外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学习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可发现研究组的在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妇产科护理教学以基于云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引领了妇产科护理教学的发展,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丰富教育资源,加快了我国妇产科护理教学的改革进程,具有跨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运用于外科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0月接收的58名临床专业医学生,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9名,研究组采取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结果。结果研究组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能力、临床病例分析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合作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知识扩展程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对带教工作满意度93.10%,高于对照组的82.76%(P 0.05)。结论微课+翻转课堂应用于外科学教学中效果明显,提高学生测试成绩,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改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效扩张知识面,全面掌握外科知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医学生创伤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11月滨州医学院60名大五实习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们参加科室组织的小讲座和病例讨论,以创伤骨科教师授课为主;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录制相关视频,分享相关资料,课堂上回顾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后带教老师及时总结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对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以自我评价和出科考核两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学生对骨折理解程度、骨科专业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实习学生在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试验组学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大幅提高创伤骨科临床教学效果,培养实习生对骨科基本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耳鼻喉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MBBS)留学生3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组,各15名。A组15名留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B组15名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及课程参与度,并对B组学生就翻转课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课程参与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问卷结果表明,大多数B组学生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结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表达归纳、团队协作、逻辑思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骨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1月于本院骨科实习的98例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两组护生均实习5周。结果实习5周后,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及实践操作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更高,观察组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在骨科实习护生教学中可提高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微课翻转课堂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本科护理专业二年级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另一班为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核成绩与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结果。结果经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核成绩与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发现,实验组期末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且教学模式满意度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翻转课堂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且为学生提供充足时间与空间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中医学八纲辨证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嘉兴学院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班级将100名学生分为试验组(3班和4班)和对照组(1班和2班),每组50名学生。试验组学生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随堂测试成绩、期末考试中八纲辨证部分的成绩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的反馈情况。结果 考试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随堂测验成绩、期末考试中八纲辨证部分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于所用教学方法在“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于中医学八纲辨证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翻转课堂在外科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疗效。方法选择我系2016年1—12月临床医学系专业学生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研究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学习成绩与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优秀、良好、不及格上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外科学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能够改善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ESA(engage—投入、study—学习、activate—活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呼吸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医生8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在授课内容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组实习医生采用基于ESA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待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教育处调查评分和出科考核成绩,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基于ESA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进行评价。结果出科时,基于ESA的翻转课堂教学组学生的教育处调查评分和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且试验组医学生对基于ESA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认可度均超过90%。结论基于ESA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呼吸内科实践教学中,不但可以提高临床实习医生的教学满意度和出科考核成绩,而且实习医生对新的教学模式认可度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对我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64名学生为实验组,另外2个班60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护理实践课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践课教学后予以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主动思考、科学取舍,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微课为基础联合翻转课堂教学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科2018年9月-2019年7月进行临床实习的14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教学。教学效果的评估采用四次临床实习在线考核成绩,出科考核成绩和教学方法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新教学模式实施后四次在线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 0.001)及出科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且试验组出科考试及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学生的主观体验相比,接收新教学模式的试验组的学生主观认为更好的掌握了知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2%vs. 73.0%,P 0.01),提高了自学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0%vs. 17.6%,P 0.001)和学习主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8%vs. 41.9%,P 0.001),课堂氛围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7%vs. 71.4%,P0.05)。试验组中54.8%的学生对神经外科产生了兴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95.9%接受新教学模式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模式值得推广。结论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题教学模式显著提高神经外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对神经外科专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学习软件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校《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高职护理专业2015级33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考试成绩及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教学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介绍微课与翻转课堂的特点,探讨原有超声诊断学教学方法与以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为实例的教学方法之间的不同,分析其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临床医学超声诊断教学作为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影像医学生成为临床超声医师基础的知识储备,是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的必要过程。本文讨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学与临床教学中进行的尝试与探索,其中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的学习热情较高,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同时在翻转课堂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在提高超声诊断学教学质量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翻转课堂"是教学模式创新的产物,目前已经在各个领域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理念是引导学习者进行自主思考、学习,在教授者的领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而"慕课"是由"MOOC"翻译而成,MOOC代表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意思,意思为慕课是一种规模较大,可容纳大量学生的、开放式的、网络在线课程,慕课的内容主要是互联网微课。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基本改进,教与学的方法完全不同。将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外科手术技能教学中,多进行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关键步骤,能够明显提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翻转课堂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96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名,其中研究组采取微课与翻转课堂,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教学效果,研究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表达能力、灵活运动知识、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知识扩展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556,6.980,4.994,6.039,5.046,5.015,P0.05);且满意度91.67%较对照组81.2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37,P0.05)。结论微课与翻转课堂在外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外科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信息化时代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当前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的弊端为背景,从医学统计学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基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微视频的制作、教学内容构建、思维导图的利用以及课堂上的知识内化6个方面阐述了基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及其优势。尽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某些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资源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