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省2015年医院感染现状,为制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云南省116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学送检情况。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64 386例,发生医院感染1 357例,1 47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11%,例次现患率为2.29%。不同床位数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医院感染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病房(20.99%)、烧伤科(8.00%)及血液科(7.3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2.68%);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2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62%,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59.56%。结论本次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有助于了解全省医院感染现况,计算出各指标的百分位数分布,便于各医院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工作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二级甲等医院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预防管控医院感染措施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0—2022年选取霍邱县二甲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国家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制定的《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在每年固定调查日对住院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和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共有11 446例住院患者实际接受调查,实查率为97.34%。其中363例(3.17%)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404例次(3.53%)医院感染。2020—2022年期间每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医院感染的科室排名略有变动,总体感染占比分布前5位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呼吸道感染(33.42%)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21.04%)和胃肠道感染(13.12%)。2 583例(22.57%)住院患者使用了头孢菌素、青霉素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和/或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以治疗(74.33%)为主,抗菌药物联用情况以一联使用比例最高(77.12%)。治疗性用药前微生物...  相似文献   

3.
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2012年10月23—24日时间段内某一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判断有无感染、感染类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学送检情况。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903例,发生医院感染30例,3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32%;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室(33.3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63.34%)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60%;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率为27.32%,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全院医院感染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便于医院感染管理及临床医务人员针对相关科室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2014年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医院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统一部署,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26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细菌培养送检率。结果共调查3所三级医院、23所二级医院7 799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98例、205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4%,例次现患率为2.65%。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为29.6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4.44%);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5.66%,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65%,高于三级医院的31.14%(χ2=148.53,P<0.001)。治疗用药占74.02%,预防用药占19.77%,预防+治疗用药占6.21%;抗菌药物单一用药比率占81.02%,二联占17.21%,三联及以上占1.77%;治疗用药及治疗+预防用药患者细菌培养送检率为29.37%。结论该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国家标准,应加强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二级医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全面掌握2012—2016年山西省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其相关指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发生和变化趋势,为科学防控医院感染、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山西省2012—2016年每年组织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全国统一监测方案和调查问卷开展现患率调查,收集医院感染现患率、社区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病原菌分布、病原学送检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医院数量从69所增加到212所,医院感染率2.93%降低至1.89%,随着医院规模的增大,医院感染率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率维持在30%上下,治疗目的样本送检率40%浮动,主要病原菌和重点科室分布未发生重大改变。结论 2012—2016年间山西省医院感染防控取得初步成效,规模较小医院是我省目前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环节,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抗菌药物使用和样本送检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医院感染及社区感染现状。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年3月20日新疆二级及以上医院住院患者感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学监测信息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实际调查132所医院66 20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1.83%,医院感染例次现患率2.02%;社区感染现患率24.53%,社区感染例次现患率24.83%。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2.58%)高于二级医院(1.44%),而社区感染现患率(17.84%)低于二级医院(28.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科室分布中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现患率(14.91%)最高,社区感染中儿科组感染率较高。呼吸道、手术部位和泌尿道为医院感染常见部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27%,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35.95%,15 642例)高于三级医院(22.32%,5 064例),三级医院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菌送检率(59.40%,2 224例)高于二级医院(53.59%,6 43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 288.974、38.964,均P0.001)。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横断面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新疆不同级别医院的感染现状,提示需加强感染目标微生物的监测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和评价,关注重点人群及重点部位感染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某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改进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9月4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1 53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27%,例次现患率为5.60%;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40.00%,神经外科(包括其ICU)19.67%,肾内科15.38%,血液病科11.90%,新生儿监护室10.81%;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41.86%,上呼吸道23.26%,泌尿道8.14%,血液系统5.81%;分离病原菌4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77%;气管切开和呼吸机使用相关感染率分别高达20.69%和7.41%;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52%,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41.60%。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综合ICU和神经外科,需重点监控;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病原学送检率较低,需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1-2015年某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常见感染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11年4月26日、2012年4月25日、2013年5月14日、2014年9月9日、2015年8月12日为调查日,调查当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将调查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次现患率调查共调查患者5 165例,医院感染患者132例、13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56%、 例次现患率2.67%。平均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高达22.58%。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8.70%),其次是泌尿道(12.32%)、上呼吸道(10.14%)及皮肤软组织(5.07%)等。共检出病原菌4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0株,占66.67%)。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45.27%,5次现患率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1.48%、43.89%、37.81%、39.43%、44.79%。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以治疗用药为主(包括治疗+预防),占78.27%;联合用药方面以单一为主,占81.27%。结论连续5年现患率调查,使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更加全面了解该院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患者、重点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和实施符合该院实际情况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发生的横断面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该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58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2%,例次现患率为4.59%。医院感染现患率居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重症监护室(25.00%)、神经内科(6.95%)和肿瘤科(6.4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55.56%)。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学送检率为43.71%,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率为38.4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60.37%。结论应加强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州省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2014年9月对贵州省174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68 419例住院患者,实查率为99.65%。发生医院感染1 581例、1 68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1%、例次现患率为2.46%,发生社区感染18 571例、19 191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为27.14%、例次现患率为 28.05%;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分别为综合ICU、儿科非新生儿组。医院感染部位和社区感染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325.44,P<0.01);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病原菌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82%,使用率最高的为综合ICU(80.47%)和儿科(76.67%)。用药目的以治疗用药为主[18 386例(67.48%)],联合用药以单一用药为主[21 672例(79.55%)]。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31.76%。结论此次调查有助于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高发科室、高发部位,以及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送检情况,为进一步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某院2011—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某院住院患者2011—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3年共调查住院患者3 011例,2011—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49%、2.87%和3.98%,各年份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5,P=0.356)。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均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不同年份医院感染患者分离的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3,P=0.972)。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送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569、6.758,均P0.01),抗菌药物使用率以2011年最高(63.40%),病原学送检率以2012年最高(62.14%)。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所减少,病原学送检意识逐渐增强,但仍需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福建省63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生现状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全省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63所医院所有住院患者的日现患率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结果共调查63所医院住院患者34 840例,日现患率为3.7%,下呼吸道为主要的感染部位;综合ICU感染率达35.5%为最高;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居首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占检出病原菌的18.6%;抗菌药物平均日使用率为39.2%.结论应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减少漏报率,重点监测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病原菌送检率,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现状,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9月5-30日,贵州省174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参与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参与调查的各医院自行确定调查日,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参与调查医院调查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实查率99.66%(65885/66111),发生医院感染1546例,164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5%(1546/65885),例次现患率为2.49%(1643/65885)。不同规模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5,P<0.01);重症医学科(25.20%)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0.35%)为主;革兰阴性菌(70.37%)位居医院感染病原菌首位,不同科室、感染部位、病原菌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09.54,P<0.01,χ2=1041.43,P<0.01,χ2=1167.40,P<0.01);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4%(25851/65885),治疗用药为主占67.24%(17382/2585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32.81%(25851/65885)。结论 重点监控ICU,呼吸道感染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送检率从而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厦门市二级、三级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年8月15日-10月31日采用床旁调查和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市21所二级及以上医院所有住院患者的日现患率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共调查21所医院住院患者1 0643例,发现医院感染患者358例,现患率为3.36%,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占49.87%;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率最高,达38.89%;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居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45株占17.51%,真菌占检出病原菌的11.67%;抗菌药物平均日使用率为30.48%。结论 为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应继续加大对重点科室的监管力度,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进一步提高病原菌送检率。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掌握全国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建立医院感染相关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及其他自愿参加调查的医院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调查其医院感染现患情况。结果1 766所医院的资料进入统计,共调查患者1 008 584例,发生医院感染26 97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01%。不同床位数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 599.21、3 458.40,均P<0.01)。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47.53%)、泌尿道(11.56%)和手术部位(10.41%)。共分离病原体13 784株,居前5位的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Ⅰ类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现患率为1.01%;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99%,不同床位数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34,P<0.0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率为45.89%,不同床位数医院细菌培养送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189.90,P<0.01)。≥900张床位的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3.36%),抗菌药物使用率最低(32.35%),细菌培养送检率最高(56.03%)。结论此次横断面调查多维度指标显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计算出各指标的百分位数分布,便于各单位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工作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三级传染病医院的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掌握三级传染病医院的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评价近年来医院感染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为强化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与床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5年7月8日0—24时我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次三级传染病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应查853例、实查835例,实查率为98.00%,发生医院感染的有13人(15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56%,例次感染率为1.80%;肿瘤科和ICU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其次为肝病科;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6.67%,其次依次是泌尿道26.67%、胃肠道13.33%、血液系统13.33%;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5.03%,其中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98.94%;抗菌药物以一联用药为主,占84.84%;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为68.35%;三级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有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联用、合并基础疾病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结论 三级传染病医院应加强肿瘤科、ICU及肝病科等科室的感染预防与控制,严格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的送检率,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9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医院住院患者日现患率。[结果]本次调查住院患者3 951例,发生医院感染203例,20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5.14%,例次现患率为5.21%;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61.21%;检出病原菌76株。[结论]医院感染的横断面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医院感染情况,能够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疫情期间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时点现患率调查方法,通过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调查某医院2020年3月24日所有在院COVID-19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侵入性操作使用情况等。结果 共调查323例COVID-19患者,平均年龄(58.33±14.30)岁;平均住院日数(13.13±7.23) d。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10%,其中危重型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为33.33%);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30.00%);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分别为5.88%、7.69%、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44%,其中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2.41%;抗菌药物以单一用药(84.26%)以及口服给药方式为主(68.52%);使用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莫西沙星(23.84%)。结论 COVID-19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略高于2014年全国平均水平,应特别注意危重型患者继发肺部细菌感染的防控,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某三级综合医院近3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11—2013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医院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趋势分析。结果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28%,明显高于2012年现患率3.63%和2013年现患率3.69%,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呼吸道、手术部位和泌尿道为常见医院感染部位;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8.31%下降至21.34%(P〈0.05),预防用药比例由27.54%下降至18.97%,一联抗菌药物使用构成比由86.05%上升至90.44%,二联、三联及以上抗菌药物使用构成比下降(P〈0.05)。结论近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仍需加强重点人群及重点部位感染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0.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方法采取床边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59%,感染率高的科室是ICU和神经外科,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48.94%。结论现患率调查与全年病例监测感染率基本一致,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发病率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年龄、基础病、抗菌药物的长期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