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悬灸督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结合悬灸督脉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针刺结合悬灸督脉治疗,对照组予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萘普生,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悬灸督脉疗法能消除或减轻腰背痛等临床症状,改善脊柱关节功能活动,无副作用,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治疗后对2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等进行评价。结果 ①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晨僵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脊柱活动度、胸廓活动度则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电针夹脊穴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更好,能缓解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温针夹脊配合刮痧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温针夹脊配合刮痧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夹脊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并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36.3%,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显效率为14.5%,总有效率为70.9%,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夹脊配合刮痧和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均有效,但温针夹脊配合刮痧疗效更优,操作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5.
强直性脊柱炎起病缓慢,多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腰痛及腰部僵硬感,活动后减轻,但以上症状逐步向上发展,侵及胸椎及胸肋关节出现僵硬,呼吸时扩张度减少,并出现剧烈疼痛,病变可进一步发展到颈椎,引起颈椎伸屈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采用针刺颈、背、腰部华佗夹脊穴配合艾灸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活动度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河北省涉县中医院收治的11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脊柱功能活动度和疼痛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功能活动和病情活动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检测项目穿袜、坐位直立、触及高位、平卧起身和体能活动优于对照组(P<0.01),身体疲倦程度、关节疼痛程度和关节僵硬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55/60),对照组患者为79.3%(46/58),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对强制性脊柱炎患者功能活动度有很好的改善,且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疾病的活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联合督脉灸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疼痛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熏蒸联合督脉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督脉灸治疗,两组治疗后均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晨僵时间、枕墙距、指地距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督脉灸治疗配合常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不适症状,缓解腰背部疼痛程度,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环境在本病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累积中轴关节,从骶髂部、腰部、背部向颈部发展。其病理特征为韧带附着端的炎症。有专家调查发现,我国AS的患病率为0.26%,症状主要为腰背僵硬活动受限伴晨僵乏力、消瘦低热、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渐进加重,重者不能自理致残。笔者自1998年10月-2007年3月临床观察运用针刺拔罐治疗早中期AS11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及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320例患者均采用电针及铺灸疗法,治疗36d。结果:有效率98%,显效256例,占80%;好转58例,占18.12%;无效6例,占1.88%。结论:电针及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2):125-128
目的按照自身对照法观察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针灸科2015年7月~2017年12月间门诊及住院就诊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每周予铺灸治疗1次,共治疗8次。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观察患者的BASDAI与BASFI评分、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缓解6例(10.0%),显效32例(53.3%),有效15例(25.0%),无效7例(11.67%),总有效率为88.3%。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VAS评分、晨僵时间、ESR、CRP及BASDAI与BASF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枕墙距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铺灸可显著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降低炎症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电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热敏灸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热敏灸联合电针治疗AS,通过精心的中医辨证施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功能锻炼联合益塞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患者,益赛普25 mg,2次/周,皮下注射,连续使用4周后改为25 mg,1次/周,皮下注射,再使用4周后改为12.5 mg,1次/周,继续使用4周,注射后局部按压3 min,同时开始治疗时指导患者功能恢复锻炼,并在随访中加强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 联合治疗4、8、12周后能明显改善患者脊柱痛目视模拟测试表(VAS,0~10分),患者总体评价(PGA)VAS、夜间疼VAS、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功能锻炼联合益塞普能明显改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实验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34例(45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20~75岁,平均40岁。采用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国际诊断标准进行疾病诊断,随访平均3年。【结果】术后疗效根据Merled Aubigneand Postel评分标准。术后除了2例患者外,病人有轻微疼痛或者无疼痛,髋关节活动范围增加了平均45.5度。对于关节纤维强直的患者,术后髋关节屈曲改善了平均57.3度。对于术前活动范围局限在室内的10例患者,9例活动范围明显得到改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强直性脊柱患者术后行走功能较其它疾病的患者要差。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断裂以及脱位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15.6%(7髋),但对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明显缓解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但与其它病因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具有很高的骨化性肌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相关实验指标(红细胞沉降率、补体3、免疫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以及相关炎性因子等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河北省涉县中医院收治的11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指标(红细胞沉降率、补体、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以及相关炎性因子的改变。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补体3、免疫球蛋白以及相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补体3、免疫球蛋白以及相关炎性因子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华佗夹脊穴和督脉穴位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相关实验指标以及相关炎性因子均有很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可以广泛性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强直性背脊柱炎(AS)患者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9的变化,以及其与患者临床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44例AS患者分别于第0、2、6、12周给予静脉微泵滴注英夫利昔单抗针200mg或300mg,其中合并外周关节炎者25例;采用ELISA法检测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治疗第12周血清MMP-3、MMP-9水平,同时采用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标(ASDAS)、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th AS活动度衡量指数(BASMI)对患者进行临床疾病活动性评估.结果 44例AS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MMP-3、MMP-9水平以及ASDAS、BASFI、BASMI、ESR、CRP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4例患者(77.3%)达临床重要改善,其中5例患者(11.4%)达临床显著改善.治疗前,血清MMP-3水平与ESR、CRP及ASDAS、BASFI有相关性(P<0.01),血清MMP-9水平与CRP及ASDAS、BASFI、BASMI有相关性(P<0.05).治疗前后,血清MMP-3下降水平与ASDAS、BASFI、ESR、CRP的改善有相关性(P<0.05),而与BASMI的改善无关(P>0.05),血清MMP-9下降水平与BASMI、CRP的改善相关(P<0.05).合并外周关节炎组的血清MMP-3、ESR、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不合并外周关节炎组(P<0.05),而血清MMP-9水平低于不合并外周关节炎组(P<0.05).结论 血清MMP-3、MMP-9水平与AS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标高度相关,可以作为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时的病情监测指标,其中MMP-3在合并外周关节炎时升高显著,MMP-9水平变化在不合并外周关节炎时升高.  相似文献   

17.
耿同宇 《中原医刊》2009,(24):35-36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6例(29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3~36个月,依Harris系统评分,依分区法进行股骨柄和臼杯x线分析。结果术后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屈曲挛缩畸形基本矫正,患者x线平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未出现异位骨化,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髋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屈伸平均60°-125°,外展内旋10°-50°,内外旋20°-45°,Harris评分术前13.5—59.6分,平均34.5分;术后62~94分,平均86.2分,生活均可基本自理。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较好减轻AS患者髋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为治疗A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HLA—B27抗原与A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对386例住院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选择136例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检测2组患者T淋巴细胞膜上的HLA—B27抗原。结果136例健康献血者中HLA—B27阳性率为11.0%,386例AS患者的HIA—B27抗原表达阳性率90.7%。其中表达阳性者发病年龄为(23.4±7.3)岁,表达阴性者为(37.8±13.6)岁,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HIA—B27抗原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7%(280/302)和83.3%(70/8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S患者疾病活动性有关的检验指标(ESR,CRP,PLT)在B27阳性组均明显升高(P〈0.05)。髋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IA—B27抗原阳性表达相关(P〈0.01);AS患者的HLA—B27抗原表达阳性者周围关节累及和关节外表现最多见的分别为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和葡萄膜炎、肠炎。结论AS患者与HLA—B27抗原表达有着很强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临床As患者T淋巴细胞HLA—B27表达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也有利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10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配合蜂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54例患者坚持持续治疗疼痛均改善,畸形没有明显继续加重,总有效率为74.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经济方便,而且该治疗方法简单、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