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临床中医学的心身医学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既重视病人的躯体疾病,又重视病人的心理感受。在诊断学方面,病人的主观感受如发热、恶寒、疼痛、口渴等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它们的消除也是中医治疗效果的体现。在治疗学方面,中医对查不出病因或病灶的某些“神经宫能症”或“机能性病变”以及“心因性疾病”,也能根据脉症对之进行辨证论治,以消除病人主观上的痛苦感受。在方药学方面,中医在用药材料上、方药名称上和炮炙加工上,都针对病人的心理感受而作出考虑。临床中医学这种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应用“比类”、“取象”、“谐音”、“谐象”等形式来暗示和诱导病人产生一定良性心理反应,既达到治疗病人躯体疾病的目的,又消除病人不良心理感受并反馈作用于躯体的心身医学特征,值得结合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成果来发扬先大。  相似文献   

2.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又称心理生理医学(Psychophysiological medicine)。目前心身医学着重研究心身疾病,心身疾病不是精神病或神经症,而是一类有躯体症状及体征,与社会紧张刺激、遗传素质及人格特征和情绪有关的躯体疾病。诸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溃疡病、糖尿病以及肿瘤等,日益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而取代了早年传染性疾病。即或单纯的生物、理化因素导致的疾病,也莫不存在身心  相似文献   

3.
中医心身合一思想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身合一思想是中医整体恒动观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思想所要表达的是:人的心理与身体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一思想在历代中医临床疾病治疗学中有所反映。探讨有关内容对于推进临床医学模式转变有很大意义。1 中医心身合一思想中医心身合一思想研究的是“形”(躯体)与“神”(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即历来心理学界十分关注的心身关系问题。它认为人的形体与心理现象之间是体用关系。就形(身)神(心)关系而言,“用”即心理现象,“体”即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等物质。体用关系指的是:心理乃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等物质的运动产生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心理心血管病学简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旭东 《中国医刊》2004,39(10):51-53
1 心身医学对于各科临床的意义 心理心血管病学(psychocardiology)是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心血管系统疾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系统思想、整体论指导下的现代心身医学十分重视心理与生理之间的互动(interaction),将两者看做是生命过程中同时存在、互相影响的两个密不可分的侧面;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心理和生理的作用因素难以分清先后和因果.各科临床医师诊治病人时,一定要对两方面都加以注意,善于发现与躯体疾病共患的精神障碍,及时进行处理,或邀请精神科医师帮助处理;即使当前没有明显精神科问题,也要主动做好精神卫生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心身医学简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旭东 《中国医刊》2004,39(3):53-56
1概述--什么是心身医学?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一门以整体的人为对象的交叉边缘学科,研究在人类疾病的产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躯体与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心身医学的外延有广义与狭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并介绍崔云教授运用桂枝类方治疗男科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列举并分析早泄、前列腺增生症、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三则具有代表性的验案,结合临床实践及《金匮要略》中的相关论述,阐述崔云教授运用桂枝类方治疗男科疾病的辨证思路、用药特点及临证心得。[结果]崔云教授将桂枝类方“阴阳失衡、营卫交损”的指征与各类男科疾病的病机相关联,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虚劳失精”诸证,拟桂枝茯苓丸治疗瘀血水胶结于下焦疾患,遣小建中汤治疗主症见“中虚”及“营卫交损”者,更将辨病论治、辨证论治、辨体质论治组合应用并贯穿诊疗始终。其思路缜密,药法相宜,疗效卓著。[结论]崔云教授基于“审症—诊病—辨人(体质)—识证”诊治模式,运用桂枝类方于男科疾病的诊疗,取得显著的疗效,其深刻经验值得进一步寻绎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随着心身医学的研究发展,当今大部分疾病可归属到心身疾病范畴,且处于高发状态。我国提出了“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但全科医学尚处于发展阶段,基层卫生服务中全科医生存在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其岗位胜任能力有待提高,在心身疾病诊疗能力层面尤为明显。通过心身医学与全科医学相结合,可以提升全科医生对心身疾病的认知应对能力,改善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不足现状,同时促进社区居民精神卫生健康,充分体现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全科医学起步晚、需求高的发展现状,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对心身医学的认知,揭示出我国精神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笔者根据我国存在心身疾病临床诊断率低,全科医生缺乏相关的心理干预技术,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诊断评估标准等问题,认为应从多角度进行促进,从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全科医生的院校教育和培训体系及结合本土中医全科特色方面,提出了增强全科医生心身疾病诊疗能力的三点建议。心身医学和全科医学相结合符合当前我国医疗服务发展需求,通过强化全科医生在首诊中的心身疾病认知与应对能力,对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控制医保费用,减少患者与社会的经济负担,具有显著的促进意义,从而更好实现“健康2030”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帆  康传媛  赵旭东 《中国医刊》2004,39(12):48-51
躯体疾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恐惧、失望、无助等情绪障碍,反过来影响躯体疾病的恢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躯体疾患和精神心理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需要综合处理.为直观示教心内科与心身医学科的紧密工作关系,第14届国际长城心血管会议首次开设心身医学专题论坛,并专门安排了心内科和心身医学科联合会诊.以下是其中一个病案的会诊记录.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心身病证辨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身医学是一门迅速发展、影响日益增大的学科 ,它是生物躯体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理医学模式转变的标志之一 ,它强调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也重视疾病的心身反应 ,疾病的治疗也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综合进行。中医学的“形神统一”、“整体观念”等医学观就是现代心身医学的体现。糖尿病作为发病率迅速增长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 ,糖尿病的发病与社会因素、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 ,精神、心理、情志的改变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的重要因素。下面就糖尿病心身病证辨治谈谈粗浅的认识。1 心身因素对糖尿病的…  相似文献   

10.
中医心身医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身医学是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科学。是运用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理论 ,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探求人的性格特征、体质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1 中医心身医学的起源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心身医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 ,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 ,它的医学模式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基本一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吕氏春秋》中就有“百病怒起”的记载。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则提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中医心身疾病学的理论,以期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通读《伤寒杂病论》,借助计算机技术,运用文献法筛选出心身疾病相关内容,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仲景以“烦”“狂”“谵语”“欲、喜、嗜、恶”等词来描述生理疾病时的心理表现,如以“烦”的发作时间、兼证、程度来判定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情、病势等;此外,在《金匮要略》中还专门对百合病、奔豚气病、癫狂病、惊悸、失眠、脏躁、诈病等心身疾病做了详细阐述,如百合病的主要病机为心肺阴虚内热,百脉受病,以养阴清热为治疗大法,方用百合地黄汤。[结论]仲景《伤寒杂病论》对心身疾病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其不仅擅以异常心理现象为依据进行辨证,而且确立了常见心身疾病理、法、方、药的辨治体系,这些阐述至今仍有较高的理论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形神合一”谈构建中医心身医学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形神合一论”是中医心身统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构建中医心身医学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心身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构建中医心身医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创新发展中成药对于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推动我国医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中成药的创新发展既要有药的理论指导,符合现代药剂的基本要求,成分清晰,质量稳定,功效明确,朝着数字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有中医的理论指导,体现中医思维,立足中医的比较优势,满足临床需求。中医的临床需求可以分为治未病和治已病两个方面。在治未病方面,可以调体质以改善亚健康,调治慢病防传变,以及扶正祛邪防时疫;在治已病方面,重点可以放在攻克身心疾病、急危重症和细菌耐药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心身医学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作者认为各种精神情志因素导致的“气机升降失调”是心身疾病产生的主要病机,故就“气机升降失调”与眼科心身疾病发病中的关系,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提出调畅情志和气机对于眼科治未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对“络脉、病络与络病”的思考与求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络脉是气络、血络和络脉缠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从络脉、病络到络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称为“络脉为病”,络脉为病出现动风征象称之“络风内动”。络风内动是“病络”的表达形式,包括络虚动风、热毒生风及外风引动3种。络风内动术语本身体现出络脉形质的易变性,络风内动与肝风内动含义既有交叉又有区别。目前,络风内动理论已用于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后、心衰急性发作或心肾综合征、快速性心律失常。以络风内动理论指导多种疑难或急危病证诊治的研究将成为中医药科研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形神合一"是中医学的基本理念,其与西方心身医学看待疾病基本属于同一视角。现代心身医学秉持"心身同治"之原则,结合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情志病学因其强调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契合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亦在心身疾病防治中尽显优势。两种医学相互参照,为诊疗疾病开拓了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现代心理学与传统中医理论的视角,探讨情绪在个体心身疾病过程中的致病机制,以期在未来的心身医学与治未病的发展过程中,将心理干预纳入疾病治疗与疾病预防体系,实现个体的"内外兼治"、"标本兼治",从而使得个体获得身心一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情绪与心身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晓杰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158-159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诸多的心理社会因素中,情绪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学会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赵晓杰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X):158-159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诸多的心理社会因素中,情绪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学会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刘冬莹 《中国全科医学》2003,6(12):1009-1011
目的 测查知识分子的心身健康状况、职业满意度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自编量表和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结果知识分子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人群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职业满意度、工作应激、生活满意度、生活压力均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仅生活压力与躯体健康相关,职业满意度与生活满意度、工作应激与生活压力的交互作用对心身健康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这4个变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直接的,对躯体健康的影响是间接的,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