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牙周炎牙移动和正常牙移动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分为牙周炎牙移动及正常牙移动0d、1d、3d、7d、14d、21d组,共12组。近中移动各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分别测量各组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并进行HE染色分析。结果:在既定时间内,牙周炎组大鼠牙移动距离大于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牙周炎牙移动组压力侧破骨现象明显,张力侧成骨延缓。结论:进行正畸治疗一定要注意并维护牙周组织健康,对牙周炎正畸患者要进行彻底的牙周治疗和维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 ib le n itric ox ide syn thase,iNO S)在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的表达,探讨NO/iNO S在正畸牙齿移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56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畸加力1、3、5、7、14、21、28d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正畸加力3d后,牙周组织细胞iNO S表达增强,7d i-NO S表达达到高峰(P<0.01),以后iNO S表达下降。结论:NO/iNO S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NO/iNO S可能参与了成骨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外源性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hVEGF)对大鼠正畸牙牙齿移动距离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正畸牙近中移动动物模型,将30只模型大鼠按 rh‐VEGF注射剂量不同随机分为0(对照组)、1 ng、5 ng、10 ng、15 ng和20 ng组,每组5只,将不同剂量rhVEGF每3 d注射于模型大鼠左上颌第一磨牙颊侧牙龈黏膜下,10 d后处死,测量牙齿移动距离并监测体质量的改变。结果注射 rhVEGF剂量低于5 ng 时牙齿移动距离较小,随剂量增大而增加,5 ng 时到达高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后牙齿移动距离随剂量增加而减小;其余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处死时体质量均比实验前轻,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剂量范围内的外源性rhVEGF可加快正畸牙移动,局部短时间内应用外源性rhVEGF对正畸模型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正畸力作用下,不同正畸时间大鼠牙周组织的组织学变化,探讨正畸力值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分别加力0g(对照组)、50g或100g,于加力后1、3、10、17天将大鼠处死,取上颌第一磨牙及牙周组织固定, 用HE染色方法观察牙周组织的组织学变化。结果牙周组织对不同的正畸力产生不同组织反应。在50g力作用下,牙周组织反应活跃,牙齿移动速度快;100g力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牙齿移动停滞。结论牙周组织的适应性改建需要合适的正畸力。  相似文献   

5.
尹江  唐平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40-40
目的:探讨口康护理液在固定口腔正畸中预防牙周组织炎症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进行固定正畸矫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每天临睡前用口康护理液含漱1min,漱后不再使用其他口腔清洁用品;B组则采用蒸馏水为含漱剂作为对比。在正畸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时对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进行检测。结果:使用含漱液前,两组的GI、PL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含漱液的正畸治疗3个月后,A组的GI、PLI均低于B组,两组的GI、PL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康护理液在固定正畸中预防牙周组织炎症效果显著,是固定正畸患者口腔保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妊娠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GF-β1与正畸牙齿移动的关系.方法:将未孕组大鼠和受孕第1天的妊娠组大鼠在上切牙与磨牙间安放正畸装置,分别于加力后4、8、12、16d分批处死,取材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大鼠牙移动过程中,妊娠组牙周组织TGF-β1表达强于未孕组.而加力4d组和8d组张力侧TGF-β1表达明显增多,大于压力侧.结论:TGF-β1与孕鼠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密切相关,并且有促进成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外源性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hIGF-1)对大鼠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模型大鼠按rhIGF-1注射浓度不同随机分为6组:0μg/ml(对照组)、1μg/ml、2μg/ml、4μg/ml、8μg/ml、16μg/ml组,每组5只,隔日在正畸牙颊侧牙龈粘膜下注射不同浓度rhIGF-1,注射体积为0.1ml,第10天处死大鼠,取正畸牙及其牙周组织作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学改变。结果随rhIGF-1注射浓度增加,牙周组织改建逐渐活跃,之后趋于稳定。压力侧以破骨细胞活动为主,4μg/ml组骨吸收最活跃;张力侧以成骨改建为主,8μg/ml组成骨细胞功能最活跃。结论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外源性rhIGF-1可加速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关于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越来越受到正畸科医生的关注.研究发现骨钙蛋白(OCN)是骨中最丰富的非胶原蛋白质之一,由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是成骨细胞特异性标志。OCN具有骨代谢调节激素作用,参与调节骨转化过程,其mRNA水平的高低与成骨直接相关。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等作用[43,在牙龈炎和牙周炎患者中CystatinC含量很高。本实验旨在研究正畸牙移动过程中OCN和CystatinC表达的时间分布特点.及二者相关性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从而为临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增龄因素对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幼鼠(A组,35只)和成鼠(B组,35只)建立大鼠牙齿移动模型,以加力移动的左上第一磨牙的牙周膜和邻近牙槽骨为实验对象,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应牙周组织内RANKL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 RANKL因子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压力侧牙周组织内的牙周膜细胞和骨陷窝的破骨细胞中.加力后,A组和B组移动牙齿压力侧牙周组织内的RANKL因子表达均增强,峰值分别出现于第1周和第3周.与B组相比,A组加力后第3天和第1周的RANKL阳性表达明显增加,而第3、4、6、8周则减少(P<0.05).结论 增龄因素使得RANKL因子的表达具有不同的时相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杜仲醇提取物通过NF-kB信号通路作用于牙周病破骨细胞活化因子(IL-1β)改善大鼠牙周组织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杜仲醇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大鼠制备牙周病模型,造模1周后杜仲醇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分别在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第二磨牙间腭、颊侧的龈沟底内注入0.2 mL 0.1,1.0 mg·mL-1的杜仲醇提取物,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注入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入5 d。Western-blot、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内破骨细胞活化因子(IL-1β)蛋白、mRNA表达状况。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成纤维细胞内IL-1β、NF-k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杜仲醇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大鼠成纤维细胞内IL-1β、NF-kB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F-α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杜仲醇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上颌组织内NF-kB、IL-1β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杜仲醇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大鼠上颌组织内NF-kB、IL-1β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杜仲醇提取通过NF-kB信号路径对牙周病破骨细胞活化因子(IL-1β)产生作用,降低牙周组织内炎症因子含量,对牙周病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倾斜基牙固定修复前后牙周组织受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倾斜基牙固定修复前后牙周组织受力情况,为临床固定义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下颌第2双尖牙和第2磨牙为基牙制作环氧树脂模型,其中第2双尖牙近中倾斜5°,第2磨牙近中倾斜30°,修复前第2磨牙面中央窝垂直加载225N,修复后第2磨牙体桥体面中央窝各垂直加载225N.应用贴片云纹干涉法分别测试其牙周组织修复前后受力情况.结果第2磨牙近中牙槽嵴顶受力较大,远中牙槽嵴顶受力较小,修复后其应力分布趋于均匀.结论倾斜牙齿受垂直向载荷时近中牙槽嵴顶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作为基牙进行固定修复后其牙周组织受力比较均匀,有利于牙周组织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氟涂料与GC护牙素在对牙矫正治疗中釉质脱矿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5月巴中市中心医院行固定矫正治疗的患者110例按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56例,1380颗牙)与对照组(54例,1083颗牙),观察组予GC护牙素处理,对照组予氟涂料处理。观察两组牙矫正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牙釉质脱矿情况。结果矫正治疗前对照组牙釉质脱矿率为3.23%,观察组为3.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治疗后对照组牙釉质脱矿率为8.33%,观察组为4.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治疗后两组牙釉质脱矿率均有所上升,且对照组矫正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率明显高于矫正治疗前(P<0.05),观察组矫治前后釉质脱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护牙素与氟涂料相比可更好地预防牙矫正治疗中釉质脱矿,是改善牙矫正治疗后牙外观和促进患者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过程中内毒素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以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2周组、4周组、6周组、8周组;模型形成时经大鼠腹主动脉采血,产色基质偶氮法鲎试剂定量测定血浆内毒素,取肝左叶行天狼猩红胶原染色评价肝纤维化程度,Western-blot检测CTGF在肝脏的表达.结果: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第2周血浆内毒素含量即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CTGF的含量第4周明显升高(P<0.05),之后两者均渐进性升高且呈显著正相关(r=0.918,P<0.01).结论:在四氯化碳制作的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可能是导致肝脏CTGF高表达进而促进肝纤维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炎性状态及牙周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52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状态及牙周状态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龈沟液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5和白介素-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和临床附着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畸治疗能改善牙周炎患者炎性状态及牙周状态,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促进其功能的改善,加快牙周炎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Bio-oss治疗牙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30 例慢性牙周炙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1个月后做翻瓣植入Bio-oss术,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行骨缺损处临床观察及X线片分析.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骨缺损处新骨生成数量越来越多,骨密度越来越高,第9个月时骨缺损处骨密度接近周围正常骨.结论 Bio-oss能有效促进骨组织再生,用于牙周骨缺损的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郑谊  江立富  周井红  贾红  肖勇 《医药导报》2000,19(3):209-210
目的:研究克脂星胶囊降血脂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对高脂血症大白鼠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和家兔血液流变学进行实验观察。结果:本品对高脂血症动物和人均有明显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品可用于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再狭窄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研究提供理想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颈动脉逆行入径 ,用球囊导管对中国白兔双侧髂动脉行内膜损伤术 ,后给予高脂饮食建立双侧髂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 ,在此基础上行血管成形术建立再狭窄模型。结果 :(1)饲养后1 ,3,6周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饲养前 (P<0.01)。(2)血管成形术前髂动脉平均狭窄度左侧为 (50.80±14.12) %,右侧为 (51.20±13.94) % ,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血管成形术后5周再狭窄程度模型组为 (55.20±14.47) %。 (3)病理HE染色及Masson染色示内膜显著增厚 ,主要由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构成 ,内弹力膜分离断裂 ,中膜平滑肌细胞迁移入内膜层。 (4)透射电镜示膜结构破坏 ,胞浆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质空泡沉积融合 ,多量胶原纤维束状增生。结论 :本方法成功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再狭窄动物实验模型 ,且简单、易行 ,模型稳定 ,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金振口服液的退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测定大鼠注射酵母后6、7、8 h时的肛温,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下丘脑组织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复制大鼠发热模型,测定模型...  相似文献   

20.
张哲 《河南医药信息》2010,(14):53-54,57
目的观察加强抗感染治疗对老年人GTR术后牙周组织再生疗效,以期提高老年人Ⅱ°根分叉病变GTR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平均年龄62.5岁、慢性牙周炎Ⅱ°根分叉病变患者27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加强抗感染治疗,6个月后观察对牙周组织再生的影响。结果垂直探诊深度(mm)在加强抗感染组明显改善。结论老年人GTR术后应用加强的抗感染治疗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疗效,从而为老年人群Ⅱ°根分叉行GTR术后减少并发症,促进临床愈合提供了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