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的症状总评分、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评分及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等指标,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症状总评分和ACT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FVC和FEV1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无不良反应发生,无脱落病例。结论: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能够提升患者的肺功能,且药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吴芳  姚敏华  朱妤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7):2646-2648
目的:验证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缓解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冬病夏治消喘膏贴敷、吸入激素和冬病夏治消喘膏贴敷联合吸入激素治疗,随访1年.观察哮喘的复发情况及肺功能水平.结果:Ⅰ组(冬病夏治治疗组)预防哮喘复发的总有效率为63.3%稍低于Ⅱ组(激素治疗组)69.2%,但无统计学差异,Ⅲ组(冬病夏治联合激素治疗组)总有效率93.1%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FEV1,FEV1/FVC及PEF比较,无明显差异;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EV1,FEV1/FVC,PEF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Ⅲ组与Ⅰ组及Ⅱ组FEV1,FEV1/FVC,P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治疗有预防哮喘复发的作用,与吸入激素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冬病夏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分别于夏季“三伏”第1天给予穴位贴敷。结果:总有效率为87.33%,控显率为70.67%。治疗前后住院天数、发作次数、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呼气量之比(FEV,/FV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获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刺激强度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最佳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组方和制作,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396例患者随机分为贴敷1组(132例)、贴敷2组(132例)、贴敷3组(132例),给予不同刺激强度的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比较和评价3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生命质量评分、皮肤反应、肺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贴敷1组86.67%、贴敷2组87.60%,明显优于贴敷3组52.14%(P0.01),且生命质量评分、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的改善也优于贴敷3组(P0.05);而贴敷1组与贴敷2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皮肤反应方面贴敷1组明显优于贴敷2组(P0.01)。结论:恰当的药物炮制和加入适当的促渗透药可以保持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疗效,且能减轻皮肤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施娜娣  马盛菲  康彩霞 《新中医》2020,52(11):32-34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汤内服及穴位贴敷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评价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水平测试(ACT)评分、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用药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CT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g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小青龙汤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与穴位贴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外寒内饮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2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抗炎、舒张支气管等现代医学综合治疗,治疗组加予口服小青龙汤与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后中医症状评分、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6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咳嗽、咳痰、喘息、哮鸣、紫绀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5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PaO2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aCO2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PaCO2低于对照组(P0.05)。2组FEV1/FVC%及FEV1%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FEV1/FVC%及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现代医学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提高外寒内饮型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相对于单一采用现代医学疗法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CVA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入选患儿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中医辨证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给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和观察指标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2组患儿治疗前Lg A、Lg M、Lg G、Lg E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Lg A、Lg M、Lg G指标均高于对照组,Lg E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现阵发呛咳、痰黏难咳、手足心热、夜卧不安、大便秘结症状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年复发次数、复发咳嗽症状持续时间、每年因此病住院人数和每年感冒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91.11%)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VA儿童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炎症指标、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舒张支气管、糖皮质激素、抗感染配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2组均于治疗10天后测定动脉血气及血清炎症因子,比较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咳嗽、咳痰、喘息及哮鸣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肺活量(FVC)、峰值呼气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肺活量(FEV1/FVC)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动脉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血氧饱和度(Sa O_2)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为9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确切,可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和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气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78例和B组85例。A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B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6个月内感冒发作次数、生存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检测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内感冒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各项生存质量评分(FS1、FS2、FS3、FS4及TM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FS1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检测各项指标(FEV1.0%、V50、V25、FVC、FEV1.0)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和穴位注射均能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证候、生存质量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扶正益肺巴布膏与传统三伏贴治疗哮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红  刘泓  吕晖 《北京中医》2007,26(10):658-659
目的观察用扶正益肺巴布膏穴位贴敷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咳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贴敷扶正益肺巴布膏,对照组贴敷传统三伏贴软膏。两组均以一个三伏(30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及追访1年。以症状积分、肺功能中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为指标,与本院传统剂型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组31例病例中,扶正益肺巴布膏贴穴位贴敷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但对肺功能FEV、PEF、FEV1%的改善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扶正益肺巴布膏穴位贴敷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剂型。  相似文献   

11.
马红  刘泓  吕晖 《北京中医药》2007,26(10):658-659
目的 观察用扶正益肺巴布膏穴位贴敷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咳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贴敷扶正益肺巴布膏,对照组贴敷传统三伏贴软膏.两组均以一个三伏(30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及追访1年.以症状积分、肺功能中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为指标,与本院传统剂型进行比较.结果 在治疗组31例病例中,扶正益肺巴布膏贴穴位贴敷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但对肺功能FEV、PEF、FEV1%的改善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扶正益肺巴布膏穴位贴敷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剂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OPD老年患者86例纳入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茶碱缓释片、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42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及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病情均呈现不同程度好转,症状积分,肿瘤生长因子(TNF)、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前降低,用力肺活量(FEV)、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均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T、CD4~+T、CD4~+/CD8~+T细胞)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较前升高,CD8~+T、急性加重次数、丙二醛(MDA)水平均较前降低,观察组改善均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老年COPD患者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郑盛杰  汪鹏  吴黎明 《新中医》2016,48(7):54-5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配合穴位埋线。15天1次,2次1疗程,治疗1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治疗前后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所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的变化]、T淋巴细胞的含量变化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0%,对照组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EV1/FVC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明显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对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含量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配合排痰法对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4例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排痰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穴位贴敷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肺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次数、心率、最大肺活量(VCmax)、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1秒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动脉氧分压(Pa 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排痰法可以促进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石来军  赵旸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342-2344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缓解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敷贴组各46例,敷贴组在初伏后开始给予穴位敷贴:对照组给予空白敷贴.随访1年.结果 敷贴组预防哮喘复发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 (P< 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P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治疗后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缓解期儿童哮喘有预防哮喘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4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分别给予消喘膏和安慰剂贴敷治疗,1年贴治3次,连续贴敷2年。观察呼吸疾病问卷(SGRQ量表)、BODE指数、年均感冒和急性加重次数、急诊和住院次数、肺功能和皮肤刺激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1年、治疗2年与治疗前比较,SGRQ量表总分及症状、活动、影响部分评分均下降(P<0.05),除症状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治疗组治疗2年活动、影响部分及总分评分较治疗1年和对照组同期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2年与治疗前、治疗1年比较BODE指数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同期(P<0.01)。对照组治疗2年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较治疗前及治疗1年有改善(P<0.05),但与治疗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年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2年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与治疗1年比较有升高,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年年均感冒和急性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且低于本组治疗前和治疗1年时(P<0.05);治疗组治疗2年年均急诊和住院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期(P<0.05)。贴敷治疗2年两组均未出现局部皮肤强烈反应,两组患者局部皮肤刺激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喘膏穴位贴敷疗法能改善稳定期COPD生存质量、减少患者急性加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评价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加穴位贴敷、西药常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哮喘)轻中度发作患者肺功能指标中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峰值流速(PEF)的影响.方法 将364例轻中度发作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辨证治疗组辨证给予口服中药颗粒剂,综合治疗组在辨证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西药组给予口服舒弗美,疗程均为10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 结果 辨证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VC、FVC、FEV1、P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前后FEV1/FVC、P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FVC、FEV1/FVC、P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FEV1/FVC、FVC、FEV1、PEF,达到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中医辨证治疗加穴位贴敷,在改善肺功能指标上疗效较辨证治疗及西药常规治疗稍差.  相似文献   

18.
《光明中医》2021,36(1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3组,穴位贴敷组60例,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口服药物组60例,予复方益母胶囊口服,空白对照组30例,予穴位贴敷无药物的空白贴。结果治疗后穴位贴敷组和口服药物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和口服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患者子宫动脉RI、PI、A/B均降低,血清OT、PGF_(2α)、TNF-α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组与口服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痛经症状,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穴位贴敷后皮肤反应情况。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于三伏天初、中、末伏的前3 d在肺俞、心俞、膈俞的对照穴位上进行低剂量药物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次年在相同时间进行相同治疗,治疗组次年于三伏天初、中、末伏的前3 d在肺俞、心俞、膈俞穴上进行常规剂量药物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肺功能各项指标[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 MM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25% of the pulmonary volume, 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50%)及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75%)]及贴敷后皮肤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年后哮喘发作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年后肺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年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及皮肤反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哮喘患者的小气道功能,从而减少哮喘的发作,其疗效与贴敷后出现皮肤反应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金匮肾气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金匮肾气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残气量/肺总量比值(RV/TLC)]变化、成人哮喘患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及总分的变化,完成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哮喘控制分级。结果:两组患者完成治疗疗程后,观察组患者哮喘控制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组前,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各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成人哮喘患者生命质量指数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MVV、FRC、TLC、RV/T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MVV均明显上升,FRC、TLC、RV/TLC明显下降,且观察组FEV1、FEV1/FVC、MVV高于对照组,FRC、TLC、RV/T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匮肾气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较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哮喘控制效果更佳,对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更好,可有效提升哮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