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尔经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疗效。方法 75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舒尔经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尔经胶囊配合穴位埋线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穴位埋线与传统艾灸治疗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穴位埋线和艾灸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的93.3%。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关元、子宫、三阴交、血海、膈俞)埋线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5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VA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膈下逐瘀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0例,治疗组选用膈下逐瘀汤配合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则口服芬必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痛经症状评分、VAS疼痛评分,进行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中医痛经症状评分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与治疗前相比(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VAS疼痛评分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与治疗前相比(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中医痛经症状评分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1),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膈下逐瘀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望得到广大同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经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 98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采用温经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49例,单纯采用温经汤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同时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经期血清PGF2α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分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F2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显著(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经期外周血PGF2α含量而发挥止痛效应。  相似文献   

6.
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与对照组25例(口服消炎痛),观察治疗3个月的疗效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效果情况优于口服消炎痛,治疗组2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88%,对照组2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24%,P〈0.05。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是治疗原发性痛经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胞饮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地机、三阴交、肾俞、血海)埋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温胞饮加减治疗。5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痛经总频率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痛经总频率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胞饮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肾虚血瘀证疗效满意、可靠,方法简便,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经止痛膏穴位贴敷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于经前及经期穴位贴敷温经止痛膏,对照组18例服用玄胡止痛片,疗程3个月经周期。疗效评价采用治疗前后症状指数积分比较及总疗效比较法。结果两组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腰酸、出冷汗、吐泻等症状积分值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止痛膏穴位敷贴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隔药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艾条温和灸法(以下称单纯艾灸法)进行干预,每个月经周期施灸7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腹部疼痛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隔药灸组与单纯艾灸组治疗前后腹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隔药灸组疗效优于单纯艾灸组(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隔药灸组和单纯艾灸组有效率分别为95%、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痛经贴治疗。以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P<0.05)。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减少,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妇产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2例),分别接受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和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疼痛缓解程度;检测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及计算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两组治疗后血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催产素(O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明显降低,β-内啡肽(β-EP)明显升高(P 0.05);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素(PGE_2)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经汤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调节血清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经止痛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予以温经止痛汤合艾灸治疗,连续治疗三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轻度患者有效率92.3%;中度患者有效率91.7%;重度患者有效率80.0%;平均有效率88.6%;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温经止痛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全部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治疗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痛经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配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35-138
目的 探讨腹针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7 月我院针灸科、妇科收集的60 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温经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艾附暖宫丸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0 d 为1 个疗程,每次月经前7 d 开始治疗至经期第3 天,共治疗3 个疗程,3 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及安全性评价;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患者远期疗效,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痛经症状积分为(5.91±1.43)分,低于对照组的(7.01±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血脂血糖检测无异常。观察组有2 例患者出现所针刺部位疼痛感、少许淤青现象,4 d后自行消失,对照组患者无不适。结论 腹针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前中药外敷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外敷关元穴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田七痛经胶囊口服,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12.17±3.01、4.32±1.28,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分别为11.76±2.64、5.45±3.16。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前中药外敷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颗粒联合综合干预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90例患者经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少腹逐瘀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少腹逐瘀颗粒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综合干预,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P0.05);2组治疗后甲襞微循环总积分较治疗前均减少(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颗粒联合综合干预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能有效改善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缓解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痛经病例除了针刺关元、归来、三阴交、地机、足三里、太冲穴位外,配合次髎,十七椎的穴位埋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患者黄体中期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的变化。结果4:8例病例治疗后,疼痛程度显著降低,雌二醇(E2)水平明显下降、孕酮(P)含量明显上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1-4+9
目的 评价通督调神针法配合艾灸神阙穴对痛经患者症状与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艾灸神阙治疗,观察组予通督调神针法配合艾灸神阙,于第一个月经周期进行基线评定,第二个月经周期经前1周予相应治疗,至月经首日结束,每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于第4个月经周期进行疗效评价,之后随访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周期痛经症状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1)治疗后,第1、2、3周期随访,两组患者痛经症状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P0.05)。(2)观察组痊愈6例(20.0%),显效11例(36.7%),有效10例(33.3%),无效3例(10.0%)。对照组痊愈3例(10.0%),显效8例(26.7%),有效10例(33.3%),无效9例(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通督调神针法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能显著改善患者痛经症状及心理状态,其效果优于单用艾灸神阙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桂枝四物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桂枝四物汤口服配合熏蒸;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丸口服。于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记录痛经症状的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40例,痊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结论:桂枝四物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方法]将150例合适病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为50例,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进行治疗,针刺组采用传统针刺进行治疗,西药组则口服消炎痛,分别于治疗前后统计其痛经症状评分,从而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埋线组的症状积分改善及临床疗效均优于西药组(P<0.01),也优于针刺组(P<0.05),其自身前后改变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简便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