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中医延续性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2 组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50 例术后予常规干预,治疗组5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医延续性干预,2 组均干预8 周.比较2 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血清骨钙素(OC)、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 干预后,2 组SDS、SAS评分及疼痛VAS均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 组SF-36 各维度评分、MBI评分及血清OC、ALP水平均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延续性干预能够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心理,提升生活质量,减轻疼痛,提高OC、AL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外伤患者心理情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脑外伤术后康复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包括:移情易性、情志相胜及情志陶冶,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主要通过语言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2组患者生存质量,观察治疗期间发生的护理相关并发症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期间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频率慢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量表中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P)、精神健康(MH)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溃疡、便秘和食欲不振的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好的情志护理能促使脑外伤患者心情愉快,气血舒畅,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心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10)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2月—2017年7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缺血性卒中患者126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选择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采用常规护理,采用中医情志干预,并采用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表、SIS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效果进行评价,评价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S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2组患者经治疗后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均明显改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干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中医情志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夏翔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经验。夏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一般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多为患者自身禀赋薄弱,元气不足,表卫不固;外因则是感受风邪,侵犯机体,损伤脉络。病机特点是正虚邪实,元气亏虚为本,风邪留恋为标。治疗以益气养阴,祛风固卫,清营凉血为大法,从而达到扶正托邪的功效。治疗本病善于从风论治,运用大量祛风药以抗过敏,祛紫癜。 相似文献
6.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8)
目的观察加味天麻温胆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压的影响。方法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法分组,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天麻温胆汤。总疗程均为28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同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降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及血压总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眩晕、头痛等症状、证候总疗效及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天麻温胆汤有一定降压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医急症》2017,(6)
目的观察消风散对急性荨麻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变态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消风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变态反应指标血清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变态反应指标血清表达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变态反应指标5-HT血清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变态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风散可显著地改善急性荨麻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同时对于患者的变态反应指标也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胆结石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生理应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胆结石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常规护理+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术前1 d、术后3 d的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抑郁自评量表(SDS)]水平与生理应激[血糖(BG)、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并比较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生活质量[消化系统生活质量评分量表(GIQLI)]。结果术后3 d时,2组患者焦虑水平、抑郁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 0. 05),且研究组焦虑水平、抑郁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 05)。入院时、术前1 d、术后3 d时,2组患者GLU、CRP水平均随时间进展逐渐升高,且术前1 d、术后3 d时,研究组GLU、CRP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 0. 05)。出院时,2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均较入院时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 0. 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后应激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情志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增加情志干预措施。结果:经过情志干预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或缓解,生存质量评分得到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情志干预可以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入院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情志护理,包括移情易性法、情志相胜法、说理开导法等,2组患者研...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6,(8)
目的 :观察情志顺势心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情志顺势心理干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测评并对比分析。结果:情志顺势心理干预后,HAMD评分干预组(15.46±2.78)明显低于对照组(19.70±2.99),SF-36评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较,两种评价结果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志顺势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8):110-112
目的 针对当前中医情志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开展深入分析,判断中医情志干预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胀患者100例,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排序,单数50例设置为研究组,给予中医情志干预;双数50例设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26例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受诊疗的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中医组,给予常规组患者以常规护理,中医组患者于常规组基础上加施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中医情志护理。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5.065,P0.05)。治疗后,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HO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SD患者行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简版: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初期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对比2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2组护理前Zung抑郁自评表(SDS)、Zung焦虑自评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入住我院的46例老年癌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平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临床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按照以上两种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3周后,通过连续观察患者1周的睡眠情况、饮食、精神状态及能否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评分,衡量两种治疗方案对老年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本实验观察,老年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饮食及改变对悲观的心理,从而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干预疗法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及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8%,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中医证候积分、辨证分型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应用调查问卷调查416例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评分40.47~91.27分,平均(70.14±6.63)分;中医证候积分4~50分,平均(14.60±1.99)分。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呈负相关,且不同证型的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肝硬化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消除患者症状,以全面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初期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初期血液透析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和3个月后的情绪状况;采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并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在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免疫功能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精神支柱、社会关系和环境、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4~+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1),CD8~+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IgG、IgM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期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