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平 《哈尔滨医药》2020,40(4):329-330
目的研究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实施芬太尼与七氟烷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疝气患儿500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七氟烷单独麻醉,观察组实施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期的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0.4%,对照组则为34.8%;躁动时间>15min观察组占比1.20%,对照组则为1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作用于疝气患儿手术中,能有效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患儿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结合七氟烷复合麻醉方法对小儿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接受全身麻醉治疗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原则,将9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儿,其中对照组采用七氟烷进行单独麻醉,对照组则采用瑞芬太尼结合七氟烷进行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与苏醒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患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结合七氟烷对患儿进行麻醉,在患患儿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减少患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效果远远优于七氟烷单独麻醉,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开腹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6月于贺州市人民医院行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吸入七氟烷麻醉,研究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呼吸状态恢复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时间,麻醉后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动脉压,家长麻醉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家长麻醉满意度优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呼吸状态恢复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时两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结束研究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开腹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确切,可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且对血压、心率、动脉压的影响较小,还可缩短恢复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全麻患儿联用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复合麻醉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病例为120例手术患儿,病例收集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8月,随机将病例均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患儿给予七氟烷麻醉,观察组60例患儿给予瑞芬太尼结合七氟烷复合麻醉,对两组的麻醉时间、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率、躁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儿71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麻醉,研究组采用丙泊酚联合七氟烷麻醉,对比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及躁动情况。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躁动持续时间≥3min、躁动持续时间≥15min患儿所占比例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七氟烷能够使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后患者的苏醒质量。方法ASAⅠ级择期行乳突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诱导方式相同,且均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0.1Ⅱ级择期行乳突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诱导方式相同,且均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0.10.15μg·kg-1·min-1。S组吸入七氟烷(浓度1.5%0.15μg·kg-1·min-1。S组吸入七氟烷(浓度1.5%2.5%),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七氟烷并加大氧流量至6 L·min-1;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62.5%),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七氟烷并加大氧流量至6 L·min-1;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68 mg·kg-1·h-1,手术结束前10 min停用。术毕观察并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苏醒期躁动情况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评价拔管后30 min内镇静-觉醒(OAA/S)评分。结果与P组比较,S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05);呼之睁眼时间、听从指令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P<0.05)。两组间躁动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后两组患者OAA/S评分均逐渐增高,S组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0 min时的OAA/S评分高于P组(P<0.05),拔管后20、30 min时两组OA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快,但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患者拔管时间更早,苏醒更快、更彻底,苏醒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76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给予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静脉泵注0.2~0.5μg·kg-1·min-1瑞芬太尼,2%的七氟烷予以吸入;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静脉泵注4~10 mg·kg-1·h-1丙泊酚及0.2~0.5μg·kg-1·min-1瑞芬太尼。对比2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镇静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分别为(2.92±0.81)和(4.63±1.11)min,麻醉苏醒时间分别为(10.39±0.78)和(13.26±0.75)min,拔管时间(11.34±3.80)和(15.08±0.93)m...  相似文献   

8.
王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4,(24):140-141,144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组给予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显效22例,占64.71%;研究组总显效33例,占97.06%;两组麻醉过程顺利,麻醉诱导效果好,研究组患者的苏醒和拔管时间比对照组短,研究组患者的拔管后即刻Steward苏醒评分比对照组高。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使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较为可靠,同时具备镇痛速度快、苏醒速度较快的特点,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石敏  段欣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174-174
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小儿患者手术时的诱导和苏醒特征,以及复合瑞芬太尼在麻醉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60例患儿(ASA1-2级),5%七氟烷吸入诱导,2%~3%七氟烷吸入和瑞芬太尼泵入维持,观察诱导反应、切皮反应、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情况及苏醒情况。结果诱导平稳,切皮反应轻,生命征稳定,呼吸平稳,苏醒快。结论七氟烷吸入诱导是小儿全麻一种有效且耐受性好的方法。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手术中的安全性高、麻醉深度容易掌控,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比较瑞芬太尼、芬太尼、氯胺酮复合七氟烷应用在小儿不插管全麻手术中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小儿不插管全麻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选择60例ASA Ⅰ~Ⅱ级择期住院患儿60例,年龄1 ~12岁,营养良好,无先天性疾病,手术主要包括多指矫形、兔唇整形、包皮环切等,手术时间32±11.5 min,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组(R组),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组(F组),氯胺酮复合七氟烷组(K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小儿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循环及全麻苏醒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小儿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组(K组)。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插管前、拔管后5min的HR、MAP、SpO2,以及全麻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R组拔管后的HR、MAP明显低于K组(P<0.05),全麻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情况明显少于K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在小儿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患儿生命指征平稳、苏醒快、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烷联合应用对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76例患儿分到观察组(n=38例)和对照组(n=38例),观察组患儿予以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患儿予以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苏醒期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分别为13.16%(5/38)、34.21%(13/38),两组比较,P <0.05。结论与单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相比,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可有效减少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儿日间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结合七氟烷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60例行日间手术的患儿,依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丙泊酚结合氯胺酮麻醉,实验组行瑞芬太尼结合七氟烷麻醉。对比两组不同阶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即刻、手术开始时、手术5 min、手术结束时,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即刻、手术开始时、手术5 min、手术结束时,两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均高于本组麻醉诱导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苏醒时间(10.20±4.11)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8.95±2.57)min、睁眼时间(7.86±2.30)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6.40±4.20)、(13.02±2.84)、(12.54±2.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日间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结合七氟烷的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术后苏醒快,且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适用度较高,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异丙酚靶控全麻与异氟烷吸入全麻复合局部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12岁、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小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P)组和对照组(I)。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方法和药物。P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I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所有患儿术中均辅助扁桃体局部麻醉。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清醒后疼痛评分。结果P组患者麻醉术中循环波动小,苏醒及清醒快,恶心呕吐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较I组少。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全麻复合局麻更适合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地佐辛对小儿七氟烷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吸入2%~3%七氟烷,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0.5μg·kg-1·min-1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20 min,地佐辛组和对照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1和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记录手术时间、清醒时间;记录患儿清醒时(T1),拔喉罩后1 min(T2)、5 min(T3)、10 min(T4)各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躁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T1~T4时地佐辛组MAP降低,HR减慢(均P<0.05)。地佐辛组躁动发生率为17%(5/30),低于对照组[60%(18/30)],躁动持续时间大于15 min的患儿少于对照组(0例vs.15例),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0.1 mg·kg-1可有效预防小儿七氟烷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减轻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前躁动的影响差异。方法择期实施下腹部手术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吸入七氟烷麻醉,对照组吸入异氟烷麻醉。对患儿麻醉苏醒躁动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105±11)min、对照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104±10)min。观察组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为(8.51±3.14)分、对照组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为(8.52±3.09)分。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和对照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和对照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前躁动状况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二者临床效果近似。  相似文献   

17.
魏书城 《海峡药学》2011,23(10):129-130
目的观察和比较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身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ASAⅠ~Ⅱ级行疝气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sR组)和七氟烷复合芬太尼组(SF组)。每组25例。SR组在手术切皮前3min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1后,瑞芬太尼0.1pg/(kg·min)及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SF组在手术切皮前3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后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观察和比较切皮前3min、切皮即刻、切皮后5rain和手术结束时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苏醒时间。结果SR组患儿心率、平均血压在切皮后变化较SF组稳定(P〈0.05),且苏醒快(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比复合芬太尼全身麻醉可更有效地抑制切皮等应激反应,术后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抽取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上级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实验组行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对比患者不同时间段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实验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8.73±2.15vs9.85±2.46min)、拔管时间(10.83±2.94vs12.03±3.36min)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麻醉后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影响较小,麻醉后产生的应激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400例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7.50%,对照组为9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6.95±2.14)min、麻醉维持时间(48.23±11.25)min,与对照组的(6.73±2.28)min、(49.42±10.64)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麻醉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分压较麻醉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19±1.87)min、睁眼时间(7.85±2.60)min、拔管时间(9.56±2.94)min均缩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50%,对照组为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可达到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相当的麻醉效果,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方案的安全性更高,可加快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郑晔 《北方药学》2014,(10):57-57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七氟烷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29例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为(7.7±2.7)min,平均拔管时间为(10.6±2.5)min,苏醒评分为(5.0±1.9)分;对照组29例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为(13.9±3.8)min,平均拔管时间为(15.1±3.6)min,苏醒评分为(4.1±1.2)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较短,且苏醒恢复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