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青光眼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数字奇偶法对所有青光眼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选择传统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施治;观察组(41例):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施治;最终就两组青光眼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眼压恢复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青光眼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51%)展开对比,观察组青光眼患者(2.44%)获得显著降低(P <0.05);同对照组青光眼患者眼压恢复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青光眼患者获得显著降低(P <0.05)。结论对于青光眼患者合理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于视力提升以及眼压恢复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并且对术后安全可以做出保证,有效证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在治疗原发性青光眼(primary glaucoma,PG)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8例(208眼)已确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e-closureglaucoma,PACG)及开角型青光眼(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95眼)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103例(113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24周浅前房发生率、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及手术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具有术中创伤小、降眼压作用明显、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前房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理想,眼压控制好,视力满意,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46眼)晚期青光眼患者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力、眼压、视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晚期青光眼患者46只患眼治疗后眼压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患者视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未见脉络膜脱离现象,2眼(4.35%)出现前房出血,2眼(4.35%)出现轻微瞳孔变形。结论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青光眼安全有效,对残存视力功能的保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28只眼)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前房、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浅前房、低眼压、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减少,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和预后。方法选取我院青光眼患者一共(102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5日至2017年1月1日,将102例青光眼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1例,观察组使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结果观察组青光眼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青光眼患者的术后6 h眼压(27.12±5.13)mm Hg、术后12 h眼压(20.15±3.27)mm Hg、术后48 h眼压(10.11±1.28)mm Hg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青光眼患者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眼压,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6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引流阀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眼压、视力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3个月,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粱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6例(126只眼)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丝裂霉素+巩膜瓣可调缝线),观察术后前房、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浅前房、低眼压、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减少,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2例(9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48眼)和对照组(41例42眼),观察组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视力提高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8%(P<0.05);两组术后眼压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P<0.05);观察组的视野改善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降低巩膜瘢痕形成风险,调节房水滤过量,有效控制眼压,降低手术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的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实施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选取符合标准的120例(135眼),观察组60例(68眼)和对照组60例(67眼),对照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到1年,观察两组眼压、滤过泡形态、前房形成情况。结果术后1周内观察组在眼压、滤过泡形态、浅前房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到1年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远期的临床效果好,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疗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和视功能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均有所降低,视功能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各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可改善患眼眼压和视力水平,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青光眼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取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视力范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视力为(0.28±0.10),眼压为(15.25±4.17)mm Hg(1 mm Hg=0.133 k Pa);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视力为(0.22±0.09),眼压为(21.41±4.35)mm Hg。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视力、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范围和眼压,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干扰素)和对照组(小梁切除术)各21例。对比两组眼压、视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与对照组76.19%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周和术后1年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改善视力,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40眼)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作为观察组。随机对照组37例(37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眼压、滤过泡和前房深度。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功能性滤过泡较对照组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不仅能提高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而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24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眼压、功能性滤泡形成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3 d、1周、1个月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文荣 《河北医药》2012,34(17):2592-2593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38例(46眼)青光眼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的34例(38眼)青光眼患者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后眼压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及1年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疗效肯定,可作为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一种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78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状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均较本组术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实施超声乳化与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及眼压,提高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56例(56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整缝线。术后观察眼压,结膜滤过泡及眼前段反应等。随访6~12月。结果随访时50例术后眼压6~21mm Hg(89.28%),5例用1~2种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30mm Hg;1例手术失败。本组病例形成功能性滤过泡50例。占89.28%。术中有4例前房少量积血,术后浅前房2例,无眼球萎缩。结论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为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26只眼)难治性青光眼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20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16眼不用任何药物眼压<21 mm Hg,8眼加用1~2种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 Hg.手术前平均眼压(38.2±5.6) mm Hg,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7.9±3.1)mm Hg、(13.5±3.7)mm Hg、(18.2±3.8)mm Hg、(18.1±3.5)mm Hg、(19.1±4.8)mm 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择取该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90例,将其中采用单纯性小梁切除术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单纯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复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眼压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复合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单纯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单纯组,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发生率低于单纯组,滤过泡形成的发生率高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70例84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小梁切除+前房穿刺+巩膜瓣隧道式切口+丝裂霉素C+可调整巩膜瓣缝线),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形滤过泡形成、前房形成及其它并发症。结果术后浅前房、低眼压、滤过泡瘢痕化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青光眼手术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效果确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