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临床遣药组方形式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中医遣药组方的7种基本形式,切证组方、释因组方、审察病机组方、经验遣药组方、辨病辨证组方、兼容药理组方及对症组方。切证组方、释因组方、审察病机组方的代表分别为张仲景、陈元择、刘完素;经验遣药组方多在学验俱丰的老中医身 上体现,现代临床则较多采用辨证结合辨病和根据中药药理组方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用药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方独特的用药和组方,至今被临床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治疗外感疾病,而且广泛地用于内伤杂病。本文从组方遣药、配伍、用量、煎服法、药后调护等方面探讨了《伤寒论》方用药组方特点,旨在加深对经方的配伍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遣方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遣药处方是临床医生每日必做的功课。方剂是在辨证立法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药物是决定方剂功效的主要因素。因此,一般方剂书对方的组成多注重单味药和方的关系,并归纳出“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这当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作者经临床学习,发现许多临床医生不管自觉不自觉,都遵循着“药→药对(药组)→基本方(或加药对、药组)→临床处方”的遣药组方规律。重温方书,  相似文献   

4.
蒲辅周临床制方遣药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蒲辅周的医案医话和相关论著,探讨蒲辅周遣方用的药的独到经验,揭示法与方,药与方,选方与制方等的规律及其内在联系,认为蒲老的经验可为临床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肺癌辨证思想不一,疗效有较大差异。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采用中医药治疗肺癌多年,临证经验丰富且疗效显著。周岱翰教授治疗肺癌临证遣方基于君臣佐使理论,并有独特的思路。提出君药应当以攻邪药与扶正药相辅相成,臣药以寒热温凉之药性纠正患者阴阳偏性,佐药改善症状助君臣,以及采用肺癌常用引经药及调和药为使。分析周岱翰教授的遣方用药特色,可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6.
临证选方配伍及其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中医“证法方药”相关和“君臣佐使”制方原理为逻辑依据,以临床用方现象为经验背景,针对临证遣药组方涉及到的病证与立法、选方与配伍、药味与药量等主要环节,总结了中医临床选方和组方配伍的某些规律。由于方证病机和当前病证病机之间的吻合是直接用方的条件,“君臣佐使”制方原理和中药配伍经验是遣药组方的基础,因此深刻认识方证病机,特别是对病变趋势、潜在病机、相关方剂证候病机之间的联系以及掌握中西医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将会提高选用方剂的水平;而充分利用中药的一药多用、特殊功能药对、药量变化以及相反相成等原理则将大大提高处方疗效;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合用多方也是一个有效的用方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生理功能致虚病因、临床表现和制方遣药等4个方面、讨论了脾阴和胃阴的区别。认为脾阴是脾所藏的营阴,是从津液中纯化的精微物质。胃阴即是胃中津液。脾阴虚多因于内伤脏腑,胃阴虚多因于燥热灼伤胃津。在临床表现方面,脾阴虚热象不明显,胃阴虚热象明显、在制方遣药方面,脾阴虚治以甘淡为主,胃阴虚治以甘寒为多。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活血化瘀方剂组方用药规律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匮要略》治瘀血之方,活血化瘀药常配以理气、温经、化痰、利水、清热之品,或佐以扶正,或峻药缓攻,或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刚柔并济。仲景活血化瘀诸方,用药精当,法度严谨,配伍巧妙,对指导临床遣药组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检验遣方遴药是否科学与合理的标准,一是配伍原则,即依据治法而选用药物,针对脏腑生理特性而选用药物,针对药物弊端而配用药物;二是配伍方法,即相须配伍,相使配伍,相畏(相杀)配伍,相反配伍.在治病过程中遣方遴药若能遵循基本原则与方法,对提高治病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中男教授临证遣方多采用古方化裁,同时也不乏自拟验方,方中药味最多不过14味,药量最大不超30 g。认为药有专性之长,方有合群之妙,精于方者,必精于药方配伍。并根据中药的七情相伍,灵活运用药对。在诊疗疾病过程中以整体理念为出发点,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临证缜密。同时擅用经方,用药精准,配伍合理,形成了独特的遣药组方风格。  相似文献   

11.
方剂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一首方剂的产生,则体现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中,辨证准确、立法得当至关重要,熟练掌握制方及配伍规律,合理地遣药组方更是制方关键。因此,遣药组方模式及规律的研究是方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核心所在,历来为古今医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对配伍的现代研究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对配伍是中医方剂遣方用药的关键。本文从药对沿革、药对配伍原则、现代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药对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通过药对配伍这种形式,可以加深对方剂组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临床的选方用药和疗效的提高;对方剂配伍理论内涵的揭示及中医药理论的挖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总结《伤寒论》运用大枣的40首方剂,探讨分析大枣在方中的配伍意义及其用量,可知仲景将药、量、数运用发挥至极,对于临床遣药组方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的杜若丸进行遣药分析,组方研究,并浅论其与治疗霍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仲景《伤寒论》不仅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巨著,而且也是祖国医学运用汤、丸、散、食疗等治病的第一部经典方书。其遣方用药之理,阐发论述者已不乏  相似文献   

16.
"有故无殒,亦无殒"原指妇人妊娠罹患大积大聚之病,当详加辨察,如确属必需,可施以峻烈之药,攻其实邪,只要药证相符,便可病去母健胎安。然治疗时需审时度势,中病即止,遵循有病医病、无拘成见,施治遣方、有胆有识,辨证精确、遣方谨慎的原则。同时,在当今临床实践中,"有故无殒,亦无殒"亦可作为其他各科疾病的治疗原则之一,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7.
自《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颁布实施以来,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湿热体质与湿热证混淆问题,从而导致两者遣药用方指向性并不明确。鉴于此首先从辨识内容、调治目的、主药及其配伍3个方面对湿热体质与湿热证进行辨析,并以临床中常见的湿热体质与湿热证并见为例强化两者的区别与联系。重点介绍湿热体质主药主方的筛选方法,通过对湿热体质调体主药黄芩、黄连、茵陈、滑石以及湿热体质调体主方甘露消毒丹深入细致的探析,明确湿热体质遣药用方的专属特点。对于湿热体质调理方案的规范化制定和实施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报》2013,(11):1646-1647
目的:总结赵和平治疗风湿病的遣方用药特点。方法:通过临床跟师侍诊,研习、总结、归纳其治疗风湿病遣方用药特点。结果:赵和平针对不同病证创有新方,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互相补充,以切合病情为要。临证时擅长应用虫蚁搜剔之品及藤类药物,并创有多组对药,用于加强疗效。结论:赵和平主任医师治疗风湿病用方独特,所用药物颇具风格,对提高中医辨治风湿病水平极具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方剂学教学中,融入学术思想、制方背景、名家发挥等制方思路,对学生掌握方剂主治、遣药组方特点,学会从历史角度纵向剖析方剂,体会化裁出入之妙,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吴师机为清代著名的中医外治医家。他“博采他书,益取其精”,不仅将多种方法通治一切内外诸疾,并对内病外治的作用机理,制方遣药,敷贴部位,临床运用等,作了较为详尽的理论阐发,形成了理、法、方、药较为完整的中医外治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