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西药联合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西药对症支持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利水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治疗后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显著优于A组(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西药联合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西药,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自拟软肝消水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宜阳县中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自拟软肝消水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22/23)]高于对照组[73.91%(1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LB、AST、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0 d后ALB水平高于对照组,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软肝消水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联合健脾活血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的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敷脐联合健脾活血利水方治疗,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改变情况,治疗前后患者腹围、体质量、平均24 h尿量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腹围、体质量均明显降低,平均24 h尿量增多,且治疗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肝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脐联合健脾活血利水方具有活血行气、健脾利水之效,可以显著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增加尿量,减少患者腹围和体质量,改善患者肝功能,对于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3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肝利水汤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胆碱酯酶(CHE)影响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与白蛋白(AL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PT)、CHE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A、PT与CHE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低于观察组93.3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并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联合热敏灸对肝硬化腹水并顽固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并顽固性腹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加中药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敏灸疗法,观察2组患者腹泻、腹水及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改善情况。【结果】(1)腹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86.67%(P<0.05)。(2)腹水疗效:经彩超检查,治疗后2组的肝硬化腹水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肝功能作用:治疗后,2组TBIL、ALT、AST、ALB、PA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4)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3个月后随访,对照组腹泻治愈患者中复发5例,治疗组无复发病例。【结论】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联合热敏灸对肝硬化腹水并顽固性腹泻患者疗效显著,具有止泻迅速、应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并且有加速腹水消退、促进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低蛋白血症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方法 对在本院住院治疗,合并低蛋白血症的16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根据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ALB<35g/L,ALB<30g/L,ALB<25g/L)分为轻、中、重3组为病例组.采用标准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观察药物性肝损害情况;并设同期住院治疗的不合并低蛋白血症的初治肺结核患者216例为对照组.结果 4组患者肝功能ALT、AST、TBIL升高的程度对照组与轻、中、重度低蛋白血症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组患者的血清ALB水平与其肝功能ALT、AST、TBIL升高的程度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978,-0.970,-0.980;P分别为0.022,0.030,0.020,P均<0.05).但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时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在抗结核的治疗过程中,低蛋白血症患者的药物性肝损害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难治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难治性腹水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病例组给予恩替卡韦和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肾功能、血清病毒学及影像学指标变化。结果:病例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BUN、Cr、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显著降低,ALB、双侧肾动脉内径、肾血流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ALT、AST、TBIL、PTA、BUN、Cr、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显著降低,ALB、双侧肾动脉内径、肾血流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HBsAg转阴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难治性腹水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微循环、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环磷酰胺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因环磷酰胺治疗导致肝损伤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对照组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大多数恢复正常,两组乏力、纳差、腹胀、肝区不适、肝肿大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ALT、AST、TBIL、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血清ALB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LT、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两组血清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4.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环磷酰胺所致肝损伤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气和血调肝汤门诊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肝硬化患者99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9例;两组均使用保肝、利尿等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补气和血调肝汤,每日1剂,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时AST、ALT、TBIL及ALB分别为(40.69±14.62)、(61.20±21.30)U/L,(41.21±11.9)、(58.50±17.80)U/L,(18.72±4.8)、(36.19±9.7)μmol/L,(35.72±6.53)、(31.47±4.7)g/L,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AST、ALT比较(P〈0.05);两组TBIL及ALB比较(P〈0.01)]。结论:补气和血调肝汤门诊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合并肝硬化患者应用营养制剂辅助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探讨肠内营养制剂对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肺结核合并肝硬化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监测入院后第2d及第4周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淋巴细胞计数(LY)、直接胆红素(D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指标;观察治疗后第2周、第4周腹水情况及第2个月、3个月的空洞缩小或吸收及痰菌转阴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BMI、HB、ALB、PA、LY、DB、AST、AL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B、RBP、DB、AST、ALT、LY、P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BMI、HB、ALB、PA、LY、DB、AST、A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消失率、空洞缩小或吸收率、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肝硬化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制剂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雷火灸联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雷火灸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内皮素-1(E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脾静脉内径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2组患者血清ALT、TBIL、ET-1及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清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脾静脉内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雷火灸联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及门静脉高压,缓解临床症状,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ET-1及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对肝硬变低蛋白血症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入院的300例肝硬变低蛋白血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35例和观察组165例。对照组予以双氢克尿噻利尿,同时结合排腹水治疗,根据排出腹水的量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和白蛋白,积极处理并发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每日1~2次,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分析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疲乏、腹胀、浮肿减轻情况优于对照组,腹水消退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血清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STB)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ALT、AST、ST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06,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肝硬变低蛋白血症患者临床症状及凝血功能,促进肝功能恢复,缓解低蛋白血症,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茵碧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脾虚兼湿热瘀血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的抗病毒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茵碧方治疗,对照组患者加服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9.8%,对照组为17.8%,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2.8%,对照组为28.9%,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3肝功能指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BIL、D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TBIL、D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LT、AST、GGT、ALP水平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碧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脾虚兼湿热瘀血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胆红素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h22细胞及IL-22分子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42例(肝硬化组),肝癌伴乙肝肝硬化患者38例(肝癌组),及门诊健康受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例(慢性乙肝组)。收集各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信息,并分别收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份,一份用ELISA方法测定IL-22表达水平,另一份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h22细胞含量。统计分析各组指标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患者的AST、ALT、TBIL和ALB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肝癌组患者AST、ALT、TBIL和ALB高于乙肝肝硬化组(P<0.01),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间AST、ALT、TBIL和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随着肝癌的发生发展,AST、ALT、TBIL和ALB逐渐升高(P<0.05)。肝硬化组及肝癌组的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均高于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肝癌组的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高于肝硬化组(P<0.05),慢性乙肝组的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癌的发生发展,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Th22及IL-22水平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软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软肝颗粒治疗,疗程为96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及乙肝病毒学指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组织病理学疗效和肝脾超声疗效。【结果】(1)治疗48周和96周后,2组患者的ALT、AST、GGT、TBIL、HBsAg、HBeAg、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ALB、A/G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48周后,治疗组的ALB、A/G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HBeAg、HBV-DNA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ALT、AST、GGT、TBIL、HBs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6周后,治疗组的AST、GGT、TBIL、HBsAg、HBeAg、HBV-DNA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A/G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ALT、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组织病理学疗效方面,治疗96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58.33%(35/60),对照组为33.33%(10/30),治疗组的肝组织病理学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2组均无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学评价达到恶化标准。(3)肝脾超声疗效方面,治疗48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33.33%(20/60),对照组为23.33%(7/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6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3.33%(38/60),对照组为40.00%(12/30),治疗组的肝脾超声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肝颗粒具有一定的改善肝功能、抑制HBV复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且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扶脾揉肝汤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入院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A/G、凝血酶原时间、肝纤维化标志物)腹水的变化,探讨扶脾揉肝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扶脾揉肝汤配合利尿剂和单用利尿剂治疗四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ALT、AST、TBil、A/G凝血酶原时间、肝纤维化标志物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水深度、ALT、AST、TBil、A/G凝血酶原时间、肝纤维化标志物较治疗前显著改善;ALT、TBil、A/G、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所采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肯定,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ALT、AST、TBil、A/G凝血酶原时间、肝纤维化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低蛋白血症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药物性肝功能损害。方法对在本院住院治疗,合并低蛋白血症的167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根据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ALB<35g/L,ALB<30g/L,ALB<25g/L)分为轻、中、重3组为病例组。采用标准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观察药物性肝损害情况;并设同期住院治疗的不合并低蛋白血症的初治肺结核患者216例为对照组。结果 4组患者肝功能ALT、AST、TBIL升高的程度对照组与轻、中、重度低蛋白血症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组患者的血清ALB水平与其肝功能ALT、AST、TBIL升高的程度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978,-0.970,-0.980;P分别为0.022,0.030,0.020,P均<0.05)。但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时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抗结核的治疗过程中,低蛋白血症患者的药物性肝损害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自拟健脾益气化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肝硬化腹水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自拟健脾益气化瘀汤(药用党参、白术、茯苓、龟板、穿山甲等),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65.7%,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脾益气化瘀汤对肝硬化腹水病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贯煎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一贯煎合五苓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TBil及Alb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4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LT、AST、TBil及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Al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贯煎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96例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8%,高于对照组的6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ALT、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肝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