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检测上海市杨浦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 运用敏筛过敏原检测仪专用试剂盒(免疫印迹法)对2018年1-12月就诊于我科门诊的1504例临床诊断变应性鼻炎的上海市杨浦区常驻居民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进行半定量检测.比较不同性别(男性和女性)、不同过敏原来源(单纯食入性、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深圳特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螨和蟑螂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该院1998~2010年就诊于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 935例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体外检测。结果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对尘螨过敏的具有极高的阳性率,蟑螂过敏也有较强的阳性率,血清中的sIgE值尘螨显著高于蟑螂(P<0.01)。结论尘螨和蟑螂均为引起变应性鼻炎最主要的过敏原之一,尤其是尘螨,预防和治疗研究工作的重点应当是这些过敏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检测南通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该地区变应性鼻炎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变应性鼻炎749例成人患者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主要过敏原并排序。结果:749例患者皮肤点刺试验阳性358例(47.8%),男性352例SPT阳性171例(48.6%),女性397例SPT阳性187(47.1%),男女患者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屋尘螨228例(63.7%)、粉尘螨207例(57.8%)例、蟑螂164例(45.8%)为主要过敏原。结论:屋尘螨、粉尘螨及蟑螂是南通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过敏原,该地区变应性鼻炎的过敏原筛查可选择以尘螨和蟑螂为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SPT)阳性率、致敏原分布特点及SPT的临床意义,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465例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常见的30种过敏原SPT,并对主要过敏原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65例患者中,396例SPT结果阳性(85.2%),未成年组、青年组及中老年组SPT阳性率分别为93.6%、73.5%和66.1%,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T阳性率以粉尘螨屋尘螨最高。结论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SPT阳性率高,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螨是致敏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鼻炎亦称过敏性鼻炎,是由变应原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涉及多方面因素,并呈现出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特点。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升高,已经成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参与过敏性鼻炎发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多种细胞因子、炎症细胞以及炎性介质等共同参与了变应性鼻炎,深入研究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机制,可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百色市变应性鼻炎儿童进行变应原检测及阳性率分析,筛查本市儿童的主要过敏原。方法将900例儿童分为A组(37岁)和B组(87岁)和B组(813岁),每组各450例,进行过敏原检测分析。结果A组总阳性率为91.56%,B组为92.22%,过敏原总阳性率分布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儿童过敏原1种、2种阳性B组明显高于A组(P<0.05);3种过敏原阳性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及5种以上阳性A组显著高于B组(P<0.01)。两组吸入性过敏原以粉尘螨、户尘螨、狗毛、蒿属花粉和蟑螂阳性率最高,食入性过敏原以芒果、黄鳝、番茄、牛奶和鸡蛋黄阳性率最高。结论粉尘螨、户尘螨、狗毛、蒿属花粉和蟑螂是本市变应性鼻炎儿童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芒果、黄鳝、番茄、牛奶和鸡蛋是主要食入性过敏原。过敏原总阳性率分布无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8.
屠越坷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6):699-700,720
目的探讨宁波地区≤17岁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及总IgE水平变化,以及不同年龄组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及总IgE水平变化。方法对240例≤17岁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血清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及总IgE水平检测,将受检240例患者分为婴幼儿期、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和青春期4组,分别对过敏原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宁波地区≤17岁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总阳性率及总IgE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4个年龄组血清总Ig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4个年龄组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比较,只有户尘螨粉尘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4个年龄组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比较,牛奶、牛羊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4个年龄组中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食入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均〈0.01)。结论吸入性过敏原是引起≤17岁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户尘螨粉尘螨阳性率和年龄有关,其余几种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及血清总IgE阳性率和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桂西及其周边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主要过敏原,了解环境、饮食因素与患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Mediwiss Allergy Screen系统,检测164例AR患儿的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和吸入性、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结果血清总IgE阳性率为91.46%,吸入性过敏原组阳性率为80.49%(户尘螨45.12%、霉菌组合18.90%、蟑螂15.85%、猫狗毛皮屑8.54%),食入性过敏原组阳性率为21.95%(牛奶15.85%、鸡蛋9.76%、牛肉9.15%、芒果为7.93%)。发病前是否接触食物与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户尘螨是桂西及其周边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最常见的过敏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东莞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患者的过敏原谱,探讨防治措施。方法:5000例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72例呈阳性,占69.44%。其中阳性率最高的过敏原为屋尘螨(60.72%)和粉尘螨(59.92%),其次为松树(31.24%)、小虾(28.68%)、狗上皮(27.40%)、杂草(19.96%)、霉菌Ⅰ(16.90%)、禾本科-谷类(15.94%)、霉菌Ⅱ(15.82%)、干草尘埃(15.30%)。单品种排序为尘螨、霉菌、松树、动物、狗上皮、小虾、鸡蛋、猫上皮、肉Ⅰ。螨强阳性年龄越小发病越高。结论:螨是东莞地区的主要致敏原,松树、虾、霉菌是次要致敏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对肺热型变应性鼻炎过敏原的帕累托分析,探讨其规律,寻找肺热型变应性鼻炎发作的主要诱因,为肺热型变应性鼻炎的防治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137例耳鼻喉科门诊肺热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食物组及吸入组过敏原测定,并运用帕累托图分析找出最重要的过敏原。【结果】肺热型变应性鼻炎血清特异性IgE总阳性率为94.2%,主要过敏原食物组为鸡蛋(48.1%)、牛奶(24.8%)和虾(15.3%),吸入组为螨(40.9%),男性患者肺热型变应性鼻炎吸入组过敏原和女性患者肺热型变应性鼻炎吸入组过敏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食物组过敏原鸡蛋阳性率(58.8%)显著高于男性(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牛奶和虾过敏男女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体而言,肺热型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是尘螨和鸡蛋,次要过敏原是牛奶和虾,血清特异性IgE是诊断变应性鼻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鼻炎患者伴发食物过敏原致敏状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非过敏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患者伴发食物致敏的特点,探讨食物性过敏原检测在过敏性鼻炎诊断和预防中的意义。方法 对513例AR患者(包括51例14岁以下儿童)和70例NAR患者的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R患者常伴发致敏的食物过敏原依次为咖喱(43.3%)、小虾(30.0%)、桃(20.5%)、凤梨(11.9%)、花生(11.3%)和菠菜(10.5%)。儿童AR患者常伴发致敏的食物过敏原依次为咖喱(58.8%)、桃(23.5%)、小虾(21.6%)、水果(11.8%)、菠菜(11.8%)和小麦(11.8%)。AR患者中70.1%的植物性食物致敏者同时对花粉蒿草类吸入性过敏原过敏。NAR患者中常伴发致敏的食物过敏原依次为咖喱(30.0%)、桃(28.6%)、凤梨(14.3%)、小虾(12.9%)和鲤鱼(10.0%)。结论 AR患者伴发致敏食物过敏原以咖喱、植物性食物过敏原为主。植物性食物过敏原与花粉蒿草类吸入性过敏原可能存在交叉抗原反应。  相似文献   

14.
何胜华  成丽兰  侯敢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3):1122-1123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变化,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分别用Griese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健康对照组、AR患者组的血清TNFα、NO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R患者组血清TNFα和N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AR患者组血清TNFα和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3,P<0.01).结论:TNFα和NO水平升高可能是引起AR发生发展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变应性鼻炎 (AR)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一氧化氮 (NO)变化 ,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 :分别用 Griese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法对健康对照组、AR患者组的血清 TNFα、NO进行测定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R患者组血清 TNFα和 N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 ,且 AR患者组血清 TNFα和 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 .6 3,P<0 .0 1)。结论 :TNFα和 NO水平升高可能是引起 AR发生发展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过敏原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过敏原的特点.方法 对645例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709例过敏性鼻炎、482例过敏性哮喘患者按3个不同病种分别统计阳性率排前十位的过敏原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分析其过敏原特点.结果 三个病种阳性率前三位的过敏原分别是:①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尘螨(72.7%),油漆、苯、醛类(60.O%),蒿属、豚草花粉(57.1%);②过敏性鼻炎:尘螨(85.5%),蒿属和豚草花粉(62.3%),霉菌(56.6%);③过敏性哮喘:尘螨(81.1%),虾(77.8%),油漆、苯、醛类(72.8%).结论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主要过敏原是尘螨、油漆、苯、醛类、虾、花粉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 E(s Ig E)、皮肤点刺试验(SPT)、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与鼻部症状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0例,对患者分别采用s Ig E检测、SPT、外周血EOS计数测定,并对鼻炎症状进行积分;分析各结果的相关性。结果鼻炎症状积分与s Ig E检测试验、变应原SPT、外周血EOS计数无明显相关性(r=0.058,0.021,0.031,均P>0.05);s Ig E与SPT呈明显正相关(r=0.532,P<0.05),s Ig E与EOS、SPT与EOS无明显相关性(r=0.133,0.078,均P>0.05)。结论 s Ig E与SPT均可作为诊断变应性鼻炎的方法,但是无法对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主诉、体征、病状和病史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张恩  李霞  王刚  王峰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9):146-149
目的 了解宁波市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分布情况及季节、年龄等影响因素。 方法 将1431例患者分成3组(A组:<18岁;B组:18~60岁;C组:>60岁),采用德国Mediwiss公司生产的Allergy Screen免疫印迹试验系统,检测血清中19种常见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SIgE)和总IgE抗体(TIgE)。 结果 1431例过敏患者过敏原阳性率为77.78%。A组前3位的SIgE分别是户尘螨(40.07%)、牛奶(10.75%)、虾(4.85%),B组前3位的SIgE分别是户尘螨(24.91%)、柏榆(7.12%)、蟑螂(7.12%),C组前3位的SIgE分别是户尘螨(12.81%)、苋(8.54%)、矮豚草(7.47%);过敏原阳性患者前3位的疾病分别是急、慢性荨麻疹患者(23.09%)、肺炎(18.24%)、皮炎(14.11%);过敏性患者春季过敏原阳性率为68.16%,夏季过敏原阳性率为84.78%。 结论 本地区过敏患者过敏原阳性率较高,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过敏患者在不同季节过敏原可能不同,可根据疾病类型、年龄、季节选择过敏原检测范围,了解致敏情况,针对性的防治过敏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学创新》2020,(2):134-137
目的:分析云浮市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云浮市变应性鼻炎患者13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并比较两组人群生存质量、人格特征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情绪性(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浮市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健康人群,且普遍具有焦虑情绪,并伴有情绪不稳定,这提示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患者心理问题,以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