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对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磷酸肌酸钠与维生素C,将两组治疗后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LDH、AST、CK、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肌钙蛋白I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可明显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水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中后30~45 min给药,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5~10 mg/kg(0.2~0.4 m L/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 m L中,1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给药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肌学指标和心肌钙蛋白(c Tn I)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钙蛋白(c Tn I)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心肌学指标和心肌钙蛋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病毒性心肌炎7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仅应用常规治疗;另l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磷酸肌酸钠.观察临床症状在两组治疗后、CK-MB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劣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CK-MB和心电图的恢复.结论 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的是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岳阳市中医医院心病一科收治的PCI术后AMI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2组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I(c Tn 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2组治疗后CK-MB、CK及c Tn I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对PCI术后AMI患者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可提供更佳的心肌保护,且利于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小儿EB病毒感染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EB病毒感染后心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 Tn T)异常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CK-MB、c Tn T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CK-MB为(50.48±16.43)μg/L、c Tn T为(0.070±0.026)ng/m L,对照组CK-MB为(49.96±17.09)μg/L、c Tn T为(0.068±0.031)ng/m L,治疗后治疗组CK-MB为(20.79±7.14)μg/L、c Tn T为(0.008±0.001)ng/m L,对照组CK-MB为(38.48±11.61)μg/L、c Tn T为(0.012±0.002)ng/m L,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治疗组心电图异常21例,对照组心电图异常19例,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异常5例,对照组异常12例,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使小儿EB病毒感染后血清CK-MB、c Tn T及心电图更好的得到恢复,使心肌细胞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择ACOP患者8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所有入选者治疗前,治疗后6 h、3 d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IMA水平。结果治疗前IMA均显著降低,而CK、CK-MB、c Tn I无明显改变。治疗后6 h,治疗组IMA升高较常规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CK-MB、c Tn I逐渐升高,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常规组c Tn I水平较治疗组升高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治疗组比较,CK、CK-MB、IMA均恢复正常水平,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 c Tn I水平与治疗后6 h水平比较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OP患者早期给予舒血宁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IMA水平明显升高,中毒性心肌损伤明显恢复。IMA水平可作为心肌缺血及药物治疗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杨俊 《中国实用医药》2013,(36):161-162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CK、CK-MB、HBDH以及CTnI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和维生素C联合使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够互补协同,提高临床疗效,有效保护心肌细胞,改善患儿的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 Tn I)、血清脑钠肽(BNP)及心肌酶谱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和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正常的其他疾病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即时检验(POCT)法检测c Tn I、BNP、CK-MB、CK、AST、LDH浓度,比较分析两组差异以及和ACS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c Tn I、BNP、CK-MB、CK、AST、LD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10d后观察组患者c Tn I、BNP浓度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CK-MB、CK、AST、LDH浓度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0d后,观察组患者c Tn I、BNP浓度显著低于入院时的检测浓度(P0.05)。结论使用POCT法对c Tn I、BNP及心肌酶谱进行联合检测并对治疗前后变化进行分析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ACS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分析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SF等心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K-MB和e Tn I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3.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CK-MB、c Tn I和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肌康颗粒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荆门市京山仁和医院儿科就诊的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磷酸肌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酶(CPK)、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指标[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血清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AST、CK-MB、CPK、HBDH、LDH、cTnI、cTnT、CRP、IL-6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治疗组为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康颗粒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可有效降低心肌酶指标、肌钙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联合心肌康颗粒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到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磷酸肌酸钠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心肌钙蛋白I(cTnI)、心肌酶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9,P<0.05)。试验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3,P<0.05)。治疗后2组心肌肌钙蛋白(cTnI)、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羟丁酸脱氨酶(HBDH)、乳酸脱氨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心肌康颗粒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心肌酶等多项指标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予以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100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肌酸钠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磷酸肌酸钠组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左心室射...  相似文献   

15.
杨小洁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3):101-102,105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BNP、cTnⅠ、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11~2019-10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NP、cTnl、CK-MB、ALT及AST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BNP、cTnⅠ、CK-MB、ALT及AST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cTnⅠ、CK-MB、ALT及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及显效率6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32.50%)(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可显著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BNP、cTnⅠ、CK-MB、ALT及AST水平,改善患儿心脏及肝脏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对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炎症因子、心肌酶谱(CK-MB)和肌钙蛋白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5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小儿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观察2组炎症因子、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心电图恢复有效率(89.47%、92.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73.68%)(P<0.05);治疗后2组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 Tn T)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IL-6、IL-8、TNF-α、CK-MB、c Tn I、c Tn 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能够降低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IL-6、IL-8、TNF-α、心肌酶、肌钙蛋白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 127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以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CK、CK-MB、cTnT、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K-MB为(20.71±3.46)U/L、CK为(55.93±5.66)U/L、cTnT为(0.34±0.10)μg/L、cTnI为(0.75±0.0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31.68±3.82)U/L、(77.25±6.14)U/L、(0.50±0.12)μg/L、(1.14±0.1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可帮助患儿减轻心肌损伤,对患儿心肌进行有效保护,是整体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0)以及对照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较对照组(8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K-MB、CK以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CK-MB、CK以及cTnⅠ水平均存在一定程度下降,但对照组水平要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较优,可改善患儿心肌酶谱以及肌钙蛋白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联合免疫球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症状改善及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5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磷酸肌酸治疗,观察组予以磷酸肌酸+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心肌酶谱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两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70.3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K、CK-MB、cTnI、LDH、AS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K、CK-MB、cTnI、LDH、AST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酶谱恢复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磷酸肌酸联合免疫球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心肌酶谱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VMC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芪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K、CK-MB、LDH、c Tn I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联合磷酸二果糖治疗小儿VMC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